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本“男人圣经”能让人变成硬汉?
原创2021-06-08 17:29

有没有一本“男人圣经”能让人变成硬汉?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因为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会夹着毛绒玩具,我的朋友阿尔法花泽类遭到了女朋友的嘲笑,笑他娘,是认真的嘲笑。

 

这种指控令他痛苦,络腮胡子都白了几分,于是他痛定思痛,打算去文化领域之中寻觅成为真男人的办法,让我给他推荐几本书、几部电影或是几种游戏,试图通过它们寓教于乐地塑造阳刚之气。

 

于是,我一头扎进了网络巨浪、投身于书屋之中,开始以“男人圣经”“男人必看”“真男人”为关键词,在知识海洋中寻找“失落的约柜”好助他成为伴侣心中的Real Man。

 


文化领域从来不乏硬汉方法论。

 

从教你成为更强大男孩的宝典,到教你如何恋爱的“把妹圣经”,再到被誉为男人圣经的《教父》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产品,塑造真男人的说辞和隐喻早就实现了全年龄无死角的覆盖。

 

按照阿尔法花泽类抱娃娃被笑娘的“症状”,我决定开始为他从头寻找硬汉的气息,也就是世面上给小男孩看的《男孩宝典》。

 

 

跟《女孩宝典》试图通过从整理房间、造娃娃、做瑜伽和穿衣服塑造出的“优雅”不同,《男孩宝典》力求从玩溜溜球争第一到火灾逃生,再到催眠他人之类的技巧,将培养男孩成为勇敢、富有荣誉感和冒险精神的强大男孩。

 

制作精良的广告说辞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它声称:“为男孩成长埋下一枚强健的种子,就收获一个‘强大’的男孩。”

 

基于学习要打好基础的概念,我将它加入购物车,准备将它作为阿尔法花泽类塑造初级男子气概教科书。

 

 

当然,性魅力也是社会评价男子气概的重要标准。关于这一点,只需要在凌晨夏日大排档中的咸湿对话内容中就能轻易Get到。

 

在中文语境里,关于提升性魅力里的指南圣经,是由调查记者尼尔·施特劳斯撰写的《The Game》,但因为书名被翻译为了《把妹达人圣经》,所以人们往往重视它的操作性高于反思性。

 

不过,基于他后半部分对于人生和自我价值的感悟,能令人更加珍稀爱情、尊重女性,所以我把它也当成了阿尔法花泽类的学习书。

 

反思性极强的一本书就被包装成了渣男指南,还被称为圣经,可悲,可叹

图片来源:豆瓣

 

当然,备受硬汉追捧的马里奥·普佐《教父》三部曲肯定也不能少。

 

在现实生活里《教父》金句少不了,甭管是社会老哥,还是硬汉领导,用几句台词和段落,形而上地为你指点迷津,比如:

 

你生气了,他们会说:“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假如你突然粗心搞错了件事,他们还会语重心长地对你说:“我花一辈子学会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

 

看见某个企业又出事了,他们又会告诉你:“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现在,这句话出现的概率可能跟“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差不了多少了。



甭管是电影太棒,还是金句太多,总之,你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碰见模仿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维托·柯里昂复制人。

 

而汤姆·汉克斯在1998年电影《电子情书》里和女主聊天的台词:“教父是易经,是一切智慧的总和,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更是彻底让包含权谋、家庭、坚强多种元素的《教父》成为了“男人圣经”。

 

图片来源:《电子情书》

 

但是,在为阿尔法花泽类寻踪的过程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疑惑,那就是:

 

这些被称为“男人圣经”和“男人必看”作品背后的某种美德隐喻,该简单地用性别来定义、分类吗?

