暴力,只是软弱的宣泄
2018-12-28 15:01

暴力,只是软弱的宣泄

“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最近的新闻,又曝光了一个家庭虐待的悲剧。



每个看过这段监控视频的人,想必都对小女孩分外心疼,分外难过。同时,更难免质问,天下怎么会有这样残忍的父母。然而,我们更想知道,这种种“虐童事件”背后暴露的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肮脏的暴力到底隐藏什么样的秘密?


关于家庭暴力、虐童的各种学术研究和阐述,已经非常之多,但大多的分析角度往往基于社会背景、文化、制度等宏观角度。


今天想要向你介绍关于暴力的另一种微观视角的阐释,来自于社会学理论大师兰德尔·柯林斯。在他看来,人类的本能并不善于也不倾向于暴力,暴力产生的原因也并非是害怕受伤或恐惧社会规则的惩罚。


暴力也不单纯是一种单方面的蓄意行为,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冲突双方各自微妙情绪的不断交互、不断激发而产生的失控结果。


而人类的暴力行为,其实往往来自于自身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一、从一个微观社会学视角,重新认识“暴力”


今天想和你谈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家庭暴力。


关于家庭暴力,学术界早已有多年研究,累积了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从家庭成长背景、阶级环境、文化传统等等视角试图解释这种问题的成因、根源,包括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以上提及的这些角度已有诸多讨论,不再赘述,今天想介绍一个较为特别的视角——用“互动仪式链”来阐释暴力的发生,这个视角主要源于《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这本书,作者是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当今社会学领域非常有地位也非常知名的一位社会学理论大师。


Randall Collins


兰德尔·柯林斯一生的治学范围非常广泛,在社会学领域几乎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他同时踏足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两大领域,并且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宏观社会学”?什么叫“微观社会学”?宏观与微观,其实可以视作社会学家观察、分析社会时,两种不同层次的视角。


宏观,顾名思义就是“非常大的东西”,比如整个文明、整个社会,观察其中的结构、制度,以及结构和制度的演变,随后再尝试找出一种模式。比如马克思谈阶级、谈历史唯物辩证法,这其中就是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来分析社会的演变过程,马克思也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


相对的,微观是什么?微观,就相当于我们在用显微镜观察社会,将观察范围缩小到非常微小规模的一个群体,小到一个家庭,再小到个人,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情况。



微观和宏观,其实两者都非常重要,互为补充,不过有时候也可能产生冲突。它们都是观察社会的不同层次,宏观社会学强调大的、整体性的方面如何影响、触发小的情况的出现,而微观社会学则是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整个社会在基础面上、在个体单位上是如何建立运作的。


如果用一种最粗浅的比喻,可以说微观社会学观察的是基因,宏观社会学观察的则是整个社会的骨架。


兰德尔·柯林斯在微观社会学领域,提出过一套非常有意思的理论,也被视为当代微观社会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叫作“互动仪式链”。


二、人与人互动的情绪积累,催生了暴力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好像十分学术,我试着简单解释一下,“互动仪式链”关注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境里,人与人相互互动的时候,之间产生的一种情感能量的积累和变化。


这样解释可能还是太过抽象,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何谓“互动”?


实际上,处于社会网络中的我们,日常生活里几乎时刻都在互动,我们在路上相遇,相互打招呼,我们和别人说话,实际上都是互动。


那么,“情境”又是什么?情境,指的就是互动的过程中,其实是处在一个情境之下的。比如“早上我遇到一个朋友”,这就是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里我们会发生互动。


所以,互动和情境是相互的。也可以说,“情境”与“互动”是一体两面的,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没有互动就不会有情境,有情境的话就一定会有互动。


在互动过程之中,你会感觉到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种情感能量的。情感能量很容易解释,比如我们去听演唱会,演唱会台下所有疯狂粉丝、观众,和台上热火朝天的乐团乐手,他们相互之间就有一种情感积累,而这种情感积累是能够共同感受到的。



假使台上的乐手一举手,台下的观众就跟着欢呼,这就是一种互动。这种互动过程,是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一种能量,它会不断积累。


