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2021-07-06 19:23

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ID:biokiwi),作者:bio kiwi,头图来自:unsplash


2021年7月4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两位宇航员成功实现出舱作业,这是自2008年首次太空行走之后,中国人再次踏入太空这片未知的世界。


事实上,从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开始,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就从未停歇过。但早在人类进入太空前,其实已有不少“前辈”为我们探过路了,而它们的功绩却鲜为人知。不仅如此,人类能够顺利完成太空探索,也少不了它们的帮助。


它们,就是航天实验动物


1940~1950:残酷的太空动物实验


动物被送进太空的实验,要从人类对太空最原始的探寻方式——气球开始。使用氦气的气球可以一直升到离地面30公里以上,虽然这个高度仍然处于地球大气层的范围之内,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太空(960公里外),但其中的环境已经和地球表面完全不同了。


1783年,Montgolfier兄弟首次尝试把一只羊、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作为对照)放飞到460米的高空,来探究生物进入天空以后是否会受到影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的生物航空实验,为后来人类上天打下了基础。


Montgolfier兄弟的热气球 | 图源:Molynk, A.


随后,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为了大规模开展太空研究,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毕竟火箭没有那么多),就不断地尝试用气球将各种动物,包括果蝇、小鼠、仓鼠、豚鼠、猫、狗、青蛙、金鱼、猴子等等,送到数万米高空,来研究太空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他们为其研发的生命支持系统是否有效。仅在1953年这一年时间,气球载着动物升空的实验就进行了23次。


而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对德国V-2火箭的研究,二战后美国开始试图将各种动物送到更远离地面、接近太空的地方。最早在1947年,他们把经典的模式生物果蝇用火箭送到太空,来探究太空辐射对其产生的影响。但是果蝇和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实在差别甚远,它们虽然能安全回来,但也证明不了什么。


于是,研究人员把目光放到了其他哺乳动物身上——猴子和狗。


1949年将猕猴送上太空的V-2火箭 | 图源:史密森尼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1949年开始,短短几年间,美国人用火箭将至少十几只猴子送到100多公里外的太空。不出意外的,三分之二的猴子都在落地前就死亡,为航天探索付出了生命。


相比之下,苏联人更喜欢送狗上天。1951到1952年间,十几只流浪狗被送到太空,也是多半有去无回。这其中,最著名的是1957年真正进入太空(进入到地球轨道)的第一只地球生物——一只叫作“莱卡”(Лайка)的流浪狗。


之所以选择流浪狗,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家认为,流浪狗对饥寒等恶劣环境具有更高的耐受能力。最后,这只叫做莱卡的“幸运狗”在仅有的一层金属外壳保护下,踏上了有去无回的征途(苏联并未研究出返回地球的技术),在进入太空几小时后,因太空舱过热而身亡。


“登入太空第一狗”莱卡的纪念碑 | 图源:James Vaughan


由此可见,在太空探测技术并不发达的那个年代,这些太空动物实验是无比残忍的,但无奈的是,这些实验又是载人航空前所必需的:因为没人知道太空的真实环境是什么样的,所以需要通过动物实验去尝试探索。


这些实验动物冒着生命危险提供的珍贵数据,为后续的载人航天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同时,像“莱卡”这样的“明星航天动物”,它们的遭遇也推动了关于航天动物实验伦理问题的讨论。再加上后续载人航天与航天登月的实现,航天动物实验也逐渐越来越少,对动物自身健康的考虑也越来越多。


1959年成功上天并存活回地球的松鼠猴Baker小姐,于1984年去世 | 图源:美国宇航局


1970年代:另辟蹊径的动物实验研究


伴随着松鼠猴、狗、黑猩猩纷纷上天,以及人类的成功登月,动物航天实验的热潮也逐渐告一段落,但是科学家仍然要探索太空生存的问题,尤其是失重情况下暗藏的各种隐患和危机,由此也诞生了不少另辟蹊径的动物航天实验。


1970年,美国宇航局将两只牛蛙送上了太空,目的是为了探究失重环境会不会对前庭系统造成影响


所谓前庭系统,主要是负责感知身体平衡和旋转。而太空的失重环境与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截然不同,因此研究前庭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正常十分重要。之所以选择牛蛙,是因为牛蛙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前庭器官;同时,作为一种两栖类动物,牛蛙可以很好地生活在水中,也就降低了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发难度。


