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资源枯竭以后,我的家乡还能不能活?
2021-04-16 21:00

城市资源枯竭以后,我的家乡还能不能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箭厂(ID:arrowfactory),作者: 赵兰溪,编辑:嘎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时间停止的城市


荒废的油田上裸露着无数被开采过的“伤痕”,成排的居民楼里空空荡荡,覆盖整座城市的白雪上几乎看不到人的脚印,电影院只剩下一堵破烂的外墙。


这是甘肃玉门老城区。玉门曾经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别称“油城”,也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这座建立在油田上的资源型城市逐步走向衰退。1999年政府决定搬离,数万居民弃老城外迁,玉门渐渐成了一座“空城”。


摄影师陈澍是土生土长的玉门人


“此处的时间是停住的。”土生土长的玉门人陈澍这样描述。在他的感受里,从搬迁的那一刻,玉门就没有再往前走,也没有后退。


他印象最深的,是玉门曾经的繁华。步行街的两边都是卖各种杂货的摊贩,在那条街上,可以听见上海话、广东话、四川话、东北话……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如今,玉门的街上几乎空无一人,当下的荒凉和记忆中的热闹叠加在一起,给陈澍带来强烈的不真实感。


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是许多资源型城市都要面临的问题。


玉门当地目前仅存的商业街


二、资源枯竭以后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它的资源型产品在城市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资源枯竭型城市则是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走向枯竭状态,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


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国务院发布,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评定。2008年、2009年、2012年,中国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王树义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由于资源型城市在早期规划时缺乏预见性,所以当资源枯竭后,城市再转型就举步维艰。


1999年政府决定搬离,数万居民外迁,玉门渐渐成了一座“空城”


玉门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油气采炼业曾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70%以上,过度单一的产业结构特征十分明显。


此外,地方政府为服务油田开采而兴办了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糖酒、五金、饮服等配套的商贸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在油田枯竭后,绝大多数破产倒闭,由此,玉门的工商业体系全面崩溃。


“油城”玉门举行纪念“铁人”王进喜逝世50周年纪念会


玉门人陈澍记得,自己从小就看着父母在油田上班。长大后,身边的同学去外地上大学,又都回到了玉门,因为这里的工资待遇好,中石油会为员工提供免费住宅。那时候,玉门市民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大家可以在俱乐部、职工之家里打扑克、搓麻将、玩台球、跳交际舞等等,每两年还会举办一次庙会。


玉门政府和大部分居民搬迁后,这些曾经热闹的场所都变成了空房


搬迁后的玉门老城


三、城市转型之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余建辉指出,对于不同资源类别的城市,要结合其问题特征进行转型:金属非金属类城市要将城市建设和自身产业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历史特色的城市;煤炭类城市要重点治理塌陷区,做好失地农民等的安置工作,发展煤化工、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石油类城市要在科学评测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搬迁,延长石油产业链条,对外进行技术和劳务输出。


“铁人”王进喜出生于玉门市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具体而言,转型的一种常见方式是根据当地的资源培育接续产业


比如宁夏石嘴山市,曾是生产出当地第一吨煤、第一吨铁、第一吨钢的老工业城市。依靠原本雄厚的工业基础,改造传统工业,引进高环保指标的新技术,促进工业转型“老树开新花”。


又如四川第一大煤田华蓥市,曾长期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煤炭产业,是著名的“川东煤都”。自2009年3月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城市以后,掀起创业热潮,相继关闭130多家煤矿、水泥等矿山资源型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传统资源型工业向战略性新兴工业快速转型,并坚持了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和扩城靓市。


也有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玉门一样,暂时还未找到最适合的转型出路。


陈澍与当地领导探讨转型出路


比如曾经为新中国贡献了第一炉铜水的安徽省铜陵市,在铜矿资源接近枯竭后,2009年重工业仍占工业结构的94.9%,发展无以为继,自请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


