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面前,真有房屋不倒的神话吗?
2023-02-16 09:15

强震面前,真有房屋不倒的神话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 (ID:sjcff2016),作者:姜建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月6日发生在土耳其南部的大地震,又一次上演了房毁人亡的人间悲剧。这次最大震级为M7.8,倒塌房屋大片,废墟下的遇难人数已超2万。再次验证了地震灾害学上的一句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人们不禁再次发问,在强震面前,真有不倒的房屋吗?真有不被压死的住民吗?难度,确实太大。人的超验和技术的强势,在这个时点似乎已无能为力。


不过,我们还是想起了日本。这个在灾害面前总是扮演悲剧角色的国度,拥有两个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地震灾害风险国,世界最先进的地震调查研究国。在进入2000年后,日本遭遇了6次M7以上的强震,除引发大海啸的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死者超万之外,其余5次强累加起来,死者不足百人,更无一所校舍倒塌以及有遇难的学生。


目前共有的一个认知是:地震是个仅靠事前防灾无法将损害清零的自然灾难。不过事前防灾做与不做,其效果还是大不一样。


日本一般社团法人防灾教育普及协会的一份资料表明,如果事前防灾做到抗震率100%,做到防止家具倒落对策100%,就能将原先估计死于建筑坍塌的82000人,大幅减少至15000人;


如果事前防灾做到感震断路器设置率100%,提升灾后初期灭火成功率等,就能将原先估计死于震后火灾的10000人,减少至300人;


如果地震发生后全员开始迅速避难,并有效活用现有的海啸避难大楼,就能将原先估计死于震后海啸的23万人,减少至46000人;


如果土坡崩塌危险处对策完备率100%,就能将原先估计死于土坡崩塌的600人,减至0人。


这样综合地看,如无事前防灾对策,死亡32万3千人,做好事前防灾对策,死亡61000人。虽无法避免零死亡,但已是人智可期的一个结果了。这就是日本地震研究第一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镰田浩毅所说:对地震之类的自然现象,防灾纯属痴人说梦。与防灾相比,我们应该引入减灾的概念。


如果要问日本校舍为何在强震中不倒,就与日本人从防灾到减灾的认知有关:想定一切可能,做好各项事前对策。


28年前的1995年1月17日,日本发生了M7.3级的阪神大地震。这场地震导致6434人死亡。建筑全毁104906栋(涉及186175住户),半毁144274栋(涉及274181住户),部分毁坏390506栋,合计639686栋。这其中也有数所幼儿园房屋和小学校舍倒塌或半毁。幸好地震发生在凌晨5点24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调查表明,95%的遇难者都是被倒下的建筑物压死的。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人痛定思痛,认识到要大幅减少地震死难者,首先就是要在强震中让房屋不倒。而要老朽的房屋不倒,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加固建筑的抗震化。于是日本人先从校舍做起,发誓不再让幼儿园和中小学建筑在地震中倒塌。这正如日本文部省关于加固校舍的文件中称:“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28年过去了,日本政府在今年1月份向国民交出了一份答卷。


据文科省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公立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化率达到了99.7%,公立幼儿园达到了97.7%,公立高中达到了99.4%,特别支援学校达到了99.9%。屋内运动场所天花板等落下防止对策实施率,公立中小学是99.5%,高中是99.0%,特别支援学校是99.8%,幼儿园是100%。


对这份我们看上去已经相当满意的答卷,日本的地震专家们并不感到满意。他们认为还有一半以上的县(日本有47个都道府县)没有做到100%,尤其是托儿所设施的抗震化还不充分,必须抢时间尽快改修加固,因为地震不等人。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据日本地震研究所的数据,每年M3地震有万次、M4地震有千次、M5地震有百次、M6地震有十次。东京大学地震学者根据这个频率,计算出日本发生M7以上地震的概率4年内是70%。


其实,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起,日本就致力于结构抗震的研究,其后技术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48年福井地震,导致了1950年首个《建筑基准法》(取代原有的《市街地建筑物法》)的诞生,这一法案规定了墙体力度,但对地盘与地基没有明确说明。


1964年新泻发生M7.5级地震,推动了1970年修改基准法,规定木造建筑基础需有钢筋混凝土。1968年十胜沖发生M7.5级地震,1971年修改基准法,规定公寓的钢筋混凝土柱子部分需要特别加固。1978年宫城县沖发生M7.4级地震,1981年大修基准法,推出新耐震基准。1995年阪神发生M7.3级地震,2000年再次修改基准法,进一步明确地盘调查、耐力壁设置、金属配件等。


