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片断代不可恨
2019-12-28 19:39

中国功夫片断代不可恨

本文来自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作者:毒Sir,题图来自:电影《叶问4》


果然大家还是舍不得。


《叶问4》谢幕,知乎评分8.6,上映以来连续8天日票房冠军。



近些年,已经难得看到一部过硬的国产功夫片。而在此之后,就更难遇到了,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片种,如今剩下一个衰老、黯淡的前景。


这几天,Sir又看了一部纪录片。


是一个澳大利亚人拍的,名字叫做《铁拳飞脚真功夫》(Iron Fists and Kung Fu Kicks)



讲述功夫片的兴起和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是一封死忠粉写给功夫片的,情怀满满的情书。


但很意外,看完这部片,也是功夫片爱好者的Sir,反而对日益衰退的功夫片感到释然了——我们再也拍不好功夫片。


这,未必是件坏事。


第一波


简单总结,纪录片中一共反映了功夫片的三波高潮。


第一波当然是SB引领的。



这个经典的厂标,不是今天骂人的意思,而是邵氏兄弟“Shaw Brother”的简写。


这几兄弟的名字,都相当雅致,其中大哥醉翁,二哥邨人,三哥仁枚,六弟逸夫。


别看他们取号都是山野散人,做电影生意,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大哥擅长制片和导演,二哥擅长编剧,三哥精于发行。


最为人熟知的六叔邵逸夫,你们学校里的那栋逸夫楼,就是他的名字。早先跟着大哥邵醉翁,用大篷车载着电影拷贝下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地),放映销售。


到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东南亚拥有100多家电影院,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电影王国。


抗战爆发,电影王国在东南亚逐渐萎缩。


1957年,邵逸夫又和三哥邵仁枚据守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一个真正的传奇,至此才正式拉开帷幕。


凭借他精准的时代嗅觉。




那么在邵逸夫看来,什么东西才是当时观众最想要看的东西呢?功夫片。


邵氏刚成立的年代,香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50年代开始,香港吸收大量大陆移民,社会经济开始腾飞,市民意识增强,而港英殖民政府的抵触情绪日益加剧。


在此之前,邵氏公司已经开始拍摄一系列的戏曲片、宫闱片等传统文化色彩浓郁的电影,去回应香港人对身份的焦虑。


但这些温文尔雅的电影,都不足以满足观众的激愤之情时。


功夫片,成为了最佳选择——兼具中国传统,和激烈的对抗性。


中国自古以来的侠义精神,在香港被激活了。


快意恩仇,锄强扶弱,是许许多多无力无助的人,一点不认命的理想。


邵氏片的代表作品《独臂刀》(张彻导演,倪匡编剧,王羽主演),一个贫穷的断臂少年,仅凭一只手、一把刀,以及一身横练肌肉,手刃权贵。


每一个特征,都暗合了港人的心中诉求。



主题先行了,执行力再跟上。


邵氏功夫片称雄江湖,首先就是靠靓丽的武打设计,外国人看邵氏片,觉得像芭蕾舞,其实是京剧的底子。




中国功夫,并不是街头混混打架,也不是黑社会厮杀,一招一式,都有名字,也有来路。


当年邵氏片对美国文化输出,秒杀今天所有的爆款国产片。


一部在香港只属于三流的武侠片《天下第一拳》,剧情很老套,就是一个穷小子,通过打擂台,抱得美人归。




但被好莱坞片商引进后,竟然轰动一时,成为当年美国十大卖座电影之一。


散场之后,每位观众都告诉亲戚好友,快来看这部超刺激的电影。乃至于许多好莱坞制片人对香港功夫片的第一印象,都来自《天下第一拳》。





而且令好莱坞大开眼界的是,邵氏片竟然大胆启用女武打明星。


郑佩佩,就是邵氏第一武女打星。


自入行那一天起,每一部戏都是打。她练过舞蹈,英姿飒爽,动作优美。



女性,原来也可以和男性一样路见不平,拔刀就上。


在当时男权风气非常严重的环境里,算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打,在功夫片里并不是好勇斗狠。


