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职场,匠人精神已经不吃香了
2019-01-07 09:23

如今的职场,匠人精神已经不吃香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press),作者:张3丰。


2018年终于远去了,很多人可能并不怀念它。


很多在报社上夜班的朋友,在12月31晚上,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跨年,他们做完了最后一次版面,然后整个报纸就停刊了。2019年的1月2日,北京报摊上还能买到前一天出版的《法制晚报》和《北京晨报》,或许因为是“停刊号”,报社多印了一些。


2018年12月31日《北京晨报》终刊号头版


很多人被《华商晨报最后的夜班》一文感动。在所有关门的报纸中,这家有点特别,它的总编辑和社长,也是一个作家,后来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说,如果夜班编辑怕黑,那晚上就不关灯了吧。一家还能动情的报纸,总是更让人尊重一些。


据说,最后一天夜班,一个女编辑的版面是最后签发的,此前,她一直和同事一样,把这当成是普通的一天,但是在最后时刻,她明显感受到了自己和时代的联结,哭了起来。


虽然不在现场,我也能够想象得出那种气氛。事实上,这是我这几天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幕。我在报社上过多年夜班,很喜欢那种宁静的工作氛围。每天起床的时候,别人都在午饭了,从来没有感受过早高峰晚高峰,也就不在城市生活的节奏之中。但是,当你做完最后一个版,署上自己的名字,而且知道那是这份报纸的最后一期,你会有一种进入历史的感觉。


编辑部专心致志站最后一班岗的样子,让人想起“匠人”这个词。根据理查德·桑内特的定义,匠人精神,就是那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最后一天的夜班编辑,从功利的角度看,它对读者和自己的收入都没有什么意义,而只对“做好版面”本身有意义。


但是这样的场面,与其说让人感动,不如说是荒诞。在报纸这个行业的诸多工种中,编辑是最接近“匠人”的。编辑的工作,符合那个著名的“10000小时定律”,每天8小时,通过好几年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匠人”。“匠人”更需要的似乎是专注和重复的训练,而不是通常意义的“才华”。


一些人从报社得到“权力“,而另一些人则通过报业发财,记者通过日常采访,深入到社会的某个领域,只有编辑,才是报社中的“不变的部分”,是一个“恒量”。在报社内部,领导会把编辑看成是“勤勤恳恳”的员工,而记者内心对编辑多少会有一点瞧不起,他们是“后端”,是“加工”,是“日常”,而记者的工作则充满冒险,因而更有挑战性。


因此,一家报纸要关门的时候,全部的悲剧性都会体现在编辑的身上。最有才华和影响力的记者,早已转型,他们要么投奔网站,要么到一些公司做公关,这是他们积累的“社会资源“的变现。报社的领导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所以,即便是报纸关门,领导也能够平移到某个位置。只有编辑,他们注定是无法转型的,用打仗来比喻的话,他们是最后坚守阵地的,通常的结局就是“死亡”。



这是一个很讽刺性的结果。编辑是最敬业的,也是最“专注于本职工作”的,由于这种专注,他们往往也是对所在单位最有感情的。但是,他们的结果,却是最可悲的。越是专注于本职工作的编辑,发现最后转身也就越困难。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足够深刻,以至于很难适应后来的新工作。


这不但是态度的问题,也是技能的问题。报纸编辑不断重复性的工作,很有可能养成了某种固定的思维习惯,即便是转型为新媒体编辑,也面临着一个重新再学习的问题,而受原来的习惯所牵制,他们的“学习能力”看上去也很成问题。这就是技术本身带给人的局限,越是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就越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


这当然不仅是编辑才有的问题,也不是新闻业的问题,每个行业都会有大量的人面临这样的“危机”。传统意义上的“匠人”,其实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这种“经验”本身就是财富,一个工匠,可以凭借这种“经验”而获得一种社会关系上的权威,他们甚至可以压迫自己的徒弟。



但是在“新经济时代”,“工作经验”本身变得可疑了。如今,人们推崇的不是“积累”,而是“变化”。最能代表这种倾向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金句,“要学会一切清零”,这句话吴晓波好像在年终演讲里用过,在朋友圈,我至少看到几十个人说过类似的话。“一切清零,重新上路”,就是意味着对先前经验的否定,意味着对“匠人精神”的否定。


这是职场的新风尚,某种意义上也重新定义了“才华”。过去,人们会推崇“干好本职工作”,因为这种职业精神,不仅是一个人获得赖以吃饭的技艺的保证,也是一个机构得以维持的保证。单位颁奖,会在奖励业绩的时候,也考虑到普通岗位甚至幕后工作的付出。


到了“新经济时代”,这些坚固的东西毫无疑问动摇了,过去几年,朋友圈有很多引起震动的“跳槽”,有人在短短几年内,在数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过,职位一路飙升,成为“英雄”。这不是说跳槽越多就越好,但是过去那种“干好本职工作”的职业精神,确实显得不合时宜了,现在最老实的职场人士,也都在培养自己的“嗅觉”。


有一位朋友家的孩子,大学毕业一两年,已经换了好几个工作,这让朋友忧心不已。那几个工作之间毫无关系,每个工作做几个月,也谈不上任何经验和人脉的积累,更换工作,年轻人内心好像也没有任何波动,仿佛从来就没有想“长久工作”的想法。朋友很不理解,因为他不知道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也不知道他们可能具备的“新才华”。


理查德·桑内特在《新资本主义文化》中描述了这种“新才华”,“不断变化”(让人想起另一个跨年金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不断培养新的技能,学会开发自己的潜能——一句话,就是强调对未来的适应性,它要求人们有一种“放弃的能力”,放弃你的经验,放弃你过去的位置,甚至放弃你的自尊。


这是意味深长的变化,其实牵涉到整个社会的人才观,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会研发专门的面试系统,来发现应聘者可能具备的“潜力”,高效也调整思路,推行一种“优才教育”,想培养出适合未来的人才。


当然,这些努力都不一定能够成功,要不然,人们也就不会这么焦虑和困惑了。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文章开头那位女编辑所面临的局面。很多工作技能的“有效期”都变得越来越短,每到几年,都会面临一个技能的升级,而年龄越大,也就越危险。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些人为AI欢呼,预测AI可能取代哪些人类的工作,仿佛他们自己就是AI似的,事实上,他们很有可能是被取代的“人类”。


我从那个女编辑身上看到了过去某一天的自己。我一直有做一辈子夜班编辑的想法,但是在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夜班编辑这个工作很快就会消失,不管我工作多么出色,都改变不了这个局面,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所谓“职业生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的“乐观时代”也就结束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press),作者:张3丰。原标题:《重新定义“才华”:“匠人精神”为什么不吃香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