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情怀充值能拯救单向空间吗?
2020-02-25 14:57

只靠情怀充值能拯救单向空间吗?

章来自公众号:做書(ID:zuoshu2013),作者:竹光侍、火山岛,题图来自:IC photo。


屋漏偏逢连夜雨,用这一句话形容疫情之下的书店再恰切不过。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书萌曾经做过一个书店现状调查,发现85.84%的书店关店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如果疫情继续,77.62%的书店坚持不到三个月,73.94%的书店认为即使恢复营业,收入也到不了之前的一半。


在房租、人员、贷款等多重压力之下,许多书店在第一时间展开自救。无论是直播逛店、朋友圈荐书还是乞灵于抖音,向线上谋出路几乎是唯一选择。这对于平日未有私域流量运营意识的书店无异于“赶鸭上架”。


直到昨天,背靠资本的文青标杆——单向空间的求救信刷屏,人们才意识到了实体书店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泣血呼救之前,单向空间并非没有尝试其他自救手段。



只不过,“储值优惠、在线直播、建群秒杀等促销在巨灾之下,收效甚微,每次推广仅能带来几百元的收入,连值班店员一天的工资都不够”,就连单向空间这样有百万线上流量的“网红书店”尚且如此,其他书店的线上自救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就像去年读库搬家成为文化事件一样,也只有网红体质的单向空间求救信能够得到群起响应,各界解囊。无论是粉丝效应还是收割情怀,都会帮助它顺利渡过难关。


对于更多生声不响名不振的书店来说,这一关恐将难以逾越。单向空间得到的关注值非但无法溢出到它们身上,反而提前透支了文青的钱包,毕竟他们的情怀充值是有额度限制的。


这场疫情对于所有的线下商业都是一场“大考”,对于书店这样商业模式一直暧昧不明的业态来说更是如此。


过去,书店犹可以通过混合业态、网红概念、政府补贴勉力维持复兴的幻象,单向空间的求救信无疑撕开了这层隐隐约约的面纱(单向空间大悦城店的整体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书店平均每天只能卖出 15 本书,可以推算平时的营业状况)

 


我们不妨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抛弃脑中根深蒂固的“书店必须存在”的观念,彻底思考一下书店存在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破除对所谓混合业态的迷信。


在书萌的调查中,98.02%的书店主业仍是图书。因为似乎一切文化活动都可以和书店发生关联,很多书店为了拓宽财路,沦为业态相互叠加又彼此冲突的“四不像”文化空间,既不会是一家好的咖啡馆,也不会是一间好的livehouse,更难称得上是一家合格的书店。混合业态的天生悖论在于:越不像书店的书店越可能是一家成功的书店。



在书萌的调查中,文具文创是大多数书店的第二主营业务,然而文创却注定无法拯救书店。因为,书这层无形的文化包装的溢价能力毕竟有限,且随着同质化文创书店的遍地开花不断递减,文青家中的帆布包和本子也已经泛滥成灾。


然后,让我们拆穿“书店线上化”这个伪命题。


在互联网上,一个人就可以是一家书店,微博、抖音、朋友圈的每一位荐书人都是一家虚拟书店,微信读书的书架就是“单人书店”的书架。在线上,拖着“沉重肉身”的线下书店无疑是客场作战,毫无优势。


我们不妨问一下许知远,既然单向街目前的当家产品是单向历,撬动文化界的是单读杂志、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既然单向空间只剩下了4家店苦苦支撑,何不干脆脱去“沉重肉身”,成为一个纯粹的文化机构?


单向街图书馆在求救信中所说的 “履行一个公共空间的义务,更加紧密地和你们团结在一起,创造一个热忱、开放、自由的精神共同体”,为什么一定需要实体空间?


在我看来,看理想App更接近这样的精神共同体,因为每天真的有数万人在虚拟的图书馆、博物馆、演讲厅、美术馆中探索流连,学习新知。



相比之下,单向空间更多只是象征意义而非实际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一种“哦,还好有它在”的情怀附着物。无论是半年逛一次还是因为一封求救信而打钱,无非都是刻意为之的情怀充值,并不会扭转日常的文化消费习惯。


所以,我们固然需要象征意义上的精神地标,更需要的是看理想这样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化空间。甚至可以说,唯有脱离了对于实体的执念,才能有更“开放、自由”的文化心态。


相比于单向空间这样开在一线城市商业中心的书店,我更关心那些开在城市社区中的独立书店,那些二三四五线城市中的“沙漠绿洲”。


不同于单向空间这样的“象征性地标”,它们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文脉之中,像磁场一样将周围的文化分子、创作者聚集起来,探讨、激辩甚至介入当地公共事务,保留一盏本地文化的灯烛。


然而,我理想中的这种公共空间只能在香港、台湾的一些书店中找到。逛过那么多内地城市的书店之后,我悲哀地发现,近年来内地城市的“书店热”非但没有成为滋养本地文化的据点,反而成为小清新、网红文化横扫各地的先遣部队,加速了全国城市的同质化进程。那些在本地坚守多年的书店则纷纷消失不见。

 


不仅如此,各地的书店成了一线城市文人学者全国巡讲的分会场,而不是本土声音的阵地。书店角落中不满一格的本地作品,成为自欺欺人的“本地标签”。


虽然《岛上书店》中一家书店介入社区生活程度之深接近于童话,但《书店里的影像诗》中那些几十年的老书店,无一不是与本地社区血脉相连。在内地,也只有万圣书园这样开在高校周边的书店,才深深介入了本地精神生活。


文章来自公众号:做書(ID:zuoshu2013),作者:竹光侍、火山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