在内核里,必须找到愤怒与仇恨的燃料,去驱动一招一式的推进。


反抗恶霸,反抗不公不义的统治者,或是反抗男权,都让主角的每一拳,直击观众的情绪爆点。


邵氏功夫片在巅峰时期,形成了自己稳定的美学和套路。



然而,当它也渐渐成为了一种权威和规范之后,它也失去了自己初始的力量。


观众的兴趣,只会投向更有力、更敢于突破常规的电影。


这时候,一个为我们所有人熟知的icon诞生了。


第二波


巅峰时期的邵氏,除了胶卷不能自己生产,包办了电影产业的所有环节——道具制作,演员训练,编剧导演制片,后期宣传,院线发行。


这样的成功模式,也束缚住了自己,集中表现在对演员的控制上。


邵氏所有签约演员,安排统一住在宿舍。晚上不准上街,回来晚了还要被兴师问罪。管理宛如富士康,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厂”。




在邵氏的年代,明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电影的整体质量。


邵逸夫对这套片场体制非常自信,却让邵氏错失了三个人,也让他错失了后两波浪潮。


第一个人是李小龙。


曾经李小龙被人问:“你想留在香港成名,还是要留在美国成名。”


李小龙回答:



但李小龙一开始在《青蜂侠》里饰演日本人加藤,没有台词,连脸都不让他露。


而李小龙显然是要改变华裔面孔在好莱坞中的刻板印象的。


1971年,他带着自己的剧本在好莱坞到处兜售,却没人响应,因为根本没有人相信一个亚洲人主演的好莱坞电影会大卖。


无奈回到香港,他先是找邵逸夫帮忙,谈合作,他开价1万美元。


邵逸夫断然拒绝。太贵!


而此时,有三个离开邵氏的人,成了另一家电影公司——邹文怀的嘉禾。


邹文怀算准邵逸夫一定不会签李小龙,于是立马和李小龙联系,愿意将他签下来,由他主导电影的一切事项。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李小龙转投新成立的嘉禾,一炮而红,成为世界华人史上最成功的电影明星。


他对功夫片的创新,是革命性的。


邵氏的功夫片,有板有眼,招数正路。李小龙的动作,更加迅猛有力,要的就是出其不意,他出拳后,经常固定不动。


一是代表一招制敌,自信不需要再出拳。


二是定格pose,让观众欣赏对手被打倒、面容扭曲,而他胜利的那一瞬间。


在香港嘉禾拍摄完成的《龙争虎斗》引进美国后,引发了“李小龙浪潮”。


在当时一个美国小男孩的房间里,如果挂着两张海报,一张是艳星,那么另一张可能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的成功当然是他的天才创举,但也是因为与时代契合,才引起强烈的回应。


在美国,反越战的情绪浓厚,民众抵触权威,热衷于拥抱各式各样的反文化。《叶问4》中叶师傅踢馆美国军营的空手道,确实参考了一定的历史背景。



空手道,是上一代外来的武术文化,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广受欢迎,当时华尔街上班族的午休时间,就是在街头观看空手道表演。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空手道已经不再新鲜。这时中国功夫的到来,抢占了民众的注意力。


在香港,李小龙的电影直接点燃了民族情绪。最经典的场景,莫过于踢碎“东亚病夫”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而巧合的是,这种情感,不止在香港能找到共鸣。


类似的牌子,也指向过美国少数族裔。



在全世界共同的合力下,终于把李小龙推上功夫片的王座。他代表的是全世界被压迫和歧视的人民。


1973年,李小龙英年早逝。


香港民众集体走上街头,送别这位功夫巨星,也是送别一位精神领袖。




李小龙死后,留下一部拍摄到一半的《死亡游戏》。


制片方干脆找了个韩国演员,重写剧本,强行将他解释为另一个李小龙。



对李小龙剩余价值的剥削远没有结束。


不断有人模仿李小龙的动作和表演,试图继承他的功夫红利——吕小龙、黎小龙、仑小龙、乐小龙、黑龙……






然而这些电影除了沦为粗制滥造的剥削片,再也没有改变什么。


事实证明,李小龙不是一个可以延续的IP,他是独一无二的明星,他就是一个时代。


逝去,就永远不再回来。


第三波


李小龙彻底打开了中国功夫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而接着,就迎来一个功夫片爆炸的时代。


以成龙为代表,他融合两个特色:特技动作和喜剧。


让Sir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国外记者问成龙,你电影里的特效到底是怎么做的?


