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一颗地平线下的朝阳
2019-05-01 08:34

智能家居,一颗地平线下的朝阳

虎嗅注:2019年注定将成为IoT行业大爆发的一年,而其中IoT最频繁的应用场景还在家庭,这意味着,以往“孤军奋战”的智能电视迎来了更多“亲戚”。在本文你将看到,智能家居的开放与封闭之争,入口之争,以及小米AIoT战略委员会主席范典、涂鸦智能创始人王学集、雅观科技创始人顾志诚等头部和独角兽公司高管、一线从业人士与作者对谈的精彩观点。


作者丨吴云飞  (虎嗅特约作者,在行CEO助理、公关总监,公众号:朝外大街061)

编辑丨李拓


想象一下你在家的愉快日常——


与门禁对视两秒,屋门就会自动打开。走进屋中按下玄关处控制板的“回家”模式,灯光亮起、窗帘拉开、喜欢的音乐也随之响起。如果晚餐时发现鸡蛋即将用完,就可扫描包装盒上的条形码,桌上电脑屏幕马上提示鸡蛋已被加进购物车.....


事实上,这种颇具“未来感”的生活场景,在1999年就被微软拍成广告,以“Microsoft Smart Home”之名发布[1]。这段6分钟的影像展示了各个家庭成员如何通过语音、视觉识别、中控板等交互方式,完成灯光控制、安防、影音娱乐、购物等功能。


若不是粗糙的画质、简陋的Windows 98操作界面以及女主角掏出的微软口袋电脑,你大概很难意识到这则广告的时代。然而世界并未如你想象那样一日千里——尽管电子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实现的智能家居工作场景,却与二十年前的想象并无二致。


20年前微软的智能家居广告片“Microsoft Smart Home”,女主人在门前用面部识别功能开门锁


爆红的智能家居


尽管微软广告片描绘的生活相当美妙,但此后的十多年中,没有哪个科技巨头把“智能家居”提升至战略级别,这个行业在冷宫度过了15年漫漫长夜。


智能家居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元年是2014年。那一年初,谷歌收购了NEST Labs,这家只推出过智能温控器与智能烟感器两款产品的公司卖身价是32亿美元,仅次于此前谷歌对摩托罗拉收购价。同年6月3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也推出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授权通过MFi认证的产品接入其系统。


国内的公司也没有闲着,刚与董明珠立下十亿“赌局”的雷军与美的完成了交叉持股,并迅速对20余家生态链企业进行投资,正式踏足智能家居领域;紧接着,京东与海尔也推出超级App与U+计划,希望实现用一个App成为所有智能家居的入口。


五年后的今天,智能家居几乎成了所有互联网巨头和家电大厂无法回避的潮流概念。在刚刚过去的2019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大会上,包括华为、海尔、TCL、松下、美的在内的各路巨头,都宣示了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雄心。


智能家居产业终于走出“概念”,成为诸多公司眼中的新大陆。


智能家居热潮,为何迟到了15年?


此前尚不具备规模化基础的智能家居,到2014年开始真正起步,至今终于成为2019年的新老公司竞逐的热点。那么,这个产业为何迟到了15年?


智能家居的普及,多少要看看技术的脸色。以当下智能家居为例,引爆行业的两个必备要素是:设备联网、与人互动。二者都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功能,是全行业诞生的基础——技术进步令联网更快捷,也令家居设备更易理解人的需求、并据此自主反应,便捷、甚至主动为人服务。


联网很容易理解:5G、Wi-Fi、蓝牙和ZigBee等技术进步,都能带来联网畅快度的明显提升,而“交互”却并不那么容易:它集合了最近几年最热闹的网络、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


  • 在最前端,消费者感知的是一个个联网的家居设备;

  • 在表层下的感知层,视觉识别技术令摄像头可以识别/理解人的动作,语音识别技术使麦克风可以听懂人话;

  • 在感知技术深处,则是云计算提供的联网与数据存储处理功能。


三个层面功能须同时完善,缺一不可。


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智能家居产品的体验和产业发展水平


但这三个层面竞争格局各具乾坤:公有云是巨头的战场,国内能有资格参赛的选手只有阿里、腾讯、华为等少数几家企业;而感知层需要以大量数据作养料,也是强者愈强的领域,主攻声音识别的科大讯飞、主攻视觉识别的商汤科技等公司早已成为业内独角兽,地位难以撼动。


在用户可触摸的家居设备层,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并未实现统一:


  • 从设备厂商角度看,做空调的未必懂灯,懂灯的未必懂锁具,几乎不可能有一家厂商吃遍天;

  • 从场景需求上看,智能家居包含许多分裂的场景,安防、睡眠、娱乐、照明等场景彼此交集并不多;

  • 从交易链条看,产品触达消费者的路径特别复杂,这也导致无论是美的和海尔等设备厂商、红星美凯龙和京东等渠道商,还是大量第三方服务商,谁都希望凭借在某一环节优势入场分一杯羹。


以此观之,技术虽是智能家居的产业基础,但并非左右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产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家居设备的智能化部署成本也变得相对不重要,如今“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成了智能家居体验提升的最大阻碍。试想,如果智能音箱无法调起其它设备、多买一个电器就需要多安装一个 App,那智能生活从何谈起?


