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拼进最好的公立学校,我却想带孩子逃离焦虑漩涡
2020-09-01 21:00

终于拼进最好的公立学校,我却想带孩子逃离焦虑漩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作者:高阳,头图来自:原文


吸收你信服的,尝试你能尝试的。


别被既有观点绑架,也别着急去保护一种观点。


我们总有自由探寻的能力。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在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么几个在当地人心中堪称“神校”的小学和中学。


它们几乎垄断了优质的升学通路,城市江湖上流传的都是它们出品的“牛娃”传说。当地的家长会将孩子送进那里作为育儿路程上的一大“成就”。


然而,它们也像“围城”。没有进去的“外人”羡而不得;进去的人也在“城内”纠结、焦虑甚至弃城而逃。


不久前,我们刊登了上海家长“豆妈”的经历——《从上海优质小学转学到大理,这个妈妈为什么一点都不鸡血?》


这篇文章在我们的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后台涌入500多条共计4万多字的留言。


很多读者说他们在这种“不一样”的育儿、求学经历中看到了向往的“理想国”,受到了感染和鼓励,甚至治愈了一些焦虑。当然,也有人质疑、反对。


没有谁的生活方式无懈可击,没有哪一种人生道路绝对正确,当然也没有哪一条育儿征途应该成为“标杆”。


风花雪月洱海苍山,哪怕是美如大理,创新学校有点“理想国”的样子,我们也要说——它也许很好,适合你和你的孩子吗?


如果不能去“大理”,不焦虑的、创新的、未来的、通向幸福的教育就不能在眼前实现吗?


本文作者平静是童书妈妈读书会的昆明书友,她把女儿送进了昆明最好的小学。入学之后却发现自己掉入了更深的焦虑,孩子也像不停旋转的陀螺得不到喘息。


大理离上海的豆妈很近,离昆明的平静“很远”。


但是不改变坐标的大环境,她也一样给自己和孩子创造出了畅快呼吸的小气候。


也许,每个家长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一点事,多爱孩子一点,在成绩和学校的标准之外。


去大理,很重要吗?


荣耀是名校的,焦虑是我的


2017年,经过一番周折后,女儿终于幼升小进入我们当地最好的公立小学。在昆明,多少家长以孩子能进入这所小学为荣。为了进这所“名小”,往往需要家长在孩子才刚进幼儿园就做准备。


接到通知入学的信息时,惴惴不安了半年之久的心终于落定。仿佛看到了开启美好未来的曙光。欣慰孩子的人生已初步跨入了稳固之地,接下来的就是跟着“名校”按部就班就好。


然而,入学前了解到的那些美好的理念、活动、作息在入学后很快成为梦幻泡影。


▲一上小学孩子的作息就变得非常紧张。


“名小”归根结底还是应试,我发现孩子每天为了考试而读书,刚上小学的孩子天天像在备战高考——每天睡不够觉的疲劳,从睁眼到闭眼的只有学习再学习。


为了不掉队,作业之后还有各种补课、周末也要在全城各类优质辅导班之间穿梭……每天都拼的像一场战斗,看上去充实,但我的内心却被焦虑啃噬成了一个又一个空洞。


那些喘不过气的焦灼时刻


学校门口、辅导班门口长椅上,妈妈们聚首在一起场景经常让我感到被焦虑的洪流瞬间吞没。


听说了没有?小升初的新政今年又有变化了,校内排名不作数了。


现在光学学校里的那点知识根本不行,必须去上课外拔高辅导,不然到小升初的时候,你哭都没地哭。


你们在哪个机构上?学些什么?教的怎么样?


哎呀,我们家怎么什么都没学啊,感觉被甩了十条街


对了,你们学习编程了没?


没啊,时间排不开了……


这种场合,大脑必须飞速旋转,加速过滤有效信息,我提醒自己千万别给孩子错过好资源!


可是即便是在我们昆明这样的城市,所谓的好资源也铺天盖地。我们根本上不动了——自从上了小学,孩子已经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在书桌前坐到睡觉了,还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学这些呢?


