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奖作品《三体》《北京折叠》的译者都是刘宇昆,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2016-08-22 18:14

雨果奖作品《三体》《北京折叠》的译者都是刘宇昆,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本文综合多家报道及刘宇昆专访。


8月20日,第74届雨果奖在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得了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英文版)获奖后,中国作家第二次获得世界最高科幻奖项雨果奖。


这两部获奖作品背后有一个共同点——译者都是刘宇昆(Ken Liu)。


其实,刘宇昆在国内科幻圈早已是名人,刘慈欣为“大刘”,刘宇昆为“小刘”,也有“啃刘”、“摧新刘”之称。


大刘曾在他的获奖感言这样赞誉过刘宇昆:“翻译作品总是在跨越两个不同的文化和时空。就这本书而言,这座桥梁就是刘宇昆。他的译文非常好,几近完美。”


hugo-awards4-e1471834566549.jpg


为什么刘宇昆翻译的科幻文学被认可?


刘宇昆的标签与其说是“译者”,不如说是“作家”。


刘宇昆幼年随父母移民美国,后就读于哈佛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法学,这让他爱上了英语文学并精攻读这门课程。同时刘宇昆也喜欢数学的严谨(也是他最强的科目),并辅修了计算机课程,毕业后加入微软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


后来,刘宇昆还是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于是又赴哈佛法学院读研,法学的严谨逻辑与创造性争辩提高了他的思辨和写作技巧。毕业后,刘宇昆联邦法院做法官助理,成为了一名企业税法律师,收入丰厚,只是工作忙碌,占据了他的写作时间。


刘宇昆成家后,再次转换了职业,成为了波士顿一名专攻高科技专利案件的诉讼顾问,这样一来,他便有闲暇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刘宇昆在2002年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至今,其小说作品已数百篇短篇,其中大部分作品集中于近些年。


以世俗的奖项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刘宇昆不乏优秀作品:


  • 《The Paper Menagerie(手中纸,心中爱)》:分别获得雨果奖最佳短篇故事奖(2012年)、星云奖最佳短篇故事奖(2011年) 、世界奇幻文学奖最佳短篇小说奖(2012年)、星云奖最佳海外短篇小说奖(2014年),入围了轨迹奖最佳短篇故事奖(2012年),提名西奥多·斯特金纪念奖(2012年);

  • 《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 A Documentary(终结历史之人)》提名星云奖(2011年)、雨果奖(2012年);

  • 《物哀》:获得雨果奖最佳短篇故事奖(2013年);入围轨迹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 《三体》第一部《The Three-Body Problem》(翻译作品):因将其成功译介到西方,被授予第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特别贡献奖(2014年);

  • 《正常》:提名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2015年);

  • 《北京折叠》(翻译作品):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2016年);

  • 《Good Hunting》:获得了日本星云奖最佳海外短篇奖(2016年);


14355055a-0.jpg


骨子里,刘宇昆是位美国作家


虽然有中国血统并熟练掌握中英双语,但刘宇昆其实是一名美国作家。


刘宇昆认为,少数族裔作家面临的问题和女性作家相类似:


“最开始时,我会非常小心翼翼,不去触碰与我的华人血统有关的任何事。我试图避免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被认为是中国人,或者避免我说的任何话都被看作是能代表中国。因为我不想让我的作品仅仅成为一部带有种族色彩的自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转变了另一种方式。我很欣喜也很积极地将那些所谓的中国经历加入到我的作品中,我让故事中的中国角色开口说话。但与此同时,我希望我能挑战西方矮化华人的目光,改变他们对华人华裔的看法。”


刘宇昆都是西方式的写作与思维,平时也只说英语。刘宇昆则坦言:“我是美国人,讲的是美国的故事。对我来说,从来没有身份认同的问题......我的中国血统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认为我的作品很美国,但这是指更广义上的美国。”


屏幕快照 2016-08-22 17.48.05.png

(亚马逊上《三体》英文版的热门评价)


尽管刘宇昆将自己定位于美国作家,但他也在积极推动发展中文科幻文学的英文翻译,启迪培训了新译者朱中宜、言一零(Carmen Yiling Yan)、陆秋逸(S. Qiouyi Lu)等,还帮忙启动了Clarkesworld杂志的中文科幻项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