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耐心正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2020-12-14 16:53

失去耐心正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利维坦按:卡夫卡在他的日记中曾写道:“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和其有关,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漫不经心,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


在现如今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耐心缺乏”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通病:对某事/人的专注度和专注时长降低,难以在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上投入精力。不过,依旧有年轻人选择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比如敦煌壁画修复。培养耐心,实则是一个心身并进的问题,毕竟,那是我们有限肉体对于无限时间的谦卑理解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作者:Markham Heid,译者:苦山,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 Inc. Magazine


在美联社宣布乔·拜登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的两天前,他曾试图平息国民的紧绷情绪。“(民主)有时需要一点耐心,”他表示,“保持冷静……(计票)进程正在进行中。”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进程还不够快。每过一个小时,美国选民的紧张和挫败情绪似乎就会更强烈一分。抗议和反抗议爆发了。仅仅在经历了短短几天的等待后,美国似乎就已经要失去它所为之自豪的所谓团结、凝聚的精神。让我们将这一情境与2000年乔治·W. 布什和阿尔·戈尔(Al Gore)的竞选进行对比,当年,在选举日之后的五个星期里,结果一直悬而未决。假如你无法想象今天的美国能忍受这种拖延,那么我告诉你,专家们也无法想象。


“耐心是一种性格优势,但我们的社会无疑将它忽视了,”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心理学副教授萨拉·施尼特科尔(Sarah Schnitker)博士说,“特别是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我们的技术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我认为它改变了我们对于何时需要等待、需要等待多久的心理预期,还改变了我们对于忍受苦难的普遍理解。”


施尼特科尔的大部分研究都以“耐心”为核心。她说,从亚里士多德到托马斯·阿奎那,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把耐心视为人类最崇高的品质之一。同样地,大多数东西方主要宗教——从犹太教、基督教到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将耐心描述为一种值得钦佩和培养的基本美德。


版画《耐心》,1540年,汉斯·赛巴尔德·伯汉姆(Hans Sebald Beham)绘。© wikipedia


但是,自从工业革命开创了一个以速度、生产和消费为重的新时代以来,耐心已经失去了它的吸引力,施尼特科尔说。“我们的文化只关注快速致胜(quick win)和快速解决问题,”她补充道,“如果你是个耐心的人,就会受到这样一种误解,别人会认为你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受气包——人们总觉得,耐心并不是赢家会拥有的东西。”


我们有经济、政治和环境层面的理由相信,美国对耐心的蔑视最终会让它(以及全世界)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即便抛开这些担忧不谈,施尼特科尔说,对于心理健康和幸福来说,耐心似乎也非常重要。“它与生活满意度、希望、自尊和规范的行为呈现正相关,与孤独、抑郁和焦虑则呈现负相关。”她说。


我们许多人都迫切地感到上进和做出成就的压力,而耐心可以减轻这种压力,它还可以取代许多人如今所需要,乃至逐渐依赖的浅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通常来自我们购买、观看和以其他方式消费的事物。施尼特科尔说:“我认为,今年的疫情和政治形势都向我们表明,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耐心。”


幸运的是,有数种方法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且它们都有证据支持。


© DeviantArt


理解耐心的本质


需要耐心的情境通常有三种。


“一种是应对日常麻烦的耐心,”施尼特科尔说。这类情境包括在商店排队,等待网页浏览器加载,以及其他会导致延迟或挫败的日常事件。第二种她称之为“应对艰难困苦的耐心”,指的是无明确期限的情境,比如患上慢性病,或是忍受其他会带来持续性忧虑和不确定性的事件。最后,还有“应对他人的耐心”,这是人们在与任性的孩子、讨厌的同事或其他难相处的人打交道时所需要的耐心。


在媒体宣布拜登获胜的前一天,施尼特科尔在接受Elemental网站采访时说:“眼下是一个很有趣的时刻,因为这场选举实际上需要全部的三种耐心。这一时刻中,你在等待一个结果,也许还在应付与你意见不一致的亲戚,同时,人们还在应对长期两极分化的想法,以及寻得更多团结的需求。”


© Tenor


她说“耐心”这个词(以及形容词“耐心的”)来源于拉丁语中的“忍受苦难”(译者注:patientia)拥有耐心的人是那些能够忍受不愉快的事情,而不让它影响他们的情绪或行为的人。


