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2022-06-03 16:08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北辰,编辑:詹茜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家家要祭祖。”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听起来很“五”的节日,会不会有人误写成“端五”呢?


别说,如果你写成“端五”,还真不算错,甚至可以说是很有文化的体现。


“端五节”确实存在


“端五”既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端午”的替代品,而是“端午”的老前辈。


在“端午”之名出现之前,五月初五常被称为“仲夏端五”“五月端五”等,“端五”即初五之意。


而且,名为“仲夏端五”的五月初五也在很早以前就被视为夏天的民俗节日了,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所载:“仲夏端五,烹鹜角黍。”此处的“角黍”可以理解为粽子,正是在端五这天食用的。


可见,这个吃粽子的节日被称为“端五节”,似乎比“端午节”更有理有据。但事实证明,“端午”后来居上,成为中华民族五月初五的专属传统节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种说法是,为了避唐玄宗的讳,人们将“五”改为“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时任宰相的宋璟便提议将“五”改为“午”,因为八月初五与五月初五同为五日,缘于对皇室贵族身份的避讳,则以“端午”来取代“端五”,后世便一直将前者沿用下去了。


虽说端午节确实是在唐代正式成为官府认可的节日,但是,“端五”因避讳而被改为“端午”的说法或许站不住脚。避讳避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很少见,而且为什么就偏偏选了“午”,而非“舞”“武”“吾”替代原来的“五”呢?


由此,我们便需要回到“端”“五”“午”这几个字本初的意义。“端”是正、初、开始的意思,那么“端五”就是初五,没毛病。


重点在于“午”。从字面意思看,“午”当然是指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比如中午、下午。可这也解释不通“端午”,难道是指早晨刚过、中午刚来的那段时间?这和五月初五又有啥关系?


我们先从这个节日本身说起。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端午节,本身是一个“合成节”。如前文所说,五月初五很早以前就是一个民俗节日,它是古人夏季众多节俗中的一个,其余的还有“午月午日俗”和“夏至节”。一般认为,这三个节俗日益融合,最后形成了端午节。


三个节俗之所以能够融合共生,是因为它们的目的都一样——辟邪、养生。


端午节俗来源之一的夏至节,是人们对自然认知的化身。回忆一下初中地理知识——夏至是全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此后便日渐短、夜渐长。聪明的古人也发现了这一大自然的奥秘,但是,他们尚未参透地球公转的规律,所以创造了神话来隐喻大自然的变化。


因此,农历五月是一年中的“阴阳之交”,势必要有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来帮助人们抵御不断增加的“阴气”,所以人们辟邪,辟的就是这个邪。


而当“阴阳之交”的观念逐渐形成,有节气交替点表征的“午”字开始走入视野。


按《史记·律书》的说法,“午者阴阳交,故曰午”。“端午”的“午”并不是指时段,而是源于天干地支。“午月”是北斗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则是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十二地支纪日中的午日。


天干地支示意图。来源/王进 朱贵明 《周易新解》


所以,根据“午”为阴阳之交的本义,就不难理解这个因出于辟邪、养生等缘由而诞生的节日为何要叫“端午节”。“端午”被确立于唐代,也和当时推崇阴阳思想的道教之兴有很大关系,唐玄宗不仅将老子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还把自己与李林甫的石像置于玄元皇帝庙老子雕像的两侧。也是基于唐代道教的兴盛,带有天干地支背景的“端午”的出镜率开始逐渐多于“端五”。


当然,无论是带有时间感的“端五”,还是颇具阴阳感的“端午”,都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产物,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时摸索出的生存之道。


端午节该干点啥?


