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七姊妹”与德州开发浪潮
2022-04-22 23:18

美国“石油七姊妹”与德州开发浪潮

本文为忽左忽右播客内容节选,来自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ID:leftright2018),作者:周小康(能源化工专家)、程衍樑,文字整理:Knight,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标准石油公司的拆分与合并


周小康:很多了解石油行业的人,都听说过“七姐妹”这个术语,甚至还有“新七姐妹”和“老七姐妹”之分,今天讲的主要是“老七姐妹”。“老七姐妹”大体分成两大系,先讲其中一块:美国系。美国系主要是从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分出来的石油企业,和后来从德州起家,我们称之为德州帮的石油企业。


这里面必定要涉及到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最后被拆成了什么样子。它有一个基本的拆分原则,就是按区域来拆,大体上是按州,所以拆得非常非常碎,拆成了34家企业。


当时认为,如果能把这样一只巨兽拆得这么细碎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不会再重新聚拢,变成新的超级巨头的。但是100年后,我们发现大巨头又重新出现了。实际上,巨头的重新产生,要比大家想象的早得多、快得多,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标准石油公司企业里面有大有小,有一些实在没有办法拆得太碎,它保留了很多大的业务。拆出来当中,最重要的两家企业,一个是新泽西的标准石油,一个是纽约的标准石油,这两家石油公司中,新泽西是原来托拉斯的所在地,所以它非常重要。


程衍樑:它原来是老的标准石油托拉斯的核心。


周小康:对,另外一块是纽约。其实纽约和新泽西也就一河之隔,纽约又是最大的销售市场和出口港,所以它作为一个子公司,在1882年就建立了。


“Stand Oil”,字母是“S”和“O”,在这里面做一个商标很麻烦,因为没有元音,所以在新泽西的标准石油拆分之后,1926年给了它一个新的商标,叫“Esso(埃索)”。历史上,“Esso”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商标,但是也几经变更,我们看到一些老照片里面,如果看到加油站上面有“Esso”的标志,不要怀疑。实际上,今天的它就是“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但是“Exxon”这个商标在1973年才正式改名。


纽约新拆出来的标准石油叫“Socony”,它是标准石油的“SO”加上公司的“CO”——Company或者Corporation,加上纽约的缩写“NY”,合并起来就变成了“Socony”。因为它有元音,所以读起来,发音比较清晰。


Socony这个公司大家已经听不到了,但实际上,在拆分的过程中,它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洛克菲勒系统最早进入国际化的一个实体。美国是一个有石油且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市场,但是洛克菲勒已经把目光放到了全球,他想要在其他地方,比如欧洲远东,开展业务。


我们早年的时候,曾经听说过美孚牌的灯油或者煤油,原来的汽灯、煤油灯比国内最早点的菜油灯要好,那玩意儿,最早就是美孚推进来的,叫“美孚牌煤油灯”。


程衍樑:那个在他们拆分之前就已经进入了。


周小康:实际上就是纽约标准石油干的这个事。“美孚”原来是它的一个商品名,1899年就有了“美孚”这个产品品牌,索康尼公司成立后,继续沿用了“美孚”。1955年,索康尼就把这个产品品牌浮上来,因为它太出名了,把公司更名为“索康尼美孚”公司,“美孚”从一个产品名、业务名,一下子上升到和公司正名平起平坐的状态。1966年,干脆把“索康尼”也拿掉,叫做“美孚石油公司”。


国内曾经有很多的宣传,说“我们不用美孚”。“美孚”一度成为了美国石油巨头、美国石油资本或者美帝国主义的一个象征,但真正把“美孚”变成一个完完整整的公司名,要到1966年。


1999年,这两家被拆出来的实体,新泽西标准石油和纽约标准石油进行了一次世纪合并,就是今天的埃克森美孚,上市公司简称“XOM”,在道琼斯三种工业股票里面,它是成本股,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


程衍樑:经历了80多年,重新合并了。


周小康:拆出来的公司最大的两“坨”又重新合并了,这两家公司各自有各自的发展路径,我们要看的很重要的一条线就是索康尼这条线,因为它代表了美国资本在全球的资本输出,也代表了美国石油资本和欧洲系的石油资本的竞合。


技术的革新改变了石油行业的格局


周小康:上面讲了科学的进步,还有一个技术的进步。科学和技术不太一样,科学告诉你,哪里可能有石油的理论,你要用技术把它开发出来。安东尼·卢卡斯是先驱,他在勘探中,改进了钻井设备,引入了更加高效的旋转式钻头。


