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研究生读完100本经典
2023-06-01 10:18

当一个研究生读完100本经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郑金英(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生),编辑:卷心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不知不觉已读了百本社科经典著作,从读书中汲取的成长力量是其他经历无法比拟的,阅读和反思已经从一门需要刻意去学习的技能逐渐内化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一样,也没有一匹马,能像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闭门静心读好书,方见深山与净土。


与经典相伴的神奇之旅


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两件事情最为重要且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去实践,一件是开始,一件是坚持,只要做到这两点,所有问题都会像风一样消散而去。从2021年11月到2023年5月,我开启了一场与经典相伴的神奇之旅并完成了100本经典书籍的阅读小目标。回想保研后,在林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我怀着既兴奋又憧憬的心情开始了经典阅读训练,那时的我绝对预想不到一年半后的今天,在结束经典阅读训练征程后的心境平和与坚毅。这一路上所有的坚持和努力倒也配得上所有的期望、投入、改变和坚定。


经典阅读给我最大的体验感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见愈奇。从对社会学的一知半解到对涂尔干、韦伯、福柯等著作如数家珍,从读国内经验著作到啃晦涩国外经典著作,从不知所云到能够流畅汇报,从片面、简单地看待世界到学会辩证、全面地理解社会,我受益匪浅。面对历经岁月洗礼和前人苦心孤诣撰写的经典,如何理解我与书籍之间的关系,我又如何自处?从读书过程而言,我经历了“畏难-兴奋-失望-主体性生成”这四个阶段。


万事开头难,何况是经典阅读。难读就硬着头皮上,要读就要绝对投入,刚开始阅读,我非常在意书中的每一词句,越读不懂越非要弄懂,即使读懂了又害怕没完全懂,常常困在原地,前进缓慢。稍微入门后,视野不再拘泥于一词一句,形成快意阅读的方式,基于整体去把握段落和篇章的联系,坚持读下去,偶尔产生心流,无意间打开了思维的水坝,飞流直下三千尺,将之前的疑惑瞬间疏通,整个人也精神舒服起来。之后对书籍的联系稍微有了系统把握能力,辅以问题的钩子开始尝试多学科串联,读起来渐入佳境。


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觉得最大困难除了书本中晦涩的文字,还有自身的惰性。当我每一次意欲逃离晦涩难懂的专业概念,而选择投入到简单易读的大众作品与娱乐中时,总会想起老师的期许,同学们的奋进,读书会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驱使我在片刻的休憩之后,又重新拿起那些“硬书”。以前我觉得读书好像是一件人人皆可且简单的事,随便拿起一本书坐在某个角落就可以读,但其实读书是有门槛的。


首先,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需要日复一日于“深山老林”中苦练内功,坐得住自习室或图书馆的冷板凳,远离纷杂的尘嚣。


其次,读书要读到大脑发热才算是真正读进去,否则就是蜻蜓点水,既浪费了时间又消磨了读书热情。能抓住大块时间集中阅读的机会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人不可能活在闲暇的真空当中,各种学习任务、实习任务或其他琐碎任务会蜂拥而至,在这种情况下,人难免会陷入“任务驱动型的怠惰”状态。


即使我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阅读,但阅读状态和阅读效果不佳使我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种焦虑不仅难以催我奋进,还会让我产生退缩心理。可以说,焦虑的负担要比我为之焦虑的事情本身更加令人焦虑,这是一种精神力的消耗。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不断寻求突破,不断学习如何掌握主动性,例如将“任务驱动的结果导向”转化为“成长驱动的过程导向”,不再执着于读书的结果,而是注重阅读的过程,享受阅读本身的纯粹,更学会了多线程管理任务的能力。或许艰难,但突破自己是我们一生都要做并且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一个人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往往也就是那些做起来最艰难的事情。


坚持读完100本经典书籍后,带来的是意志力的锻炼、思维的提升,生命不止,阅读不止,思考的征途也会一直延伸下去。


精读经典绝非易事,不仅是对意志力的考验,甚至考验“体力”。以重要思想家为主线逐一阅读,好比攀登完一座山之后转而去攀登另一座,而之所以攀登,是因为山就在那里。以“深山老林苦练内功”的心态与当前的“不知”或“无知”的身份适配,不要有过强的目的心和功利心,将自己的读书生活纯粹化,简单化。将自己放置到经典当中,沉浸式感受经典著作无声的诉说,可能我们会明白,我们读书从来都不是向书中寻求答案,书籍给我们提供的是如何解构、如何建构性认知研究对象的方法,提供一些激发自己去比较性思考和批判性认知的质料,最终为我所用,铸造自己开放性的思维和丰富自己多元性的视域。


阅读有法,读过留痕


读书一年半,从不求甚解到但求甚解,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知其非然......所读的书籍逐渐增多,读书之法也在逐渐探索和改进。虽不甚完美,但也有自己浅显的方法:


第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自信自谦的经典阅读心理建设。大多数人对经典是闻而未读,要么觉得太难,读不懂,要么觉得太乏味,读不下去。


本科阶段,我也试图读过《社会分工论》,可翻了几页后却被我无情放回了书架,直到研究生阶段再次拿起这本书,硬着头皮读下去,我才发现经典原来是一本即使读不懂,也可以读的书,只是当时我缺乏坚持读下去的耐心。经典难读是客观事实,但不必沮丧,因为即使是古人、能人也很难一下子读懂读透,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对经典失去敬畏之心,应该树立不卑不亢的态度:经典虽然难,但坚持下去必会有所收获!