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这个定义,你就会开始意识到,耐心(或者说毫无耐心)对于焦虑、抑郁、愤怒和其他消极情绪状态以及强迫行为的影响是多么重大。这一切的病症都与忍受某人或某个情境能力的缺失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当下对于快乐的执着——对寻找更多的快乐并让它持续下去的执着——部分是由于缺乏耐心导致的;我们不希望花上很长时间来等待下一个愉悦、快乐或幸福的时刻到来。


为什么这些日子里,我们都这么没有耐心?施尼特科尔再次指出,当代生活的许多元素将速度和简便的优先性置于耐心和忍耐之上。“我们只追求即时的满足,并且我认为广告和技术行业不断将我们推向这个方向。”她说。无论一个人想要什么——食物、娱乐、信息、物品、性、金钱、启蒙——我们不断地被告知,通向它们的最快途径即是最佳途径,尽管种种迹象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 Giphy


例如,匆忙和急迫(的行为态度)与压力和激动有关。“当我们加速一切的时候,当我们产生这种‘快快快!’的心情的时候,交感神经就会变得过分活跃。”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员彼得·佩恩(Peter Payne)说,他研究的内容包括冥想运动和气功、太极拳等运动对健康的益处。


尽管适度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对人无碍,但假使这一系统保持长期的过度活跃,就会与焦虑、抑郁、头痛、睡眠不好以及心脏、肠道和免疫系统疾病产生关联。总是匆忙行事似乎会助长这种过度活跃,及其带来的许多危害。(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stress-management/in-depth/stress/art-20046037)


缺乏耐心也可能会使人们错过那些让生活获得意义的体验。研究人员发现,努力似乎是满足感、满意感和其他积极情绪的必要组成部分。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特聘教授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说:“许多快乐在于行动的过程,而不在于做完后的结果。”她表示,付出努力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目标感、意义感和人际连接感——而这些都是自尊和其他积极心态的源泉。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说快速或轻松的事情都是坏事,而是想说,快速和轻松的方式并不总是最佳方式。当人们失去保持耐心的能力,他们可能也会无法再获得那些能让生活达到最令人满意和愉快状态的事物,同时,这也会增加他们产生一切与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的风险。


如何培养耐心


人们越是锻炼自己的耐心“肌肉”,这些肌肉就会变得越发强壮。施尼特科尔说:“生活中有很多练习等待的方法,并且这种做法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耐心。”


例如,每当你遇到等待的场合(不管是在商店排队还是赶上堵车),都是练习耐心的好机会。“不要用这段时间去拿起手机,查看社交动态或是新闻推送——我认为这个办法真的很有帮助。”她说。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研究发现,频繁使用智能手机会使人们变得更加不耐烦、更加冲动,这也佐证了她的观点。(link.springer.com/article/10.3758/s13423-016-1011-z)


施尼特科尔说,在等待或是受阻的时候,练习一种被称为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或“重构”(reframing)的技巧可能会有所帮助,简单来说,它指的是把某件事看作一个机会,而不是一场困境。


“当人们能够把可能被视为威胁或痛苦来源的事物重构成一场有用的挑战时,我们知道,这是有益处的,”她说,“因此,如果你告诉自己,耐心对我的心理健康有好处,因此我需要培养耐心,那么你就能将这些等待的时间重构为有助于自己的绝佳机会。”


© Healthline‍


她说,在与那些让你神经紧张的人打交道时,或是在需要长时间等待的场合下,认知重构也是有帮助的。“因此,在这次选举中,我可以告诉自己,这段时间的等待应该能让我部分重拾对这套制度的信心,因为它向我表明,我们关心我们的民主,并且它确保了每个人的选票都被计入,都有价值。”她说。


在人际关系中,重构可能意味着你会将想法从“这个人很烦人”转变为“和这个人在一起是我锻炼耐心的机会”。它还可能意味着,你将会努力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问题。


最后,施尼特科尔表示,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和类似形式的冥想也有裨益,因为它们能提高你对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感知力。正是这种感知让你能够对自己的习惯、对他人和外部环境的评价进行有益的调整,从而增强你的耐心。


“在当下,我们没有太多文化叙事来帮助我们理解等待或忍耐。”她说。重新发现耐心并重新将耐心置于优先地位,这可能是创造更有益的叙事的方式之一,也是抵挡当今世界上那么多让人感觉不对劲的事情的一种办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作者:Markham Heid,译者:苦山,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原文:elemental.medium.com/how-to-cultivate-patience-the-ancient-virtue-we-all-need-right-now-afd144abb507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