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赚自己认知内的钱
2024-05-18 10:49

人只能赚自己认知内的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骑行西藏(ID:gobybike),作者:taoluo,原文标题:《tao | 论信息不对称·2 信息解读不对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信息解读不对称的问题,强调个人认知框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认知框架改变命运。

• 💡信息解读不对称,导致投资误区和被骗的风险

• 🧠认知框架不同导致信息解读差异,影响命运

• 🚀巴菲特投资策略案例解析,展示成功投资的关键

人只能赚自己认知内的钱。


大部分人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抱怨点,基本停留在获取不了内幕消息,这个在上一篇文章讲了(详见:《学会从做题家,变成出题家》


信息解读不对称


1. 更深一层的不对称,则是信息解读的不对称,如果缺乏理性的认知,很容易就会被一些谣言所欺骗。散户盲目跟风投资血亏,大学生深陷网贷陷阱,打工人被高额回报的P2P项目所骗失去多年努力积攒的财富,被渣男捞女骗财骗色……


银行大厅、小区公告栏、手机短信,满大街都是各种反诈常识普及,你说这些骗局有多精妙,在理性的人看来,上当是很不可思议的,但就是有不少人因为种种原因上当受骗。


2. 导致信息解读不对称的,本质上是每个人的认知框架不一样,从人工智能大模型来看,就是训练数据不一样,训练方法不一样,推理逻辑不一样,所谓俗语“一样米养百样人”。如果说人工智能目前只能依赖人去养成,那人的幸运之处则是,可以主动地去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3. 回到巴菲特投资苹果这个案例,乔布斯生前,尽管苹果已经从濒临破产的边缘重新成为了领先科技潮流的伟大创新企业,开发出ipod、ipad、iphone这样的伟大革命性产品,但是巴菲特就是不投资苹果。到乔布斯死后,库克接班,尽管市场上出现了华为这样强劲的竞争对手,而苹果也陷入了创新乏力的阶段,巴菲特却从2016年开始逐渐大量买入苹果的股票。


截至2023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苹果约6%的股份,当时的股份价值1740亿美元,这一持股大约是伯克希尔第二大公开持股(美国银行)规模的四倍。伯克希尔已成为苹果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先锋集团。


押注苹果为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巴菲特在2022年表示,伯克希尔持有苹果股份的成本仅为310亿美元。自2016年初以来,伯克希尔的投资增长了近 620%。


4. 巴菲特曾经说过:当赚钱和睡觉二选一时,他永远选能睡个好觉的。很明显,以创新冒险作为估值重要评估因素的互联网企业,都不符合老爷子能睡个安稳觉的理念,即便天才如乔布斯,革命性产品层出不穷,但是谁知道他会不会重犯1985年被自己创立的公司驱逐的错误,在创新的世界,天才和疯子往往就是一念之间。


5. 而当乔布斯去世后,时间来到2016年,接管苹果的库克虽然面临被吐槽创新乏力无法接班乔布斯,核心成员纷纷出走,中国华米OV的智能手机崛起的局面,但在其稳健的经营下,iphone+app store的生态建立起极其雄厚的护城墙,一下子就变成老爷子眼中可以买下来睡十年安稳觉的价值投资股了。


6. 面对乔布斯的离去,有人会解读成苹果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创新能力而离场,巴菲特则是解读成没了天才的折腾,只要有个稳妥的CEO就可以依靠乔布斯创造出来的苹果生态稳步发展,战胜通胀,值得大力投资。


7. 解读不对称还来源于一些相关信息存在矛盾。以那个被网友调侃为“去美国上市割美国人韭菜,补贴中国人喝咖啡的良心企业”瑞幸咖啡为例,2020年,因为财务造假,瑞幸面临被纳斯达克退市的处罚,股价从50美元高点跌到1.38美元,总市值从高峰时的百亿美元跌到3.47亿美元,这是一个黑天鹅级的利空消息。


另外一个信息则是我自己感受到的,我所在的一些微信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瑞幸咖啡的优惠券(赶在瑞幸倒闭前用掉的有,支持民族企业的有,趁热闹打卡的有),朋友圈晒瑞幸咖啡的照片也在增多,大量自媒体更是把瑞幸咖啡宣传成一家“割美国资本韭菜补贴中国人喝咖啡”的良心民族企业。


从互联网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看,这个是一个极佳的把黑天鹅消息变成获取大量用户的利好消息,再加上彼时的瑞幸咖啡在出品控制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把控力,也证明了自身具备开发网红新品的创新能力,品类上除了咖啡也扩充了甜点和面包等符合消费升级的高毛利产品,完全具备留存客户的能力,而不是一波流。


