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如何获得“杂志式”的主题性内容?
2020-07-13 16:01

碎片化时代,如何获得“杂志式”的主题性内容?

最近因为我很无聊,精神和物质上都很无聊,所以我就想做一些主题性的探索,会让你的生活更丰富一些。也是我想要去尝试,能不能把一个东西做得深入一些,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Ellen,28 岁,电商公司产品运营。题图来自《POPEYE》,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涧实验室(ID:lightstream0),访谈 & 撰稿:曹蔚、苏姜予,图片:曹蔚(摄于 Jetlag Books)


Ellen 是我们最近访谈的一位用户,她报名参加了光涧与学术文化媒体“山水澄明”联合举办的专题片观影活动——以人类学的视角去旅行。


她在访谈里提到,最近半年的时间,自己集中在了解杂志,“国内国外的都找来看”。做这件事情的动机是“生活视野变得特别窄”、“精神空虚”。




当她试图拓展视野、做一些“主题性探索”的时候,首先想到了杂志。她在多抓鱼上淘旧杂志,在疫情之前还会去春风习习翻看新杂志。


在她看来,杂志是“小众的”、“前沿的”、“一些没有受到资本裹挟的东西”,而且“信息量比较大”,可以让自己“顺藤摸瓜地一直摸下去”。


三年前,光涧曾经邀请吴琦、方可成等 8 位主编来做了一期工作坊,主题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做新的杂志产品”,在其中我们讨论了杂志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


与 Ellen 的访谈促使我们再次思考这个问题。“主题性探索”是杂志对她的重要价值,而且在她看来仍然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去实现这一价值。


今天的文章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访谈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


公众号文章仍然是碎片信息,不足以提供“主题性探索”


替代杂志成为媒体主要承载方式的,是微信公众号。很多从纸媒转向微信公众号的创作者,在选题、排版各个方面都会像做杂志一样去用心地打造自己的文章。


通常我们把微博上的信息归为“碎片化内容”,而认为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是相对深度的阅读。


但是,Ellen 在访谈里却把微信、微博里获得的信息全都比作“点点点”,相对来讲,杂志里的信息则是“一大块一大块的”。


此前我们为“正午”所做的用户学习中,也有用户提到了类似的感受。




这里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单篇文章的分发方式削弱了杂志原本具备的“主题性探索”的价值。


一方面,单篇文章的内容承载量是有限的,如果要深入,通常只能把单点讲透。即使做一个主题的系列,文章之间彼此更新也是有间隔的,用户得到的信息不连贯。无论是追着看,还是之后在公众号里搜索相关文章看,要在一个主题下进行探索的效率都是比较低的。


另一方面,所有的公众号都是以单篇文章的方式出现在用户面前,这些单篇文章相互竞争用户的注意力,媒体、自媒体、个人创作者在用户眼中逐渐模糊。用户对于自己看到的文章是否可靠抱有越来越大的怀疑,使得他们很难信任公众号文章作为自己的一个探索之地。


那么,在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主要载体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严肃、深度的媒体仍然期望为用户提供“主题性探索”的价值,要怎么办呢?


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出纸质杂志、出 MOOK。Ellen 在访谈里也提到了通过公众号了解并购买了《碧山》、《食帖》、《福桃》这些杂志。


除此之外,也有两个可供参考的例子是其他用户曾经在访谈里分享过的。


一个是“新闻实验室”的会员通讯。通过邮件这种点对点的形式,把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解读、推荐的信息资源等等集中呈现给用户,让用户感受到自己在持续地学习“正确的新闻媒体应该做什么事情”,同时,用户也从通讯中了解到了很多可以拓展关注的媒体。


另一个例子是“KnowYourself”推出的“萌芽计划”。通过结构化的课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进入心理咨询领域的学习脉络。每一节课还有课前预习的部分,建议看些什么书来帮助课程理解,对于想要深入探索这个领域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延伸学习的线索。


这两个例子实际上都是以某种形式呈现的“主题信息整理”,来补充公众号文章的不足。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来做类似的整理,邮件、社群、播客、课程,等等。整理内容必须是有学习脉络的,含有标签、索引和延伸的阅读推荐,以便让用户可以“顺藤摸瓜”。


让“杂志”以更多的形式、渠道出现,帮助用户更容易地行动起来



在疫情之前,Ellen 会去家附近的春风习习书店看杂志。这种线下的信息获取,相比于她在线上“不知道该搜什么关键词”、“大海捞针”的状态,要高效得多。为了“先行动起来”,获取信息的高效就是至关重要的。


让杂志出现在主题相关的线下空间里,有可能让更多的对主题感兴趣的用户接触到杂志。就好像在茑屋书店里,DVD、CD 旁边是各种音乐杂志和音乐书籍,意大利菜谱旁边摆放着对应的食材和厨具,而旅行主题下则可能摆放着诗集或哲学书籍。我们可以茑屋书店的思路扩展到更多的线下空间,比如民宿、餐厅、服饰店、健身房等等。


除了渠道的拓展之外,杂志也可以摆脱“纸质杂志”的形态,而选择用户更容易进入的方式。


在三年前的工作坊中,《单读》主编吴琦、《离线》创始人李婷、和《南方人物周刊》前主笔杨潇,分别提到了他们心目中的另一种“杂志”。





与杂志叙事方式呼应的纪录片、和放映后的社交媒体活动,用交流和展览替代纸质杂志的文字内容、并与用户发生实时的互动,或者把到达现场的体验本身作为“杂志”让大家来观看,这些都超越了原有的纸质杂志的形式。


不是用电子化的图文去替代纸质的图文,而是用更丰富的、或者更轻松的方式去呈现要表达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尝试在线下空间里举办小型的 Pop-Up 活动,让用户有更多的机会、更容易地行动起来,而后再进入到深度的阅读或沉浸式体验活动之中。


本文访谈 & 撰稿:曹蔚、苏姜予,图片:曹蔚(摄于 Jetlag Books),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涧实验室(ID:lightstream0),Inspire Everyone,汇聚拥有共同使命的创作者,用我们对用户和商业的理解,帮助大家成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