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翔”能帮到前日本首相吗?
2020-09-04 11:39

“吃翔”能帮到前日本首相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ID:biokiwi),作者:Tadpole,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东京时间8月28日下午5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辞职,原因是疾病导致其力不从心,难以专注工作。


安倍之痛


这个病的名字叫做“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把这个病名拆解一下,似乎不难理解:发生在“结肠”处的“炎症”,还伴有“溃疡”等状况。可事实上,这个病远没有说起来这么简单。


结肠(colon)示意图 | Duncan Lock(from Wikipedia)


结肠属于大肠的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环,这个特点有利于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的功能。在人体内,结肠呈 “M” 状,连接着盲肠和直肠,直径从起始大约6cm逐渐减小至末端的2.5cm左右,便于排遗产物(粪便)的形成。


类似一个长且曲折的“裱花袋” | American Heritage Chocolate(from Unsplash)


在此前解释“为什么你的便便这么臭”时提过,盲肠中的细菌是主要原因。而且正如推文“你不只是人,还是一个‘超级生物体’”中说的:消化道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配件,具备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等功能。因此,结肠等消化道器官的内部环境相对复杂,这可能也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困难、病因难判。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是断断续续的腹泻、腹痛、出现粘液脓血便等,且频繁如厕也没法缓解来自肚子的异样感受,被称作“里急后重”。


这些症状很容易和其他肠道疾病混淆,再加上作为慢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病发的持续时间和周期并不稳定,更加大了诊断的难度;通常需要使用排除法,筛去其他肠道炎症的可能性才能确诊。安倍晋三就曾在采访中说道,从初次病发到确诊花费了十年左右的时间。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结肠镜检查的影像。结肠的内表面有斑点,也有破损 | Kauczuk(from Wikipedia)


即便能够确诊,错综复杂的的病因也让溃疡性结肠炎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目前普遍的认知是多种因素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包括环境、遗传、免疫和微生物等等。也正因为病因不好确定,大部分治疗方案都是对症治疗,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炎症,使用美沙拉嗪等止泻药等缓解腹泻症状。但这些手段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手术切除结肠。


近几年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并称该手段在未来很可能给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去福音。


粪菌移植


这个治疗的新思路,来自前面曾被反复提及的肠道微生物——通过改善微生物群的组成和结构,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体一点的做法就是“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就是“吃翔”。


当然不是这个“食屎”


人体消化道至少存在300种~500种细菌,而在粪便中细菌的数量自然也不少,粗略估计每克粪便可包含1012个细菌细胞。饮食、环境、基因都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反过来,肠道微生物也会在包括消化、免疫在内的人体各类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多种肠道细菌,如肠毒性脆弱里杆菌、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等都可能与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有关;而溃疡性结肠炎正属于炎症性肠道疾病的一种。有研究团队指出,因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异常激活可能是炎症性肠道疾病的潜在机制。那么通过移植正常人粪便菌群,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平衡状态的粪菌移植疗法自然被人们寄予厚望。



迄今为止,国内外开展过多项利用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有了一些积极的结果:包括临床缓解率显著性地提高,达到20%,有效率也高达50%;并且没有任何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只有少数出现轻度或自限性的不良反应。但已有的试验样本量较小,未来还需要更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粪菌移植是否真的可行。


另一个很多人会好奇的问题便是粪菌移植的方式,难道真的是直接“吃翔”吗?毕竟其中有效成分是细菌,也不可能做杀菌、消毒处理。


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新鲜样本(也就是还热着的粪便),用牛奶或生理盐水稀释、过滤后使用浆液。随后通过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两种途径进入体内,前者包括胃镜、胃管或十二指肠管,后者主要是指结肠镜或灌肠等方式。当然,也有研究团队将其制成口服形式,如胶囊等进行使用。


从粪便到口服药丸或者注射液体的过程简图 | Omixon


黑豹之殇


更早前,还有另一个消息令人惋惜——电影《黑豹》的男主角 Chadwick Boseman(查德威克·博斯曼)因结肠癌去世。


电影中黑豹的扮演者:查德威克·博斯曼 | 《黑豹》


前文一直讨论的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也可能存在联系。有研究调查显示,炎症性肠道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癌变占到了15%。相比正常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结肠癌的概率可能更高;10年、20年、30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概率分别为2.1%、8.5%和17.8%。


当然,结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虽有联系,仍旧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生,还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溃疡性结肠炎虽然可能增加结肠癌变的几率,但并不是一定就会导致癌变。


另一方面,在惋惜和感叹的同时,人们需要警惕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经济发达地区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中国也不例外。幸运的是,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肠镜、液体活检等技术,能够在早期检测、诊断出结直肠癌;而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早期治疗能够大大提升存活时间和质量。


希望各位能够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注重定期的身体检查,远离肠道疾病。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 中华消化杂志, 2018, 38(5):292-31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2020, 04(03):180-199. 

Osada T , Watanabe S .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Juntendo Medical Journal, 2016, 61(6):588-596.

Noiseux I , Veilleux S , Bitton A , et al.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 perceptions of diagnostic and monitoring tests and procedures[J]. Bmc Gastroenterology, 2019, 19(1).

关春迪, 高孝忠, 褚衍六. 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 25(5):578-581.

Tian Y , Zhou Y , Huang S ,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ulcerative colitis: 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J]. Bmc Gastroenterology, 2019, 19(1).

光旭, 张宏宇, 胡登华. 粪便移植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3(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ID:biokiwi),作者:Tadpole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