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摆中的VC从业者:投什么可能都是错的
2022-05-25 16:29

停摆中的VC从业者:投什么可能都是错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办新智点 (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原文标题:《停摆中的上海VC从业者:保持“钝感”,不想躺平》,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海按下“暂停键”之后,扎根于此的VC们陷入了“停摆”之困。


从被不安的情绪所裹挟,到茫然无措,再到积极应变,上海VC从业者正在试图恢复钟摆的节奏。


在上海即将解封之际,家办新智点记录和呈现了五位VC从业者的心路历程。


“投什么可能都是错的”


口述 | 某消费基金投资合伙人 Jeff


受疫情影响,我们位于上海的同事们全都居家隔离了,正在进行的美元基金募资也被迫放慢了节奏。


投消费,需要全面考察企业的产品、门店、仓配体系,需要实地去看,现场的DD很重要,光靠数字很难做出关键判断。然而被疫情困住,我们寸步难行。


现在我们能做的案头工作尽量去做,但也只能保持观望。现在投资也不知道投什么,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有可能投什么都是错的。


一年半之前,消费赛道投资热火朝天。当时一些项目受到资本热捧,作为专门看消费的投资人,我也完全理解不了,很多投资案例完全背离了常识和行业本质发展规律。


今年拥有高估值且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的新消费品牌,将会过得非常艰难。这类项目很难再获得新一轮融资,势必将上演“大逃杀”。


当前,消费投资开始回归理性,但从企业估值上来看,我认为调整还远远没有到位。以目前我们手里的项目来看,估值至少还有30~50%的下浮空间。


坦白讲,作为一支新基金,我们好在没有太多“包袱”,投后管理的压力暂时不大。消费是个长青赛道,一定会有很多新机会。


“不敢放松警惕”


口述 | 某产业背景VC Jennifer


困于上海疫情,我们无法回办公室,项目的后续交接、签字用章无法完成,付款的程序也无法继续,很多事情的进展被迫停滞了。


目前,投资人对于投资一级市场的态度非常冷淡。据我了解,业内某知名财务顾问,现在已经不接案子了,很多做了一半的案子,也都停手不做了。


他们对外或许会宣称有很多体面的理由,核心原因在于,现在一些体量庞大的中后期的项目,能够接盘的基金一只手能数的过来。现在行情不好,基金决不会出手投资,因此他们也不得不放缓节奏。


考虑到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尽管一开始所有人都感到很恐慌,但在下半年医疗项目估值飞涨。因此,目前我们仍在积极看项目、积极做储备。


目前,一级市场的项目估值全面下降,其降幅在20~30%。现在我们接触的一些企业,都愿意先聊项目、后谈估值。企业端也想促进交易机会,一旦如果没有别的选择,能拿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我们不敢放松警惕,可以看项目暂时不出手,但是不能没有储备。一旦等到同行都出手投资的时候,我们无项目可投,届时再去追投,项目的估值肯定水涨船高了。


从工作状态上来说,现在老板担心我们一直居家办工,整个人都废掉了。他看不见员工,心里势必会感到焦虑,然而这样的焦虑无法克服。尽管我们可以开线上会议,但感受完全不一样,沟通成本变得很高。


大家线下集中办公时,老板看到每个人都在行动,大家一起奋斗、一起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心里就会充满希望。


现在我们每天上午都会开例会,老板保证将每个人拉回工作状态,以防我们彻底懈怠,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埋头继续干”


口述 | 昊辰资本创始人 汤涛


由于总部位于上海,疫情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公章被锁在办公楼中,无法正常签署投资协议,成为最令我们“挠头”的事情。


从投资节奏上来说,今年肯定放缓了。看项目,相比线上,线下的效率更高。目前,我们大部分同事都在上海,只有外地同事还能出差。面对困境,我们也在积极做一些突破。


近期,我投资了人生中第一个通过线上沟通、达成投资的项目——我们与企业家在线上沟通之后,同事在深圳配合做剩下的工作,近期就要签署投资协议了。


我进入投资行业13年,历经了完整经济周期的起伏。从中长期来看,我认为当前是投资的好时机。


我们判断,效率是未来中国核心的投资主题之一。过去,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城市化、出口基建、房地产等因素已经逐渐消退。在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劳动生产力变得尤为重要。


