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正男必须死
2017-02-17 17:54

为什么金正男必须死

浪潮工作室出品(公众号:WelleStudio163)

撰文 | 柯特


朝鲜人民的老朋友斯大林曾经说过,“死亡解决所有问题。人一死,问题就解决了。”朝鲜当局显然听从了这位老朋友的建议:2月14日,金正日长子、现任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胞兄金正男在马拉西亚首都吉隆坡机场遇刺身亡。


人一死,问题就解决了


政治刺杀历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权力交接而产生的政治刺杀古已有之。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死于刺杀;凯撒被长老院集体刺杀,整个罗马帝国,被刺杀的皇帝可以凑好几桌麻将。


凯撒大帝也没能逃过刺杀。/Wikipedia


美国历史上有四位总统被暗杀,林肯、加菲尔德、麦金利、肯尼迪;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是一场刺杀引发的。即使是近半个世纪,人类日趋文明的情况下,政治刺杀仍然屡见不鲜。


除了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1973年西班牙总理布兰科、1981年埃及总统萨达特、1986年瑞典总理帕尔梅、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2003年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2017年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胞兄金正男也都死于非命。


西点军校的研究者研究了1946年至2013年的758起政治暗杀,发现17%是针对国家元首、18%针对反对派领袖、21%针对国会议员、14%是各类部长、10%的外交官、5%的地方政客(如州长、市长一类)、3%是政府副元首。


这项研究得出结论,缺乏明确权力交接规则的国家更容易引发政治暗杀。在不民主的政治环境里,干掉国家元首可以趁机收割政治利益,趁火打劫,甚至取而代之。而在民主国家里,由于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即使杀掉了首脑,也有明确的权力交接方式,趁机作乱的机会不多。


作为金正日长子,金正男本该继承大统。/CFP


暗杀反对派在威权国家或民主体制较弱的国家更为盛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巴基斯坦和拉丁美洲国家——现在也可以算上朝鲜了。目的当然是为了阻止反对派掌权,因为缺乏合法的继任机制。


金正男虽然不是国家元首,但作为金正日长子,原本是金家王朝的继承者,只是后来失宠,但金正男近来屡次号召朝鲜开放,显然是在和弟弟对着干,是不小的隐患,必欲除之而后快。由于金正男身在国外,金正恩鞭长莫及,常规手段无法摆平哥哥。从这个角度看,使用政治暗杀这一古老而又散发现代气息的手段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抛却金正男遇刺的个例,历史上的政治刺杀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朝鲜这样的国家,最容易出政治刺杀


获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作家加里·贝克提出过一个犯罪经济学模型。其核心论点是,犯罪也有供求关系。供是某人实施犯罪以期从中获得好处;求是潜在的受害者可以影响犯罪的程度。犯罪者和受害者都可以理性地将其利益最大化:也即,犯罪者尽全力从犯罪中获得最大好处;而受害者也会尽量降低自己的受害程度。


林肯遇刺是美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但在美国健全的民主体制下,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政治动荡。/Wikipedia


政治刺杀作为犯罪的一种,也符合这种犯罪的经济学模式,刺杀可以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被刺杀的政客也会尽最大努力保护自己。所以,政治刺杀泛滥的国家,一定是供大于求的国家,即刺杀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受害者保护的程度。


关于政治刺杀的研究,都会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越是专制的国家,政治刺杀的风气越盛;越是民主的国家,政治刺杀的现象越少。


刺杀政客,多以政治目的为主。要么是为了使某些政策改弦更张,要么是要维护统治先下手为强,要么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肃清政敌。


在一个不民主的国家,政客(或统治者)越残暴、越腐败,民怨就越大,那么杀掉他(或她)的好处就越大。相反,在一个民主国家,由于制度约束,政客不怎么敢胡作非为,因为这种目的而被刺杀的概率很小。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的安保肯定很严。/AP


在民主国家,政党的政策都是趋于中间立场的政党要赢得选举,必须要和立场靠中间的选民搞好关系,政治刺杀的动力要小很多。因为大家的政策都差不多,杀了一个政客无法改变政策的根本方向。


而民主制度越是健全的国家,其司法制度、新闻媒体也越发达,故而要通过下三滥手段谋杀对手从而攫取政治经济利益的激励也就相对较少,实施难度大,后果惨重。


事实也佐证这一结论,所有数据都表明,绝大多数刺杀都发生在不够民主的国家。


美国尽管有四位总统遇刺,但主要还是个人因素,比如刺杀肯尼迪的刺客纯粹是因为个人仇恨,而非有组织的政治暗杀;刺杀里根总统未遂的杀手后来也被证实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总的来说,政府效率越高、法治越昌明、权力越分散、媒体更自由、人均收入更平等、公民社会越强大的国家,出现政治谋杀的概率越少。


金正男缺的是保镖,大量的保镖


当然,这不是说,民主国家就不会保护政客了。根据加里·贝克的犯罪经济学模型,投入越多的警力、特殊设备,就越容易发现潜在的罪犯。检测设备越先进,阻止政治刺杀的成功率越高。


保护皇帝是罗马禁卫军的职责,但有很多皇帝也死于禁卫军之手。/Wikipedia


这个道理,政客们自古就知道。比如罗马皇帝的禁卫军。罗马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手下的禁卫军有数千人。此后,禁卫军甚至干涉政治事务,很多时候不仅没有保护皇帝,反而亲自干掉他们,罗马有很多皇帝都死于禁卫军之手。公元275年,君士坦丁一世废除了禁卫军。


14世纪出现的的耶尼切里军团也是奥斯曼土耳其苏丹身边的随身保镖,直到1826年才废除。此外,拿破仑的帝国卫队也承担了保护龙体的重任。希特勒也有自己的保镖——党卫队,堪称德国版的罗马禁卫军。


当代国家也不例外。至少有几千人负责美国总统的安危。英国有皇家和外交保卫部负责保护皇室和政府要员。各个国家的特种部队、军队力量都长期承担着保护政客,尤其是最高领导人的重任。国家元首所到之处,封路、封街区乃至封城是家常便饭。除了这些较为明显的措施,使用防弹车、炸弹和武器勘测仪、穿防弹衣乃至使用替身,都是保护政客的重要手段。



肯尼迪遇刺后,随身安保人员飞身救驾。/Wikipedia


这么劳师动众不计成本地保护国家领导人不被暗杀自然是有理由的。因为政治刺杀带来的政治后果不可谓不重。


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政治刺杀时而会有奇效。一项研究发现,成功刺杀独裁者,有助于帮助该国从专制走向民主。想必当年汪精卫刺杀失败后“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自信就是源自于此。


但对于有着健全体制的民主国家,试图通过暗杀的方式改变历史进程略显天真。刺杀,终究还是不太光彩的行为,只有不太光彩的国家才热衷去做。



参考资料

1.Arie Perliger ( 2015 ). The Causes and Impact of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CTC Sentinel.

2.Benno Torgler, Bruno S. Frey ( 2013 ). Politicians: be killed or survive. Public Choice.

3.Benjamin F. Jones, Benjamin A. Olken ( 2007 ). Hit or miss? The effect of assassinations on institutions and war.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4.Gary S. Becker ( 1974 ).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NBER.

5.Bruno S. Frey ( 2007 ). Why Kill Politicians? A Rational ChoiceAnalysis of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6.Center for Rsearch in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the Arts.


编辑 | 陈泽南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