▲利用辅导班课间做卷子,学习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


这些学霸的妈妈们,是怎么挤出时间的?我统计了一下,孩子在一年级上学期结束时,光语数外三科,仅是学校里安排做的题卡和试卷就有143张。


我们到底在比什么啊?


在我们这所知名小学,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孩子自由发展的时间在家长和学校共同构筑的强大学习压力下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参加各类省市比赛是学校评优、评三好的重要依据;虽然孩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老母亲灼的心丝毫没有缓解。


每天我脑海里像有两支队伍在打架:一队说——孩子还小,不要死盯着成绩,有张有弛才能健康成长;


另一队说,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以后可不是和本地学生比的啊,那可要是跟北上广的孩子们比的,一天差出这么多,十二年以后,人生要差出去多少啊?!


而且无论我发现自己哪怕稍微倾斜一下,无论选择站哪一队,都无法消解此起彼伏的焦虑感。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名校的氛围出了问题还是我的思路有问题?


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是适应健康快乐成长的?


所谓人生要差出去多少?——我们到底在比什么?


要当一个名校出品的标准化产品吗?


我实在不愿意再被分数和各类辅导班带来的层层叠叠的焦虑携裹着,连滚带爬的拽着孩子前行了。


这样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标准,是让孩子活成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还是在活成流水线上被模具打磨成的统一的标准化产品?


单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带来的我和孩子缺乏安全感,疲于奔命却如履薄冰。


如果女儿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一直当个单一标准下的“好学生”,就算“成功”的走到最后不错的路子上,恐怕还是会“崩”。


我把自己推下了“悬崖”


我就是那个老老实实当了30多年“标准好学生”,最后无法忍受而“崩盘”的人。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规规矩矩跟着学校和父母要求,是个成绩不错的好学生。每天看书刷题,但是从来没有空下来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成为什么人?


从读大学选专业到留校当学生处长,都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学校和父母的“选择”。


大学毕业那年,拿到了海尔集团的offer,明明更想去海尔历练一番。但是父母一番过来人的建议“女孩子当然在高校工作好,稳定!体面!”。懵懵懂懂,为了这份世人眼中的“体面”和“稳定”,我“选择”了留校。


高校工作十余年,从科员到团委书记,从院系总支书记,再到学生处长、就业处长,每一个阶段我都努力做到最好,也成为了同期留校学生中晋升最快的。


可是,除了每天机械的忙碌,越到后面我越找不到工作的乐趣,人生的意义。这份世人眼中适合我的“好工作”,让我越来越迷茫了。


终于有一天,我狠心把自己推下了“悬崖”,自主的做了一次选择:离开高校,到企业任职。离开了旱涝保收的安稳,告别所谓的“体面”,风里雨里,我想去!就是它,我认了!


▲告别安稳体面的“大学教师”,风里雨里,我选择,我认了。


从高校来到企业的这几年,我现在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和精彩。遵从自己个性,告别他人眼中的单一标准,这种日子竟然如此痛快!


不敢告别昆明去“大理”,那就“就地解决”——另类逃离


在一个个焦虑又疲惫晚间放学后,我一遍遍的回想——自己活了快40岁时,才有勇气去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就这样被辅导班和成绩全力推着走,让孩子活成“单一标准”吗?


人生不能倒带重启,我再也不想让女儿像我一样纠结几十年。


作为妈妈,我有责任给孩子选一门优质的辅导班,但是更有责任带着孩子“另类逃离”。


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勇气离开昆明去大理——“逃离”。不敢放弃现有的工作模式和生活环境,不能像那些“先锋”的父母那样,带孩子去各种创新学校。在现有的环境下,“就地解决”是更贴合我们家庭实际的做法。


我们被“名校”困住了


我的焦虑源头在于——我被“名校”困住了,因为“名校”名头太响,它的一切做法、标准被一头扎进来的我认为理所应当、完全正确,于是步步紧跟。


以至于没有去细想真正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读“名校”姿势,一味让它的节奏打乱了孩子的成长节奏。


正是因为这种对“名校”正确性的绝对信任,我把教育的重心都放在学校上,放在书本知识的全力钻研上。时间久了,自己也内化成了评判标准单一的家长,稍微偏离标准一点点就不可遏制的焦虑。