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最终则归结为通过技术驱动效率。基于这一判断,“效率”成为我们投资的关键词之一,未来数年都将是投资的好时机。


To B企业都是“时间的朋友”,只要处在一个正确的赛道上,且团队足够优秀,就有机会做大。To B企业越大越具备规模效应。需要指出的是,To B企业成长的周期较长,投资也需要足够多的耐心。


疫情之下,创始人们都意识到储备子弹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在估值上有了一定的议价空间,直观判断下降了20~30%。此外,今年还敢出来创业的人,对自己成功的信心更强,天然筛选出更好的创业者。


更灵活的价格与更好的创业团队,是当前投资的两大利好。对于GP来讲,在赛道的选择上绝不能犯错,即在正确的赛道上选择正确的团队。


不可否认,SaaS赛道越来越拥挤了,竞争也更为激烈。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没得选。过去我们一直靠投资数字产业和企业服务“吃饭”,从这块土地上“长起来”,没办法“飘走”去做别的事情。


我们坚信未来这些赛道上能够结出更多的果实,现在唯有埋头继续干。


“不能躺平”


口述 | 某基金消费投资人 leo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没有人能够乐观的起来。当前整个VC行业,据我观察80%以上的GP投资节奏显著放缓了。


今年,我们并没有刻意放缓投资节奏。疫情之下,GP和创业者们普遍接受了在线沟通,我们也在积极的去看新项目。


躺平是最容易的,但我们不能躺平。作为一支成立了五年的基金,我们需要在既定的投资框架下,坚守投资逻辑,不至于面对项目失去了判断标准。


投资最核心的一点是——赚钱要知道为什么赚钱了,亏钱也要明白原因。我们尝试通过深入的研究、更扎实的分析,支撑自己的投资判断,让出手“相对舒服”一点,不至于投完之后每天睡不着觉。


我们无法对抗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俄乌冲突所引发的影响。对于能够控制的因素,我们要做最勤奋和最刻苦的准备,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差异化能力,发掘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优秀的企业家。


当前,我们看到在二级市场某些赛道的机会比一级市场更为明确。其中,在港股和科创板,一些创新药企、医疗器械公司,在天花板较高的细分领域做到了行业TOP,但是市值跌破了B轮融资时的估值。需要指出的是,投资二级市场,投资人也应具备一级市场的投资视角和判断能力,去筛选投资标的。


但是,一级市场永远都有机会。目前一些GP正在逆势募资,投资速度也在加快。譬如芯片半导体领域的一些优势GP手握子弹,出手的速度明显比前两年更快。在我所关注的消费领域,一些具备差异化能力的消费GP,出手投资的速度也在加快。


朴素的观点往往是正确的。在资金越紧张、越犹豫的时候,投资回报通常更好。


在我们关注的消费领域,目前的状态与2015年医疗行业的状态颇为相似——更多具备产业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消费领域的创业和投资。


但是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市场情绪对于创业者们的心态影响非常大。在风调雨顺的日子里,不会有人去思考,假设明年遇到麻烦怎么办?当前,即使投资人或LP不去追问,我相信企业家也会自我拷问。


以前创业者获得A、B轮融资相对容易,当下创业者想要拿到投资非常艰难。即使获得投资之后,创业者也需要具备更强的资源和执行力才能更好的实现从0~1。我们也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以合伙人的心态去帮助企业发展。


当前最需要企业家精神的时候,然而一些企业家却失去了信心。但是在长期主义之下,我们必定会经历经济周期和国际局势的起伏。


读书,是此次疫情生活的最大收获。看完《巨变》和《邓小平时代》之后,我更加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这样的情况,心态也更加平和一些。


“保持钝感和定力”


