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里的五个问题,每个我都想过很久......
2019-01-29 18:44

世界史里的五个问题,每个我都想过很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押沙龙yashl(ID:yashalong2000),作者:押沙龙


我的《押沙龙少年世界史》已经播了20来期。说是少年世界史,我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只给少年的节目。我默认的受众的是所有对世界史感兴趣的人。少年听了会理解得少一点,成年人会想得多一点。这一点,从我留给大家的题目里也能看出来。


不过说来惭愧,我虽然列了这些问题,但从来没有自己回答过。


现在,我就试着回答一下。


01 尼安德特人应该有人权么?


第一集:《人类的起源——从前有位超级老爷爷》


问题:如果尼安德特人没有灭绝,还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会怎么样?


我的回答:


首先这取决于我们和尼安德特人有没有基因融合。


以前,学术界曾认为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存在生殖间隔。也就是说,我们和尼安德特人就算交配,也没法生育后代。我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如果那样的话,尼安德特人存活下来,就会给人类留下天大的伦理难题:


  • 我们该怎么定义尼安德特人?


  • 我们应该把他们看成低一等的人么?


  • 还是说干脆是像黑猩猩一样的远亲?


  • 还是我们享有同等完整人权的人类么?


这会比克隆人的问题还要复杂,会是个很有趣的架空小说的题材。


但是最近生殖间隔的说法被推翻了。我们身体里也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我们的祖先和尼安德特人交配过,而且确实产生了后代。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如果尼安德特人完整地存活下来,我们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定位他们。


你可能会说,那就当成原始部落呗。只是发展程度落后,其他方面是一样。不,尼安德特人和原始部落完全不同。比如他们很可能不会说话,因为他们的喉部结构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的基因本能和我们也不同。那我们该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群体?


尼安德特人


这个问题还可以再放开了想。


我们现在定义“人权”,都是基于“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因为人现在和其他物种确实有一道截然不同的鸿沟。但是如果人和人猿之间的那些中间环节都存活了下来,人和非人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我们怎么办?


比如我们如果在海外孤岛里发现了爪哇直立人的后裔,我们该怎么看待他们?


我们要把人权给予直立人,或者给予南方古猿?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要不要给予黑猩猩呢?


这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它完全可以看成一个伦理上的空想实验。我们的价值观能不能接受这样一种挑战?


我们说人权,我们说人人平等,我们说不能歧视,我们有没有勇气停下来想一想:它的道德根源是什么?


02 爬错科技树会怎么样?


第二集:《远古时代人们怎么生活:古代的爱迪生》


问题:如果让你回到一万年前,送给人类一项发明,你会选择什么?(只能是一项发明,不要说手机之类的东西,因为发明手机之前还需要发明电池,发明电子芯片等等。)


我的回答:


本质上这是一个怎么点科技树的问题。


如果点早了,有三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这个发明发挥不了用处,会被遗忘。比如如果我们送给他们文字,可是一万年前的人不需要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文字是个累赘,这个发明会被忘记掉。


第二种可能是它排上了用场,然后导致技术突破,人类发展提前了N多年,形势一片大好。


第三种可能是它派上了用场,然后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科技树的紊乱。


如果科技树爬错了,后果可能很严重。比如说美洲的文明就爬错了科技树。它们有很大的城市,很复杂的等级制度,还有很发达的天文学。但是它们没有轮子,没有文字,除了印加文明以外也没有青铜器。所以美洲文明头重脚轻,表现得非常畸形。


阿兹特克就是一个走火入魔的文明


按照我们的想法,缺什么就补什么呗,人家就是慢了一点,该有的慢慢都会有。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一个社会的技术体系会产生自闭效应。一个发明跑到了前头,其他发明跟不上,有时候它就会找替代品,从而占据掉其他发明的位置。


这么说有点复杂。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印加文明相当复杂,社会复杂程度度跑到了语言文字的前头。它需要记录手段,那怎么办呢?它就发明了结绳技术。这个技术非常成功,可以满足印加帝国的需要。文字就不需要产生了。


