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评论吗?
2022-02-04 14:01

你真的会评论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原文标题:《如何打造独特评论?》,头图来自:pixabay


每年春节都有许多综艺小品给大家带来欢乐,当然也会有包袱翻车事件。


可被问到“对某节目如何看?”时,绝大多数人只能回答“好看or不好看”两种结果,却很难阐述其原因。


在如今媒介平台发达的社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日益增多。


发表影评、书评、商品测评、甚至品牌营销点评都是一种畅所欲言的机会,要知道在过去这均是评论家的工作,现在只要有文字基础就可通过社交网站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或许无论再怎么写也不能做到所有人能够阅读,但若写出专业又让人感觉诚心的言论,那会得到许多赞赏,甚至还会被头部平台邀请成为一名KOL。


从招聘市场看,只会言听计从,不断被敲打才能前进的人工资要低很多,企业更倾向聘用“有想法且执行力强的人”。


从生活交谈看,若几人之间彼此沟通只停留在日常基础对话层面,会显得此人有些“呆木、无趣”,因此只有表达自我想法和见解,才能增加自我与别人更持久的关系。


由此看来,一个人是否有想法或思考的深度,所获得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会有不小的差别。


也就是说,有“自我想法”是所有沟通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那如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评论或观点,让别人另眼相看呢?


评论是项技术活


需要认识到,评论的关键在于“评价”而非“感想”。


譬如最近我比较喜欢听Tik Tok上流行音乐Dead Eyes,这句话只能说明“个人爱好”,或我能说出最近某个电影爆火的原因,但这些都不能被称为“有效评论”。因为它对读者意义不大,是种随波逐流的表现。


所以评价的本身通常指我要用怎样的态度,对目标对象有什么样的追求,从而讲述独特或者以偏爱的视角,来吸引同类的人关注,给别人不同启发。


从感觉上来说,最佳“个人想法”表达应是六分堆砌事实,剩下四分添加个人色彩,这样才能保证作者原意思不会被“修改”。


那么不论是什么类型,首先需要将自我感觉深刻的部分提炼出来,它包括“开头、评论部分、结尾”。


如果把中间单位看作成10分,那作者原意占据4分,核心观点占4分,个人想法占2分,这是整体最佳组合方式。


如果不是此组合,会有什么问题呢?


经常能够看到,很多自媒体作者把某个影视作品或概念说的天花乱坠,100%用自我评价组成文章,这导致一方面在自我表达上比较累,另一方面读者也会感到观点与事实不够契合。


那么,什么样的评论比较受到读者赞同呢?有三种不同视角:


1)避免负面批评,2)明确背景,3)部分细节限定


在我看来,几乎不受赞同的评论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要么在表达上对商品、事情的看法有失偏颇,要么一味的进行与内容本身无关的批判或诽谤。这种评论多半想通过“特立独行”的方式抢占认同感,但实际是不可取的,与此对应的也要避免消极负面的评论。


不论影视作品、图文作品作者再怎么写,当我们使用“决不能原谅、我很讨厌、简直太失望”等语录表达时,就不能称之为评论了,反之是种批判。


举个例子:


去餐厅吃饭,你在等位时和同事闲聊,这场景下虽然有时针对某个事件、一时兴起会说些牢骚的话或者评价都有情可原,但这些话如果被放到网上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舆论争议。


你看,无聊至极、毫无用处的内容直截了当写出来也会有风险的,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因此批判性的评论在理解“内容本身”方面存在一定误解性。


这如同一本畅销书,你认为写得不好,可它为什么会畅销呢?所以我们应该挖掘“正向性内容”,可是,即使把握正向内容,你的评价也要避免过激的言辞。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辛辣的背后折射着“不要读有问题的书、这书真烂,这电影拍的不行”等,诸如此类无形的表达。


所以正面的赞赏评论有时显得积极可能会给人带来误解,但也可被原谅、被一笑而过,不会对作者(导演)以及相关人员造成额外伤害。


在我看来,针对某一对象评论时,尽可能明确自我立场(背景)也是种礼仪。若事实上对该对象不了解,就要直面告知。


比如说:在写篇关于电影的评价时,要诚实地阐述“这是我看过该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或“平时不怎么看此类电影”等,这是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基于以上,你可以说,与以往作品相比,该作品表现力略显不足,或真实现场比现在更残酷等。换成读者角度,通过阅读此类评论,相信给你带来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当然,表明“背景”也非常重要。


比如说:在评论一家海鲜自助餐厅时,几乎不去的人和常客会有不同的标准。


讲究饮食的人遇到格调稍微低点的店会觉得“档次差”,没有讲究的人往往在价格上会不好拿捏。


所以,涉及到经济实力问题难以下笔的内容会有不少,哪怕只是添加句“我经常去、好不容易去一次”等信息,也会给人感觉大有不同。


除此外,有两类信息应该体现在评论中,一个是关于对象本身的介绍,另一个是交代对象的相关信息,两者汇总也称为“限定评论”。


观点的基本在于“尊重”,正因为对所关注的对象有热情才想用其他语言表达出来,并将热情传递给别人,我们要基于这样的心情动笔。


比如说:


