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深度思维才能增长智慧

主理人:
转眼第100篇了。

人的本性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让个体乐于接受各种碎片化信息,并从碎片化信息中获得快感以强化这种模式。这都会使人停留在浅度思维,不愿意做出改变。

 

如何塑造深度思维?

 

第一,思维要有深度。

 

这一点好像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但确实是我们要再三强调的点,也就是有意识对深度思维刻意练习的开始。每当我们的大脑出现惰性,停留在浅度思维时,就要有意识的发起对抗。当然,有了意识,你还能有深度思维的方式与方法,本书前九章都是具体的方式方法,需要你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强化目标感,做好规划,把握节奏,锻炼延迟满足感和强化大脑神经元连接。

 

如我们前文所说,目标感很重要,过程中要做好自我激励,激发自身动机,寻找不同的办法实现目标,并且基于事物发展重塑目标,善于把大的目标拆分为较小的部分去完成。过程中,你的每一次主动选择,按计划完成目标,抗拒一次诱惑,都会培养你的延迟满足能力。

 

从脑科学的角度,一个人要想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不起的成就,首先要明白搭建与这个领域相关的神经元,并让神经元聚集更多的髓磷脂后,自己才能在这个领域上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反应。刻意练习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出现更多髓磷脂,髓磷脂就是守护大脑安全的重要卫士,它的存在不仅起到了绝缘保护的作用,还可以保持神经元的干净和正常运转,更多的髓磷脂就可以增强我们大脑神经元的连接,让自己的思考力变得更强。本书中,我们不时提到脑科学中的一些概念,但是极其有限的,如要更全面的了解,需要读者自行再做补充阅读。

 

第三,两个思维工具,5 Why 分析法(问5个为什么)及5 So推理法(问5个那会怎样呢)。

 

5 Why 分析法:一个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工具。简单来说,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穿越不同的抽象层面,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图:5 why分析法

 

这里看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是怎么通过5 Why分析法来找到工厂设备停机的根本原因。

有一次,大野耐一在生产线上发现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于是他询问工人机器停机的原因。于是出现了下面的问答对话: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如果员工没有以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他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使用5why分析法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提出正确的问题。你追问的方向要是有意义的,你可以控制并改变的,这样才能避免陷入思考的死胡同。

 

5 So推理法:一个洞悉事物的未来趋势的工具。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的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

 

和5 Why不同的是,5 So思考法是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5”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涉及的越准确,越细致,概率也越大。

 

使用5 So推理法对应的内功就是常识与专业知识,你想要在哪个领域内使用5 So推理法,你就需要有该领域的常识和专业知识。思维不够敏捷,或对相关领域的了解认识不够充分,也会影响推论的结果。另外,这个方法也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推论越往后,思维链条越长,得出的结论所发生的概率也会逐渐减小。

 

最后,同理心,在思考中感受别人所想,能够实现更好的交流,构建和沟通对象共同的认知系统。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大多数浅度思维也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换位思考,没有同理心,以自己的观点出发,想当然,想要有深度思维,必须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要有同理心。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刷新》 中的描述:“今天,人、组织和社会,都在不断追求新能量、新理念、新连接和新突破,在“技术激流”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的新世界里, 同理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

 

这两年大火的人工智能ChatGPT正在掀起一轮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有的积极拥抱,有的坚决制止,但不论如何,这都是不可逆的趋势。

 

所以,在即将到来的ChatGPT时代,拥有深度思维的人,将拥有在这个时代崛起的入场券。

 

天下西湖三十六

职场10000小时理论践行者

你若有颗种子,便能期待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