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为何要将台积电“吃干抹净”?
2021-10-17 08:30

拜登为何要将台积电“吃干抹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作者:清柠,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1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终于对赴美建厂松了口。他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坦言,美国建厂成本远高于台积电预期。对于半导体行业本土生产的行业趋势,他也表示半导体本地化不会加强供应链弹性,甚至可能“降低弹性”。


在他发出抱怨之前,美方官员早已开出了“无法拒绝的条件”。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美国政府已经要求供应链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交出涉及库存、订单、销售等数据。与今年上半年的表态相比,她的态度显得十分强势。


“如果你们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交出信息,我们会通过政策工具要求企业交出来,我们不希望走到那一步。但必要情况下,我们会采取行动。”


留给台积电左右逢源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01 复产复工乏力,白宫施压芯片企业


美方官员之所以对台积电步步紧逼,是因为他们完不成“绩效指标”。


自拜登上台开始,美国政府一直在通过行政令和行业峰会等方式,推动上游制造业发展。再借助“放水”的美元刺激下游消费。完成“经济复苏”的闭环。对于美国而言,汽车产业是美国制造的立足之本,现在国本最需要的,就是芯片。


今年8月,拜登就发布白宫行政令,要求2030年全美销售的半数汽车为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白宫邀请了通用和福特等传统车企,要求他们“保就业、造新车”。由于没被白宫邀请,马斯克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抱怨,侧面体现了美方政策的“本土主义”。


美国车企对白宫政策的响应,却显得十分反常:一方面,福特在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修建电池工厂和汽车工厂,投资额达到114亿美元,预计创造11000个岗位。另一方面,通用汽车却在9月初宣布,北美15座装配中,有8座装配厂需要暂停生产。


生产停摆的同时,还要扩建厂房。对经济复苏而言,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美国企业舍近求远的原因也很简单:汽车生产没有芯片。


今年九月中旬,本田就发出通知:日本工厂汽车产量将比原计划减少6成,10月上旬减产约3成;斯柯达也宣布,捷克工厂9月底停产一周。戴姆勒公司旗下的卡车业务,也因为芯片短缺无法按时交货。


芯片短缺引发的生产受阻,成为了拜登政府上任以来最大的产业难题。去年年底,拜登就签署行政令,对供应链企业开展“百日审查”,解决产能危机。今年8月底,哈里斯在东南亚开展访问,主要产业项目也是格芯(GlobalFoundries)的工厂扩建和英特尔越南工厂的复产。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已经与芯片产业高度绑定。


前文中表态强硬的商务部长雷蒙多,自今年2月开始,已经先后主持三次白宫半导体峰会。在芯片短缺长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雷蒙多也放弃了之前政商沟通的耐心。


“我不知道谁在过度占用芯片产能,也不知道谁没有实现预期的芯片供给。”


“产业的全面透明度太低了,这种趋势不可持续。”


雷蒙多的强势表态,表明了目前美方针对芯片产业的最终态度:美国政府怀疑有人囤积芯片、减产抬价。因此要求芯片生产企业公开自己的商业信息,帮助政府恢复产能。如果有必要的话,各种制程的芯片制造需要回流本土,解决美国生产复苏的相关问题。


作为一家“市场绕着美国转”的企业,台积电如果不想被卸磨杀驴,就需要交上一份投名状。


02 施压芯片企业亚利桑那建厂,难掩实际生产问题


台积电的态度很配合,然而美方的执行环境很混乱。


按照目前的建厂计划,台积电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设一座300mm晶圆厂,2021年动工,2023年装机试产,2024年上半年规模投产,直接部署目前最新的5nm工艺,规划月产能2万片晶圆。2021年至2029年的投资规模,也将达到120亿美元。


然而亚利桑那的地理条件,却不一定适合台积电落户。亚利桑那州位于美国西南部,南邻墨西哥,西邻加利福尼亚,三方共用科罗拉多河,并且气候干旱。半导体产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台积电落户后的最大问题,就是“芯片和人抢水喝”


自1996年起,由于水量不足,科罗拉多河长期面临断流的问题。虽然这一情况在目前有所缓解,但是美国今年遭遇严重干旱,联邦当局也在今年8月宣布该河出现水资源短缺,明年将会出现断水。


据科技媒体Verge报道,一家晶圆厂每天要耗费200-400万加仑(约为9000-18000立方米)的高纯度水。在亚利桑那州,农业用水总量占比一度超过70%,居民用水也排在更高的优先级。就算台积电修成了工厂,也会面临“开工就断水”的窘境。


