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全球之旅:从北欧到日本,最后回到硅谷
2012-10-16 14:30

移动的全球之旅:从北欧到日本,最后回到硅谷

2012年上半年,我飞行超过6万英里,去过韩国、日本、冰岛、西班牙、德国,当然还有硅谷。我观察到的最大的事情就是:两家美国公司——苹果谷歌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移动公司,是如何领导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的。


这种现象很不容易。在第一台iPhone亮相5年,以及Android发布4年之际,我们很容易忘记一个事实:美国曾经是移动电话的落后者


从日本的手机配件看iPhone的渗透力


我在过去几年中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日本(可能是曾经最有竞争力的移动电话国度)是如何拥抱iPhone的。


2007年12月,距离iPhone在日本发布还有8个月,此时iPhone刚刚在美国上市销售,我花了一个周末在东京的电子市场转悠,那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一切都感觉是在国外。那时在美国,大家认为全触摸屏智能手机是未来的大趋势,但在日本,人们的想法正好相反。


那时的日本,到处都是又大又长的翻盖手机,没有触摸屏。小百货店有专柜销售手机配件:很酷的小动物、卡通人物、屏幕雨刷,以及各种小东西。后来,我们在2010年去日本参观的时候,日本甚至连星巴克都卖他们自己的手机配件,比如小塑料咖啡杯。


在那时,手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外观、颜色和功能的竞争。日本KDDI推出的一款名叫InfoBar 2的新手机看起来更像一个艺术品,而不仅是一款手机,它的外壳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按钮。我当时竟然爱上了这款手机,这对我来说有点不可思议。


长期以来,在很多领域,日本都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日本主流运营商NTT DoCoMo长期以来建立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通用移动支付系统,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手机上为地铁出行或一杯咖啡买单。而与此同时,大部分美国人仍然在学习如何发送手机短信。


到了2012年5月,我又花了一个周末在日本的电子市场。这时候,我了解到iPhone已经成为日本的主流产品,日本本土的手机制造商已经完全拥抱Android,但是,我完全被事情的发展程度震惊了。在电子市场长长的过道两旁,充斥着眼花缭乱的iPhone手机配件,这些配件有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更多的则是毫无价值。


移动应用软件的崛起


为什么两家美国公司能够快速增长,以至于主导了整个移动产业的发展?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案是:软件。


如果你观察一下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日本电子公司,诸如索尼、松下等等,它们大部分都擅长硬件设计、工程和制造,他们擅长用精湛的工业设计制造精细的硬件产品。我1998年在香港买的一部超轻薄的索尼随身听,至今仍然是我最爱的音乐设备之一。


硬件工程和分销是早期手机公司最重要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诺基亚、三星、LG、索尼爱立信、京瓷、夏普,甚至美国公司摩托罗拉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些公司大部分将软件外包,这导致诺基亚自主研发的塞班成为早期智能手机的主流操作系统。但是,这些外包的软件大部分都是垃圾,由于那时手机屏幕很小,一切看上去都很简单粗糙,所以这些垃圾软件也能有一些市场。


2007年,苹果用iPhone改变了一切。虽然苹果的全触摸屏等工业设计看上去和市场上的其他手机完全不同,但其最重要的革命在于软件。iPhone的操作系统几乎和PC一样强大,在苹果操作系统上开发的应用非常先进。苹果的itunes同步软件远胜于诺基亚、黑莓和其他任何对手所能提供的产品。因此,当苹果在2008年发布iPhone App Store的时候,它就成了移动应用软件的实际标准。


谷歌安卓系统紧随其后。尽管安卓系统从未超越iPhone软件,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像三星、HTC等等这些公司是不会采用苹果操作系统的。谷歌安卓系统能够满足大部分厂商的需求,而且安卓简单、免费的授权模式意味着任何人都能用它来做任何事情。最有名的三星,已经成功采用安卓系统创建了Galaxy智能手机产品线。而且,全世界的绝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将自己的命运押在了谷歌安卓系统上面。


移动中心回归美国硅谷


在十年前,如果有人要组织一个手机之旅的话,他会从诺基亚的故乡芬兰开始,再到伦敦参观索尼爱立信,到韩国参观三星和LG,可能还会去德国看看西门子,最后到达芝加哥郊区参观手机的发明者摩托罗拉。在这些公司中,现在只有三星还在手机制造领域创造利润,而三星的优势仍然大部分来自硬件制造和分销——它很难成为一家软件平台公司。


今天,全世界最重要的移动走廊位于加州硅谷,位于山景城谷歌总部和丘珀蒂诺(Cupertino)苹果公司之间的9公里车程。至少,在下一次科技革命浪潮来临之前,全世界的移动产业中心,都在这里。


文章来源:AppChat

注:本文作者Dan Frommer 为RWW资深编辑、作者,也是著名科技博客BI的创始人之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