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连环画事业20年
2020-11-23 10:58

经营连环画事业20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孔夫子旧书网(ID:kongfuzijiushuwang),采访对象:史亚杰,原文标题:《书店访谈:经营二十年的连环画事业》,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编者按:史亚杰,上海书友,孔网昵称“春风暖意”。在孔网开店8年,店铺名称“上海老版连环画专卖店”。


史老师今年六十岁,有着二十年的收藏经营连环画的经历。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在独处养病的日子里便与连环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在孔网开店的8年,史老师凭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精品连环画的特色和7000余册的丰富上书量,书店每月的经营额自是居高不下。


本次访谈内容我们以时间线为序,听史老师讲述自己的人生,讲述上海文庙的故事,讲述他对连环画的热爱。


△店主史亚杰


与连环画的两次结缘


孔网:请您先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


史亚杰:大家好,首先向喜爱和支持连环画事业的前辈和朋友道声好。我叫史亚杰,出生于1960年,对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着深厚的感情,童年时期喜欢集邮和连环画,业余时间经营连环画有20年了,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集藏和经营连环画的乐趣。


孔网:您与连环画的缘分是何时开始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


史亚杰:那要从初中说起了,70年代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我常和隔壁楼下的两位大哥哥玩,听他俩讲故事给我听。一天无意间看到他家有十几本连环画,《长寿草》《隐身草》《区委书记》等,其中影响最深的是那本颜梅华画的彩色《比目鱼》。当时几个小时一口气看完后,身心深深被震撼了,世上还有如此美丽的东西!


《比目鱼》 作者颜梅华  1955年版  


于是从那时起,为了看到更多连环画,自己便先收藏几本连环画,然后和同学、邻居相互交换着看。因为我2岁得了小儿麻痹症,小学到初中时期,几年1大刀,1年1小刀,每次手术后在家里要有一定的休养时间,所以连环画就是我的朋友和伙伴,陪伴着我度过了在家的寂寞时光。


对它有感情后,自己就把父母给的早饭、中饭(食堂)的饭钱省下来,跑新华书店买书了。70年代,“高尔基故事三部曲”中出了《童年》《在人间》2本,为寻觅《我的大学》,跑了几个新华书店,还好最后在豫园里的新华书店购着了,随便带了本《小刀会》。


78年时开始再版连环画后,相对来说延安东路的新华书店离家半小时,为了买套《林海雪原》6本,几乎天天下午去一次,生怕漏掉。还有当时为了买到79年版48本的《三国演义》,常常在淮海路新华书店和石门一路宋庆龄新华书店来回赶。


买书的乐趣时时刻刻伴随着我,有时肚子实在饿了,中午就在同学家蹭饭。甚至有一次为了买本大开本《西厢记》,手头缺资金,硬着头皮和父母谈判,提前预支了饭钱。


《林海雪原》6册  作者罗兴  1978年版  


孔网:您对连环画的热情是从童年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吗?


史亚杰:其实80年后,踏上工作岗位,买书的热情也就大减了。这其中有几个原因,刚才提到的小儿麻痹症,长大后便不再动手术了。因为身体发育完成后,再治疗也没什么效果了,这也使得我对于连环画的依赖性降低了。另外,86、87年左右,“跑马书”出来了,市面上的连环画出版的精品越来越少,兴趣也就减弱了。于是将近有十几年的时间,我与连环画基本是脱钩的。


孔网:那您后来又怎么重新和连环画打起了交道?


史亚杰:儿时我积攒收藏的一皮箱连环画打包放在父母家里,95年左右动迁时安置完毕,问起父母我的一箱连环画在哪儿,父母回答我,“搬家动迁时,家里没有用的东西都处理卖给收旧货的人了,钱给你留着了。”


一听,我的心好酸痛啊,谁叫我不关心它啊,是我辜负了它。后来听说周日文庙有个旧书市场,里面有卖连环画的,从此每周日上午就是我的节日,风雨无阻,市场上连环画种类之多,叫我大开眼界。从那时开始,我便重新收藏起连环画,常常在文庙和藏友们交流,买进卖出,这便再次和连环画结缘了。


△连环画收藏一角


文庙摆摊及交流会往事


孔网:那在2012年孔网开店之前,您都是在文庙摆摊卖连环画吗? 


史亚杰:嗯,基本从99年开始,便每周日在文庙卖书了。但由于是露天的,冬天刮风下雨,夏天38ºC高温,而且只有周日半天,最要命的是只有一个桌子,类似小朋友写字的课桌(四十元半天),放不了多少东西,几年下来苦不堪言。


那几年一直想在哪里安个遮风挡雨的家,正巧当时孔网的新文学、毛边本、土纸本的价格兴起,网站的名声在外,所以8年前就决定在此安家了。


孔网:2000年左右,连环画的收藏市场怎么样?书友们的兴趣大不大?