刚开始我还不太会阅读,也觉得阅读经典书籍很难,内容看了不久就会忘记,根本记不住,后来学习快意阅读,理解老师所说的:“读书不是记住书本的具体知识,而是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要学习如何融会贯通。”


我们可以尝试用上帝视角去看书,不要沉溺在字里行间,想象自己在俯瞰这本书,你的任务是提取作者的观点和思路,如果我们把自己置于和书本同一水平线,很可能会在作者的文字中迷路,只有站得高才能一览众山小,但也不是时刻都要那么高,当看到一些写得很精彩的论证,我们可以灵活地沉下身子与文字共舞。如果你对某些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读不懂,你可以跳过去,抑或是似懂非懂地了解个大概。


慢慢地,在这个不求甚解的快意阅读过程中,你所理解经典的资源也在不断积累,只不过这个积累过程比较隐蔽不为察觉,终有一天,你会发现经典书籍也不是太难攻克。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是最好的,我们要勇于迈开阅读的第一步并不断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读书方式,为自己立法,建立自己的读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读书的妙趣,才能静下心来读得更加深入。


第二,不动笔墨不读书,利用好读书工具。刚开始读书时,我手中会拿一支笔,看到有感触的文字就画上波浪线或者是做标注,要想更好地消化书中的内容,一支笔还不够,还要有个纸质笔记本或者笔记本电脑,手机也行,尽量做成电子版笔记。


老辈学者常用纸质笔记本做笔记或者写作,虽然精细但写字不如打字快,不易复制,不易检索,需要凭记忆手动翻阅。而电子笔记完全没有这些问题:速度快、格式方便调整、复制传播速度快,容易检索和备份。我个人比较倾向使用电子化与纸质化结合的读书方式,因为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森林体系电子资料库,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重点的句子或内容复制粘贴在Excel表格里并标注页码,写读书报告引用和复核时非常方便,不然输出读书报告需要不断翻阅书本,事倍功半。


做笔记时我还会区分原著观点和自己的评点,自己的批注放在特定的括号中,这样复制粘贴的时候起到提醒作用,防止剽窃发生。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做笔记都是值得肯定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留痕方能更好地引经据典,为我所用。


第三,善用问题的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首先,带着问题去阅读会使你阅读更加深入,问题一旦触发就会产生一种连锁反应,环环相扣,使你不得不深度阅读下去,不得不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久而久之,头脑中的问题会不定期形成“问题反应堆”,其反应越强烈、解决的问题就越多。


其次,带着问题去阅读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形成“问题导向性”读书习惯,而问题生发的连锁反应有利于多学科串联,让我们在问题中学会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但是“问题导向性”读书习惯不是强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建立在持之以恒读书的前提下,读书越多,存疑越多,在此后的阅读中,才有可能将更多的问题和知识带入阅读情境中。它是阅读积累的显现,也是阅读积累的必然,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第四,让阅读成为写作的逆向输出。读而不写,就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使读再多、再好的书也容易忘记,甚至不算真正的读书,只不过是把书翻完而已,更不可能锻炼思维,顶多是一个标榜读万卷书的书虫罢了。


如果说阅读是锻炼思维的有效输入途径,那么写作则是思维训练的高效输出成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无法有效阅读和写作已经成为自我提高、把握机遇的绊脚石,尤其是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术写作是我们必不可缺的能力之一。写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下很多功夫,不注重阅读的输入和刻意训练写作技巧,就会陷入阅读写作困境:读书读不懂、坚持不下去;写作时无话可说,无法将观点通过写作逻辑表达出来。


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写,让阅读成为写作的逆向输出。回想以前读书写作,我恨不得把作者的每一条理论都奉为圭臬,把所有的句子和思想都毫无保留地吸收运用,不曾有自己过多的思考和延伸。所以一到写读书报告,就逼自己强行关联,僵硬的不行,现在慢慢有了自己的一点思考,也会将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或同一观点进行对比,适当增加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读完一批书,花上几天时间进行梳理和串联是非常有必要的,每每头脑风暴式写作后我竟然感受到意想不到的快感。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一个人独自举起重物可能会很困难,一群人一块行走容易走得远。阅读的道路难免坎坷,在一个人迷茫无助时,集体总会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和温暖。幸而加入珠三角这个大团队,我才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才有明确的读书写作规范,更重要的是拥有一群共同进步、思维活跃的同门。我们既富有张扬的个性,又拥有集体的力量,我们经常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遇到困难时彼此互相加油鼓劲。