“名校”校园之外的真实世界什么样,生活姿态有多丰富,我都不关心。


既然没有条件离开这样的校园环境,那我就一点点突破,在不能撼动的大环境下找到最适应孩子个性化成长的方式。


玩不好也学不好,多给孩子放肆玩的机会


自认为不是一个看到孩子在玩就心里一“咯噔”的妈妈,但是在“名校”的大环境下鸡血久了,难免有时对“玩”也开始有了条条框框的各种限制和思虑。


改变的第一步是,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业,我也开始重视孩子的玩。在学习之外,一定要给孩子尽情玩耍的空间。


以前,每天放学回来总是免不了啰嗦告诉孩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写作业。孩子经常一写就写到睡点,而我也还会因为焦虑不停的给孩子“添砖加瓦”、另开小灶。


实际上我发现,当孩子没有痛快玩的机会,她就容易在学习时想尽一切办法玩。孩子在玩的“能量”上是守恒的。


现在我改变了,孩子每天放学回来,我不再催个不停让她先写作业。而是让她先去楼下骑会车、小区里散下步或者做她任何想做的事情,平衡一下孩子在学校一整天学习后的压力和疲劳。


▲现在每天放学“玩好”再学。


试问成年人上班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谁不是想“葛优躺”或者其他方式放松下?


▲这么多只要五块钱——这么美好的花市我此前却一直在忽略。


▲昆明花市70块钱的“购买力”。


每周二我们约好了去逛逛昆明的花市,任凭她挑选几支喜欢的花材,回来肆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审美力来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插花“作品”。


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鲜花之城”昆明,怎么能对触手可得的城市生活之美视而不见呢?


▲从花市回来,孩子总要摆弄花材,发挥创作一番。


有一次,带孩子和几个小伙伴去郊外玩。小河边一群青年人泼水玩,嬉笑打闹,相互泼个透心凉。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都流露出羡慕渴望的表情来,我说去吧你们也去泼个痛快。


身旁的几个妈妈有点担忧“没带换洗的衣服怎么办?泼湿感冒了可怎么办?摔倒了怎么办?”……


怎么办?大不了裹个大人的外衣回去啊!


几个平时里文静的乖宝女孩都雀跃欢呼了起来,各自拿着水枪不停的吸水、远射,甚至还去偷袭那些泼的不亦乐乎的青年人。笑声、水声交织成一片。


▲放下顾忌,尽情戏水,总要有一些童年肆意疯玩的时刻。


水枪吸水太慢,干脆就那手泼,手的威力不够,就效仿大孩子们,把塑料板凳翻过来当盆使,瞬间功力大增……


反正全身上下湿透,那就尽情玩水,肆意“撒野”吧。


成年人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处处修剪孩子“野生”的枝丫,因为当了太久的乖宝宝好学生,而没有肆意玩过的童年多么缺憾。


再好的学校也不能当“药”吃,从校园之外从生活中获取幸福感知密码


最近,孩子爱上了李子柒,每天都要看李子柒的视频。一天,她很认真的跟我说:“妈妈,我长大以后也想有这样一个小院子,我也种些菜,我想做饭给你吃。”


看着孩子真诚向往的样子,我的心也为之动容。我看到了她对美的感知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是真正的农耕生活什么样,我和孩子其实都不知道。


虽然我没有那么大的勇气,不能像“先锋”父母那样离开昆明的学校去大理上创新学校,但是我可以跟孩子一起体验真实的农耕劳作。


于是,我们便一路向西,到大理找了个小院子,带她一起去采山花、挖土豆、割包菜,真真实实的体验了一把田园生活。



▲在大理,采花、挖土豆、割包菜。


干完农活,回来的时候,孩子对我说:“妈妈,原来自己种菜真辛苦!不过我喜欢那种辛苦之后收获的感觉。”


从视频里的李子柒式田园生活到真正流汗的劳作,虽然距离真正完整的农耕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种从生活得来的体验比父母说教半天有效的多。


▲学习插秧。


▲不能带孩子去大理创新学校,可以带她到大理感受乡村。


翻阅《三联周刊》,看到介绍美食:东北大拉皮。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在家给我做凉皮的场景。虽然以后几十年都再未曾做过,可当年的记忆依旧清晰在目。随即叫着孩子,同她一起在家里体验洗面、做凉皮的乐趣。


看着孩子做面筋的样子,我想,这种幸福的体验和感知,多年以后,她是不是也会带给她的孩子呢?