家居设备平台们的战争正围绕“谁兼容谁”抢夺话语权。


“安卓派”与“苹果派”之争


今年AWE 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


“华为永远不做家电产品去竞争,有些厂家做的东西,不可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他自己同时也做家电产品。如果华为同时做家电,那这个标准也没人支持,所以我们自己坚决不去做。”


这段话很清晰地点出了当今市场竞争中的两大市场策略派系,一派遵循去中心化理念,提倡“安卓模式”——不做产品只为其他设备厂商做服务;另外一派走上了中心化的“苹果模式”——自己做产品占领市场,获取更多的链接。


雅观科技创始人顾志诚部分认可余承东的观点:


“小米是很优秀的公司,但是它既然自己做了硬件、做了芯片,那么跟同行就很难相处。”


顾志诚是位连续创业者,18岁就成为暴风影音的联合创始人、20岁出任迅雷平台事业部总经理,随后创办的酷盘被阿里收购后出任阿里云IoT事业部总经理。2017年离开阿里云,创办雅观科技,通过“前装渠道”进入智能家居领域。



雅观科技对智能家居应用场景的理解


但他同时也对余承东的部分看法持保留态度,他告诉笔者:


“中心化与去中心没有绝对的对错,就好像苹果与谷歌都能成功,这是市场策略的选择。小米C端能力很强,一般企业拼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发挥自己做软件的优势,选择保持中立,完全根据开发商的需求做布置。”


涂鸦智能创始人王学集同样也是安卓派的支持者,他是阿里云的首任CEO,后负责阿里集团投资与手淘业务,离职前是阿里组织部M5级成员。2018年7月,涂鸦智能宣布完成C轮2亿美金融资,已成为独角兽。


涂鸦智能主要业务是为第三方厂商提供智能化技术与服务,使得它们可以在一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内实现智能化改造。


涂鸦科技对智能家居场景的理解


在王学集的眼中,一家公司不可能完成对所有消费者的影响,必须是数千万IoT的应用推动了全球人口对智能设备的接受和习惯,因此他选择放弃入口思维,转型做纯第三方平台。


相较于余承东对苹果模式前景的否定,他认为苹果模式与安卓模式的比拼最终会回到产品能力:


“谁赢谁输,关键还是在于否能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一种能力,产品能力、技术能力、安全端能力,非常多元化。”


2019年3月17日,小米组织部宣布成立AIoT战略委员会,负责促进AIoT战略执行,范典为委员会主席。对于余承东那番被广泛解读为“指向小米”的发言,范典向笔者表示,不便评价,但他同时指出:“华为开放平台这时间发展得很快,但是小米早已经过了寻找设备厂商的阶段。”


“小米早期计划自己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是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的。因为早期的小米并没有实力说服大厂一起经营这件事,所以只能自己先干出来。早期大厂不理我们,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并不相信设备连上网到底有什么意义,甚至包括现在,很多大厂依旧不相信智能家居的意义。”


2018年4月23日,小米董事会通过“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的决议,2019年3月小米宣布2018年全年硬件业务净利润率低于1%。根据小米生态链合作模式,加入生态链的公司会将产品以接近成本价卖给小米,同时产品销售的部分毛利转移给小米,小米提供商标品牌、商城渠道作为交换。


范典表示,小米的投资是战略投资,小米品牌的产品需要符合小米价值观。生态链企业利润部分可以通过市场容量扩充、用户增值服务、非小米系产品销售进行弥补。


面对这种看似苛刻的条件,被投公司之所以还能答应小米,还是因为手机。事实上,在早期智能家居创业者依然以移动互联网时期的“入口思维”在寻求机会。手机、路由器、插座、电视、音箱……一系列的产品都曾经被业界寄予厚望。


站在5年后的今天再审视这个议题,我们会发现情况在发生变化,据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研究报告》[2] 中的调研结果,智能家居从业者眼中最看好的用户入口排名如下:



调研显示的结果极为分散,经过对“入口”概念的漫长争夺,智能家居从业者对入口仍无共识。


王学集表示,自己在创业初期也在寻找入口级设备的机会,直到半年后才逐渐意识到智能家居行业可能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入口。他认为:


“智能家居是以AI的技术驱动了多设备联动,形成围绕式人机合一体验,目前看来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设备能做到这样的水平。”


顾志诚也认为:


“智能家是一种生活场景,并不是功能性的,就好像购买一台汽车,外观、内饰、动力、操控,很难说那一点是决定性的,并不会出现手机中微信这类制高点地位的App。”


小米的思路也在渐变。2017年底,小米认为自己有很多产品、占了优势,于是开始吸纳第三方加入智能阵营。在2019年的年会当中,雷军正式宣布小米实施“1+4+X”的产品战略,“1”是指手机、“4”指的是小爱音箱、路由器、电视、笔记本,而“X”指的是小米生态链的其它产品。