史亚杰:我记得00年左右,人民美术和上海美术都再版了许多连环画,出了“精品百种”。证明那时喜欢连环画的人已经变多了,市场行情也比较好了。


虽只是周日上午在文庙摆半天摊,但一个月下来,连环画方面的收入还是很客观的,几千块左右。我最初卖连环画只是出于喜爱,想把好的连环画分享给更多人。真正意识到连环画的市场价值,还是在2001年。有一天,一位经常在文庙买我连环画的老板,突然说要去我家里买,别人出二十块一本的,他要出一百块来买。就这样,那个老板一下子买走了很多。我当时才意识到这其中的市场需求。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1956年版  


孔网:最初几年,您肯定是有深厚的原始积累,连环画的精品数量肯定不少吧?当时都是通过哪些渠道收连环画的?


史亚杰:我比较幸运。1995年左右,偶然认识到一位年轻买家张伟老师,在那几年和他的交流中,学习到不少知识。比如连环画精品大多出在朝花美术出版社、《新美术》等一系列美术读物中;比如什么是“砖头书”“黄纸印刷”,以及哪个画家的书有价值等等。当时一般品相的精品书他出价几百元,再好的精品书价格要过千了,而我的工资也只不过几百元,他的价格在那时的文庙连环画圈子里也引起了震动。价格的巨大反差,无行之中也影响了我。这便是我经营连环画的启蒙老师。后来过了些年,由于手机遗失换了号码,就失联了。听说现在他在中考招生部门工作,只能在此向他问好了。


2000年以后,随着连环画市场价格的攀升,连环画绘画艺术也引起了日本、新加坡圈子的高度关注。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学术书店的严先生,他说一家日本图书馆对50~60年代绘画艺术很感兴趣,想出一本介绍中国50~60年代连环画的书,如可以的话,让我每月提供80~100本左右连环画,价格每本不能超过30元(现在看来是白菜价啊)!因为对方是以资料价值为主,所以在品相上并没有太计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固定的长期大客户了,也为我今后从事连环画事业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至于收书渠道,主要是旧书市场和连环画交流会。2000年最早接触的是福佑路(藏宝楼)二楼经营旧书的两姐妹女老板,她们从“鬼市”凌晨1~5点买来收藏品,然后我便每周六上午去挑。当时收藏连环画的人不多,买连环画的就一两个人吧。


还有就是全国的连环画交流会。我走过很多地方,哈尔滨、无锡、天津、北京、南京……和现在比起来,那时的车旅费很低,在交流会上能收获的东西也多。记得在全国交流会上认识了哈尔滨的老刘,我俩对连环画的认识相差不多,容易成交。每次交流会他都能带点连环画给我。有一次南京开交流会,我要回上海了,他还未到南京,彼此都有事,为了见次面,最后双方决定签票在中间城市镇江见面,这也是我记忆比较深的收书经历了。


《拷打宝玉》 作者董天野  1957年版  


孔网:那您应该也结识了不少“连友”,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的?


史亚杰:有一位东北的孙先生,到上海出差,空余时间周日上午来文庙,兜到我的摊位,买了几本老版连环画,相互留了电话,他回家一看就喜欢上了,希望我分批提供一些老版连环画。于是我每次都是几十本老版连环画手工写好清单,书名、画家、开本、题材、价格等,门口5元一张传真发给他,他再来电话,要的书我在清单上打钩,再送到浦东大道他公司办事处,由委托人查品算交割完毕,就这样和这位先生建立了几年的友谊。


另一位是藏家蔡先生,收到一批什么好书就给他去电,约个茶楼见面,但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一个晚上就交往聊天,聊圈内有趣的故事,常常要聊到凌晨才算结束,当时连环画行情低迷,有这样一个买家,也是我的福分。


影响最深的是出租车司机小周,车生意做到我家门口附近,就要想办法上我家来了,买书或换书,奇葩的是,有时一天来2、3次了,他说,连环画对他吸引力太大了。可惜前几年,疲劳过度,过早离开了人世,可惜了。


孔网:听您讲着,脑海里能自动浮现出这些生动画面。在和书友们的交流中,还有什么比较遗憾或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史亚杰:有一年,北京第二届连环画交流会在潘家园举行,晚上7点左右我坐T字列车出发,硬软座坐了一晚,一早7点到达北京,8点在潘家园设摊交流。大约10点左右,崔永元先生兜到我摊位,很有礼貌地问我,是否带点稀少的电影连环画,我说没有;又问我手头上是否有,我说我以绘画本为主的,他失望地离开了。


这件事也让我一直有反思,如何照顾到顶端客户?怎么才能使客户买到外面买不到的心仪连环画?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去摸索和尝试。


△连环画收藏一角


孔网经营这些年


孔网:您家连环画的主营类别是什么?会以珍稀本、缺本为其中特色吗?


