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一个从大厂出来的朋友创业,问我关于找合伙人的问题,很多创业新手都问过我这个问题,很多创业5年内的创始人应该都踩过合伙人的坑。 创业早期/创业新手,要不要找合伙人?答案是肯定的"不要!"。
在我看来,创业新手找合伙人除了壮胆儿,没啥大用。这个阶段,别管你叫他什么, 他/她都不可能是你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我写过很多关于合伙人的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为啥,因为这时候你能offer的非常有限,要钱没钱,要未来没未来,过去十年你还能忽悠一下期权融资,未来十年基本上只有挣钱分钱了,如果只是和你一起挣钱分钱,为啥非要成为你的合伙人,而不能成为你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经常说,创业早期,你能找到的只有三类人:家人,朋友,傻子(famaily, friends,fool, 3F)。(别和那些带着光环下凡创业的明星创业者比,觉得为啥他就能找合伙人, 因为他有钞能力,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我这朋友和我说,他想找的这个人也是大厂的,还是他的前辈,听说他想创业,就说想加入和他一起,但因为家里还需要稳定的现金收益,所以先兼职做。我当时就笑了,我说,这是想搭顺风车啊。这种人就更不能请来做合伙人了。毕竟早期最艰难,不投入就没结果,大投入也不一定有结果,你做了最难的0-1,他拿着起手的0-1股权,等着你干出来的结果再选择是不是all in,这算盘打的。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我们都能理解,但你觉得公平吗?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不是相信你的这件事,他是不想错过可能的机会,且投入的成本越小越好,这是人性。被搭车,也是很多创始人在后期处理合伙人问题的核心诱因之一。all in 是选合伙人的前提。创业这么难,你凭什么觉得你的蜻蜓点水,就可以拼人家的安身立命。但all in 的人就能成为你的合伙人了吗?当然也不是。
首先,我们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创业公司的合伙人。我提出过一个观点,合伙人,合的就是3个力:
1、能力互补
做成这件事需要3个能力,你们仨一人占一个, 曾经趣学车的创始人刘老木曾经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认同。他说,什么是合伙人,就是一个人走了,另外的两个人每人瘦20斤,也干不明白。只有这样的能力互补才能称之为合伙人。但你想想,如果是这样,创业风险,其实也增加了,毕竟走一个人就能塌一个角的事儿, 可能一开始就不是个好选择。
2、心力同步
心力是一个人能否跨越创业至暗时刻最核心的能力,很多人低估了创业的难和寂寞。因为人是成长的,迭代的,变化的, 一个创业,少说7-8年,多则10年-20年,可能会跨越人生的很多重大时刻,恋爱,结婚,生子,移居等等, 你和你的合伙人彼此在什么人生阶段非常重要,你可能想改变世界,他可能想小富即安。走着走着,各自的社会压力会挑战着各自的心力,这时候,只有同步的心力,才能共同跨越。简单来说,你们是不是都想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你们的家属是不是都能接受7*24小时的见不到人,你们的孩子是走公立校还是上私立, 这些都会影响你和你的合伙人对于当下创业的思考和抉择。
3、愿力同频
愿力其实就是信仰,你和你的合伙人是不是都信仰你们做的这件事。没有对与错,只有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信仰是无法伪装的,信仰的知行合一的, 你很少见到一个人放弃信仰,但你见过很多人心口不一。永远别听别人怎么说,看他怎么做。他在至暗时刻的选择,他会用脚投票。找到和我们共同相信的人当然不容易,中国的很多成功企业合伙人都是创始人坚实的拥趸,是他们的跟随者,是我的梦想就是成就你的执着, 也是某种信仰, 创始人就是合伙人的信仰。这点比较常见。
总有那么几个时刻,你想找合伙人,怎么破?
