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村的机师联盟有点酷
2020-12-14 17:21

花村的机师联盟有点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作者: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院长助理),编辑:susu,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社长说


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组建农机合作社,将几个村庄范围内的机械和机师组织起来,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更为便捷、成本更低的农业生产服务,从而将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这些被机械化释放出来的劳动力,能够在广大的市场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从而有可能触碰到更为美好的生活。


江湖的传说


40出头的二哥之所以被叫做二哥,并不是因为他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更不是因为他比较二。要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隐藏于乡村江湖的传说,不过因为跟今天的主题不太搭,我们就简要提几句,其他故事则按下不表。


话说90年代中期二哥初中刚毕业,有一天跟几个小伙伴在草地上玩得不亦乐乎,突然来了一个大混混。大混混在花村颇具知名度,打过人,坐过牢,发起狠来连亲爹都打。这大混混一摇一摆地走到二哥和他的小伙伴中间,二话没说,抡起老拳挨个把小伙伴们都揍了一顿。


小伙伴们在地上哭天抢地,唯独二哥站着不动。不是二哥能打,而是大混混根本没打二哥。为什么呢?因为二哥家里有一个叔父,比大混混还混,犯的事更大,坐的牢更多,而且跟花县的黑道老大有着某种关系。总之,大混混不敢得罪二哥的叔父。


从此以后,二哥的名号就这么叫起来了,虽然二哥并不涉足江湖。


建房与货车


初中毕业之后,二哥跟其他小伙伴一样,都留在家里种田。当时并没有外出打工的风气,下学后继承父业,在家种田几乎是一个传统。但是二哥不想年纪轻轻就在农田里安度一生,他觉得自己可以玩点别的,比如买个货车跑跑运输。那些年,村里因为种植西瓜,农民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于是就想着把老房子给翻新一下。


“不然那些钱也用不出去啊”,二哥严肃的脸庞微微流露出一丝喜悦。


既然要建房,自然少不了砖头、沙子、红土等等建筑材料。就这样,二哥的货车派上了用场。只要村里有人要建房,二哥就会用他的货车提供温馨服务。当然,温馨服务也是要收费的。农民当时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80年代中期修建起来的,以一层平房居多,也有几户条件好的盖了两层。


90年代中后期,陆陆续续就有人家翻新老房,花个10万块钱把原来的平房改建为二层楼房。这波房屋翻建到2006年前后达到了高潮,整个花村90%以上的人家都重新盖了房子。二哥毕竟是二哥,那几年的生活有货车相伴,随着整个村子的翻新,二哥也赚了钱,娶了媳妇,生了娃。


随着建房高潮的消退,二哥的货车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2010年前后,二哥不再开货车,终于回归了种田的祖业。


机师的血


但是,开过货车的二哥始终觉得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的是机师的血。所以,种了几年的田,二哥就和花村原来的一个老村长和一个老组长商议,组建了机师联盟,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让周边有农业机械的农户加入进来,一起开车一起提供服务。这个合作社,是花村及周边区域成立的第一家农机合作社。合伙人老村长很有头脑,做过电工,在村里开了一个修车店。合伙人老组长是二哥的亲戚。


三个合伙人各出了5万块钱,为合作社买了插秧机。他们的服务范围除了花村之外,还辐射到周边的几个村子。搞起来之后,效益还不错,单单机插秧这一项,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5万。合作社的服务方式是为农户提供种子育秧,整田,然后插秧。如果农户自己整田,合作社的收费是一亩300元,如果合作社连带着整田,则另外加收100元。去年,合作社搞了1500亩的机插秧,前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农民还是不会算细账啊”,二哥严肃的脸庞透露着一丝不屑,“竟然有些农民认为请人工比机械划算!”(相关阅读:《林辉煌:经济学家说农民亩产10万!武哥笑了》现在,你请人工插秧,一天要150-180元的费用,而且只能插八分田。请的工人呢,基本上都是60岁左右的,再过10年你还能找到人工吗?如果你用机械,一亩田那还不是分分钟就能搞定的事。


就像当年等着建房高潮的来临,二哥相信过几年机械化的高潮也会到来,他愿意等。虽然现在还有一半左右的水稻田是用人工插秧。让二哥有这个底气的缘由,一是机师对机械近乎痴情的爱,二是花县政府前几年还在他们的合作社开了现场会,说要推广机插秧。政府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错么。