而在大部分这种互动情况之下,我们通常是有一个共同目标,通过这个过程正向累积能量,并到达一个高点,我们便会觉得自己焕然一新,充满能量。


可是互动,还有出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冲突的互动,尤其是暴力的互动。


这便要回到兰德尔·柯林斯这本书了,书里是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暴力,也是通过刚才解释的“互动仪式链”来理解暴力环境之中人与人是如何互动的。


人和人的相处,在暴力、冲突情况下,一样存在情感互动。


只不过这和你听音乐会、参加热血沸腾的各种活动不一样,这种互动中,彼此的目标是相反的,不具有共同目标。


互动是带有敌意的,情感是往紧张感的方向发生的,而这个紧张感随着互动过程的加剧,紧张感不断升高,最终成为一种恐惧。恐惧的是什么,害怕发生不可收拾的场面。



为什么要这样分析暴力的微观机制?因为兰德尔·柯林斯发现,社会学中最流行的冲突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暴力。传统上用以解释暴力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各种宏观理论,比如社会背景、人格、数据和制度等等,有时候都很难完全说明为何出现暴力的发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尽管很多研究结果显示,童年受过虐待的人后来往往会成为暴力的施加者,而且不仅是施虐者,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暴力犯罪或者其他形式的社会偏差行为,但大部分受过虐待的人并不会以后都去犯罪,这个背景只是一个条件,它不是必然的。包括阶层、阶级条件,也不一定能完全解释家庭暴力的发生。


关于很多暴力行为和个体案例,制度、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等宏观视角的解释,并不完全具有说服力。


所以,接下来的合理问题是,怎么观察暴力场面的发生?


三、暴力场面的真相,并不是电影里演绎的那样


我们日常看过的绝大部分暴力场面,通常是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但这些场景和现实中发生的暴力非常不同。


兰德尔·柯林斯所做的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采用了大量录像、访谈、新闻报道事后的采访、民族志调查的方法,逐一调查并收集各种各样暴力事件当中的亲历者,无论是加害者或受害者,听他们的详细描述。当这样接近暴力行为和场面,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比如电视电影里常见的酒吧打斗,场面往往是非常混乱,甚至蔓延到整个酒吧变成一场混战,但在现实中却完全不同。



在真实情境中,冲突双方其实是极度紧张、害怕的,直到一方忽然突破了或控制住了自己恐惧的能量,随之将互动仪式链所描述的情境里,所累积的情感能量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也就是说,将那种恐惧转化成一种情绪上非常激进的暴力,再利用对方原有的恐惧,把对方置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这个过程是一触即发的,打斗的时间也往往十分短暂,并不像影视剧里可以那样漫长,而且其实人类本质上都是害怕暴力的,处于暴力场景周边的人是会分散到一边,试图躲避暴力的,绝不会莫名其妙参与其中,这才是暴力场面的真相。



柯林斯还分析到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战场上真正开枪的士兵其实仅是少数人。柯林斯想说明的就是,真正的暴力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互动情况下,冲突场面中,能够占据优势随后使用暴力的人,都是善于利用这种恐惧感和紧张感,也懂得如何去克服恐惧的人。


四、施暴者和受虐者的情绪互动,让一切愈加失控


让我们回到家庭暴力。可以发现,在家庭暴力里有很多常见的趋势,比如柯林斯在书中例举了美国加州法院审理的一份著名虐童案,一名保姆帮一岁的小孩洗澡,孩子父母不在家,孩子又拒绝洗澡,身子不停扭来扭去,并大声哭喊。保姆试图努力控制住孩子,两个人角力的时候,保姆打开了浴缸的热水笼头,把小孩的一只手拽到热水下面,孩子当然痛苦,哭喊得更加剧烈,结果保姆反而更加用力地把孩子压到热水里去,最后孩子被诊断为二级烫伤。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这种人怎么如此可怕,这样无耻,对这么小的孩子都能做出这么狠的伤害!