 

 

甭管是中国街边的“成事”文学,还是美国黑帮电影里被一再推崇的“攻守同盟”,亦或是日本电影里的武士;你会发现里面颂扬的勇气、果断、野心之类的特质,总是在刻板印象中被归于男性应该拥有的气质。

 

或许你会把男性特质视为性别决定的天性使然,但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来源:GoodFellas (1990)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1935年新几内亚的人类学考察时发现,当地3个原始部落生活中的性别特征,完全有别于刻板印象中男女该有的样子。

 

比如,在阿拉佩什部落里,不管男人女人,温柔和平最受褒奖;蒙杜古马部落则是不管男人女人都非常尚武,动不动就砍人头、吃人肉;而德昌布利部落的生活状态则是女性阳刚、男性阴柔,女人当家作主,男人则温柔婉约、费心打扮获得女性青睐。

 

基于这种观察,她在日后著作《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中提出:性别气质并非天生,而是后天的文化塑造。



在主流文化中被普遍认同的“勇敢、重视荣誉”之类的男性铁血特质,在社会学教授马莱斯维奇看来就是社会分工和组织需求的产物。

 

他认为,性别气质分化起源于国家战争。男性被指导成为刚毅的战士,而女性则从过去一起狩猎的环境中抽离,回到相对安全的地方成为养育新战士的人。

 

去年一个考古团队在对大约1.7万至4000年前,埋葬在美洲107个地点的429具人类遗骸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女性在原始狩猎采集社会中,并非完全以采集者身份出现。根据模型估计,那个时代美洲地区30%至50%的猎人是女性。

图片来源:sciencemag

 

在男子气概形成的初级阶段里,最极端的例子可能是斯巴达。

 

在《300勇士》的时代,斯巴达女性地位要比同时期希腊半岛城邦的女性地位高了不少,她们不但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还有继承权。

 

这种地位差异的背后,其实就是性别分工的结果。在整个社会极度强调力量、尊重战士的另一面,生出男人的女性地位也必须得到尊重,因为她们是生产者,是这个战争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一名斯巴达母亲将盾牌交给快要出征的儿子,告诉他:

“拿着它回来,或者躺在上面回来。(即要么战胜归来,要么英雄战死回来)”

图片来源:Jean-Jacques-François Le Barbier @ public domain

 

不过,崇尚男性力量的气质并非一成不变,文艺复兴之后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男性尤其是较高阶层的男性以阴柔为美,以奢侈为荣,而过去不苟言笑沉默的硬汉形象也随着卢梭提出的感性崇拜而开始瓦解。

 

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迅速打破了这一趋势,重新将传统男性的勇气、坚强和对国家的义务的男性气质构建为国家灵魂。

 

随后的《拿破仑法典》更是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男性是一家之长的原则,丈夫有保护其妻子的义务,妻子有服从其丈夫的义务。”这意味着男子气概与权力握手,同时也标志着父权制的正式崛起。

 

大革命前后的很多艺术作品能够展现这种思想变化,比如这幅雅克·路易·大卫画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就展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古典男子气概的追捧:兄弟三人决定替家人报仇的宣誓画面,隐喻着城邦的利益高于个人和家族的利益,荣誉和自我牺牲是义不容辞的公民品质。

 

与此同时,分割学说(doctrine of separate spheres)基于生物性因素提出的专业互补概念,为“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说赋能,强调男性负责金融、法律、政治工作,女性负责居家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小时候老师说“男孩适合学理,女孩适合学文”的歧视源泉。

 

在这一时期,欧美男子气概有两个特点:一是重视荣誉,就像普希金为了名誉会跟丹特斯决斗至死;二是对家庭生活富有热情,就像《拿破仑法典》里要求丈夫必须对家人的福祉负责那样,常常和孩子打成一片,以此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在这时的文学作品中,温暖、独立而自主、富有勇气的男性气质是褒奖的对象,而那些用铁腕甚至是暴力控制家庭的男性,就是大众心里的恶魔。

 

《夫妻有别:生儿育女家庭指引》,Samuel william fores,1793

图片来源:teainteacu.com

 

然而,到了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使得男子气概再度发生了变化。男子气概研究专家安德鲁·麦史勒把它称为:崇尚竞争的工业化男子气概。

 

这种新型男子气概被学者称作“男性气质大礼包”,一共有4项原则:

 

1.“No Sissy Stuff 不能娘”:男人不能表现出一点女性化的特质,也不能示弱。

2.“The Big Wheel 成为大人物”:就是要立长志,做大事。

3.“The Study OAK 做个男子汉”:要求男性按古典男子气概要求自己,坚强勇敢而独立。

4.“Give ‘EM Hell 别问,问就是冲”:男人就得迎难而上,敢于以身犯险。

 

这套听上去就很中二的行事方法论,其实普遍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甭管是微博里“要做第二个xx”的自我宣言,还是“别问,问就是冲”的心态,或是女孩跟男孩吵架时的嘴硬,其实本质上都是这套硬汉方法论的延伸。

