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匀出61颗布洛芬,送给10个陌生人
2022-12-28 11:39

我匀出61颗布洛芬,送给10个陌生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杂乱无章(ID:ZLWZ2014),作者:林二波,编辑:太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那晚,我在客厅歇着,等着厨房的水烧开后可以洗碗。


想起朋友圈里一篇缺药助力的分享,凭着印象,我点开了微信上助力渠道所在的位置。


没一会,助力平台就显示出我居住周边的求助信息。


第一条求助信息很刺眼,就在距离我家不到两分钟步行路程的地方,有个人40度高烧。


我把手机举到妈妈面前:“妈你看,这个求助人就在我们家门口诶。”


正在剥橘子的妈妈看了我一会,又把头转回去,跟我说了很多。


总结来说,她的意思是:现在外面行情很“臭”(很不明朗),希望我能老实呆在家里,别到处乱跑。


我知道妈妈是担心身体一向不好的我,怕我被传染,怕我阳了会发烧难受。


所以我也没有争辩什么,转身就去洗碗。


可洗碗时,我一直忍不住在想:


那个求助的人还好吗,现在怎么样了?


如果他今晚没药的话,发烧退不下去要怎么办?


医院现在排队要好久,天气又那么冷,他能坚持住吗?


我真的要像妈妈讲的那样,老实在家里呆着,当作这些没有发生过吗?


这一年来,我接收了那么多远方的哭声,也一直尽自己的力量去发声。


为什么如今近在眼前的求助,反倒开始犹豫不定?


那刻,我觉得很羞愧。


所以洗完碗后,我躲进房间里,打通了对方的电话:


“你还需要布洛芬吗?我有布洛芬可以给你。”


电话里传来虚弱的声音:“嗯嗯,我需要的。”


“那我过来拿给你!”之后我穿好衣服,骗妈妈说要到楼下扔垃圾顺便买水果,送出了我第一份布洛芬。


对方是一个看着比我小几岁的年轻人,他站在我们约好的路灯下,戴着棉绒帽子,穿着两层外套,在风里把手缩在胸前。


当他接过我手上的布洛芬时,他和我说了声“谢谢”。


那刻我脑子其实是一片空白的,但还是交代了很多吃药的注意事项:


药每隔4个小时吃一次、不要跟感冒药一起吃、体温实在降不下来的话还是去医院……


他朝我点了好几次头,又说了几声谢谢。


看着他拿着布洛芬离开的背影,我也下定决心——要把能给出去的布洛芬,都送给有需要的人。


一罐可以分成很多份,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扒拉完两碗饭,开始分配自己手上的那罐布洛芬药片、和剩下的一板布洛芬胶囊。


我按照4次的剂量,把药片倒在一张张纸上,再包好,接着写上用药的注意事项。


随后又点开求助平台,重点留意着上面写有老人的求助信息。


打通第一个电话时,接电话的是个姐姐。


我其实很仓促,没想好措辞,来回问着:“我要去哪里和你见面?你家附近有什么鲜明的路标?”


后来我骑上共享单车,跟着导航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姐姐赶来时,提着一袋零食送给我,还问我需要给多少钱。


我说:“不用不用。”


随后姐姐说:“那你要去哪,我送你。”


“不用啦姐姐,我还要去给其他人送药。”


“那你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后来,我开始熟练起来。


每打通一个电话,开头就会直接说:“喂,你好,我在微信上看到你的求助信息,请问还需要布洛芬吗?”


之后约定好见面的地点,把药送到对方手上,接着再拔通下一个电话。


有个叔叔,可能是在电话里再三和我确认收不收钱,我说不用,于是加到我微信后,他重复了两遍: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


另一个叔叔过来找我,接过我递过去的药时,还犹豫了一下,“把药给了我,那你呢……”


我说我有备着,叔叔你放心吧。


他才松了口气,皱着的眉头终于松了一点。


有个正在哺乳期的妈妈,我和她电话交谈时,还听到孩子在那头叫着妈妈。


她的弟弟骑着电动车赶过来时,和我说的那一句“谢谢”,是我听到所有声“谢谢”里,语气最重的一次。


……


就这样,两天不到的时间里,我从手头上匀出61颗布洛芬,和十个原先从未有过交集的陌生人产生了联系。


通话时长很快就用完了,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讲真,我和每个人交谈的内容可能都不超过10句,接触的时间也不到10分钟。


可能因为我比较敏感,我会下意识地从他们的一举一动里,捕捉着他们传达出来的信息,本能地设想着他们以及家人可能遭受的境遇。


这些求助的人里,他们的年龄都不一样,身份我也无从知道。


但他们都是以女儿、儿子、孙子、弟弟这样的角色来到我面前的。


而我,也是家里老人的孙女,父母的女儿,妹妹的姐姐。


想到这里,他们对我来说,就不再只是陌生的人们,而是每一个我。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


如果没有这次匀药,如果这天只是平常普通的那些日子里的其中之一。


我和他们,是几乎不会有任何交集的。


是就连买东西遇到,也是头都不会抬一下的陌生人。


但我们,就这么有了交集。


我们就那么短暂而又深刻地,共情了对方的境遇。


很感动,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一段“大时代时期”。


在疫情之前,我们都活在“个体的自我”里。


你经历的所有你认为重要的、不可磨灭的大事,都是私人的。


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中心。


而“大时代时期”的我们,经历的大事是共同的。


它成为了所有人生活的中心,它的走向,是能够改变所有人的生活的。


我们所有人在这个“大时代”里,都经历着同样的混乱和无序。


想起身边很多朋友都说,这几个月里的情绪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我知道,那是一种“发现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无力感。


而今天,我分完药,走在空荡得只剩几辆出租车的马路边上,手里提着一袋准备瞒过老妈的、在楼下买的水果。


莫名地,在这刻,我的无力感好像减轻了那么一点点。


我们虽然都经历着同样的、很多时刻都无能为力且宏观的大事。


但我们仍然可以拥有属于个体的“自我确定性”,让自己和身边的生活,有一些微小的好的改变。


毕竟,能让生活会开始变得好起来的。


绝不是发生了重大转变的盛大日子,而是你开始相信“生活能变好”的这个不起眼的当下。


哪怕能做的只有一点点,也足够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杂乱无章(ID:ZLWZ2014),作者:林二波,编辑:太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