柯林斯的分析是什么?这是一个“恐慌进攻”的例子。



孩子拒绝洗澡,感到愤怒和疼痛,大人(保姆)在努力控制局面。


保姆通过纯粹的身体暴力,强迫孩子留在热水中的时候,保姆也因为受害者的尖叫愤怒和绷紧的肌肉而牵进了对方的情绪。这就是刚才所说的“互动仪式链”,保姆的情绪是被对方夹带的,在情境互动的刺激下越发失控,孩子越尖叫可能越不会令保姆停手,反而这时候可能因为越加厌恶对方越觉得应该要压制对方,双方都到达了一个失控的地步。


而由于孩子一方比保姆一方弱小得多,保姆立刻占据了情绪互动的主导地位,并在失控状态下施加了暴力。


在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互动中,产生“恐慌进攻”的两个特点就是——情绪的狂热涌动和恶意的过度杀伤。



根据柯林斯带领的团队的一份数据调查,婴儿哭闹的问题,如果婴儿反复哭闹,父母或保姆就会越来越沮丧。假如婴儿持续哭喊长达15分钟以上,怎么安抚都无济于事的时候,就可能开始进入一个危险时刻。


通过一些监视录像的记录显示,一些父母或监护人会暴打孩子导致严重伤害,这种情况,其实是在一个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况,是两个人能量的转化,是一个紧张过程的不断升级。


这时候触发大人使用暴力的来源,往往是因为对方的态度,也就是孩子的哭闹,这是一种软弱,但是孩子利用这种软弱当作武器,所以对孩子而言这也是一种“进攻”的方式。



再举一个你听起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的现象,杀婴事件,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杀死婴儿的会是卑劣的继父或者母亲的新男友,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下,杀死婴儿的往往是母亲自己。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她与婴儿的接触更多,关系更密切,所以更容易发生这种情绪互动,也更容易出现让情绪往恶劣方向发展的情况。


体罚孩子也是类似,但问题是,为什么会在这些情况下生气到不受控制?可见这与背景、教育、想法无关,重点是与你所面对的处境相关。


在家庭暴力的处境里,大人和孩子互动,但孩子表现出一种态度刺激大人,这种互动不断升级,就可能发生冲突和暴力。


可是你可能会质疑,比如在深圳虐童案件中,那个女孩其实什么也没做,甚至是不哭不闹,非常隐忍地接受暴力,这怎么能被视作是对大人的刺激呢?


事实上,这是一种他们之间互动相处的模式,孩子不反抗、不哭闹的态度在这个家庭的互动中,反而成为一种模式了。尽管我们旁人看着这个女孩分外心疼,但从她的家人看来,可能反倒把这种态度看成一种挑衅的刺激,认为这是一个表示应该要升级自己情绪的一种暗示或一个信号,但这纯粹是在这个情境下两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受害者长期以来,和施暴者双方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惯性模式。


可能这个人喜怒无常,常常带着大量的情绪,在互动过程之中,情绪是会喂养情绪的,当他/她愤怒起来,就非要做一些更加暴力或者更夸张的事情,而不是想办法来降低自己的愤怒,反倒是想办法延续、升级愤怒,想方设法要让这种情绪能量维持下去,就像是当开了快车之后,会想继续越开越快一样。


当受害者习惯了这种情况之后,也会形成一种模式,比如可能是逆来顺受好不吭声,继续接受虐待。尤其当部分施虐者在事后表示忏悔,表现出友好态度,受虐者也已经习惯接受这种方式,接受了自己受虐者的角色,继续全盘接受。


这是一种哪怕在战争之中,都能观察到的一种攻击者与被攻击者的互动。比如,当战场上发展到一个临界点,一方被击败后,或者开始陷入一种崩溃前兆的时候,整个情绪会立刻进入绝望、渴求逃亡的状态,这时候另一方攻击者,反过来就会陷入一种狂热的杀戮状态。



如果我们身处这种处境,应该怎么办?比如一个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刚才这样的阐述和解释很容易让人以为,好像受害者是有责任的,是因为他/她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不是的,这并不是想说明受害者有这样的责任。


我们必须要客观来看,这并不是在归咎道德责任的时候,而纯粹是从技术角度来分析暴力的发生。一个人在暴力情境当中,是如何让自己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一个施暴者或受害者的角色?受害者的角色该如何摆脱?这就是你该去看书的地方了。


谈了这么多,其实还未涉及《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这本书的二十分之一。尽管对一般人而言,这本书未必容易看得进去,但是它还是一部尽量写得浅显易懂的社会学巨著,其中还会让你看到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