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评特别篇:每一代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2014-03-27 17:54

嗅评特别篇:每一代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写此评论的特别篇,是因为 脱不花妹妹 的《85后,突变的一代》一文,在站内、在微信、朋友圈疯转并刮起热议风。

作者说:
对于70后来说,我们的体验首先是受到审美需求的驱动的,而审美必然是需要距离的,因此,70后才会把“逼格”挂在嘴边,在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往往是最触不到、远远挂在在天边的那些人或物;

85后工作人群,贪嗔痴披着全新的外衣重新附体;

对于90后来说,刺激他们消费欲望的头号驱动力则是“参与”,对品牌的需求是好玩、可玩,甭管三七二十一,先让我一头扑进怀里玩闹一番再说。总之,你若端着,我就无感。

在此,将文章评论区的精彩评论呈现给大家。更多精彩评论,请点击文章标题查看~来说说,对下面的评论,你是支持?反对?

林啊林阿大_: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分析粗略目测一通已经山海一般无垠,根本上都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安全感剩余”。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在没有饥荒、日益文明的互联网时代彻底被翻转成倒金字塔结构,即自我价值实现成为最大、最现实的需求,而生存需求反而不是最强烈的。

表现:90后不好管教...90后很能玩...90后的非理性...

我们评判事物的“好不好玩?”背后代表的其实就是这种价值实现的认同与否。参与感放在哪个阶层都同样受欢迎。在客户认同的前提下,奢侈品利用参与感完成了尊贵感的赋予(私人定制),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品牌干脆就将客户集成社区纳入产品设计(小米、魅族现象),自媒体浪潮以及“一千个粉丝理论”(精准传递信息并直接互动)。参与感就是获取尊重的需求,而互联网社区的集群化也完美解决了个体社交需求。

鲍秋同Darry:应该说我们这个年代的兄妹们价值观更多元化了,假如换一个90后,也许又是另一番吐槽。就像罗辑思维这样的节目,我喜欢,可我的同学不喜欢,自由主义的时代,人人有理,人人有自主权。而文中结果的根源也很好找,尽管并不准确,男的在游戏里,女的在虐剧里,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有深深的代入感。所以在成年后的表现就是,我们喜欢好玩儿,有参与感的东西!太严肃认真的东西,一点!乐趣!都!没!有!   综上所述,90后只是口味更杂了,需求更广了 ,跨度更大了,g点更多了,分辨得了高雅艺术,也咽得下非主流杀马特,永远没法用一条规律来认识下一代,社会在分工,市场在细分,思维也在开枝散叶。而在90后让你震惊的同时,00后已经开始让90在震惊了,这种感慨永远是无限死循环。

丁爷:伪年轻化带来的思维猜想往往是不中目标的,85后甚至90后的思维本质上也与前人不存二样,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带着独有的时代感,只需适当的引导和深挖,他们会被牵引到相同的路子上走。

创业年代zhaoNew:找马佳佳代言新闻客户端,很多人质问凤凰新闻客户端还要节操吗?但你怎知道90后的世界里藏着什么妖魔鬼怪,马佳佳们的思维作者准确把握了。赞美一个。

很喜欢新一代年轻人,他们不会像传统知识人面对铁皮屋里的孤独呐喊,也不是裹挟群体的血腥反抗,更不是物质匮乏时代饥饿记忆的疯狂报复,而是一种隐藏在嘲讽笑容下的个性独白。

而70后甚至更早出生的一代人,要将厚重的责任感传承给他们,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他们。并宽容的微笑:相信他们的创新会让我们社会进步。

Eastland:1)人类进化了几千万年,不能认为近几十年来的进步可以改变人类的本质。2000后与1900后有区别,但仍然是同类。2)后喻是米德的一家之言。牛顿也只能站在巨人肩上,85后难道可以不向前人学习,从钻木取火玩起发明相对论、发明互联网、发明谷歌glass?如果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知识还得靠小屁孩儿来“后喻”,那么这个物种是弱智的。弱智的物种又怎么会有聪明的后代?3)对十几岁的中学生说:一切条条框框都可以打破,以后我们听你们的。小孩肯定会撒欢。。。4)就互联网公司而言,85后、90后是最重要的用户,深入了解他们,抓住他们致关重要。但就个体而言,在与90后的接触中,除了向他们学习之外,没什么可以教给他们的,对方也会觉得很没劲。

如意乐1qq:这是一个有趣解读,反观而论,无论是某个年代,都不曾出现过后一代来理性解读上一代的,这也许就是差异化的由来。对于新生代,不会担心未来与时间流逝,有大把的青春与时间可以去挥霍,而上一代恰恰是曾经挥霍青春的纪念品。对于时间的渴望乃至对于逝去的流年的缅怀,都让70后80后看待新的一代时,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想法。

而对于文章最后的三种改变,我则会是另一种观点
一,时间感的改变,新生代对于未来,对于未知,保持一种乐观感,这与他们生活中基本都是衣食无忧有关,而这种乐观,真是他们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矛盾点是这种乐观不是出于对于事物的理性分析,而是一种心态,所以短平快,即时见效果的激励更适合90后,这也是我之前说他们的目的性更胜于上一代。我需要得到什么,我就会去做什么。

二,距离感的改变,他们生活环境与乐趣需要他们营造出各种身份,真我与本我,本身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这个与老一代还是新一代无关。只是社交应用与移动互联,导致我们可以放大某些存在感,也因新生代有时间去琢磨这些无聊的事情。时光境迁再过个五年,等到新生代担起生活的责任时,那么一切也因此产生改变。

三,位置感的改变,想获得关注不会是坏事,之前的工作者,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就是一种正确的职业观吗?相反,获得尊重或是期望获得关注,反而是合理情绪发泄,国人乐于评判,缺乏于称赞。企业里的氛围亦是如此。只是管理思维里,对于情绪化的管理一直未提到其合理的位置上,导致管理者觉得有情绪化就是不服从管理的错判。随着不断的新一代步入职场,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情绪化的梳理与调整。企业也从企业人格体与CEO人格体打造中,悟出企业群体与个体的人格体,并且适情况而合理的把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