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出海,别再扎堆儿奔北美
特别策划2019-11-03 19:28

移动出海,别再扎堆儿奔北美

如火如荼的中国出海热背后,出海的领头羊们却察觉到了市场风向的转变。


点击下载Facebook及Adjust联合推出的全球移动应用增长地图


GSMA(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估计,截至2018年,全球独立的移动签约用户达到51亿,流通的智能手机约40亿部。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移动用户已见顶。

 

游戏,电商,娱乐,工具……移动增长,风向不同


移动用户见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移动增长开始受限。事实上,在Facebook与移动数据监测和防欺诈平台Adjust近日推出一份白皮书《移动增长地图》中,以往身为APP出海者淘金圣地的成熟市场如欧洲、北美,就开始显露瑕疵。


Adjust使用了“增长指数”(月安装量比月活跃用户)来衡量国家或地区应用市场的温度,这一指数让我们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环球冷暖。Adjust大中华区商务总监Chris说:“在所有的垂直行业中,仅使用移动设备的(mobile-only)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所面临的传统竞争相对较少。”


数据能够验证:

  • 越南、泰国和巴西处于领先地位,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 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地区,增长速度排名前五的国家中有三个来自亚太地区;

  • 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的同时,北欧国家则处于落后状态,荷兰、瑞典和德国在图表中的增长排名靠后。这表明了成熟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放缓。


诚然,新应用在发达地区站不住脚,主要因为发达地区原有移动应用的强力竞争。简单来说,越“见过世面”的用户,在应用选择上就越挑剔。例如,即便在增长最快的亚太地区,在富有的新加坡,电子商务、娱乐类和工具类应用在第7天仅留存2%的用户——而这些应用在全球的7天平均留存率为6%。


而老牌成熟市场北美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用“留存因子”(自然留存率/付费留存率)来衡量用户是否“昂贵”,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表现耐人寻味:


美国的自然留存相比付费留存太差,留住挑剔的北美用户怕是要大把撒钱


Chris表示:“所谓主流的应用,并不是由下载数最多而定,而应该是活跃用户。增长用户数量是最难的一关,事实上,大部分的应用在安装24个小时后就已经被卸载。”


对此,在与Facebook大中华区业务总监Forest交流时,他不无遗憾地提到:“2019年年初,我们看到中国开发者出海时候选择市场的重叠性很高。这就导致这些市场竞争很大,尤其是中国开发者的内部竞争。”


成熟市场渠道丰富,合作伙伴多,用户付费意愿高,基础设施完备……这些都是出海时吸引开发者的点。但过度的竞争使得成熟市场有“看上去美好”的另一面,通过白皮书,Facebook和Adjust建议开发者出海时不要跟风,而要“用数据说话。”


什么是数据?白皮书里验证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例如,我们一提应用出海就免不了提到“游戏出海”,事实上中国也确实以手游刷新了世界对中国游戏的看法。在移动增长地图中,游戏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表现都非常亮眼,前者赚钱多,后者增长快,以33%的安装量、10%的应用花费时间以及74%的应用内支出雄霸整个移动出海市场,堪称出海之王。


除了众人皆有的广告,游戏和电商是应用赚钱最稳健的两条路。但在出海市场上,电商遇到的麻烦却比游戏多。在白皮书中,我们看到处于“电子商务平均水平”之上和之下的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这意味着电商市场有一道“坎儿”。很显然,电商不仅是个线上应用,更考验当地的商品市场、仓储物流等一系列因素,过于成熟则竞争激烈,过于初级则举步维艰。


均线之上与之下,“哗啦”一下掉队了


而娱乐类应用与电商相反:基建越差,机会越大。Chris将这种现象概括为“mobile-only”:在缺少“客厅之王”电视竞争的市场,手机上多种娱乐应用如视频流媒体服务、卡拉OK应用和音乐应用天地广阔。在越南、俄罗斯、泰国、哥伦比亚……等地,移动应用正在史无前例地“包圆”用户的娱乐生活。

至于一向被互联网圈视为“有流量难赚钱”的工具类应用,在出海时则连增长和留存本身都难以捉摸。Forest将这一现象称为“easy start, easy out”:键盘、浏览器、密码保护、VPN、文件管理器、办公、天气等一系列工具确实可以轻易击中用户的好奇心,但是否能真正贴合当地用户的需求,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则有赖开发者对当地需求的洞察。