长期干旱带来的不光是缺水,还有断电。由于美国西部各州近些年的发展,当地用电量持续攀升。各州传统用电来源中,科罗拉多河的水电是主要来源之一。但是长期干旱导致河流流量下降。各州需要重新分配电力,经济相对一般的亚利桑那州很难获得充足的供给。


今年5月,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就警告称,由于加州用电量激增,临近各州可能停电。导致亚利桑那州图森电力等企业强烈抗议。如果能源分配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半导体企业,将无法实现连续稳定的生产,晶圆良品率也将大幅下降。


除了上述的基础条件,亚利桑那还要解决人才供应问题。彭博社今年7月的一篇报道指出,该州长期以来,各类教育都有经费不足的现象。与临近各州相比,当地经常缺乏教师和教室。在这种环境下,亚利桑那部分立法官员依旧对增加大学资助持反对态度。亚利桑那如何利用现有学校体系支持人才培养,将直接决定台积电等工厂的长期落户。


03 台积电的平衡,无法满足朝令夕改


举家搬迁、被讨清单,暴露出来台积电“被美国牵着走”的困境。


每当中美产生贸易摩擦时,台积电往往都是“左右逢源”的角色。一方面对美示好,另一方面要跟中国大陆做生意,寻求两方之间的平衡。然而随着美方经济复苏压力的加剧,美国政府需要一家“可以被欺负”的企业转移压力。台积电不论怎么示好,美方都无动无衷。


在美方要求“45天交出信息清单”,并怀疑芯片企业囤货居奇后。台积电仅用一个星期就做出了回应。据《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在《时代》专访中透露,“送到工厂的晶片比用到产品的还多,这意味供应链中肯定有人在囤积芯片”。话外之音,不言自明。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近期演讲中也表示,美国土地和电力便宜,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努力寻找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表面上来看,依旧是在给美国捧场,实际却已经挑明了态度:台积电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靠美国人自己。


表面上来看,美国政府借助内部的行政令和企业峰会,以及奔赴各地的“芯片外交”。营造出了“全球芯片美国造”的氛围。然而上述策略的执行,依旧是民主党建制派的传统作风:依靠强势的外交系统让全球企业靠拢美国,再加上政策力量对美国本土企业进行倾斜。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这样的政策执行能够起到“保守治疗”的效果,《美国工厂》中的福耀玻璃就是其中代表。但芯片制造与以往相比,各个生产环节都依赖集中化的高技术生产,来实现整个产业的稳定供应。最终形成了“日韩搞化工原料,东南亚下游代工”这样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美方如果想把芯片制造搬回亚洲,首先思考的问题应该是“美国为了造芯片,到底要搬回来多少产业”。不过从目前台积电美国工厂立项亚利桑那,以及三个月一次的半导体峰会来看。美国政府在半导体政策上明显缺乏长期规划,在产业振兴上依旧停留在“营造氛围”的阶段。


对于目前的拜登政府而言,工厂缺水缺电不重要,修了工厂就可以。芯片如何生产也不重要,只要政府施压,芯片就会变出来。与其说他们想建设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不如说他们是造势熬过中期选举。


按照目前拜登政府的产业政策规划,早期的本地建厂和近期的要求清单。很可能是他们“政策逼供工具箱”的一部分。现在的美国要了工厂、又要设备。如果美方持续进行“强势”的产业振兴,未来有一定的可能“抄家”台积电“充公”,或者截停台积电运输的货船,甚至是成体系性的“合法收购”台积电工厂。就算美方官员精神状态相对稳定,沙漠中的芯片工厂也不一定能活下去。


以目前局势来看,对于准备“打持久战”的中方而言,美方的芯片产业动员结果处于预期之中,任何消极的行动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不过对于毛利率挣扎在“50%及格线”的台积电而言,显然是一场胡闹。半导体行业追求稳定,美方每次利用政策施压,台积电都要花费几十亿的公司资源维持平衡。考虑到台积电在运营上长期面临投资者的盈利压力,台积电在未来面临“被美国拖垮”的风险。


颇为讽刺的是,台湾方面还为美国的强势表态做出了辩解:由于美方要求企业交出信息是“自愿性”的,将交由企业自行考量,而台湾方面则会“看情况”再决定是否介入协调。


这也让刘德音对未来台积电的扩产产生了担忧:台积电原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扩张产能,但是现在,他越看,越觉得还不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作者:清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