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人事新智慧
2021-11-23 08:28

中芯人事新智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ID:icwise),作者:顾文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1月11日,中芯国际董事会再次调整:蒋尚义辞任副董事长、梁孟松辞任执行董事、周杰和杨光磊辞任非执行董事。业界震动。


当天傍晚,上海的金融中心——陆家嘴的“三件套”: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上海中心,以蓝天白云为幕,以落日霞光为裙,耸立于万千楼宇之上,大时代之气象恢弘莫过于此。但陆家嘴的金融精英们却紧张地眺望东南,关心着十公里外的张江。在这个不谈芯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金融人的当下,中芯、展锐和华虹,张江的“三件套”,才是时下的暴风眼。董事会调整、股价波动的中芯更是焦点。


11月12日,台北牡丹园,半导体大佬的聚会,一位头发雪白的老先生,轻呷一口“民国79年”的黑金龙,缓缓说道:“上次我就说,他们没戏。”


作为一个前中芯人,一个关心中国半导体产业二十年的分析师,无论出于个人感情还是产业职责,都必须一吐胸中块垒,以正视听。其实与外界的担忧相反,中芯内部和熟悉内情的产业界,却风淡云轻,超然笃定。因为此次中芯人事调整,显示出各方的非凡智慧,而中芯也将进入良性治理,年轻化、本土化、职业化的新时代。


一、蒋尚义的“留”与梁孟松的“走”


或许蒋与梁的名声太大,或许此次四人一起退出董事会的动静太大,引来业内业外和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但四人的“走”各有各的原因,对多方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020年12月15日,蒋尚义加入中芯国际,担任副董事长。三天后,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拥有美籍身份的蒋尚义,最困惑的就是作为美国人,能否在一个被美国制裁的公司里担任高管,自己是否会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这个担心,不仅蒋尚义,同为美国籍中芯董事的杨光磊也在疑惑,这也是众多在华担任高科技企业高管的美籍人士的困惑。纠结一年后,发现美国新政府对中芯的“待遇”并未改变,名利都不缺,且已年逾古稀的蒋总,此时退出,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最好的选择。


当下,半导体产业被高度政治化,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一直存在。同时,半导体产业作为中国的战略产业,中芯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龙头,肯定也有着众多的重任需要承担。由此,今天的分手对双方都是保护。最终蒋尚义出任顾问,更是体现出中芯国际此次处理的专业与温情。


与蒋尚义的名“留”实“走”相反, 梁孟松只是离开了董事会,依然担任联席CEO这一重要职务。中芯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层,既要应对美国制裁,又要解决发展难题。美国政府、中国政府、股东要求、产业诉求,千头万绪,极其分散注意力。梁孟松是技术狂人,现在他离开董事会,少一些事务干扰,多一些技术投入,这对他既是保护,更是才尽其用。看当下,高精尖工艺,除了台积电和三星,只有中芯有这种能力和需求。台积电和三星都曾与其闹出不快,而中芯用人不疑,委以重任,相信他只是离开董事会,而非管理层。中芯与梁孟松既相互成就,更相互需求。


此次离开的周杰董事原来是上海实业的代表,而上海实业已经不再是中芯国际的股东,同时周杰出任海通董事长后,公务繁忙,多次请辞,此次董事会调整,正好离开,亦在情理之中。


这次中芯董事会成员从15人减为11人,董事会变得更加精简、高效。董事会人数不宜过多是行业惯例,目前台积电有十位董事、台联电九位,Global Foundries十位,华虹(HK)八位。所以中芯董事会的瘦身更是正本清源。


德高望重的老人退出,技术牛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都是特殊时期、特殊产业的正常应对。不能一有人事调整,就马上条件反射地联想到内斗。更不能因为某一个人的离开,就看衰中芯。