读书离不开集体的力量,与一群志同道合、友爱进步的伙伴一起读书交流是可遇不可求的读书机缘,他们像镜子一样督促你不断向前,不敢懈怠。读书学习如果没有足够浓厚的兴趣,就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正是因为大干30天计划的坚持、定期开展的读书会和林老师不辞辛苦每月开展组会的面对面交流,让我们有力量不断克服思想惰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这一年里,我们坚持读书、坚持运动、坚持规律作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融入集体,彼此扶持,共同发光发热,将坚持变作习惯,希望这种习惯可以成就优秀,实现更好的成长和更好的自己。


小结


很庆幸自己在研究生生涯中可以把握机会主动读书,主动训练和主动成长,这样的选择和坚定可能与功利浮躁、多姿多彩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当今社会的认知发展中,尽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物质财富的可能,但却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如何减轻自身所受社会结构的束缚,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有自己的坚持和为热爱的东西而努力显得尤为重要。读书这一纯粹的事物便是抵挡复杂功利世界的载体,它美好得不可思议:在书的字缝里,总有梦的发生;在硬书上下功夫,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经典书籍经验中泡深远质感;将在教育系统中被动接受知识,受惯性支配的个体转变为自由探索世界,具有反思意识的主体。经典阅读训练虽已结束,但也是新的出发,诸君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未来的道路上我仍会继续恪守所爱,主动成长,野蛮成长!


人这一生最糟糕的事情就是重复别人的人生,最绝望的事情就是说出自己都不愿相信的话语,浮沉于美好世界,每个个体都必须始终坚定。生命所赋予我们特殊意义是具有创造奇迹的价值,绝不是因为生活的苦难而变得蝇营狗苟。在快速变迁的年代,经典阅读不可取代,因为没有人可以生活在虚空之中,我们借以沟通、互动、影响他人、形成新共识的那一套语言和词汇渐次形成于历史之中,所以我们在阅读经典时,我们的目光是向后的,心却是面向未来的。


经典阅读书单


社会学:

1(法)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

2(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3(法)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4(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6(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8(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9(美)贾雷德·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10(美)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11(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

12(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政治学:

1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1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

15(英)赛亚·伯林《自由论》

16(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17(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

18(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19(法)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20(法)让·雅克·卢梭《论⼈类不平等的起源》

21(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2(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经济学:

23(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24(印度)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

25(美)罗纳德·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

26(美)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27(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自由市场的坠落》

28(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29(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0(美)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戈登·图洛克《同意的计算》

31(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社会工作: 

32(英)蒂特马斯《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

33(英)Barbra Teater《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34(美)艾伦-米尔斯《⼉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35(美)Roberta ·G·Sands《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36(美)米奇利《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

37(美)戴安娜·M·迪尼托《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

38(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

39(英)肯·布莱克莫尔路易斯·沃里克-布思《社会政策导论》

40(美)纽曼、克罗伊格《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质性和定量方法的应用》


身心健康或医学人类学:

41(美)凯博文《疾痛的故事》

42(美)戴维斯 《精神病理学模型》

43 叶锦成、高万红《中国精神卫生服务》

44(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

45(法)米歇尔·福柯《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46(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47(英)弗格森《精神疾病制造商:资本社会如何剥夺你的快乐?》

48  Paul Olson《四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较:英国、挪威、加拿大和美国》

49(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

50(英)尼古拉斯·罗斯《生命本身的政治:21世纪的生物医学、权力和主体性》


公共管理:

51(美)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

52(美)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53(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

54(美)凯特《有效政府—全球公共管理革命》

55(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

56(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57(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

58(美)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


西方哲学: 

59(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60(英)大卫·休谟《人性论》

6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6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

63(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64(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

6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66(徳)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判断》

67(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经验研究:

68 苏力 《大国宪制》

69 费孝通《乡土中国》

70 费孝通《江村经济》

71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

7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4卷

73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

7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75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

76(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

77(美)杨惠美《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78(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79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80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与社会重构》

81  陈义媛《资本下乡:中国农业转型的双重路径》  

82(美)黄宗智《⻓江三角洲⼩农家庭和乡村发展》

83(美)黄宗智《华北的⼩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84 吴飞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85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4年的华北农村》

86 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与台湾的土地革命》


治理研究:

87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

88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89 杨华《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90 吕德文《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

91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92 周飞舟《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93 米歇尔.福柯《监狱的“替代方案”》

94 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95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96 周庆智《县政治理 权威、资源、秩序》

97 郑永年《制内市场: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

98 郑永年、张培发《顺德实践:中国县域发展范本》

99(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和世界秩序》


现代化研究:

100 温铁军《解构现代化》


博雅类:

101(日)稻盛和夫《干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郑金英(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生),编辑:卷心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