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国债5月17日首发在即,MLF会降息吗?
2024-05-15 08:01

超长期国债5月17日首发在即,MLF会降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梁柯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延续周一万亿超长国债发行计划落地的热度,昨日早盘国债期货开盘全线上涨,其中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2%,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5%,5年期主力合约涨0.04%,2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按照5月13日财政部公布的超长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最早一只将于5月17日首发,期限30年,金额为400亿。


天风证券固收团队5月14日分析称,结合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24年一般国债净融资3.3万亿,特别国债净融资1万亿,地方债净融资4.8~5.0万亿,政府债净融资合计9.1~9.3万亿。叠加到期量政府债发行合计18.4~18.6万亿。


面对如此大量的发债,市场机构预期央行可能会辅以降准降息的政策工具。


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17日发行特别国债前,5月15日是本月MLF的操作节点,市场关注政策利率走向。


5月14日,北京某大型券商固收首席表示,国债发行一直在持续,5月17日是首笔超长国债发行,目前判断发行利率和资金不会有太大问题。预计今日MLF利率不会变化。


5月14日成交数据显示,30年国债收益率从5月11日从2.61%近三个月高点下降,目前在2.56%左右,处于MLF利率的上方。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认为,今年以来虽然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但是政策利率体系却始终保持中性,除了2月份5年期以上LPR报价调降至3.95%之外,其他政策工具利率均保持不变,在市场利率已经系统性下移中枢的背景下,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体系的指引作用在下降。


预计超长国债发行冷启动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目前债券市场的情况来看,资产荒正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反映出对于低风险资产的需求仍然十分强烈,长期国债发行并没有太多压力。


央行5月10日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长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降至2.29%,3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2.84%下降至2.46%,分别下行27个和38个基点。


5月14日,天风证券孙彬彬发布观点认为,按照以往历史经验,市场冲击和影响主要在发行落地前,此次发行落地后,应重点关注政策是否形成合力推动整体宏观基本面或者宏观预期有进一步改善。


5月14日,北京某券商研究所所长表示,发行超长国债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针对债市二级市场供给。启动之初对债市影响比较大,但是国债资金的使用或许是市场关注的一个方向,现在投放的项目并不多。


此外,孙彬彬也预计,目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后续供给对于债市的影响预计在局部摩擦的范围内。对于收益率水平,维持30年国债在2.4%~2.6%的区间判断。


管涛此前曾表示,虽然央行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购债实施类似日本央行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操作,这种直接影响市场利率的办法会有直接的效果,影响债券市场和资金成本,但恐怕并不足以改善社融融资的需求。


上述券商研究所所长表示,债市的平衡点将会是在财政资金大量转入经济体系之后,能否带动经济产生新的增长,这将是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央行何时启动购债工具?


在4月底市场讨论央行进场买卖国债时机时,中信建投固收首席曾羽曾表示,可能契机是1万亿新增特别国债发行之时。


不过,近日多位机构人士认为,央行未必很快进场购债。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周一撰文指出,中国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仍然高达7%;其次,从手段上看,再贷款是当前我国央行扩表的主要手段,即便是购买国债,也仅是辅助性的手段。


管涛也认为,央行购债其实并没有紧迫性,反而可能进一步压低国债收益率。因而,短期来看,目前并非央行重启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有利时机。


上述券商研究所所长认为,超长期国债供给对债市有影响。央行加大国债买卖更多是一个工具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虽然目前存款准备金还是有7%,但是不影响特殊时机央行启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的工具。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启动的时机可能性比较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梁柯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