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百货商场
2019-05-08 09:27

消失的百货商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单读(ID:dandureading),作者:miu,编辑:是鸭,图片:卡卡&miu 拍摄于北京赛特购物中心、贵友大厦和蓝岛大厦,头图来自:东方IC


北京的赛特购物中心宣布将在六月停业关闭,这家坐落在长安街上的老牌高档百货的陨落仿佛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代表了记忆中繁荣的远去。这一期的“单读相册”将目光转向了失落的老百货商场,这个陪伴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庞然大物。在新的时代,我们和它一样,在面对城市给出的新的命题。












我是百货商场里长大的孩子


我是从青春期开始之后才喜欢上逛商场的。上初中之后,我迅速对以小区为圆心的活动范围感到厌倦。我长大的小城里只有一条算得上繁华的商业街,仅有的三家大型百货商场就依次排列这条街上。其中有一家叫“新世纪百货”,是当地人眼中高档商品的代名词,妈妈如果打麻将赢了钱,就会叫上我:“走!去新世纪。”那时候确实刚刚迈入新世纪——这家商场成立于二十世纪末,陪我们走进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使只是在炎热的天气里进去吹免费空调,买到菜市场没有的新奇水果,或者揣摩画报上外国模特的穿搭,在那个蓬勃的年代,一座商场几乎给出了一切关于新生活的可能答案。


那时我也开始享受“独立”的快感,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和新朋友们约在商业街的某个端点,然后沿着街边的店铺往返一次。那条街上有化妆品店、KTV、网吧、小吃店,还有一群群晃荡的中学生。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妈妈购置的“小学生土衣服”一批一批地换成大人的装束,好像可以从衣服开始,率先逃开父母的控制。我和朋友们交换着来自那条街的新消息,害怕落后于时尚,少了熄灯之后的谈资。商场成为容器,盛下了所有我在青春期的欲望、嫉妒、不安和期待。


传统的百货商场在内部结构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一楼化妆品金银首饰,二楼青春女装,三楼中年女装,四楼男装,五楼电器,负一层带个超市。建筑方方正正,里面柜台也整整齐齐地绕成一圈,让人能一进去就直奔所需。虽然说是逛商场,但其实说不上好逛,特别是冬天,暖风空调一开,加上并不宽敞而且封闭的空间,在里面挑选和试穿衣服简直是一场体能训练,但当时我仍然把这当做是美的代价,我的满足感和过热的暖气一起膨胀,并且乐在其中。


后来到北京上学,这里的进程更快一些,我至今也适应不了这里过于宽阔的道路,“太过平整”也成了我诟病北京的话茬。这种“巨大”不容置辩地将人裹挟其中,这种“宽敞”反而让挥舞的拳头失去回声。百货商场早已被新型购物中心取代。这种购物中心总会被设计得像迷宫,为了显得通透,头顶上一般会安上玻璃天花板,隔开室外的空气和水分,阳光被迎了进来,但人们并不关心,也并未因此体味到时光变化,因为灯光足够明亮。里面不冷不热,室内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让人感到舒适的季节。


在购物中心里,时间和空间的尺度彻底失效,一切都变成了液态的,跟随着曲折的道路流动,这总是让我联想到青春期之后的疲软,和被手机屏幕和网络信息困住的视线:一切都被精心地计算好,等着你自然跌落。相比下百货商场总是更加暧昧的、快速的,更紧密的空间带来更令人兴奋的接触,在让我诚实直视欲望的同时,也在面对店员的打量同时交换着来自这个新世界的讯息。


前段时间看到长安街上的“赛特购物中心”要关闭改造的消息,这是二十年前整个北京最奢华高档的消费场所,马路对面伫立的就是来自上世纪的另一种身份象征——友谊商店。虽然名字叫“购物中心”,但它有着所有老百货商场有的样子,一下子将我们拉回到青春期的记忆。虽然仍能找到一些曾经辉煌的证据,但在现在的长安街上,它太不起眼了,老气的金字招牌和暗淡的外墙在告诉我们:它放弃了过去赋予的光环。人们早已厌倦这里。一楼打折甩卖的是算不上时髦的墨镜首饰皮包,而再往楼上走,因为没有促销,生意十分惨淡。模特穿着过时的衣服,不再期待能够吸引来谁的目光。我们走向它,像靠近一个没落的巨人,它像我们一样,在面对这个城市给出的新命题,而亟待填补的,肯定也不再是青春期的空虚。





这些商场还在用手撕票据和打码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单读(ID:dandureading),作者:miu,编辑:是鸭,图片:卡卡&miu 拍摄于北京赛特购物中心、贵友大厦和蓝岛大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