日本的建筑施工现场,其中有关于是否符合“建筑基准法”义务的确认


这里重要的是1981年这个年份,日本建筑史上和日本地震史上都要留下浓重一笔的正是这一年。因为是在这一年的6月1日,日本颁发了大幅改订后的新建筑基准法。以这一年为界,之前的叫“旧建筑基准法”,之后的叫“新建筑基准法”;以这一年为界,之前的是“旧耐震建筑物”,之后的是“新耐震建筑物”。


那么,旧建筑基准与新建筑基准,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日本气象厅把震度(表示地震动强度的指标)分为10个等级——0、1、2、3、4、5弱、5强、6弱、6强、7。


《东京防灾》手册对“震度7”的描述是:“倾斜、倒下的抗震性较低的木质建筑变多;抗震性较高的建筑物少见倾斜,倒下的抗震性较低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变多”。旧建筑基准仅要求遭遇震度5(中程度地震)时,建筑物不倒塌。没有言及震度7(大地震)时对建筑物的要求。新建筑基准要求遭遇震度5时,建筑物只有轻微裂缝。遭遇震度7 时,建筑物不倒塌。


可见,新旧建筑基准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表现在震度5和震度7上。新建筑基准要求所有建筑物在强震面前也不倒并保有至少100年的寿命。对这一要求的最好验证,就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依据新建筑基准法建造的所有房屋,在M7.3强震下没有倒下,只有3栋发生了可修复的中度毁坏,有9栋只遭受小的或轻微毁坏。强震下倒塌的大批房屋,都是旧建筑基准法时期建造的。


为此在1995年12月,日本鼓励建筑物加固耐震能力的《耐震改造促进法》开始生效。依据这个法规,在1981年前用旧建筑基准建造的校舍,分三种情况加以对应:


1)有耐震诊断和改修义务,指导助言的对象:幼儿园/2楼以上、面积在500平米以上。中小学、特别支援学校/2楼以上、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高中和大学/3楼以上、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


2)进入校舍检查的对象:幼儿园/2楼以上、面积在750平米以上。中小学、特别支援学校/2楼以上、面积在1500平米以上。高中和大学/3楼以上、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


3)耐震诊断及诊断结果有报告义务的对象:幼儿园/2楼以上、面积在1500平米以上。中小学,特别支援学校/2楼以上、面积在3000平米以上。


文部省每年会派专家深入公立校舍进行调查,以把握设施的老朽化程度和抗震改造状况,并宣布结果。如在2022年8月发布的调查发现,爱媛县在日本全国公立小学和初中的抗震率最低,为97.6%。共有33座建筑在震度7以上的强震中有倒塌的可能。并还发现由于建筑的老朽化加深而带来的不同程度损坏,全国共发生了22029件,虽然比2021年减少了9648件,但对学童的安全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地震,校舍最安全;地震,校舍是避难场所;地震,不能让学童倒下。日本人在努力地做、不停地做,他们知道,这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实实在在地做。而且还必须与地震抢时间。每年推进一点,看上去连1的百分比都没有,但这与鲜活的生命相连。


日本政府鼎力相助,从国库拿钱,对校舍的加固工事给与补助金:高中、初中、小学校、特别支援学校,每校400万日元以上2亿日元以下;非构造部件的耐震化加固,每校2亿日元以下;校舍改建则不设限度额。幼儿园,每园400万日元以上1亿日元以下;非构造部材的耐震化加固,每园1亿日元以下。


为此,日本流传着一个地震佳话。2016年4月16日熊本M7.3强震,宇土市政府大楼4层部分发生坍塌,整栋大楼摇摇欲倾。这是一栋建造于1965年的“高龄”大楼,早在13年前的耐震诊断中,被专家评定为“无法抵抗震度6以上的地震”。明知大楼无法抗强震,为什么不早点采取措施呢?《产经新闻》披露说,由于财政紧张,只能优先各类校舍加固计划,政府大楼只能暂搁一边,能拖就拖。


3.11过去10多年了,危言耸听的巨大地震还没有来。记忆中的大惨状还是被遥远化了,或者还是天真地信了真有所谓的抗震技术,忘乎所以的日本人,近年又掀起了新一轮建造超高大楼的热潮。


2020年,东京车站打造日本最高摩天大楼,67层390米高的地标建筑;2022年7月,位于新宿站内的小田急百货关店,是为重建48层高的商务大楼;2023年2月,涩谷东急百货关店,是为重建36层高的复合建筑;预定今年3月底竣工的虎之门麻布台地标塔楼高64层330米。就连古都京都,也在蠢蠢欲试地计划着超高建筑。


日本人想用“都市再开发”的超高超大超强重新唤起所谓的繁荣与时尚,但这显然还是停留在前现代的思维。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忘记了自己身处一个已无欲望、不需繁荣的后现代,忘记了木结构的构想源于飞騨工匠的千鸟,更是忘记了还在眼前并未消失的密集化空间与病毒传染的因果关系。


