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背后,银行面临的真正挑战是什么?
2019-08-22 08:13

LPR背后,银行面临的真正挑战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泽研究院(ID:wendao-thinkers),作者:仝思考,标题图来自Unsplash,原标题《LPR背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真正挑战》


利率并轨只是冰山一角,在中国经济事实上处于底部区域,市场开始切换到存量竞争模式的时候,商业银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面临几个普遍性而又相关性的问题。


一、“资产荒”问题


“资产荒”的本质不是拥有资金找不到资产,而是市场上资产端收益率的下降要远远快于负债端成本率,从而能找到覆盖负债成本的资产难度愈加困难。说到底,“资产荒”其实就是市场适应低利率的一个过程。在低利率环境中,央行推动货币利率向资产端利率靠近,会对银行净息差带来冲击,尽管这种冲击,商业银行近十几年在研究(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时候已经有心理准备。


目前,对银行而言,风险偏好在经济下行期变得相对审慎和保守,信贷资产逐步转向数量有限激烈竞争的大客户,使得自营贷款、自营非标资产的规模增长和风险定价均遭遇严峻挑战。


二、存款增长问题


当市场上“资产荒”愈演愈烈且资产收益率下降时,商业银行为了防止利率市场化后存款的损漏和流失(储蓄存款尤为明显),过去几年相继以期限错配和较高杠杆承担风险的资产管理工具来止漏,从而导致大量存款转换为资管产品(含理财、结构性存款、基金等),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非标市场加速流转,追逐金融资产,一方面导致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低,形成依靠货币增长的脱实向虚的局面,另一方面引起存款的增长乏力。当自营存款增长缓慢时,尽管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和窗口已经打开,但始终无法真正把握市场化融资来源和利率的稳定性。虽然2016年以后,在严监管和金融行业脱虚向实的背景下,银行业负债端压力有一定缓解(成本降低),无论零售存款还是公司存款均迎来了总量增长的局面,但这种局面更多是市场给予的“红利”,并非银行自身经营策略提升带来的可持续现象,并且存款增长的波动难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利率并轨会加剧这种不稳定性,当低利率时代到来,存款的策略难题再次出现,零售存款逆势反转异常艰难(零售存款价格更敏感),这对零售银行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三、净利息收入问题


“资产荒”主要存在于公司银行,但随着国内消费信贷市场的快速增长,零售银行的资产荒也开始出现苗头,而零售存款增长乏力短期难以扭转,这些因素叠加将导致:


1. 公司银行资产业务收益下降(风险偏好因素+优质贷款竞价)


2. 零售银行存款业务收益减少(基于FTP计价)


双重夹击下,最终必将引发净利息收入的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


在商业银行以自营贷款和非标投资为主体的资产负债结构下,如果其净利息收入缓慢增长或负增长,说明其生息资产和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幅度要远远快于净利息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就是加权风险资产投放的效率(RORWA)呈下滑趋势,而这将进一步冲击ROE等指标,并间接影响PB(估值)


以上问题都不是短期内能够立竿见影能解决的,需要战略和管理上的系统布局和调整。


一)破解资产荒难题实质是“经济下行期客户精准定位”的问题


未来,迫于盈利的压力,银行一定会边际上修正风险偏好,小微业务成了破局的必然选择(也是政府希望的)。针对小微战略,商业银行要寻找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基本的原则和思路包括:(1)小额分散原则;(2)利用大数据建立和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及打分卡模式;(3)寻找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体系;(4)建立成本领先的策略。过去商业银行的小微业务走过太多弯路,这段弯路总结起来就是:只有发展指标,没有发展模式;重视贷款客户,忽略存款客户;关注贷款经营,忽视客户经营;喜欢大额贷款,厌恶碎片贷款。


而大客户经营看起来像是经济下行期的“避风港”,各家银行高度一致的集体拥抱。大客户经营的精髓在于“名单制”管理,但客户的“大小”是相对的概念,中小银行的大客户可能只是国有银行的一个中型客户,而中型客户与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大型城商行的“门当户对”更容易在销售上实现匹配。总体上来说,客户定位或许更重要的是“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


