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堂兄买了多少?
2020-02-17 14:26

老板,我堂兄买了多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陈静,编辑:Liz


笔者老家在江西赣州。家里经营农资店,笔者在店里帮忙的时候会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提问。有些村民在购买烟花爆竹之前会问父亲“村里的XXX/我堂兄…今年在你们店里买了多少啊?”随后这些村民会以询问到的答案为依据来决定自己的购买量,而在一般情况下购买量都会高于答案的数目。


为什么村民在决定购买烟花爆竹之前,要先知晓他人的购买量?且购买的数目还要高于他人?在这个提问背后,可以折射出目前农村里比较盛行的一种攀比现象。通过闲暇时间与村民聊天,笔者发现,这种攀比现象体现在很多方面,渐渐的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那么,为什么在农村会产生这种攀比现象?主要是攀比什么,村民们又是和谁在攀比?笔者通过观察,尝试性地回答这些问题。


一、攀比什么?


首先思考的是村民们都在攀比什么?最常见的就是收入。其他村民的工资多少,一年的粮食收成多少等等类型的攀比是在村民聊天中最常见的。除了收入,生活用品的购买也能体现村民的一种攀比心。比如服饰、烟酒、以及前文提到的烟花爆竹等年货,很多村民在购买这些物品时并不是从自身真实的需求或是经济能力出发,而是以旁人的购买量和金额为依据。


住房、车子等固定性的资产也是村民们会拿来攀比的东西。近年来,每次返乡都会发现村里少了几间低矮平楼,多了几栋漂亮的小洋楼。当然这与经济水平提高等社会因素是分不开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攀比心理在作祟。家附近有个村民,本来计划是盖三层房,但和他家挨近的邻居盖了一栋五层房,结果宁愿自己欠债也要盖上个四层,最后不得不出门打工还债。 



婚嫁宴席情况是农村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攀比行为,谁家彩礼多少、婚礼的规模多大、酒店的档次如何、准备的菜品甚至喜糖价格等等都是可比较的方面。很多村民大张旗鼓地操持孩子们的婚事,已经相当于在村里立了一个“标杆”。而村里其它村民则会比照着来举办自家的婚嫁宴请。


还有一个方面也是在农村观察攀比现象中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攀比子女。有一种优秀叫做“别人家的小孩”,子女的成绩、对长辈的孝心、工资收入等村民都可用来比较。特别是子女长大后在城里工作,留在农村的父母在聊天中会有意无意的提及自家子女又寄了什么东西或者多少钱回家,互相暗暗地较劲。


二、与谁攀比?


大致了解了村民互相都在攀比些什么后,接下来就是思索村民们都会选择和哪些人进行攀比。通过村民闲聊和观察,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种就是周边熟悉的人。正如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村民们在询问他人所购买的商品数额时,这个“他人”基本上都是与村民非常熟悉的人或者亲戚。非常熟悉的人包括邻里街坊、本村关系好的人等等,在这些人身上,村民体现的攀比意向会比较强。但是对于不熟悉、非本村的人,这种比较的意向就会弱下来,反而会对这些人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欣赏和认同,对其收入、生活状况等的了解欲望也比较低。



第二种是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村民进行攀比。从事的职业、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相似的村民之间的攀比行为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家里有五六个小孩的村民不会选择和家里只有一个小孩的村民去比较自身的经济状况,这是没有很大可比性的,两者悬殊太大。


第三种是与比自身条件稍好些的村民进行攀比。正如刚刚分析的第二种情况一样,攀比现象不会出现在两者条件悬殊太大的情况下,而和条件比自身情况稍好些的村民进行比较却是比较常见的。人往高处走,以比自身条件稍好些的村民为比较对象,可以激起内心的一种冲劲,提升自我进步的速度。


三、为何攀比?


为什么在农村会产生这些攀比现象?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分析。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社会在不断发展,大多数村民都已经实现了基本生存、安全需要得以满足,在此基础上,大家开始追求情感、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在攀比现象中也能够折射出村民当下的需求。


第一是获得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在很多村民眼中,能够进行攀比意味着自身是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如果不和其他人攀比,会被认为是“比不起”,也就是在外人眼里看来自身是没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很多村民害怕因此会被看不起,被周围的一些小群体忽视,排斥。这样,即使一些低收入者也会对照着团体中的一般水平来规划自身的生活状态,从而让自己看起来与团体中其他人并无差异,更好地融入群体之中。 


第二就是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在攀比的过程中,位于上风的人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会让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人们总是很在意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和看法,如果对方在攀比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羡慕、嫉妒之情,那么自身内心的满足感将会大大提升。 



第三是熟人社会的影响。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是处于一种熟人社会的形态之中。在城市里,可能自身连住在隔壁的邻居是谁都不清楚,而在农村,由家庭和村庄组成的社会是农民日常生活展开的基本框架,在这种框架中,村民之间的人情往来是建构和维系交际关系的基础,村民在这种过程中互相走动、帮助,彼此熟悉,从而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人们总是习惯与自己接触量大、影响性强、较为相似的群体进行比较,从而导致在熟人社会的村庄中,攀比现象会更加突出。


第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较为薄弱。政府在农村建设方面更多的是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视,弱化对村民的精神文化的构建。村民的文化生活单一,能够参与的文化活动不多,加上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对自身的认同感和精神的愉悦很难以个人内部通过看书等方式得到满足,便通过外部与他人攀比的方式中获取满足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陈静,编辑:Liz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