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13:46

红外无感测体温,准吗?

本文来自:KnowingAI知智


节后返工,如何解决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问题?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 1099 例样本,钟南山团队最新发表的论文显示,发烧(87.9%)和咳嗽(67.7%)仍是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症状。虽然在感染初期,只有 43.8% 的患者表现出发热,但仍为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提供了依据。


在餐馆、商场等可控环境,人们可以使用额温枪等设备检测体温。车站、地铁站、办公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这种方式不仅不够高效,还会增加感染风险。


许多 AI 公司正在测试红外无感测温方案,这类方案多由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成像系统和控制终端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脸识别和人体识别对人流中的个体进行定位,利用热像仪检测人体温度。一旦出现超过界限值的高温个体,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再利用行人检测指示高温个体位置,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进一步的完成体温检查。


热像仪依靠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检测温度,人体的皮肤会因裸露降低温度,如何保证测温结果的准确?


方法之一是外接一个恒温目标,检测它在环境中的温度,利用两者的对应关系对环境中的人体体温进行纠正。距离同样会影响测温精度,建立测温补偿模型同样能够 提供帮助。大部分解决方案的检测误差在 0.3 摄氏度左右。


目前相关红外测温方案正在火车站、地铁站等现实场景中落地试点。留心观察,也许在通勤路上就能看见它们。


本文来自:KnowingAI知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