但是文字可以导致一系列其他发明,而结绳呢,是个死胡同。它满足了现在的需求,但是产生不了新的需求。一系列未来的技术进步就被锁死了。


科技也有蝴蝶效应。科技树是不能乱爬的。


回到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不能瞎送。你无法预料到蝴蝶效应的全部后果。我们还是按照欧亚大陆历史上的科技树顺序送,比较稳妥。欧亚大陆的科技树不见得是最合理的,但是它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你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很大可能还不如这个。


比如你坐着时光机,把冶炼青铜的技术送给一万年前的人,然后你坐时光机回来一看,哇,上海陆家嘴那儿正举行大规模人祭,李嘉诚正在指挥香港人修大金字塔,特朗普正穿着草裙在华盛顿跳舞求雨。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严格按照历史的顺序,送一项人家自己就要搞出来的下一个重大发明。比如回到一万年前,你最好就送一样跟农业革命有关的技术,你可以加速一点点发展,但不要打乱它们的顺序。


03 农业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三集:《人类为什么要种庄稼:一起去种地》


问题:你认为农业革命对人类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我的回答:这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


农业革命最后的结果当然很好,就是我们的现代文明。没有农业革命,现在你肯定不在上网看我这文章,而是在学哪种植物吃了能不死。


但是农业革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导致了生活水平的下降。人类变得更痛苦了,而不是更幸福了。人们吃得更差,活得更累,就连平均身高都发生了急剧下降。


所以说很多问题都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


就像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


就比如糖。


我们现在觉得糖是个很平常的东西。但是在历史上,糖触发过一次商业革命。蔗糖的普及不光是丰富了人类的的生活,商人还发现了一种可以有利可图而且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他们从中间获得了很大利润,这些利润最后转化成了资本,推动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出现。


但是,对黑人来说,糖是一个灾星。


正因为有了对糖的需求,贩奴贸易才快速膨胀。蔗糖生产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人们从非洲贩卖了大量奴隶,到了西印度群岛遍布。整个过程中,奴隶的死亡率高的惊人。如果让这些人选择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回到非洲老家,而不是在这里种甘蔗。


那么,你说糖的普及是一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他们会觉得糖是好东西么?


历史上的问题从来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觉得很多“进步的”、“美好的”事物,背后往往有很多人为此付出代价。


为什么政治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原因。决定谁来享受,谁来付出,谁来进步,谁来死亡的,往往就是政治的力量。


04 大国没有公民


第四集《苏美尔文明:一个叫做文明的游戏》


问题: 如果你是苏美尔人,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内部战争?


(做个背景解释:苏美尔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十几个小城邦,互相之间打来打去,最后导致了整体文明的衰落。苏美尔文明很小。这么小的文明却从没有统一过,这是为什么?)


我的回答:这不光是苏美尔文明的问题,它是一个普遍问题。后来在希腊也出现了这个麻烦。希腊人也是既不肯统一,也不肯和平,最后打起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被马其顿征服了。


那为什么有的文明能够进入王国、帝国阶段,而有的文明始终停留在城邦阶段?


苏美尔城邦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无论是苏美尔文明,还是希腊文明,他们都有“公民”的概念。


就像苏美尔城邦不算民主,但是也有公民大会。有个叫乌鲁克的城邦,它在末期搞过一次改革,就是扩大“公民”的人数。在古代文明里,“公民”概念越重的国家,越难以摆脱城邦阶段。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是臣民的话,那么我做谁的臣民都是一样的。谁拳头大我跟谁走。可是如果我是公民,那么我是不会接受随便接受外部人统治的。


那么好,你是公民,不肯被征服,那你可以和别的城邦联合啊。和平统一嘛。乌鲁克的公民变成苏美尔公民,雅典公民变成希腊公民。这不也很好吗?


可是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古代的公民只能和一个具体的城市挂钩。因为要行使权利,就必须亲身参加公民大会,面对面地和其他公民发生关系。一个雅典人呢怎么去参加全希腊的公民大会,一个乌鲁克公民怎么去参加全苏美尔的大会?就像古代的广州人怎么跑到北京开会投票呢?