现在看到很多钻头,但大家可能没有看过石油钻机的钻头,它有几个压盘,以特定角度齿合在一起,能够提高钻探效率。


程衍樑:我看过一些材料,说在19世纪早期煤油时代,美国的石油开发早期的技术借鉴了中国古代井盐的一些技术。


周小康:那个时候,井架差不多一样,都是木制的井架,像丛林一般搭着,是一种非常粗放的钻井搭放。


程衍樑:他们那会儿不存在后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旋转式的钻头。


周小康:那是后来发明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发现,谁拥有了好的设备,谁就能够迅速完成钻井,就能迅速产生产量。因为那里自喷井非常多,所以大家就不断地在钻井的装备上进行投资。这就彻底改变了19世纪荒蛮的景象,大家愿意技术投入,而不是用资本去冒险。


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一家非常著名的企业。1907年,有个伙计叫鲁本·贝克,他开发出一种套管鞋,革新了原来的钢线绳冲击钻具的钻井方法。这个非常复杂,没有办法展开,如果有视频的话,可以更加形象地告诉你,这是什么东西。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个贝克后来和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姓氏,老霍华德·休斯,合并起来,形成了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贝克休斯。这个休斯就是后面大名鼎鼎的霍华德·休斯他老爹。


程衍樑:大家看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飞行家》,讲的就是休斯的故事。最近几年,有很多公众号写他,钢铁侠的原型,或者被认为是前马斯克时代的马斯克,很多人认为他可能比马斯克更加具备富豪发明家的气质。


周小康:也比较“渣”。


在“纺锤顶(Spindletop)”之前,人们没有处理过这么凶猛的井喷,用了9天时间,损失了大量的石油产量,才把它压紧、压住,这个时候,就提出了很多要求:用什么样的井架,测井技术、固井技术、防喷技术等等一系列技术的进步,这对整个油服行业有非常大的影响,整个油服行业的产业链的技术规范、作业方式等等,是在那个时候一路建立起来的。


程衍樑:可以想象,“纺锤顶”的油第一次源源不断地喷出来的时候,尤其是头九天,那时候现场人的懵逼状态。手上没有任何设备,甚至整个世界都没有设备来处理它。


周小康:大家如果搞不清楚前面讲的一些术语,可以看马克·沃尔伯格的电影《深海浩劫》,讲的是当年非常著名的BP深海钻井平台“深海地平线”的墨西哥漏油事件。它就是一次因为违规操作导致的严重井喷事件,最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倒塌,大量的漏油。


那么一连串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地方属于人为导致的错误?就是前面讲的这些重点的术语,井架、侧井、固井、防喷、泥浆等等,全在错误里面。


这么多革新,包括价格的、产量的、科学的、技术的、工程的,它统统改变了一个东西,就是洛克菲勒信奉的商业教条。标准石油公司建立起来,它改变的是原来无序的产业生态,它主要的经营重心放在炼油上,以及怎么去针对炼油形成闭环,控制石油资源和它的运输。


但是,一旦在另外一个地方出现了如此巨大的石油开发热潮,那么整个行业生态又为之一变,所以垄断不是永恒的,垄断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可能叫做“破坏式创新”,也可能叫做“技术的跃迁”等等。


地质学基于石油的行业,就像概率论和博彩业一样,有概率论的博彩业和没有概率论的博彩业是不一样的。“纺锤顶”惊人的商业回报伴随着科学性的提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上游业务开展,开始有潜力带来巨大的丰厚回报,其结果必然是更多资本竞相涌入上游业务,下游企业也不得不把它的触角延伸到上游去。


石油工业的垂直一体化由此大大加深。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业务最终统治了石油工业。所以不是炼油厂说了算,而是拥有石油区块、拥有油田的这些企业说了算,这就是“七姐妹最后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一个大的背景。


原来没有人能够摆脱洛克菲勒的控制,洛克菲勒从俄亥俄发端,对于美国整个东北部,它的石油工业控制了原油物流,通过控制原油的开采,形成了它自己的优势。但是后面发现,在有更多的地方开发出了石油,而且远比美国东北部多得多的情况下,它就要调整经营方式,这就是它的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ID:leftright2018),作者:周小康(能源化工专家)、程衍樑,文字整理:Knight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