拿起某本书,即便我才读到第二章节也收获良多,然后简单介绍内容和理由。无论如何都想批评两句时,也最好加上“仅就这部分而言”或“只有这部作品”,不符合我的心意。


总而言之,如前所述基于某个事件(影音视频、图书)背景,从某一特定细节切入并融入个人立场,避免负面评价是好观点的必要条件。


这样下来限定的形式更能显示出思考的独特性,当然这些都是从“评价本身”说起,除此外我认为拥有“不同视角看”,会得到额外的惊喜。


制作者角度看评价


每当我订电影票前看影评时,总能看到有些评论人仿佛是站在“导演”角度陈述的,比如:


“如果我是导演,肯定会聘请某演员来演”或“这个桥段还能换个包袱”等此类语言。这算是评论的有趣之处。


抛开评论者是否有导演的能力、技术水平不说,仅从阐述意见的角度也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举个例子,在网络上有个球迷的故事:


他非常热爱排球,当他看到自己的偶像输掉比赛时,就会在网络上发表各种刻意的评论,内容涵盖技术、战术多个方面。


有一天,球队举办线下粉丝球友会,他也参加了这次练习赛。因为是门外汉集合,每个人的实力存在差距,可最后特别拖后腿的是那位支持者。与专业选手比他动作略显迟钝,在众多粉丝之中,他的表现也不是很好。


这可以看出他之前所谓出色的技术和战术,都是纸上谈兵。但,如果是你目睹这一切,会感到生气吗?


反正球队很感谢这位支持者,并觉得他很可爱。因为他技术这么差劲,却能认真地分析球员失败的原因,可见其用心。后来,他在网络上的表达方式也从“犀利”变成“爱的鼓励”。


因此你会发现,不论在哪个领域,所谓的资深专家大概率不只有理论作为依据,他们还会以经历经验作为基础


从制作者角度出发由此看来,他们的经历、得到的历练远比一个评论者看到的要多很多,所以那些“这样的话不行,这样能做得更好”等斥责性的激励,即使不需要负责也无法被体谅。


生活中此类案例有很多,如:


拍的什么?一部烂到不能再烂的影片,可我们也不知道他第一次做导演。如同你刚工作一样,写的什么?表达都不清晰,可别人也不知道你才刚刚开始。


因此形成“创作人视角”,不仅能够换位思考,尝试替换到他的思维方式,还可以训练自己的视野及想法,但这种视角在表达中要时刻注意两点:1)精神论,2)抽象化。


在表达较长的题材观点时,文章最无聊的地方莫过于词汇的罗列,如“导演倾力制作、美国好莱坞大片、作品非常棒”或表达出“真心、勇气”等,诸如此类单一词汇。概念过大,焦点就会模糊,而显得平庸无奇。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提炼出一个关键词,如果你觉得某部作品(图书)很有趣,那它根本的启发是什么?用哪几句话可以概括?


一般情况下会有人说,“有能力的创作者都有自我的一套语言表达体系”,但其实语言本身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更新迭代产生的,并不是自我的。


那为什么会存在表达和理解不一这种情况呢?原因是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


所以针对此状况若回答得更有“导演意识”,就会提升整体的表达品质,我认为将“关键词体现在某些具体细节中”是特别有效的方法论,具体如何做呢?


不得不说,在评论时“引用”是件“秘密利器”。


若引用的内容来源于图片可适当选取一段文字,若来源电影就引用经典台词,假设把“引用的内容”完美地嵌入评论中,文章的价值将会立刻提高。


举个例子:


我经常写营销洞察评论文章,很多时候都感觉枯燥无味。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就”不足,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和知识,若通篇用新观点支撑而没佐证,又显得文章不严谨。


后来我发现想要弥补这部分,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引用”。即便文章整体乏味,但读者也会从引用部分得到感悟,就凭这点还能加深读者的记忆点。


在引用的标准上,不同行业领域有所差距。


如:娱乐类影评前些年使用“金句”居多,但近些年则有往专业方面发展趋势(拍摄设备、角度、表演功底)。图书类我一般采用大佬金句、严谨点会参考学术文献等。


顺便一提,不论怎样的词汇,只要添加引号就具备关键词的性质。


简而言之,制作者角度阅读内容,你会感受到思维的严谨性。同时,在表达时尽量避免“精神化、抽象化”而落到实处,采用引述可以将文章推向专业或更高维度。


综合上述,不得不说评论是件技术活,也可SOP化。这或许不是人们想看到的,因为现实所推崇的并非是“千篇一律”,且每个人都想看到“有趣的灵魂”。


四种常见的塑形思路


如何让评价更立体呢?要巧接思维,让它成为武器。


就像数学问题有多个解法,内容评论也是一样,一般我把它们分为四种,可以按照梯度使用,分别为:


1)比较法,2)找共同点,3)辩证思考,4)现象学。


首先是“比较”,比如说:


