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年经验总结,我在3点上吃了亏
2024-04-01 19:58

创业一年经验总结,我在3点上吃了亏

自从创业之后,生活的主旋律就变成了公司的经营。这篇文章是我发布在公司内部的《公司发展展望》中的一部分,我把2023年的总结部分摘出来,一字不差地也和各位分享,希望大家在其中能获得启发。在回顾时,我主要从我们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出发,反思和总结,写完了我都感觉像是“罪己诏”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产品变量(ID:hengpaper),作者:亨哼,本文首发于2月16日,原文标题:《创业一年的经营总结,我在这3点吃了亏|内部实录》,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总结了作者创业一年来的经验教训,主要围绕不聚焦、任务拆解稀烂和想得多说得少三个方面展开。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在未来发展中的改进方向。

• 💡不聚焦,缺乏长期主义,做不到以终为始。

• 💡任务拆解稀烂,目标与过程缺乏依托和对照。

• 💡想得多说得多,做得少。

在往回看2023年时,我不想讨论获得的收获和价值,收益都体现在了财务报表上,我也不想就事论事地论证哪件事做得好或者不好,这应该在项目复盘的时候去做。


那我想讨论的是,我们能从2023年的工作中,获得哪些警醒,以让我们以后能够获得进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应该永远期待能让我们以后变得更好的事物。


2023年,我们这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1. 不聚焦,业务散乱,缺乏长期主义,做不到以终为始。


其实道理都明白,很多时候,果实并非来源于收获季节,而是源自播种之时,一条业务能够成型,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去日积月累,这个过程中,即时的满足和回报可能会很少,但越是这样,越需要延迟满足,坚持做正确的事情,静待花开,这便是以终为始。


但我们在2023年,这一点确实做得不够好,业务方向在几个领域中摇摆不定、对于业务的终局想象不够深、很多时候陷入“走一步看一步”的战略懒惰。当然,出现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被迫如此,所有的公司在第一年,总需要付出一些探索方向的损耗,这很正常。


还是那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有机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尽量做得完善。


“终局”是什么,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应当是业务成功的状态,以这个状态,倒推达到这个状态所需要的动作,再以要完成的动作量,完成资源的配置。所以这是一个反过来的逻辑,不是“有什么锅,所以炒什么菜”,而是“要炒什么菜,所以找什么锅”,这是我们后半年开展产品与组织创新战略咨询业务以来,看了那么多客户公司的实例,所获得的大感悟之一。


“长期主义”是什么?我想,应当是生产资料的积累过程。我一直讲要把生产力转变为生产资料,才能形成我们自己的资产,但还是没有想清楚,这个转变的过程。我现在的理解进了一点,“长期主义”,其实就是积累资产的过程,我们每天产出的内容、我们积累的1个私域,这些单独拿出来微不足道,但加在一起就有巨大力量的东西,恰是“资产”本身。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犯了猴子掰玉米的问题,我们意识到需要做一些积累,但做动作的过程中,没有即时的正反馈,就很容易停下来放弃,但其实说“延迟满足”也好,说“日拱一卒”也罢,坚持一件事,与时间交朋友,也许才是生产资料积累的必经之路。


2.任务拆解稀烂,目标与过程没什么依托和对照。


这个标题说得有点严厉了,但想了想,确实也是这样。当然,需要先说清楚,我对于问题的反思,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在苛责团队,而是对我自己的鞭笞,这里的每一个问题,我是最大的责任人。


定目标、拆任务、追进度,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写在管理学的基础教科书上,可谓大道至简,但做得好的人却并不多。我们也是如此,尽管我们给客户公司做咨询的时候,也在强调和要求让客户公司做好目标管理,但说实话,我们自己做得都差很多。


在2023年的目标和过程,我们至少两件事做得不好:


  • 目标制定不合理,后面干脆放弃了目标制定;


  • 执行动作和目标没有关联关系,为了干而干,但干了之后的价值又和目标对应不上,干着干着就干丢了。


“项目管理”是四个字儿,但背后是一整套的环节组合而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标准。目标的制定需要对齐战略和方向,也要考虑自身优势和资源;拆任务需要考虑合理性和标准化;追进度又需要有一些制度保障,比如Roadmap、站会等等。


到今日,我认为取消周会是我犯了错误的决策,没有周会这种有节奏、有呼吸感的工作状态,很容易让公司失速,然后失焦,丧失目标和目标实现的过程。


但取消“之前的周会”是正确的,之前的周会流于表面,照搬大公司刻板制度,肤浅地粗对进度,缺乏深度思考,缺乏人的独立思考。对于创业公司来讲,“独当一面”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而周会,是把各自独当的几个面拼成正方体的过程,所以周会要完成的,是目标的重塑、目标背后深度的思考、执行动作和结果的回归复核,是在“要炒什么菜,所以找什么锅”的框架下,一起找“锅”的过程。这个思考,是我创业一年在实践中获得的收获,也是看了很多优秀创业公司的优秀实践后,以人为镜明得失的结果。


2024年,我们不仅会恢复周会,而且要把周会做成目标的回顾会、工作量的衡量会、长期价值的判定会、目标推进中的任务拆解会,要让与会人带着思考参会、带着材料参会、带着产出参会。


3.想得多说得多,做得少。


我比较自负的一点是,我对于我的机会洞察能力很满意,往往能够很快地洞悉到业务的机会,也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庖丁解牛”一般梳理出框架,这种能力,让我们在过去一年,也抓到了不少好机会。


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洞悉到机会,然后呢?然后就没了。2023年里,我屡次地犯这样的错误,无论是对于新机会的把握,还是对于当前业务动作的思考,都很多,但想了、聊了、规划了,都很好,但就是没部署去落地、去做,导致错失良机,也导致了第1点中说到的“猴子掰玉米”问题。


其实在过去一年里,我们有更多的徘徊和纠结,但也能感受到飞速成长着,至少站稳了脚跟,实现了财务盈利。按照目前的计划,我想,2024年,应该是更有挑战的一年,我很兴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产品变量(ID:hengpaper),作者:亨哼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