稍显尴尬的是,从全球商业银行实践来看,大客户业务总体是微利甚至亏损的。对于银行人来说,这一类客户“看着香,吃着苦”,大客户的议价能力往往让银行收获规模的“面子”而没有太多账面收入的“里子”,一线的营销人员或许最能感受大客户服务的“苦与乐”。但从转型的角度看,大客户依然是公司业务最重要的客群,因为投行化的目标客群天然就是大型企业。商业银行通过遴选部分门当户对的大型客户,采取名单制管理,定位为战略客户并为其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是屏蔽竞争对手、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选择。但名单不能唯“大”,而要找准真正的核心客户,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


二)需要从风险定价平衡的角度推动净利息收入增长


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与贷款总量和风险定价能力具有正相关性。风险资产快速扩张,可以带来利息收入的增长,但也一定伴随风险的扩张。依靠风险资产获取利息收入的发展速度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稳健审慎规律,而这一规律绝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应该落实在文化、理念、流程和机制上。


想要实现利息收入增长,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1. 保持资产(贷款)的合理增速。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什么都可以快,唯独金融不可以” 。快车几乎是翻车的唯一原因,对银行而言,应充分审慎了解当下的风险,明确该做什么,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银行的核心是风险管控,风险管控的核心是人(模型算法背后也是人的因素),人需要时间的积淀、经济周期的历练,才能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同机构对速度的理解和诉求以及承受能力不同,关于速度的争论,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经验值”——GDP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反应,一个银行发展最合理的速度,应该是贷款增速与GDP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2. 建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速度快不起来的时候,提升利息收入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定价能力,将是唯一选择。业务的定价本质上是对客户风险的计量和补偿,是由业务的风险程度所决定的,天底下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事。现代商业银行科学的贷款风险定价是依据量化分析技术,采用内部评级体系和模型所建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如果说保持贷款的合理增长速度是防范风险的基石之一,那么科学的风险定价能力则是基石上的一条有效路径。贷款风险定价能力必须注重于以下几个问题:关注评级,且当客户的评级结构发生漂移,模型需要及时优化;依据外部事件和信息变化,提高评级频率;定价时应适度考量压力测试下的定价水平;贷款期间发生的客户评级迁徙应在贷款合同上有约束的基本条件;任何时候,风险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是针对客户而非产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专业人才。利率并轨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重要性将急剧上升,而现实中,大多数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不过是财务部门的“附庸”,专业力量亟待加强。


 三)追求低成本资金的永恒意义


利率市场化让存款的质与量成为“矛盾共生体”,低成本资金对于银行的意义,除了赚取利差收入,更在于风险防控。低成本存款越多,就能用低成本资金做更多的低风险业务,一线客户经理冒高风险发展资产业务的冲动就会减小,业务发展就会更加理性。以富国银行为例,即使是在历次金融危机中,盈利能力同样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拥有较大比例的低成本核心存款。


高质量、稳定的低成本核心存款,关键是分散化。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为了防止银行因期限错配而丧失流动性,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了流动性覆盖率(LCR)监管要求,银保监会将其引入中国流动性监管体系。 拥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产,被LCR作为重要要求。众所周知,优质资产的首要特征就是客户结构分散化。与之对应,分散化也是提升存款质量的重要保障。


优质存款包括储蓄存款、小企业存款、清算及托管类存款等等。但相当一部分银行对公存款对大客户的依赖十分严重。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和集中,使得该类存款的弊端不断显现:一是导致存款余额大起大落;二是导致成本高企。大企业的议价能力,使得客户规模与成本率反向特征显著,小额存款成本率低是不争的事实。


推动存款的分散化,不仅是流动性监管政策的导向,也是保障银行流动性安全、获取低成本存款的有效途径。小企业、零售客户资金量小、来源分散,但规模庞大、整体稳定性强,该类客户对利率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且在与银行议价的过程中不占主动地位,注定将成为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存款来源。


总而言之,新LPR是否带来利息或成本的某种具体变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过往漫长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真正像欧美日、港台银行业曾经遭遇的“死伤无数”挑战少之又少,今天,整个行业普遍存在“温水煮青蛙”式的“科学管理麻痹”,长期处于和习惯“非市场化利率环境”后,一旦遭遇变故,会有经营管理上的强烈不适,而只有那些提前布局,持续投入资产负债经营能力建设的机构才会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泽研究院(ID:wendao-thinkers),作者:仝思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