为了顺应时节,很多相应的仪式和活动诞生了,它们的目的也很统一,基本初衷都是辟邪。


那么有人会问了,防盗门上插艾叶、手腕上戴花绳是辟邪,这个没什么问题,但是赛龙舟难道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如今这么认为也没有错,但古人想得更多的可能是水祭以驱邪气。


还有一些现在不怎么流行的节俗,都是为了辟邪。比如,端午假期,很多人想出去玩一下,但古代的端午节,女子是一定要跟家人在一起的。为什么呢?还是那两个字——辟邪。


女子往往被看作是辟邪祛病的重点保护对象,未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这天会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头戴一枝石榴花,跟随家人去祭祀,家长会为女儿真诚地祈求健康。而嫁出去的女儿则要在这天回娘家,称为“躲端午”,面子上是顺应节气,其实也蕴含着借机回家团聚的情结,端午也因此叫“女儿节”。


当然,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事项——吃粽子。


吃粽子为了什么?你没猜错,还是那两个字——辟邪。其实,它曾是一种祭品。


粽子起源于夏至节,夏至是阴阳交替之日。


为什么人们会想到用茭白叶、芦苇叶、箬叶来裹着米吃,而不是其他植物呢?因为从主观层面讲,这些叶子被认为有驱疫、辟邪的作用,坊间也有很多以苇叶驱鬼的传说。而从客观层面来看,这些时令性的食物可以解毒、清热、消肿,正巧对应仲夏时节炎热的气候。


那为什么是米,而不是面、豆类呢?因为从阴阳五行的角度看,粽叶属于水生阴性,而黍米为阳火之性,二者相合,便是粽子作为祭祀用品的内涵所在,以此来顺应天地阴阳交替。


不难看出,古人是将自己的“阴阳”思想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了双重探索,创造出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而后世普遍认为粽子与屈原有关,其实是历史和民族文化双重选择的结果。


节俗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小的粽子里蕴含的阴阳思想、养生之道,是粮食与人类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


先民并不是一开始就灵光一现地使用苇叶、箬叶、茭白叶等包粽子,而是在探索自然中发现茭白叶有阴阳代兴之义,拿来试了试又惊喜地发现吃了它身体好像变舒服了,于是获知这种叶子有养生的功效,以此来祈求身体健康、子孙兴旺。


粽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以香喷喷、黏糊糊的糯米为馅。北方原本不盛产稻类,以黍类为主,所以北方的粽子起初是以黍米为馅的;而江南盛产糯米,以糯米入粽是南方的原产物。


甚至于粽子的形状,也不是哪位大神随手一包就是三或四个角的造型。一种说法是为了祭祀,出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将粽子贴近牛角的造型,以借自然之阳气打败自然之阴气。


总之,随着人们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关于“人与自然”这个命题的奥义也在不断明晰。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经过漫长的磨合,一步步找到了共生、共存的最佳方式。而像粽子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与粮食的关系上。


粮食在人类智慧的孕育中,不仅可以有形、有色、有本味地走上我们的餐桌,还有着千姿百态的美妙蜕变。


有多美妙呢?有的东西,在后人眼里,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人类的手笔。大家不妨根据以下描述,猜猜看这是粮食的何种化身——


关于这个东西,根据前人记载,有人说它是猴子做的。比如,明代的文学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 蓬栊夜话》中认真写道:“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也有人觉得这东西太完美了,只可能是天赐的。更神奇的是,这种说法居然在20世纪得到了科学“证实”——1974年,美国天文学家声称,在人马座B2的一个星云中发现了某种分子,这种分子的含量远远高于人类自己生产的同类物质的总和。


什么分子呢?


是乙醇分子(不就是酒吗)


人类用伟大的智慧创造了像天赐物一般美好的酒,并代代相承,演化出越来越多的种类。人与自然的共生,也在酒中得到了极致诠释。


和粽子最初并不是天然以糯米为馅最香、以粽叶包裹养生一样,白酒所采用的粮食也是在一代代人的摸索中寻得,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过程实属不易。


参考文献:

1、曾维华,王冕:我国端午节丛考,《中原文化研究》,2003年。

2、宋亦箫,刘琴:端午节俗起源新探,《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

3、葛雯,李群:粽子起源、种类、制作工艺及文化探究,《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年。

4、都春屏:屈原与五月五日--端午的渊源及意义,《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

5、张海霞:端午节的起源及文化符号分析,《决策探索(下)》,2019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北辰,编辑:詹茜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