建筑道具可以是隔扇、移门或可移动的榻榻米,把整体看成是细胞而不是器官,这才是日本文化的一个内在要求,摩天大楼无关这个要求。况且灾难史表明,人根本无法将一栋建筑和一座城市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现代主义技术论已趋极限。


建筑设计家、建筑思想家隈研吾在3.11之后,对大型超高建筑提出批评。他在2013年出版《小建筑》(岩波书店)一书,说东日本大地震让我们意识到建筑是多么的脆弱和易碎。大震大灾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建筑思维。


1666年的伦敦大火、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92年的美国飓风、2004年的印度尼西亚海啸、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


人更需要温柔地寄生,寄生于构造力学之中为自己获取安全的能量。为此隈研吾认为,现在是时候从强力、合理、庞大的建筑转向小建筑了。摩天大楼除了自我炫耀,在自然灾害面前一无是处。小建筑不是大建筑的缩小版,而是内在了叠加、倚靠、编织、扩展,是崭新发想的建筑根源,更是重新连接人与世界的可期可待。况且照隈研吾的说法,小建筑易组装、可移动、轻量防震、价格便宜。


日本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伊东丰雄也说过,建筑师不是资本家的工具,要重新思考人需要怎样的建筑。由他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虽然抗住了3.11超强地震,但屋顶部分还是有部分坍塌,一些玻璃受损,书架上的书散落了一地。这对伊东丰雄的触动很大,他不禁自问:自己设计的建筑究竟为何物?人类的聚集之处,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形态?


显然,这个自问是在讲建筑如何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不做天灾的帮凶。


这就令人想起1923年9月1日,日本物理学家、随笔家寺田寅彦在东京上野的喫茶店,与画家友人喝红茶的时候,遭遇了关东大地震。他在当时的《震灾日记》(收录于《寺田寅彦全集》第7卷,岩波书店)里写道:


“突然感到发生了地震。这感觉就像一个棒槌从下面迅速而疯狂地敲击我坐在椅子上的两条腿的脚底……那一刻,母亲从小给我讲过多次土佐的安政大地震故事又浮现在眼前,我觉得‘摇啊摇,摇啊摇’的描述很贴切,就像在船上”。他的一句名言是“我们过于相信了文明的力量,却低估了自然”。


是的,我们还在持续低估自然。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去年2月在神户三宫的东游园地打造了“童书森林·神户”坐标。8米高的书架一直延升至天花板顶端,25000册藏书,形成一个被图书包围的盛大空间,确实有书之森林的震撼感。


但小学生都会吐槽的一个问题是:超高的书架,我们如何取书?如果遭遇地震,书会从上面掉下来吗?是的,谁来回答这位小学生的提问?都说天灾能改变建筑,但人有一种基于本能的渴望,想用超大超高来弥补自己作为生物体的弱点。


不过,还是那位日本地震研究第一人镰田浩毅说得直率,他说根据日本目前的地震观测,结果可以100%地断言:在以2035年为中间点的10年里,也就是在2030年到2040年之间,东起静冈县伊豆半岛,西至西九州宫崎县沿岸一带,将发生震级约9.1级巨大地震。


这样说来,还有大约15年的时间,日本人还能为减灾做些什么?日本全国校舍的抗震加固率,几乎接近100%了,这确实是日本的一个奇迹,因为这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文明体都能做到的。但除了校舍之外,还有大量的居住房舍、老旧的办公楼,什么时候这些建筑的抗震加固率,也能接近100%?确实需要加速度,因为地震或许明天就来。


土耳其地震,死难者还在增加。我们除了合掌祈祷之外,是否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本真问题:人,究竟需要怎样的建筑为自己栖身?在强震面前,真有房屋不倒的神话吗?


这就想起日本有建筑开发公司做过的住宅抗震试验——试验住宅经受住了60次的震度7级的剧烈摇晃,而每回最大地动加速度是5115gal,最大地动速度是231kine。


这里,gal是地震瞬间冲击力大小的表示单位。迄今为止,全球地震观测史上最大值是4022gal。东日本大地震是2933gal,熊本地震是1580gal,阪神大地震只有891gal。kine是地盘摇晃速度的表示单位。熊本地震是186kine、阪神大地震是112kine、东日本大地震是106kine。


日本的试验住宅,经受住了人智设定的最高最大最强。那么,值得期待吗?神话能成真吗?不过,还是洗洗睡吧!不想,心就不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 (ID:sjcff2016),作者:姜建强


虎嗅长期关注出海,为应对急剧变化的出海环境,特推出“出海潜望镜俱乐部”,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资讯、链接头部出海平台,提升出海人在宏观趋势、平台玩法、品牌打造、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认知力,结交关键资源。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与我们一起高速进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