口述 | 开诚长青资本创始人 周卿 


再正常的人居家两个月,情绪多少也都有些紊乱。


最近疫情持续发酵,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叠加一二级市场的共振,投资人、创业者、LP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家都处在应激反应之中。


然而,面对充斥着情绪化的信息,我们不能被市场情绪裹挟,相反要保持一定的“钝感”和定力,守住自己的投资策略。


目前,LP端普遍观望情绪比较浓重。从本质上来讲,LP的资金来源、资金规模、资金属性、策略性强弱,决定了遭遇市场冲击后的投资态度。


其中,以大型险资为例的大型金融机构,战略定力更强。这类机构不会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调整长期的投资策略,提高股权的配置比例是确定性的趋势。对于一些缺乏稳定投资策略的高净值人士和家族办公室而言,往往依据自己圈层的经验、人脉和信息捕捉投资机遇,调整投资策略的可能性更高。


现在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市场的窗口,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市场极致演绎的时候,往往更容易筛选出足够坚韧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经历过市场的捶打,生存下来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会更加强大。敢于在当前依托长期策略坚定布局的投资人,无异于给企业“雪中送炭”,相知于微时的情谊也会持续一辈子。此外,当前投资人出手投资,也会挤掉很多估值泡沫。


GP的募、投、管、退是一个需要精巧嵌合的体系,在市场极致演绎的时候,非常考验机构的投资框架和策略的韧性。譬如LP的钱是长钱吗?项目投资价格足够便宜吗?这些问题在当下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手中资产泡沫过多的投资人来说,如果LP再施加较大压力,整个机构的投资体系将会面临很大的“张力”。


过去20年,美元基金作为中国创投行业的拓荒者,投出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是当前美元基金在募、投、管、退的逻辑正在被解构,美元背景基金如何进一步完成本土化、深入产业,重新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可谓“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对于过去10余年玩转Pre-IPO的人民币基金而言,过往套利的打法行不通了,迫切需要“自我革命”。目前,获得机构投资人广泛认可和信任的人民币背景的基金极少。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需打磨自己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在市场化、专业化的程度上,人民币基金需要向美元基金看齐。


变局之下,GP必将加速洗牌。对此,我们原本预计GP行业将以较为长期且缓和的方式逐步完成新老交替,但没想到是以如此惨烈且极端的形式实现。这也再次警醒我们要留足安全边际,敬畏市场。


目前,投资日趋本土化和产业化。我们判断其中,一级市场增量的机会大概率出现在人民币基金一端。新一批具备产业基因、在细分赛道有足够积累的投资人有机会探索出下一代投资范式。


但是这些投资人要打造募投管退体系,完成从投资人到GP的惊险一跃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他们助力,成为下一代顶级VC的Founding LP。


时代运行有自己的逻辑,不取决于个人、个别机构,甚至个别国家,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市场繁荣的时候,大家普遍会高估自己的判断和把控能力,实际上市场短期博弈机制复杂、变量众多。对此,我们很难预测且无力改变,更多的是需要接受和适应市场变化,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


市场短期无法预测,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把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做好。“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我们先让自己处于不败的位置,再耐心等待一击取胜的时机。


在创业伊始,我们就遇到这种极端市场情况,有助于捶打自身的韧性,这样去想也是一件好事。正如约翰·邓普顿的名言“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对于每一个想在投资上大成的人而言,肯定都需要经历这一过程。


疫情期间,读到《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世界顶尖投资人是如何在市场和生活中实现双赢,其中囊括了一大批价值投资人的投资实践和他们的生活侧面。价值投资的内核本身并不“玄虚”,挑战的地方在于在将其适配于所处的市场环境和个人特质之中。


这本书的书名有点成功学的感觉,但实际很有意思,其中每一位价值投资人的背景迥异、成名的时代也不一样,应对压力和孤独的方式也不同。他们的很多思考和挣扎,能够切实关照到大家目前的处境。


当下,我只期盼5月底之前,能够和上海的朋友一起碰面聊聊天就很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办新智点 (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