这个时候你想找合伙人,本质上就是因为孤独。
人是群体性动物,尤其是很多曾经大厂的人,你曾经在热闹的组织里,众星捧月, 周围不是P8就是P9,要不就是你的合作伙伴。突然一下子,这些都不在了, 你要独立面对所有挑战和问题,回到家或者联合办公,看到自己的2-3个兵,和以前自己的团队根本没法比, 你觉得认知孤独,你觉得你需要个合伙人。而这时候看上去你想找个合伙人,但其实你只是需要找个可以同频交流的人,让你摆脱认知孤独,有个人说说话。你的业务,根本不需要合伙人,你需要的只是创业陪聊搭子。而学会享受孤独,是创业的第一课,让自己忙碌起来,和客户泡在一起,忘掉那些根本不重要的虚无,换下西装,放下名牌包,脱掉高跟鞋,完成第一个PMF,享受产品被客户认可的时刻。和客户泡在一起,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会给你更大的正反馈。这阶段,产品的一小步,客户的一个复购,都远比合伙人重要。
这个阶段能用现金解决的人,不要用股权解决。这个阶段的股权没有意义,除非是超级明星项目,有投资机构为你定价。即便你希望绑定一些供给或资源,给出去的股份必须有价值,也必须拿钱买,白给的不值钱也不被珍惜。同时,守好股权和决策权,两位数以上的股权,不要给,没有意义,只能埋雷。这个阶段就是把用人的问题想明白,想清楚雇佣这个人要解决什么问题,付出的工资是不是值解决这个问题,把人用明白比什么都强。
这个时候你想找合伙人,本质上就是因为业务不聚焦导致能力拉扯心力憔悴。
这个时候你觉得你的业务已经稳定了, 你的团队应该也有20-30人了,管理上你也看不过来导致也有了一些层级,但因为你能找来的人能力有限,让你觉得团队能力制约了公司发展, 开始思考想找合伙人。觉得有合伙人的加入会改善这个情况。但实际上,这个体量,你找来的人,不管叫什么,都不太能独当一面, 如果可以,他完全可以自己去创业,为啥过来和你合伙。所以这个时候,你找来的人不管叫什么,都是你的"助理", 解决你手的问题。脑子这事,还得你自己来,你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发工资的人一定解决不了。这个时候,你需要的不是找合伙人,而是停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的业务,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你满足于做一个超级个体,还是希望突破成为一家垂直领域的隐形冠军,在这个阶段,是你的选择,也只能是你的选择。如果你是超级个体,锻炼自己打造一个可以持续迭代的助理团能力;如果你想突破成为垂直领域的隐形冠军,这个时候,你需要让自己有时间有目的把注意力放在人上面, 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 因为只要突破超级个体,就必须依靠成就他人成就自己了,学着做一个领导者,是逃不开课题。这个时候,你可以开始思考合伙人,而非即刻拥有合伙人,合伙人是遇见的,不是找到的。经典的合伙人关系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甚至是打仗幸存下来的,临时找来的都是错的。这时候为找合伙人做些准备:聚焦业务,锻炼团队,向外关注,对内提拔。
这个时候你想找合伙人,本质上就是需要有人独立为你分担今天,明天,后天的不同任务。
这个时候你想找合伙人,本质上就是需要有人独立为你分担今天,明天,后天的不同任务。
这个阶段你的业务复杂度基本上靠你自己和老的"助理团"不太可能。这时候,你之前在外面养的人才私域就可以约出来奔着"转化"(落地)来聊聊了。这也是我们说,不能人到用时方恨少,前置性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毕竟"养了"2-3年的人,熟悉度肯定比第一面要强, 甚至这期间,你们已经体外合作过一些项目了,这时候就是谈好分工,补位,目标,分钱,简单直接,这个时候的合伙人,要么帮你守住老业务,要么帮你做增量业务,无论做什么,都比较容易被边界和定价。这个时候找合伙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双方对于边界和补位没有共识,期望不同,失望是必然的。
当然,很多创始人在之前也没想过找合伙人,拖拉硬拽的靠创始人和团队的韧性,或是赶上个风口,借了个势,企业忽然就到了规模。而这个时候,如果直接让猎头找人, 大概率会失败,因为无论是你还是组织,都没有准备好。一个完全和你们没有共同过去的人,突然落地一个对他来说陌生的场域,能成功的都是神。所以,越是这时候,创始人越要忍得住, 都忍那么久了,也不在乎再忍个1-2年,这个位置,找错一个人的成本是这个人年薪的15倍!(不是我说的,是跟谁学创始人Larry说的),钱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折腾你亲信的信心,折腾你团队的战斗力,折腾你组织的文化。 开心的只有你的竞争对手。我经常说,"你这高管,该不会是你竞争对手派过来玩你的吧。"
想明白让这个人过来干什么,慢慢聊,借助体内体外的人脉资源,你不是想招聘一个合伙人,你是想解决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如果是阶段性的就没有必要找合伙人这种长期性的岗位,如果这个问题是持续性的, 就需要更加关注这个合伙人的成长能力。很多时候,创业公司不能够为明天雇佣人,筛选大于培养,筛选与阶段匹配的人,但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思考为明天雇佣人,依旧是筛选大于培养,筛选有成长思维和能力的人。
张美吉
链接顶级人才,创始人「创业人才力」的首席私教 创业公司「外挂CHO」体系创立人 首位「创业人才力」理论提出者,坚信人才力是企业增长的原始驱动力,是创始人创业成功第一核心战力 发起成立「女创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主理「九十里私董会」,中国以提升创始人"创业人才力"能力为核心目的的跨行、跨界、跨创业阶段的创始人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