史亚杰:我经营的是以50~60年代为主的老版连环画,70~80年代连环画为辅。因为在这年代连环画精品倍出,画家有程十发,华三川,贺友直等等,每一本作品,用现在眼光看,都是精品,选择时注重从存世量、画家、年代、品相、开本等来考虑,如果有珍稀本、缺本那是最好不过了,有些书是可遇不可求。


孔网:书店如今的成绩肯定与您的用心经营相关,有哪些经营策略可以分享给书店主的?


史亚杰:本店从4个方面提升知名度。


  • 上架量:如果商店内商品数量太少,选购空间不大,且给客户带来“商店实力”“选择”等忧虑和担心,不利于商品下单和促进成交。奔着建立“大店”标签,是迈向旺铺的第一步,因此,本店内的商品数量已达到7000以上的上架量。


  • 上新量:日上书分几个时段,争取不同时段上一下新书,保持每天的新鲜量,大大提高商品成交概率。


  • 价格精准到位,过低和过高都是商家的大忌。


  • 实行包邮销售,提升知名度和销售量。


孔网:在网上经营这些年,书店效益是否有大的起伏?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


史亚杰:起伏是有的。其实12年孔网开店时,我还在另外一个网站开了店。有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是,最开始几年,在那个网站的月经营额好几万,在孔网却只有几千块。大概从17年开始,两个网站的经营额完全反转过来。这几年,网上经营以孔网为主了,其中的原因,我一时也考虑不明白。


《水浒》(1-21)全  作者陈缘督  1963年版


孔网:应该和网站这几年不断做出改革调整有关系。18年网站APP上线,也使得更多书友更加便捷地购书了。但总之您的收益是平衡的,这便是好的。


您现在还是一个人打理网上书店吗?家人会不会参与进来?听您讲了这么多,冒昧问一句,儿时的病症对生活工作有造成不好的影响吗?


史亚杰:家里的小孩还在读书阶段。而且连环画具有特殊性,它的种类繁多,品相和价格千变万化,专业性要求很强,别人帮不上忙,只得自己一人来打理。现在七千多本,有时找本书是不太容易的。


我算是残疾四级,影响的话,就是比正常人累一点,有一些不方便之处。但工作生活还是可以的,不太受影响。


孔网:嗯,能感觉到您现在生活得很好。关于连环画,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给同行卖家或收藏者的?


史亚杰:不管您是收藏还是经营连环画,首先定位很重要。


做投资的,连环画的品相是生命,其次再考虑今后升值空间和别的因素。若是投资连环画,要明白它和股票市场有本质的区别,兑现难,就像开了一家工厂,买原材料,加工生产,非常辛苦,每月每年攒点利润,经营不善还可能倒闭。


如果是怀旧收藏的,买家和卖家应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空闲下来,泡杯茶,欣赏自己的收藏品,尽情享受岁月静好。


△书柜一角


孔网:您个人是否有特色收藏喜好,对于连环画的收藏,您是什么态度?


史亚杰:除了喜欢连环画外,本人对老的年历片,年画,邮票也有非常好的收藏。对于连环画,我虽说收藏,但基本还是在“买进卖出”“随藏随散”,这样才能保证连环画方面的资金流转,形成一个好的循环。因为现在还会大量购进连环画,挖掘精品,所以购买资金还是要保证的。


孔网:现在会考虑连环画事业的继承问题吗?您对于书店的未来有什么想法?


史亚杰:现在还没细致地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现在就想,那就没有动力去收书了。也许再过二三十年,我精力跟不上了,那就不去外面收书,慢慢把现有的卖掉吧。


未来我还会扩大连环画的上书量,通过网络向大家介绍连环画的价值,以期老一辈连环画画家的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而且,现在的收藏者收入在不断提高,一二线城市的白领收入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收入,连环画市场的价格也不再受股市等不利因素影响了。


因此,我对连环画事业充满信心,也会一直为连环画事业添砖加瓦,我对上半生做的事不后悔,下半生再努力,再奉献。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孔夫子旧书网(ID:kongfuzijiushuwang),采访对象:史亚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