最终,通过电极监测,青蛙的前庭系统在失重六天之后,逐渐适应了太空环境,慢慢恢复正常。


运送牛蛙的航天器 | 图源:NASA


而在1973年的一次载人航天过程中,两只小蜘蛛被带上了太空。研究者希望借助蜘蛛织网的这种行为方式,来探究失重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很可惜结果并不理想:虽然上太空之后,蜘蛛的织网能力确实大幅度下降,织出来的网更稀疏,也没那么成型。但与此同时,这两只蜘蛛也饿扁了,很难判断是重力、还是肚子饿,亦或者是实验室压力太大导致的行为异常。


这个实验并不算很成功。


蜘蛛在太空中织网的图像,可以看到网的形状不规则 | 图源:Witt P N, et al. 1976


和奋力织网的蜘蛛们在同一班航天飞船上的,还有两条加拿大底鳉和它们的50枚鱼卵。研究者想要借此探究鱼类的三维空间运动能力是否会受到失重影响,以及失重环境下胚胎发育的状况。


刚进入太空时,因为失去了重力引导的前庭系统作用,以及光给予的视觉信息,小鱼只会不停打转。但到了第22天的时候,小鱼已经可以正常游泳,这说明虽然失重环境可能会对鱼类的空间运动能力有影响,但随着身体的不断调节,这种影响是可以被适应的


而那50枚鱼卵中的48枚,也在飞行期间被健康孵化出来。


加拿大底鳉 | 图源:Wikipedia


2007年:太空生存的王者


在后来一系列的动物航天实验中,有这么一种动物,其传奇性可谓无“动物”能比:它甚至可以完全裸露地在太空环境下生存。


这个“传奇”动物,就是属于缓步动物门的水熊虫。


在地球上,水熊虫就因为它超强的适应能力而闻名:在超高海拔的喜马拉雅山,或者是深海四千米的海底都能发现它们的踪影;即便是在极度恶劣的低温、缺氧、环境下,水熊虫还可以通过隐生(Cryptobiosis)的方法存活下来。因此,目前它也是公认的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生物。


水熊虫的长度一般只有1毫米左右 | Wikipedia


于是,在2007年欧洲的一次太空飞行中,两种水熊虫被带到了太空,并且暴露在不同的紫外辐射环境下。在最强烈的辐射环境中暴露30分钟后,虽然只有少数几只水熊虫存活了下来,但是这几只水熊虫产生的后代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


它也是目前为止,在没有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唯一在太空中存活下来的多细胞生物。水熊虫体内保护它免受辐射和真空影响的生物机制,自身的DNA损伤的修复过程,都还是未解之谜。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缓步动物成为目前太空生物学的明星物种——它身上这些未解之谜的答案,可能就是解开未来人类太空生活奥秘的钥匙。


不同处理条件下水熊虫的生存率变化 | 图源:Jönsson K I, et al. 2008.


纵观从40年代开始的动物航天实验,动物的航天飞行都是为人类航天而服务的,比如探究人类能否生存,在失重环境下身体器官、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及我们的终极目标——在太空中自由生活。


这个过程中,很多实验动物的付出和牺牲,值得我们铭记:正是它们的牺牲与奉献,才使得我们的航天事业不断前进,也让我们对未来的航天事业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谢谢你们!


参考资料:

Beischer D E, Fregly A R. Animals and Man in Space: A Chronology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Through the Year 1960[M]. US Naval School of Aviation Medicine, US Naval Aviation Medical Center, 1962.

Gray T, Garber S. A brief history of animals in space[J].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1998: 05-26.

DL SCKEDULED. Orbiting Frog Otolith. 1970. https://ntrs.nasa.gov

Witt P N, Scarboro M B, Daniels R, et al. Spider web-building in outer space: evaluation ofrecords from the Skylab spider experiment[J]. Journal of Arachnology, 1976: 115-124.

Von Baumgarten R J, Simmonds R C, Boyd J F, et al. Effects of prolonged weightlessness on the swimming pattern of fish aboard Skylab 3[J]. 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1975, 46(7): 902-906.

Jönsson K I, Rabbow E, Schill R O, et al. Tardigrades survive exposure to space in low Earth orbit[J]. Current biology, 2008, 18(17): R729-R73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ID:biokiwi),作者:bio kiw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