回首中芯往昔,当年张汝京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大家长离开时,中芯仿佛“天塌了一样”,但中芯国际不仅没有“塌”,反而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彻底摘下了“年年亏损”的帽子;后来技术能人杨士宁、管理高手张文义、产业领袖邱慈云陆续离开,虽然当时的媒体、业界、政府也都曾为中芯担忧,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屡遭磨难的中芯却在“担忧”和“唱衰”中,在一代又一代中芯人的奋斗下,迎来了更好的时代。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未来中芯还会有人事调整,现在的管理层也有今浪变前浪,交出接力棒的那一天。到那时,我们应该相信中芯的成熟。二十弱冠即成年,相信已过弱冠之年的中芯,未来也会更加自信、从容地依靠企业的机制、文化和团队去竞争。作为一个上万人的制造公司,中芯从来不是依靠某一个人。一个成熟的企业,制度和规范才是最大保障。当一个公司的兴衰存亡系于一人时,那才是最危险的。


依赖是一个人的本能,当你不再依赖的时候,说明已经成长了,对公司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此次中芯董事会大调整,确实敏感,但理所当然,是正常的公司治理。更进一步看,这是走向良治的重要一步! 


二、董事长的“代理”与“有理”


在中国的公司管理体制下,董事长是公司的一把手,所以中芯的董事长更受到高度关注。因为高永岗“代理董事长、履行董事长职责”中的代理二字,不断引发传言,甚至猜测董事长还要调整。中芯国际作为具有规范董事会的上市公司,高管的任命肯定有着规范的流程。我们缺乏高度,也没有能力去分析决策层的思路,只是从产业分析师的角度来思考,什么样的安排才是最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产业,有益于中芯,有益于股东。


中芯在政府内、产业中、资本圈,都有着重要且关键的地位,相信各方此前对于中芯董事长的调整肯定是慎重研究,谨慎决定。高永岗被任命为“代理董事长”肯定也是各方反复研究后做出的最适合中芯、最有利产业、最符合当下的明智决定。认真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相关决策者在更高层次的非凡智慧。


相比于中国半导体产业需要国际化,当下的中芯国际更需要与国际业界交流沟通,这需要中芯国际降低企业的政治色彩,避免被扣上帽子。这对以“存活自己,服务产业”为当下要务的中芯来说,推动市场化,强化职业化,以专业对专业,以产业对产业,开启良性治理,寻求国际合作,这不是退让,而是智慧。高永岗是第一个由内部培养、第一个非体制内、长期深耕产业一线和企业一线的中芯董事长。在目前这个特殊时刻,对这个特殊产业和特殊企业的关键人选的选择,体现出了相关决策者的高屋建瓴。


正如人民日报社所属党媒所言:企业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是它们在当前复杂环境下要首先实现的目标,有了这些其他才能谈得上。用今日之时间换明日之空间,以国际之合作求自身之强大。所以企业和产业出身的高永岗被任命为代理董事长,与其说代理不如说有理。


事实上,不仅中芯,今年另一起半导体产业重要人事任命亦如此:非体制内、具有三十年企业管理和产业经验的陈南翔出任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长。这或许是巧合,但更可能是相关决策者的非凡智慧。更进一步看,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四大家:中芯、华虹、长存和长鑫的董事长也都具备“市场化、专业化、本土化、年轻化”的特点。


长鑫存储董事长朱一明也是体制外帅才、民营企业家,一直在产业一线,企业管理和产业经验极其丰富;华虹由于国企身份较为特殊,虽然现任董事长张素心是从官员到任华虹,但在其来华虹之前的30年职业生涯中,却有27年在企业,仅有三年在政府。他的企业管理经验非常丰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官员。


不仅“四大”,再延伸来看中国大陆七大12吋企业的操盘者:士兰微的陈向东、华润微的李虹和粤芯的陈卫皆是体制外的专业人士。



这不仅有力地印证了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的“政府没有干预企业,企业是企业行为”,更体现出相关决策者对企业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减少外行领导内行。