 

业务数据化,思维数据化


在海外的种种陌生所带来的种种挫折中,孤军深入的开发者宛如暗夜行船,可能摸到宝,也可能触礁。因此,多数开发者会选择借用一些灯塔、航标,以国际伙伴的经验按图索骥。


但按图索骥并非道听途说,更不是病急乱投医。拿广告投放来说,开发者乐意切多少蛋糕给广告渠道,可能会直接决定蛋糕整体的大小。Facebook大中华区营销科学主管Terry分享道:


“对于出海营销这一块,数据永远是他们最渴望或者是最依赖的一个强大的武器。我们怎么去利用我们的洞察,来帮助大家去做更好的决策,这也是开发这个白皮书的一个初衷。”


做大之前先做对


我们早已知道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投资环境已收紧。在这种前提下,小团队尤其需要重视盈利,回归做生意的本质。那么,一味吝惜钱财而选择廉价的广告平台,或许会适得其反,甚至遭遇广告欺诈,得不偿失。这倒不是说开发者应该不管不顾寻找最昂贵最大牌的广告服务商,与各种经营的本质一样,选择伙伴也要懂规矩。


什么是规矩?成熟的合作伙伴不一定昂贵,但一定遵守规则。他们遵守世界通行的规则,也遵守各国各地的规则;而在与他们合作时,你也要遵守平台本身的规则。事实上,比起单纯的金钱,这更对许多出海团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考验。


比如,我们想要在Facebook投放广告,就可以在FB for business上事先查阅详尽的投放规则,避免碰钉子:


大平台的禁忌项目


在宣传营销上冒进,与在选择平台省钱,都是出海时贪小便宜吃大亏的行为。一些“野路子”或许令开发者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但在彼此缺乏信任的海外市场,贸然触碰当地用户的底线,很有可能直接导致某个市场永远关上大门。对此,Terry强调了数据化思维的重要性:


“营销人员利用素材,跟用户建立交流的过程中,常常讲“营销玄学”。我们营销科学部门一直在倡导的,就是如通过数据让营销玄学变成营销科学。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实事求是,反复强调数据,通过数据为营销人员提供决策上的支持。”


为此,Facebook提醒广告主们:理性决策,数据化决策,做大之前先做对。

 

盈利的黎明前


理性、规矩不仅是投放广告的准则,也是打磨产品的法宝。产品是1,增长是0,只有击中需求的、恰当的产品才会给公司带来增长。不能奢望出海即盈利,但在盈利之前,开发者同样应打起对用户十二万分负责的精神,将自己视作成熟、稳重的跨国公司——关注产品的用户体验,尤其在那些陌生的、难以沟通的市场。


那么我们该怎样把虚幻的“用户体验”变成“实事求是”呢?与“营销玄学”一样,用户体验也可以逐渐变成科学。对此,Forest给了一些简单的提示:


“数据层面,盈利很好关联,ROI之类的财务数据相当直观。那服务呢,我们的移动应用,怎么去判断我们正在为用户提供好的服务呢?同样是数据,比如说留存率,短期的和长期的;比如说用户的使用时长,比如说用户的活跃程度。”


Terry也在现场为我们简单分享了Facebook在这一问题上的解决方案:


“其实Audience Network一直都是APP出海的经典的必备的变现方式之一,通过安装Facebook的SDK,允许多样化的变现广告的展示,从而帮助APP实现财务上的增长。我们在投放端和变现端其实生态是打通的,是无缝连接的,在确保用户得到最优质的广告体现下,最大化广告主的价值,并且提升开发者的收入。”


另外,通过多种数据监测手段,我们还可以在增长中发现一些相当有趣的事情。同样拿白皮书中提到的游戏、电商、娱乐、工具来看,我们会发现游戏的留存相当强劲,在首日、7天、14天、28天的留存表现都优于全类别均值,娱乐和电商紧随其后,但工具类则有明显的“easy start, easy out”问题——虽然起量很快,但留存比起其他类别会低一些。


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学会什么?游戏设计时会讲“游戏性”,在数据反馈层面,游戏性就是开发者对日活、月活、留存提出的要求。“那么其它行业是否可以借鉴游戏性的设计,将追求黏性的特质加入产品中去?”Terry说,既然游戏在增长指数上遥遥领先,其他行业就该学习游戏的好处。