▲做凉皮的过程繁琐又快乐,孩子时刻需要这种生活中感受幸福的能力。


我真切地感到——只要把眼光和行动在校园之外的生活里多停留一会,就能治愈不少被刷题和上辅导班碾压过后的焦灼。


说教是最没用的教育,让孩子和真实世界做链接吧


除了感知和经历,孩子还需要跟世界去联结,只有与世界联结,孩子才能体会到“我”存在的价值——“我”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独一无二、有喜怒哀乐的和社会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为了读书而来到这个世界的标准化产品。


疫情之初,我给孩子讲疫情,和孩子一起分析疫情的利与弊,孩子通过电视新闻了解了钟南山、新冠病毒、逆行的白衣天使、火神山中国速度……孩子也按学校的号召画抗疫小报,可是我终究觉得,我们和世界依然隔着层屏幕……写下的“抗疫”作文也很空洞。


教育难道只能靠学校、书本和家长的说教吗?


要想让孩子能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就必须要把她抛到真实的环境中去。


疫情对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身边的人他们的工作生活怎么样了?


我鼓励孩子去采访小区楼下在疫情期间仍在工作的保安。


▲疫情这样事关全人类的大事,难道只让孩子从屏幕中了解、然后写下“空洞”的作文吗?


开始孩子有些害怕,退缩了两次不敢上前,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向陌生人开口采访。一开始她有点笨拙的背着采访提纲,聊着聊着就开始自由的发问、追问,这个过程都由她自己独立完成。


有了这个疫情期间真实的采访经历,她发现——原来自己和这个世界如此的近,原来每个鲜活的生命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她开始真正体会到疫情对非漩涡中心的平常普通人居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教育不是割裂的,而是顺应孩子的当下感知在递推式的前进的


当孩子了解到了——我和这个疫情有关系,我是历史当事人时,她开始真正去思考疫情带来的利与弊,她观察临街商铺的冷清和转让信息,进而思考疫情对家庭经济、社会经济的影响。


为了寻找答案,让孩子尝试去了解金钱如何流动、公司的几种形式、股票的作用和影响,和我一起探讨家庭理财。她还会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让我带她一起去理财。


这时,我发现,当孩子不是孤立的、从校园里看世界的时候,他会发现他也是这个世界的组成,他会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和思考这个世界,从而尝试去参与和改变世界。


▲别把孩子关在校园和书本里,教育都托付给学校是件太不靠谱的事。


也只有这样,他们的体会才会和成长才会更真实,了解世界的角度才会更多元,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会更深刻。


联结让孩子实现了从我——他人——世界的外延的扩大与认同。实现了从感受——思辨的成长和历练。


当我看到孩子这种成长和思考深度的变化,原本焦虑的心获得了很大的安慰。学校那几分的你追我赶,车轮式的辅导班内容,变得也不那么在意了。


我放下了对孩子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放下了我的焦虑


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从5G速度的节奏下慢下来,去思考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娃”还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能独立思考、有独特人格的人?


我学会了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正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亲子关系也由以前的一点就爆到现在的岁月静好。对孩子的量尺也不再是之前的横向比较,而是变成了更关注孩子纵向的自我发展。


其实,所有的焦虑,都源于作为家长的我,想要什么?高分数、好名次、三好学生、名校通知书,曾经的我作为家长放不下的就是这些。


而当我放下了对孩子这些标准、条条框框后,我们都在享受当下的美好中度过,孩子不再是慌慌张张没有精神的样子,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反而更好。


进名校不易,读名校更难。光环再强再大,也需要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节奏。


哪怕戴着不容易摆脱的“枷锁”,我也想让孩子能跳一支属于自己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作者:高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