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明星再也不能随意“占用公共资源”了
2021-11-24 11:07

娱乐明星再也不能随意“占用公共资源”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朋朋,编辑:范志辉,排版:安林,虎嗅经授权发布,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针对娱乐圈的又一强监管落地。

 

11月23日8点,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内容导向、信息呈现、账号管理、舆情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15项具体的工作措施,实现了从内容、平台、责任主体到运行机制的全方位布局。



《通知》中明确指出,近几年网上泛娱乐化倾向、低俗炒作现象屡禁不止,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等不良文化甚嚣尘上,明星的宣传信息内容失范,绯闻八卦、隐私爆料占据网站平台头条版面、热搜榜单,占用大量公共平台资源,造成人民群众反应强烈。

 

政策终于为“公共资源”盖棺定论,争论可以休矣。自此后,“抱歉占用公共资源”再不是明星犯错的万能托词,再违背政策占用公共平台资源,明星、经纪公司再到服务平台都要为此担责。


政策出台,“清朗行动”再出重拳


令娱乐圈地覆天翻的“清朗”系列行动刚刚落幕,网信办在此时再出台这一《通知》,旨在将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日后“饭圈”治理将进一步“有法可依”。

 

纵观《通知》全文,可谓是“拳拳到肉”,每一条规定都直击乱象之下的痛点。


明星发布的信息内容被全面规范,个人八卦不得出现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默认搜索之中,而广告代言、品牌合作、商业推广等只能在各种平台的广告位置呈现,并且需要标识明显的广告字样。


同时,明星维权、回应、澄清和公告的内容,明星参与公益活动、救援救助的正能量宣传,原则上只能自然传播,为造势购买热搜被明令禁止。

 

从此,偶像塌房、鲜肉新婚、小花离婚、顶流出轨等霸屏微博热搜的戏谑画面将一去不复返。

 

对于失德失范艺人,《通知》中要求相关责任人建立负面清单,严禁他们复出造势、洗地宣传,还鼓励各平台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全网统一标准。失德失范艺人转移战地、“曲线”复出的“美梦”也彻底扼杀在了摇篮里。


对于娱乐营销号及其背后的MCN机构,不实爆料、恶意抹黑、拉踩引战等信息内容是重点规制的对象。《通知》要求对违规账号进行从严从重处罚,不再仅仅禁言、封号草草了事,还将追究背后MCN机构的连带责任,并限制商业推广收益。


作为“饭圈”经济的目标群体,粉丝同样要严于律己。购买明星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被命令禁止,粉丝也不可以在明星账号下进行刷量控评。同时,《通知》还规范了粉丝团的发展,明星粉丝团必须经过经济公司的授权和认证,并且对于日常发布的内容进行负责。

 

另外,对于微博、抖音等内容服务平台,《通知》要求其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要求各平台全面摸清明星账号注册底数,根据粉丝数量、传播能力、信用评价形成具有量化标准的“花名册”,并且分级检测管理并向网信部门定期报备。内容服务平台还要建立针对娱乐明星的舆论监测机制,对于粉丝的群体性冲突早发现、早解决,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作为“清朗”行动的又一记重拳,《通知》对“饭圈”乱象溯源,从内容这一源头开始,全环节、多主体严格规范,并且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强化追责机制。

 

无论是可操作性、覆盖程度和打击力度都前所未有,可以说,“饭圈乱象”或将在系列组合拳下彻底根治。


清朗行动,为何而清?

 

其实早在2019年12月,网信办就曾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并于2020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文件中对内容生产者、服务平台、用户、相关行业组织的权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内容治理早就在网信办的战略规划之内。

 

然而,疫情逐渐趋于平稳后,娱乐圈也开始“复工复产”,“数据女工”也陆续“上岗”,贡献了内娱最荒诞的一幕——将牛奶倒入下水道里,“饭圈乱象”也在无数次声讨中再次浮出水面。



2020年5月,网信办又开展了“清朗·‘饭圈’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了数据造假、饭圈互撕、投票打榜、算法滥用等问题。在“清朗”行动之后,多家粉丝团、工作室和经济公司的微博账号被禁言,多位艺人被封杀,微博也下线了明星势力榜,并定期对外公布违规运营的娱乐账号的治理结果。

 

而这次的《通知》旨在释放一个信号,对于饭圈乱象的监督和规制将进一步加强。



在“清朗”之前,饭圈内部已经形成了“流量变现”的完整产业链。部分明星及其经纪公司制造吸引粉丝受众的信息内容,同时联系平台方制造话题热度,粉丝开始大规模的追崇。由此,形成了营销炒作、粉丝控评等诸多乱象。在这一环节,娱乐营销号往往还来添一把火,在流量中分得一杯羹。

 

当“饭圈”彻底侵蚀了平台以后,除了饭圈以外的其他声音被淹没。本是公众意见表达的空间最后沦为“饭圈”的“一言堂”,公众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最终便演化成社会问题。在这一问题面前,平台方的治理同样“失灵”,囿于企业发展的商业逻辑,他们永远无法拒绝真金白银流进自己的口袋。

 

此时,政府势必将乱象提到议事日程,突破现有的逻辑闭环,以政策为工具对此进行规制。“清朗”行动是解决现存问题的第一步,而《通知》则是在进行溯源,巩固现有的治理成果,全方位介入,重塑全新的、清朗的粉丝生态。

 

公共资源为何不可占用?

 

此次,网信办规制娱乐明星信息内容的发布和传播,逻辑起点在于公众的平台资源是有限的。

 

本来平台上的信息发布数量是不设限的,但是在运行机制中设定了热搜榜、搜索推荐、弹窗新闻等板块,在不同的内容之间形成了“算法歧视”,分割了公众的注意力,形成了有限的曝光渠道资源。


那么,这一套商业逻辑由来已久,网信办为何在此时介入呢?

 

诸如微博一类直接面向公众的平台,明星相关的内容发布是重要业务,但并不是全部。在饭圈之外,它还作为公众表达舆论的渠道资源而存在,是公众监督议事的“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这一概念由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哈贝马斯注意到了18世纪资产阶级的咖啡馆,一开始仅仅聚集在一起探讨文艺和娱乐,随后会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社会问题和政治议题也将纳入话题范围,以此形成“公共领域”,并作为公众议政议事的空间。

 

而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这类平台其实也相应具备了“公共领域”的属性,热搜榜也应当相应地呈现出“公共意见”。而娱乐明星们的恶意炒作,也导致了公众注意力的偏移,公共领域也不再是“信息和观点的自由市场”。

 

另一方面,粉丝在饭圈产业中结成群体,在党同伐异的倾向下,沦为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感情战胜理性,在所作所为不必承担责任的错觉中,陷入盲从、偏执和狂热。数据至上、流量狂欢为服务平台带来了高收益,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平台自然倾向于任其野蛮发展。


由此看来,饭圈乱象更像是互联网空间内的“公地悲剧”,所有人都在压榨公共用地的价值而不付出代价,最后只会将土地变为一片荒漠。从明星到粉丝再到平台企业,所有人都在掠夺平台上的注意力资源,最后只会将公众表达意见的舆论空间压缩殆尽。

 

从“清朗”行动再到这一《通知》,网信办力在为公共领域投入一个伦理视角,即公共领域所追求的价值观不应是“娱乐至死”,而是应该突破饭圈的“垄断”,还公众一个舆论表达的空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