无法行使权利的公民,最终只能变成臣民。如果你拒绝变成臣民,那你就只能永远生活在一个小国家里。


公民城邦往往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创造出很多伟大的的东西。它们的贡献跟它们的规模很不相称。但是它们很难去长大,只能是小小的。就连罗马也不例外。它有一个很精巧的政治架构,暂时避开了这个问题,但最后公民问题还是导致了严重冲突,把共和国给搞垮了。


那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有。那就是英国人发明的代议制。公民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行使权利。只有这样,一个大国里才可能有公民。代议制政府的出现,是历史的一个决定性事件。但是对于苏美尔人也好,对于希腊人也好,这都是一个来得太晚的的答案。


05 文明国家为什么打不过野蛮民族


第五集:《英雄和神明:不快乐的苏美尔人》


问题:为什么苏美尔文明被外族人征服呢?


我的回答:这也是一个大问题,世界历史中非常非常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文明国家为什么会被落后国家征服?


论GDP也好,论人口也好,论技术水平也好,这些国家都比敌人高得多。宋朝比女真人要先进得多,罗马帝国比日耳曼人要先进得多,那么它们为什么会被敌人征服呢?


大家会说文明最后腐朽了,衰落了,所以才被敌人征服了。这个是原因,但不是最根本原因。因为即便是强盛的文明,面对野蛮民族也往往很吃力,就像咱们汉朝鼎盛时期对付匈奴,也是用了吃奶的劲儿。当时人说是“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卢山之壑而不悔”。可匈奴的人口只有汉朝的百分之二三啊,而且冶铁技术跟汉朝也差一大截。


那么是因为野蛮民族有马,所以占了便宜?这也不是根本原因。日耳曼人没有多少马,不也照样攻陷了罗马帝国。


那么为什么?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帝国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强大。它受到规模效应的束缚。古代文明的管理技术比较弱。一旦国家超过某个规模,它的动员能力就会呈现指数型下降。


这就像古代战场上,再厉害的将军也很难指挥几十万军队。我们看到古书上记载的几十万大军等等,基本上都是假的。历史上重大的战役里,各方军队很少超过十万人。


就像亚历山大东征,也只带了几万军队。波斯帝国对付亚历山大大帝,每次也都是出动七八万军队,然后一次次被打败。为什么他们不把这些军队攒起来,一次性投入使用呢?不是他们蠢,想不到这个点子。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把几十万军队一次性投入战争。后勤压力受不了,现场指挥能力办不到。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候,只带了四五万军队,而波斯帝国的人口有好几千万


我们可以举中国的例子。就像淝水之战,苻坚带了二三十万军队,结果仅仅因为一次战术后撤,整个军队就崩溃掉了。这就说明军队规模超过了将领指挥能力的极限。而这几十万军队远征的后勤运输,把整个帝国都拖垮了。隋炀帝远征高丽也是同一个命运。我就不再这里赘述了。


军事指挥是这样,国家管理也是这样。打个比方,比如说如果国家只有100万人,它的有效动员指数可能达到20%,也就是说它可能榨取国家百分之二十的资源。可是如果是500万人,它的动员指数可能就会下降到10%,等到1000万人的时候,可能只能有效榨取5%,再往后可能会更低。


等到帝国达到了一定规模,动员指数下降就会抵消规模的增加,这个时候规模越大,力量反而越弱。资源反而成了一种累赘。也就是说,1000万人的国家,跟100万人的国家,就算其他条件完全一样,他们的力量也不是10:1,可能只有3:1,甚至2:1…….


所以,帝国从来不像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强大。野蛮民族也不像数据上看的那么弱小。如果野蛮民族特别勇武善战,经济上又需要一个出口,那么它们的力量对比甚至可能逆转。


结语


因为篇幅问题,我只回答这五个问题。剩下的问题,只能以后找机会慢慢回答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押沙龙yashl(ID:yashalong2000),作者:押沙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