当我们被问到对一幅画有何感想时,也许能说出“好或不好”这种词汇。在某些状态下也有人回答“不是很明白”或“没什么特别的”。


但当被问到你认为这两幅在一起时,就会有不同的表现。那么,在写内容评论或提出企划案时,这种“作比较”的思路也十分有效。


任凭自己的想法做出的内容并不少见,若你冷静些,写清楚想要传达什么,特征是什么,引入比较对象会更有说服力。


此类手法分为两个细节,一方面是内容评论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是拿其他案例来衬托式比较。前者如“正是有观众所想看的主角A,才有配角B的作用”;后者可以理解成两篇文章的对比,你可以把它按照“段落、结构、作者核心观点的主张”等进行拆分。


其次是找共同,比如说:当看到专业棒球手的选拔赛时,我觉得可以把这个用于相亲活动的对象选择上,或者说,产品销售人员有时能够从明星的宣传片中找到卖点提示,均是使用找共同的手法。


善用寻找相似事物的差异进行分解,做对比、以及寻找不同之间的连接点,基于此思路你将自己所写的评论与别人衔接,也能产生不同的新想法。


那在共同点上如何表达呢?你可以采用比喻、借鉴的方式,引述想表达的核心思想,比如:


作家村上春树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拿“高墙”和“鸡蛋”来比喻强者和弱者,更深层的含义是人人都是鸡蛋,我们无法掌控高耸的高墙,但可以保护鸡蛋的尊严,巧妙地给人留下深刻记忆。


再者是辩证法,比如说:


有人提出“想要胜利,精神力量必不可少”的命题。对于该命题有人认为技术才是根本。出现对立和矛盾会更容易受到读者的关注,因为矛盾才是思考的原动力。


试想下,把日常中经常出现的麻烦和不满理解为反对命题会怎么样?若能解决这些麻烦,那反对命题会更有价值感,克服和反对的过程,被称为“扬弃”


作为内容评论者未必需要把遇到的现象都解决,你不妨把问题抛出,适当地给出建设性意见,反而是种境界。


最后是现象学。概括要点就是“暂且抛弃对经验真理的确信,首先关注现象本身”,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得到某种认识,它需要以产品为根本,用心观察并重新贴标签。


比如说,有人需要我们画一幅苹果的画,抛去技术水平不谈你可以随手拈来,这是因为你脑中固有苹果形象,但在现实中苹果形形色色,没有完全一样的产品。我们就可以就细节部分展开。


专业画家之所以专业,主要是会把不可思议的新发现描绘出来并融入新故事,哪怕极其普通的东西也能给观赏者带来惊喜。然后重贴标签,在古代西方(希腊),异族被称为“barbaroi”,意思是“说着听不懂的言语的人”,正是此类标签才加深人想了解的欲望。


怎么贴呢?一方面是“错位匹配”,另一方面是引述。如中年人经常批判年轻一代是“新人类、没朝气、宽松世代”,想想看,若你把它们用在老人身上会发生什么呢?


简单概述,这四种常用的塑形思路结合制作者角度,呈现的评论在专业上已经超过80%的人,另外我认为,最后的系统性是点睛之笔。


系统思考贯穿全要素


所谓系统思考,是用“形态”来看待事物。


它不是关注要素本身,而是着眼于要素之间的联系。比如说,仅仅听到某个音阶这并不是音乐,要多个组合联系起来才能形成旋律,成为乐曲。


从内容评论角度出发,我认为“解开”系统之根本有两点:1)中心思想,2)彼此关系串联。


很多人容易把“主题”和“中心思想”弄混淆,前者属于主要描写、文章重点,后者是写文的目的。


如同我想通过某个影评传达它所述的时代精神,但标题可能会采用极简语句表达。


以短篇小说《穷人》为例:主要描绘渔夫和他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有多困难,依然收留孤儿的事,想想看他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写作目的是反应沙俄时代渔民悲惨的生活和穷人宁愿自己吃苦,也要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


如何在写评论内容时清晰表达出中心思想呢?首先可以从中心句出发,其次是内容本身就是落脚点,再者用段落切入,重点语段可采用多种修辞。


试想下,怎么把一条铁丝做成钢圈?


把它撇弯,两端焊接在一起对不对,可要把缺口做的完美无缺,就需要运用高温回火的方法,加热至750—800℃软化两端,然后保温1~3个小时达到冷却状态。长评论打造原理也是一样,内容要素之间的转化器是概念节点(Concept),比如“马和裤子”两个看似无关的元素,但大历史学者却不这样认为。


他们觉得裤子是游牧民族为骑马发明的(因果逻辑),所以彼此关系串联是要找到“要素与要素”间的衔接口,此类案例有很多,如:


提起易烊千玺你能想到谁?TFBOYS组合对不对,王源作为组合的一员又是他的好朋友,那新的电影只要朋友开口大概率会帮忙宣发......不一而论。


我经常使用的一个万能概念是“时间”,要是觉得内容点评段落间无法强行链接,你不妨最后把“时间”作为落脚点,下个段落继续用时间引入。


这些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总结一下:


评论不是表达自我主观情绪,而是以原创者(电影、图书、课程)为基础,评价其本身带来的价值,然后延伸表达自我的一些体验与想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