这叫做商机


二哥的一个理想是通过机师联盟,推动当地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目前,收割已经做到了百分百机械化。整地也已经全部机械化了,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你只要加挂一个旋耕机就可以开启机师整田的模式。另外,如果你觉得仅仅是整田还不够味,那就同时加挂一个施肥机,立马就可以开启整田+施肥的高级机师模式。


说到打药,二哥严肃的脸庞透露出一丝期许。他们的合作社已经购买了无人机,可以用无人机来打药。但是目前无人机还难以推广,主要的原因是地块太细碎了,机师刚把无人机升上去,还没开始飞就把药撒到别人家的田里了,农户自然是不乐意的。在水稻种植程序中,目前只有机插秧还不够普及,在二哥眼里,这就叫做商机。


除了水稻,二哥还希望其他作物的生产也能够全程机械化。比如小麦的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但是播种还是人工多。玉米也是如此,播种还靠人工。至于花生,棉花,红薯,机械化的道路似乎还要漫长一些。


如果有机师联盟的加持,一个农民可以种几亩水稻呢?二哥的答案是500亩。如果500亩连成一片,那就再好不过了。超过500亩会有什么问题?主要是管理成本急剧增加,消解了种田的利润。根据这几年种田的经验,二哥发现一季水稻一季小麦,一亩田一年至少可以纯赚1000元,那500亩的收入就相当可观了,当然规模大了人工成本也就高了。


适度规模


二哥的机师联盟也很想租些田来种,他希望能实践一下他关于适度规模经营的效果。去年,合作社在花村租了200多亩地种水稻,全程机械化,效果是很理想的。合作社租地,一亩租金半年就要330元,再扣除人工成本,去年合作社种的这200多亩地就搞到10万的纯收入,而且只是一季水稻。到了下半年,村里就把地拿回去了,不再租给合作社。要是没有政府和村干部动员,你想找农户长期租地真的很麻烦,他们更愿意把地给亲戚朋友种,甚至是零租金也愿意。


二哥计算过,在机师联盟的加持下,一个农民可以种500亩水稻,而他们合作社最多则可以种800亩,再多也不行了。他看过不少实际的案例,并总结出这么个规律:种田大户,甭管你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只要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一般都是亏钱。二哥没有学过农业经济管理,他只是个喜欢开车的机师,但是他对农业的感觉比很多高端的大学教授要敏锐的多。道理很简单,亏了本是农民遭殃,大学教授永远都不会因为劝导大规模种田而遭殃。


作为机师,二哥也算是走了很多地方,接触过不少的种田大户。他的机师联盟主要就是接的大户们的大单。他发现,那些种植规模超过1000亩地的,必然要请大量的农业工,但是这些农业工的管理很不简单,即使偷工减料你也很难发现。亏了几年,最后没办法,很多大户就把地块重新包给几个农户家庭去种,大户直接收取租金了事。


二哥的机师联盟吸引了很多农户加盟,包括强子(相关阅读:《林辉煌:拆了那个厨房!》和老涂(相关阅读:《林辉煌:小组长,快上拖拉机!》,只要有空都来合作社开车。机师们虽然干的是农业的活,但是一点都不觉得没面子,反而对生活有了某种意义上的操控感,就像他们能够操控机械一般。因此,小组里的一些80后小男生,也愿意留在村里开车务农,没有人觉得他们非得外出务工不可。


打工还是务农?


跟其他中西部农村很不一样,花村最早外出务工以及外出务工涉及面最广的是中老年人,尤其是中年妇女。你比如说50多岁的妇女,很多都在温州做家政服务,她们也就是五六年前才出去的。做家政服务,一年可以赚六七万,一般都是两口子都去,男的可以做保安,开车,搞搬运。


40岁左右的年轻人,则基本上都在村里,他们是最壮的劳动力,刚好可以干农活,加上有60多岁的老人的协助,他们在村里的收入也有七八万。如果你愿意扩大种植规模,尤其是种些经济作物,一年纯收入超过15万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可见,在花村,很多人外出务工并不是因为年纪轻,而是因为年纪大了,干农活没那么得力。加上有机师联盟的助力,很多家庭劳动力都可以被释放出来。40多岁的人能开机械,有学习能力,有扩大种植面积的雄心,他们留在村里务农反而是一个好的选择。


“钱又不少赚,干活又自由,还可以一起开车,这种日子有什么不好”,二哥严肃的脸庞透露出一丝傲娇。


再说了,年轻人在村里开车务农,不仅有收入,有自由,还有大把的机会来为人民服务。这不,二哥去年就当上了小组长,就跟老涂和强子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作者: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院长助理),编辑:susu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