成龙说:“我就是特效。”



如果说李小龙的形象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而成龙,则是对李小龙的解构。他不高大,不完美,不英雄主义。


相反,他需要不停应付各种繁琐的困境,在极度有限的空间中闪转腾挪,只为了争取得一点个人的自由和超越。


说白了,他的喜剧感形象,更接近于一个操劳苦命的社畜。



成龙的偶像,是美国默片时代的伟大幽默演员巴斯特·基顿。


他早年已经做过类似的尝试。




但在成龙这里才登峰造极,身手更灵活,表现更诙谐。



关键是,成龙更舍生忘死,这是他能够在国际上立足的原因。


因为当时的香港电影,具备了强大的好莱坞也不可取代的东西——危险。


而这一点,在被工会保护得周到的美国,是没有可能实现的。



网传有一张成龙伤势图:



而每个来香港拍摄动作片的美国演员都吐槽过,来到片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我能坚持下来,那么我将能挺过人生的所有困难。


一个演员说,他看到洪金宝的体型,以为他会有替身演员。


但结果所有的戏他都亲自上,而且要求真打真甩。



一记镜头前特写的上勾拳,差点让他不省人事:



另一个演员继续“控诉”洪金宝,把他的牙踢掉了,还要求他捡起来,继续拍。



用“尽皆癫狂,尽皆过火”形容香港电影,尤其是香港动作片,再贴切不过。


《重案组》有一场戏,要炸掉一整栋大楼,换做现在,为了保护道具,剧组通常都会采用炸模型的方法拍摄。


而成龙,是真的炸掉一栋楼。


15台摄影机跟着逃跑的人暗中拍摄,因为成龙根本没有申请过爆炸许可,因为他知道提案一定会被否掉。


他只告诉了另一位主演。于是,有了那场真实的爆炸镜头。



这话,说的是事实:安全并不是首要问题。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你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权可言。


这段揪着小女孩就开车的戏份,街头实拍。更夸张的是,电影得到了小女孩父母的同意。



当年好莱坞没能复制香港动作片。而今天,香港动作片亦无法延续自己。你可说这是产业的衰退。但更主要,是那个蛮荒、粗暴的社会氛围已经消退。


功夫片无法被特效取代的,是它那拳拳到肉的打击感和真实的生理痛感。只有真实环境里受到过暴击和逼压的人,才能够培养出对片场非人待遇的耐受力。


成龙、洪金宝、李连杰、吴京这样的动作演员,哪一个不是小时候吃苦长大的,哪一个不是躺过刀枪剑戟练出来的。


成龙父母和于占元签了十年条约,从此成龙就与众多师兄弟开始了戏班训练。从每天早上5点开始,大家登上楼顶跑步以后,才能下楼吃早饭。步伐训练、武术、杂技、压腿一个都不少,高强度的训练指导每天凌晨12点才结束。



李连杰小时候是一个北京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两岁时父亲就已经病逝,幸运地被武术教练吴彬看中,加入了北京什刹海武校。


家里面加上他有5个孩子,另外还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李连杰只能用奖金慢慢贴补家里。


在功夫片里闯出名堂的,几乎都是穷苦出生的孩子。


一个人之所以能爬上刀山的顶尖,通常是因为身后有现实的恶虎相逼。这也是为什么新千年后,功夫片的后起之秀往往出现在那些更欠发达的国家。


这些国家通常还经历着社会的上升和分配矛盾的加剧。


比如泰国的《拳霸》:



印尼的《突袭》:



这些地方的动作片,呈现出更加凶残和极端的风格,间接地,也折射着当地社会真实发生的暴力。


乃至于,在功夫片落地生根的另一片沃土——乌干达,人们反复观摩中国功夫电影,不断学习,改进,融入部落风格。




乌干达功夫片《谁杀死了阿历克斯队长》导演纳布瓦那回忆,在他成长的时期,正逢1981年至1986年的乌干达内战。


电影背景很显然来自于这段历史。纳布瓦那说:“真正暴力的不是电影,而是乌干达纷乱的现状。”


他们用自己的拳脚在追梦,也在反抗。




有的功夫片老去,但总有功夫片在年轻着,释放着那个社会中不公现实的压力,重塑那个地方人们的尊严与自我认同。


我们再也拍不出当年那个黄金时代的中国功夫片了,但下一代功夫巨星,很可能来自非洲。


功夫梦,也交给下一批一无所有的少年。


你说,这是幸,还是不幸?


本文来自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作者:毒Sir,题图来自:电影《叶问4》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