高度市场化企业的董事长由体制外、职业化、专业化的产业人士担任,这在当下,更为正确!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剧烈,需要企业领导人熟悉行业发展,熟知产业规律;也需要企业领导人深谙公司管理,深知企业运营。这两种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企业一线,躬身入局,深耕多载,经年历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半导体仍然是国际化的产业,尤其在高精尖工艺,尤其在供应商领域,当下的中芯仍然需要国际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中芯国际有很多国际交流,缺乏企业经验、毫无产业积淀的领导人,如何能与国际同行,如英特尔CEO、台积电CEO、应用材料CEO谈笑风生?中芯需要良好的专业化治理,需要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这更要求一把手具备专业化、市场化和职业化的素养。


不仅专业化和职业化,本土化也是中芯此次董事会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历史原因,原来大陆的芯片大厂领导岗位多由海外精英主导。薪火相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陆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本土人才。现在半导体产业被高度政治化,海外领军人才不仅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自由地来大陆挥斥方遒,同时大陆产业在敏感的当下,由外籍高管主导也多有不便。这些境外的前辈们圆满地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是时候,本土的产业人也应该、也必须接过中国芯发展的大旗了!


代理二字有深意,客观来说,在目前特殊时期,中芯董事长人选“一帅难求”:要有能力,稳住局面,更要能在特殊形势下保持中芯继续前进的势头,开创新局。所以目前的安排是高招、妙招,既给高永岗认同和激励,也对各方面诉求妥善回应。


今年中芯、长存董事长的调整,意味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领军人物进入了代际转化,开始向年轻化、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迈进。这种与时俱进的人才观,是多年产业发展经验之积累。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人才任之。过去的中芯暮气沉沉,现在的中芯朝气蓬勃;这半年来,长江存储开拓进取,积极向好。中芯之新,长存之长,充分说明了用人智慧的高超,必须给相关决策者点赞。


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芯的昨天与明天


这次中芯董事会的调整为中芯未来奠定良好根基,未来如何延续这种智慧,万众期盼。


不可回避的是,中芯2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本写满教训的教科书。过去反常之事多有发生,说明了中芯的复杂性。领导和业界的担心不无道理。政府关心在所难免,但毕竟企业的要归企业,产业要归产业。相信各方会妥善处理,避免局面复杂化。


中芯的生存,是各方最大的公约数;中芯的壮大,是业界最大的同心圆。由于历史原因,中芯国际没有实际控制人,公司架构和文化相对复杂,目前又是中美两国高度关注的重点企业,稍有风吹草动,便风雨满城。让中芯远离政治聚光灯,回归企业本身;让中芯坚定不移谋发展,心无旁骛求壮大,这才是对中芯最大的关心。中芯目前最需要的是强化董事会治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和领导作用,加强团队建设,用现代企业制度来谋发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十几年前,曾有某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不和,在博弈中,管理层有人借助政治力量介入,干涉本应在董事会解决的问题,结果在外部干预下,多方俱伤。公司的管理层遭到沉重打击,心力憔悴的董事长“出师未捷身先死”;大股东不仅被业界痛骂,事实上后来也失去了大股东的应有地位。后来大股东的领导不仅失去了做该公司董事长的机会,再后来更是锒铛入狱;除却管理层和大股东,企业内部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接班人也因“内战外打”永远地离开了公司,抱憾终生。而干预此事的官员后来也受到了影响。公司、股东、产业以及行业形象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从历史经验看,中芯每动荡一次,就被重创一次,中国半导体产业和行业的形象就会被重创一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幸好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各方都能汲取教训,都愿为中芯创造一个平稳、健康的发展环境,给自己、给中芯、给产业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答案!


中芯此前的发展历程一波三折,但我们以二十年的磨难和教训打底,足够我们启迪当下,照亮未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相关决策者对中芯的人事布局,对中国半导体的发展路径,胸中已有丘壑。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前行,路虽远,行则必至;只要我们坚持用合适的人,坚持做正确的事,事虽难,做则必成。


 (声明:本文只是基于历史和公开信息的思考,不构成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操作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ID:icwise),作者:顾文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