曾经的国家重要煤炭基地之一黑龙江省鹤岗市,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后,鹤岗市的GDP持续下滑。在十多年时间里,鹤岗已流失了约10万人口,慢慢发展为了一座“人口收缩型”城市。如今,鹤岗的房价也跌至全国著名的“白菜价”。


四、利用“荒城”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另一常见方法是发展旅游业


重庆万盛就是一个“因矿设区”的城市。但随着煤炭储量的日益枯竭,万盛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


万盛将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通过规划建设以黑山谷旅游景区为核心的一批精品景区:利用平山区和鱼田堡等多达100平方千米左右的煤矿采空区,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草地运动、山地运动等项目, 将工业遗址规划为国家矿山公园;通过景区建设分步骤带动旅游产品开发,先后规划了九锅箐国家森林公园、天籁谷黑山森林世界、羽毛球文化主题公园、鱼子温泉水街等等。


现今,旅游业已成为万盛的新支柱产业,带领万盛走出了资源枯竭的困局。旅游项目的建设也促进了当地的生态发展,万盛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4%,2019年国家发改委评价万盛:“从‘煤都’,蝶变为‘美城’。”


玉门当地的红色旅游产业


陈澍看到,玉门当地领导有想要重建这座城市的决心,他们希望以历史人物“铁人”王进喜在玉门奋战十年的故事为核心,将玉门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准备重修破旧的外城墙,也在积极筹划着招商引资。但这个方法目前收效不明显。来玉门观光旅游的人寥寥无几,参观人群主要以少数领导干部为主,难以吸引大量足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游客群体。


陈澍的想法是,玉门地理位置偏,交通不便,建厂也不会像其他地方发展那么快。红色旅游景点难以吸引旅游消费的主流人群,也就是90后的年轻人。陈澍也担心,玉门翻新后,会失去这座城市原有的特色,“它就失去了竞争力,因为全国这样的地方太多了,随便任何一个城市都是这样的。”


陈澍认可通过文旅复兴玉门的思路,但是他主张基于玉门本身“荒城”的性质,将玉门打造成日本的大地艺术祭、濑户内海艺术节这样的大型文旅胜地。


陈澍想将玉门打造成日本的大地艺术祭这样的大型文旅胜地


身为摄影师的陈澍感受到玉门能不断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觉得玉门有一种很原始的味道,“像铅球这样的钝器,砸在地上的力量感。”


陈澍的想法听起来天马行空,也让很多官员觉得不知所云,但陈澍觉得这恰恰是新时代的“铁人精神”,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仍然坚持创新、勇于突破。


目前,陈澍还在努力和地方政府斡旋,争取在玉门作出艺术展。


陈澍的理想主义路线是否真的能重振玉门的辉煌?玉门这座荒弃了近二十年的城市是否会一直空无人烟?这些问题只有留待时间回答。


陈澍试图用结冰的衣服表现凝结的瞬间


参考资料:

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2013.11.12

2.王树义、郭少青:《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1

3.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路径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1.3

4.张永凯:《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探讨——以甘肃为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3

5.许凌:《宁夏石嘴山市:工业转型“老树”开新花》,中国经济网,2021.4.8

6.范样:《华蓥市2019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获评“全国优秀”》,广安日报,2020.10.15

7.荆晓强:《华蓥“煤都” 之变 :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生之路》,中国网,2018.7.11

8.钟煜豪:《经济增速成全省倒数第一后,安徽铜陵正在自我解剖》,澎湃新闻,2020.5.3

9.《鹤岗房“白菜价”的背后:煤炭资源型城市,还有救吗?》,矿业汇,2019.4.22

10.杨振之:《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旅游业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复兴之路》,旅游学刊,2013.8

11.王筱筠、简小军:《国家发改委这样评价万盛转型发展......》,万盛日报,2019.1.3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箭厂(ID:arrowfactory),作者:赵兰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