归根结底,所有广告主都是追求投资回报的。在Facebook,通过我们的产品和其他分析工具,对比白皮书去看自己是在行业的水平以上还是以下,从而调整决策,然后去执行,增强和用户的互动,增加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留存和变现。留存只是一点。Facebook和Adjust建议,移动应用出海时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数据监测”流程:


1、寻找市场:决定开疆拓土的顺序,筛选适合产品、品类的国家和地区。此阶段开发者通常会依赖市面上不同机构提供的数据,或者凭借一些“野路子”的道听途说。Facebook和Adjust出产的白皮书就是此例。

2、流量测试:小规模的分发,关注产品的自然增长和留存表现,验证需求。这部分与在国内市场的操作相似,方法和工具都很普适,无须赘述。

3、分行业测试:小量的、有特定关注点的测试,比如游戏会试图挖掘该地区“大R”玩家的数量,而电商等则更关注具体的用户肖像。这部分没有共用的标的和方法,但仍然有一些成熟的数据监测工具可以辅助开发者度过这一阶段。


而在这些之后,Chris提到,测试若想沉淀为公司的财富,还有两点需要注意:建立自身的测试方法论,以及选择标准化测试工具。


这令我想起腾讯在出海时提过的一个问题:对于一个陌生市场,很多时候你并非不知道答案所在,而是连问题所在都不清楚。有时候,测试哪些关键数据,在哪里埋点,在各自的市场或许都具备指导性,但统一起来却显得匪夷所思。有时候这因为当地独特的市场环境(比如网速和网络稳定性),有时候因为各地的检测工具标准不一,总之会给陌生市场的先行者带来极大困扰。


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曲线差异


在这种环境下,选择尽量普适的工具,尽快建立适应不同市场的数据决策标准,成为了出海企业数据思维成熟的标识。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全球移动商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Chris强调了“前车之鉴”的重要性:


“开发者要跟市场做适配,可以跟一些国际的、比较大的公司合作,就像Facebook这样的,很大的流量渠道。我们Adjust也在世界各地有一些团队,我们很了解所有不同的市场,所以我们会强调,开发者不要犯别的公司犯过的错误。”


但很遗憾的是,我们仍然见到出海公司们不断地横冲直撞,不断地付费推广、刷量,然后因难以盈利而昙花一现。“激进的投放策略,选用欺骗性的素材,对用户造成伤害,也会对产品造成伤害。开发者应该花时间打磨内容,做最好的服务,不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点追求盈利,而是实现可持续的盈利。”Terry表示,由于移动应用的特殊性,出海赚钱不该操之过急。


其实生意的本质、数据思维、理性决策……等观点,在中国开发者出海路上早已被提过无数次,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常常忽视?一个原因在于,许多中国开发者的起点太低,不仅不具备国际化的团队,也缺乏国际化的意识。


以上文提过的Facebook违规内容为例,如果开发者习惯在“物美价廉”的小平台投放广告,就会觉得大平台不仅昂贵而且”事儿妈“。这些偏见通常由距离带来,实际上如果登录FB for business,开发者很容易看到名为Blueprint的培训项目。Terry开玩笑说,FB for business被开发者利用得太浅了,这可真是有点遗憾。


除了Blueprint,像Facebook这种跨国公司的代表,也会在各地通过当地代理商提供本土化的服务——如果觉得直接面对Facebook有点“陌生”,开发者大可通过同为中国公司的代理商先“试探”一下。此外,一年一度的“出海峰会”,以及Facebook与各种机构(比如Adjust)合作出产的白皮书,都是获取国际化思维和视野的好来源。有些弯路,国际友人早就替你走过了……


遍历那些在海外已站稳脚跟的中国企业,会发现他们“入乡随俗”的速度令人震惊。同样的产品如果同时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销售,不同味道的广告简直会令人误判背后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企业;在国内“土味十足”的公司,到美国摇身一变把“科技显学”挂在嘴边;在中国强调性价比,到美国可能就成了时尚。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重复国内“野蛮生长”的路径,在国外复制自己的成功,然后终于在陌生市场摔个跟头吗?早学习,早转型,即便尚未建立国际化团队,只要自己成为了具有国际眼光的商人,出海之路便会为你打开。


 采访人物介绍:


下载《移动增长地图》白皮书,了解更多出海营销信息。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