 

 

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一方面是新工业生产方式重新要求男性要有铁一样的性格:简单来说,就是工业化管理模式要求的不是热情,而是男人甘愿把自己当作生产机器的齿轮,任劳任怨地换取报酬。

 

而当把过去在大城市工厂出人头地的目标变成在写字楼里追求升职加薪,这套要求“踏实肯干、富有闯劲”的逻辑依旧适用。

 

 

而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男性跑到大城市打工以此养家糊口,男性在外担当家庭顶梁柱的形象就显得愈发立体;相应的,在故乡的女性身份,就被理所当然地加深了“主内”的形象。

 

这种变化让男性女性的关系从此前的分隔走向对立,使得任何一项不符合“男性气质大礼包”标准的特质都会引起被攻击的担忧:一个具体案例是在小时候男生群体里,男孩的哭泣从不会引来伙伴的同情,而是耻笑,而家长也会告诉你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不能哭。

 

图片来源:Big Boys Don't Cry

 

从文明社会中的“男性大礼包”,到亚马逊丛林的子弹蚁,再到非洲马赛人过去的狩猎狮子,从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现象里,你能感受到“成为真男人”的过程大多是一场残酷的试炼。

 

而这些试炼是人类社会刻意构建的挑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亚马逊一个部落的男孩成人礼,就是套上装满子弹蚁的手套,忍着剧痛,翩翩起舞

图片来源:B站@寰球大百科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被誉为“男人圣经”的《教父》,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者母亲给他的灵感。

 

在马里奥·普佐第二本小说《幸运的朝圣者》的再版序言里,他说:“我的母亲是个很漂亮、很好的人,但也是一个相当理性的人,因此每当我要写教父的话语时,我的内心深处就会听到母亲的声音。”

 

战后60年代,随着女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德不该被性别框住;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男子气概的危害。

 

 

因为很多男性从小就会被教导不要轻易袒露感情、流露柔软一面的行事逻辑,所以导致它常常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阻碍。

 

不用提什么恋爱或是工作,就说自己的父亲,可能大家一提起来都能联想起沉默寡言的爸爸形象,想起父爱无言之类的电视剧台词。

 

这种现象在外国也很普遍,比如《辛普森一家》里不善于和子女、伴侣交流的侯墨,就是美式 loser father 的典型画像。

 

 

同样,这种由男性气质塑造的性格,也会把遇到挫折后的倾诉视为耻辱,进而加剧一些人的无助感。甚至,一些极端案例中,部分男性会面对身体病痛时也拒绝求助。

 

而在很多时候更具危险性的是“男性气质大礼包”的冒险原则,在这条逻辑之中暗含的为达目的不则手段的概念背后对暴力的容忍,极易造成各种暴力犯罪。

 

比如挪威布雷维克不惜杀死77个无辜少年,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净化欧洲”的荒唐理想,而在校园暴力中,校霸欺负他人也是一次获得“尊重和地位”的方式。

 

要展现权力,暴力不可或缺

 

随着当代社会发展,性别分工变得逐渐模糊,当出现越来越多不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就导致了很多人对传统男子气概消散的忧虑。

 

因此,在互联网领域你能看见很多呼吁重返传统的论调,还出现了不少专注于训练男子汉的教育机构。

 

暂且不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把性别刻板印象视为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按照性别粗暴训练孩子的做法,无疑让人联想起杨永信电疗的逻辑。

 

 

事实上,只要是性别刻板印象还在,人们还是会把预设好的性别分工逻辑当作精神锚点,进而不断地审视自己:看看到底这里符不符合性别标准,那里又到底有没有越轨,最终在审视下踏入预设好的陷阱,在不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苦苦挣扎。

 

因此逃离这个陷阱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承认所谓的两性气质,不该是男人不能抱毛绒玩具、女孩不能喜欢做模型这种粗暴的二元论;而是要承认这些特质该是像色卡一样均匀分布,无论你选哪个都该被认可。

 

想到这,我删除了帮阿尔法花泽类挑好的指导手册,然后给他打了个电话,告诉他:

 

“抱毛绒玩具没什么丢人的,尊重你自己的天性吧,在男人之前,你先是个人。”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2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