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索历史
清空历史
热搜词
在线教育
中本聪
培训机构
王兴
华尔街
韩国
经济
省钱
年轻人
视频
车与出行
年轻一代
十亿消费者
前沿科技
财经
娱乐淘金
医疗健康
文化教育
出海
金融地产
企业服务
创业维艰
社交通讯
全球热点
生活腔调
资讯
24小时
活动
妙投
官方Blog
微信扫一扫
下载虎嗅APP
APP下载
搜索
登录
注册
投稿
嗅友Lz9CV
公司:保密
邮箱:保密
微博:
未填写
微信:
未填写
更多
真实姓名:保密
手机:保密
性别:保密
所在地址:保密
注册时间:2019-08-16
TA的文章
TA的24小时
TA的评论
(181)
别的我不评价,但是这样吃很不健康
1天前
来自文章:
90后不消费主义者:让生活回归生活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3天前
来自文章:
为什么日本韩国经济发达,生活却不够幸福?
电锯人被侮辱了,为何强行凑三
5天前
来自文章:
“鬼灭咒术电锯人”,集英社有了三大新台柱
中国式婚姻功能啥都有 唯独没有爱
2021-04-03
来自文章:
天价彩礼:一种现代社会的风险投资
Fake news !
2021-02-12
来自24小时:
新华时评:BBC世界新闻台罔顾事实,该禁! 近期,BBC涉新冠疫情新闻视频中将疫情与政治挂钩,重新翻炒所谓疫情“隐瞒论”“源头论”“责任论”,在涉疆报道和疫情报道方面极力抹黑中国,这是典型的带有意识形态偏见的假新闻,影响恶劣。广电总局禁止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是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也是对新闻规律的维护。 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生命力之所在。BBC世界新闻台一边标榜“新闻自由”,一边传播与客观相悖、与事实不符的消息,是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背叛。新闻媒体一旦偏离客观、歪曲事实,必将遭受信任危机,走向失去公信力的穷途末路。 BBC世界新闻台这种行为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作祟。其一系列新闻报道,无视我国疫情防控成果,罔顾我国民族团结事实,不仅试图以此扰乱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知,也给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公道自在人心。任何基于意识形态偏见、与事实相悖的报道都经不起时间检验。BBC世界新闻台应该正视错误行为,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新闻报道、呈现新闻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一家老牌新闻媒体的声誉,也才能担负起促进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媒体职责。
The history of sugar
2020-12-09
来自文章: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第二个胃
我也想吐槽这点 日本物价30年没动过了……日本的养老问题看起来严重,更多的是因为最贫穷的一部分老人的生活敢于被揭露出来
2020-12-05
来自文章:
在日本,为什么七八十岁的打工者那么多?
“快速上涨的物价” ?你当是个国家都在通胀吗?
2020-12-05
来自文章:
在日本,为什么七八十岁的打工者那么多?
的确,这人明显就是因为老板说过这个词她才说。没想到拍马屁拍在马腿上。她根本就不关心屌丝!
2020-11-29
来自文章:
“得屌丝者得天下”:小米的高端化还有戏吗?
你知道社会学学啥吗?
2020-11-29
来自文章:
离婚率增高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一种消极现象?
因为只说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没有提
2020-11-29
来自文章:
离婚率增高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一种消极现象?
张艺谋又开始搞文艺了,宁浩却开始搞商业媚俗了。有意思
2020-11-29
来自文章:
张艺谋,逃离边缘
学会幸福首先需要要学会感受爱,而不是有钱。小时候的爱无能会导致长大后只会追求别人定义的幸福。东施效颦。这个问题是东亚文化通病。中国比日韩其实问题还更严重。这一点从评论区就能一窥一二。
2020-11-27
来自文章:
日本人和韩国人有钱,为什么却不够幸福?
懂了 芬兰是个scp
2020-11-24
来自文章:
原来有这么多人不相信芬兰真的存在?
这个世界缤纷陆离的人和事多了,但中国不是
2020-11-22
来自文章:
一天涨粉200万,丁真的互联网成名历险记
国企的事情,能叫垄断吗🤓
2020-11-20
来自文章:
杀熟割韭菜要成历史?国家对互联网寡头们下手了
你不明白,内向是不需要社交,而“社恐”是想社交却不敢。很多90不是没有社交需求😣 而是缺乏社交技能只敢躲在网上。这,不可怜吗?
2020-11-16
来自文章:
90后的社恐“绝症”,其实是从小落下的病根儿
是的 尤其是特朗普居然还拿下了几个摇摆州…真是意外
2020-11-16
来自文章:
公民特朗普:幸运当头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