小米“小爱同学”在AIoT领域的拓展情况


按范典的解释,“1”是生存之本、4是战略核心、X可以放手交给其他人,为此小米也推出了三种层次的合作方式:


  • 米家品牌:米家App所支持的品牌,以小米生态链中的产品为主,使用小米品牌;

  • 有品电商:有品电商中入驻了大量非小米生态链企业产品;

  • 赋能合作:不入驻米家与有品,仅在生产链上进行合作。


如果把“苹果”与“安卓”模式看成一个连续光谱的左右两极,小米从最左边出发,并正在逐渐向右。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各家企业都有不同的路径考虑,但是无论是小米选择自建3000多个SKU,又或者是涂鸦、雅观等企业选择做第三方的服务,不变的核心都是支持尽可能多的设备。


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何其复杂,没有一家公司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所有的有志于成为平台级的公司,都将不遗余力地吸纳其他参与者成兼容其协议标准,走向开放。


智能家居设备越丰富,能解决的问题场景也就越多,智能家居的竞争关键是获取足够多的设备支持。所有IoT平台的大门都愿意敞开,就看设备商进不进来。


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未来仍未来


在智能家居开发平台从业者眼中,智能家居可能是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平台级机会”。如果说尽可能多的设备种类意味着更多智能生活场景的可能性,那么生活场景的搭建者,将掌握家居的平台。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二十年,一个广泛的共识是:我们已经从 PC 互联网时代走进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平台之间并不完全是替代关系: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消灭PC,更多的是场景的分化切割。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PC依然是工作的场景中更加适合浏览以及文件处理的工具,而智能家居则被寄望于在家庭场景中承担更多的服务功能。


理想状态下,智能生活在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平台无缝切换,对应工作场景、移动场景、家庭场景,构成完整的“生活流”,互联网对生活场景实现无缝覆盖。


智能家居时代被赋予了平台增值的想象,这也是小米敢于大声宣布硬件税后净利率不超过1%的考量。顾志诚表示,智能家居平台是地址固定、支付安全的环境,同时智能家居如果结合社区电商,可以整合社区周边的服务。比如在家中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叫外卖或者家政清洁,服务人员就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直接入户配送。


海外的一些研究认为智能家居场景商业价值可能是成立的,据2018年亚马逊一份覆盖7万人购物数据的调研显示[3],用户购买Echo音箱后的12个月后消费额增加了29%,而没有购买Echo用户的消费额只增加了19%。


从国内的环境看,这种价值还没有充分被验证,小米财报显示目前除了广告业务暂时还没有看见更多的增值点。但范典对笔者表示,目前的重点还是增长:


“虽然AIoT的概念现在越来越火,不过依然是非常早期的阶段,如果单品没有竞争力只打互联互通的牌是不行的。目前真正让用户离不开的场景还是不够多,目前小米还在继续挖掘用户场景、让更多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现在还是增长战略,而不是赚钱。”


王学集也认为时代的拐点仍未显现:


“最早安卓操作系统只能支持Wi-Fi、电话、短信,连蓝牙和相机也没有集成,通讯协议、芯片选型也是非常少的。2010年时候他们都已经做了六年了,体验可能还不如诺基亚,但当App生态建成、拥有20万个开发者、能支持4G、5G 的时候,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插座、路由器、温控、电视、音箱、门锁……这五年下来,全行业围绕智能家居的垂直品类已经进行了许多次惨烈战斗。相比五年前动辄“颠覆时代”的口号,现在头部创业者也多了几分谨慎,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发展仍在处于早期,但对未来抱有耐心。产品的竞争会慢慢回到“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的本质,类似手机控制冰箱这种伪需求会被遗弃,而晚上起床自动开夜灯、行动不便人士声控开关等、按门铃后带屏音箱显示来访者等实用功能将更多地被挖掘。


现在,智能家居仍不能证明自己将带领人们走向革命性的未来,但其扩张趋势还将持续: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一旦体便利性的好处被接受,就再也无法回去适应旧方式;从设备生产企业的角度看,蓝牙、Wi-Fi、ZigBee等通讯模块成本、设备智能化部署成本都越来越低,未来绝大部分新设备都将智能化;从宏观角度看,智能化家居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基本面。


设备企业也将无可避免由“通过销售交易获得利润”,逐渐向“获取用户、聚合数据、赚取用户长期价值”的方向过渡,这也是比拼平台价值的时候。


在顾志诚的眼中,目前各家都在蒙眼狂奔做好内功,智能家居设备平台未来怎么互通、谁兼并谁或者兼容谁还不好说,由于To C 的SaaS平台很可能会趋近于免费,所以市场上应该容不下太多玩家,但是例如睡眠等垂直场景就可能会百花齐放。范典同样认平台长期看趋向集中的观点,但对于这个时间节点什么时候到来,他则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非常分散:“IoT平台是所有有追求的巨头都不会轻易放弃的一块。”


智能家居“钱途”光明,但它的时代前路漫漫。


参考资料:

[1]《Microsoft Smart Home》

[2]《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3]《Research Shows Amazon Echo Owners Buy 29% More From Amazon》


头图©Photo by Tyler Hendy on Unsplash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