8. 从巴菲特老爷子的投资理念来看,这个买了就会睡不好觉——一个企业出现一只蟑螂(财务造假),在看不见的地方肯定还有很多只蟑螂。但从我自己的互联网经验来看,瑞幸这一波吸粉极为可观,除非还存在一些违法行为,如果仅仅是暂时的财务问题,他们完全有能力消化掉,并且极大地提升了瑞幸咖啡在国人心中的品牌美誉度,后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9. 被纳斯达克退市并没有让瑞幸倒闭,瑞幸咖啡依旧在全国不断开店,经营也很快就从亏损变成了盈利,随后就在美国OTC市场进行场外交易,股价又重新回到了20、30美金这个区间。


10. 导致这种信息解读不对称的原因,有些人会解读成“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其实限制想象力的不是贫穷,而是每个人过往的经验所形成的认知牢笼,贫穷只是其中的一种。比如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很多传统行业的老板就因为固守过往的认知,而被打得不知所措;移动互联网来临后,一些曾经在互联网时代混得风生水起的,也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失去了方向。


就连电商行业老大阿里巴巴也不例外,支付宝被微信支付靠着一个春晚红包来了个“偷袭珍珠港”,在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和抖快的内容电商面前,自己反而变成了传统电商,即便是拿到了微信这张移动互联网最大“船票”的腾讯,面对字节跳动基于推荐内容分发孵化出今日头条、抖音、TikTok的挑战时,也是如履薄冰。


11. 所幸的是人都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即便暂时陷入困境,只要认知改变了,就能用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获得新生。从2014年到2024年,在传统超市饱受互联网电商冲击的时候,美国有着数十年历史的商超沃尔玛(市值5159亿美元)和Costco(市值3517亿美元),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沃尔玛的股价有2~3倍的涨幅,Costco股价更是达到7~8倍的升幅(不输于同期的苹果腾讯),其成长能力一点都不差于互联网的那些当红炸子鸡。而阿里巴巴,股价和十年前持平,连带把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也坑了一把。


12. 要想摆脱信息解读不对称的困境,首先要抛弃“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样的思维,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时总结:把自己学到的,理解到的信息分享出去,不要害怕犯错被指责。分享一方面会给自己压力去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界的反馈,认识到自己哪些地方存在认知偏差,从而获得快速纠正的机会。至于一些嘈杂抬杠的声音,拉黑就是了,不要浪费时间去争论。分享可以让你扩充自己的圈子,从而获得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13. 巴菲特每年所举办的股东大会,就是一次老爷子盛大的分享反思盛宴,对于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理念,即便过往的投资长久来看有丰厚的回报,但大多数时候,面对的也都是股东们的质疑:“为什么不投资互联网科技股”“苹果这两年营收放缓了,是不是要减持一些苹果股票的仓位了”等等。


14. 巴菲特也曾公开承认自己错过了谷歌,他不投那些成长性的互联网科技股是基于他的价值投资理念,但他承认错过谷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曾经投资的很多企业,包括他自身拥有的保险公司,都在持续增加在谷歌上的投放广告,其获客成本远低于传统的广告投放渠道。他是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解读出谷歌是符合他一买睡十年的价值投资理念的,但他却因为对互联网科技股存在高风险这样的固有认知而错过了。


15. 对于巴菲特来说,投资有风险,但无论是及时止损,还是换仓改变投资标的,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采取行动,才是最佳的抵御风险措施。


16. 很多人学不会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就在于不愿意承认自己会犯错,盈利的时候大吹特吹,亏损的时候不愿承认总结及时止损。我们的成长环境总是鼓励我们去做对的事情(重复做题,背标准答案,考高分),批评我们做错的事情,但鲜有鼓励我们去尝试,然后表扬我们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这种成长环境,是造成我们不愿意直面自己错误的很重要原因:只要我不认错,那我就不会受到惩罚。


17. 往大了说一点:人只能获取自己认知内的幸福,往往我们改变自己的认知,从错误中学会新的解决方法,幸福就在身边,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结语


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第一篇文章讲的是信息获取的不对称;第二篇讲的就是信息解读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不是搞好了这两点,就能学到巴菲特老爷子的价值投资秘诀,成功逆袭走向人生巅峰呢?抱歉,应该还不够,这是第三篇准备讲的——信息控制不对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骑行西藏(ID:gobybike),作者:taoluo(微信前公众平台技术总监,现自由职业,旅居大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