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产品经理狼人杀玩的好?
2017-02-20 18:21

为何产品经理狼人杀玩的好?

老婆怀孕四个月了,每次看我玩这个游戏,总要兴冲冲猫在一旁观战,还打趣说这是“优质胎教”。对宝宝有没有用我不敢说,但对各位产品经理,我毫不迟疑抬手就是一记全力猛推:狼人杀,你值得拥有!


笼统点讲,狼人杀跟天黑闭眼杀人游戏类似,各方势力通过发言、猜身份、投票、杀人等行动,除去对立方,以求最终胜利


这游戏里每时每刻都在考验产品经理的几个核心能力:洞察理解、判断选择、表达呈现。而能力稍微弱一点的玩家,一局下来脸上只会写着两个字:懵逼。


如果仅仅是能力上的训练,还不至于要单独写篇文章来安利。吐血推荐的理由还有一个:真人角色扮演,使得游戏情节颇具现实教育意义,一些游戏感悟可以给产品工作带来不少启发。


1、关于洞察理解:动机比言论更重要


狼人杀将教会你,如果你着重分析某人说了什么,而忽略他这么说的原因,那十有八九要跑偏。


比如A玩家认守卫,你已知自己才是守卫,这时候也不能因为他发言内容失实,直接踩死。因为从动机上看,他可能是狼假冒身份骗取信任,也可能是好人想为真的守卫挡刀。


动机比言论更重要,因为言论只是粗显的表现,动机才是更接近本质的。


对应到产品经理做用户理解,不也是一样的吗?用户为什么这么说,比用户说什么更重要。因为用户往往告诉你解决方案,甚至假情报,而不是本质需求。


比如支付宝集五福的活动,去年用户都在抱怨没有敬业福,他真的是要敬业福吗?明显不是。其背后的动机是希望自己付出的精力不白瞎,参加活动划得来。


所以今年傻傻按用户说的给了一堆福,变成人均几毛超不值钱,绝对是在作大死。还好这次AR红包有新奇感、大批后进用户毫不费力集齐、中途冠华不断跪着降低大家预期,这才没被骂太狠,调侃一波就过去了。


2、关于判断选择:常理往往是错的


曾经我在游戏中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1、做狼人,哪怕全场好人已经坚决不信我了,一定要负隅顽抗

2、做预言家,一定要踩所有我怀疑的人,给好人多找狼


乍一看,这些是多正常的举动啊,狼人不就应该自辨清白不认狼吗?好人不就应该踩坏人吗?


但事实呢,前者说破嘴皮都没用,对狼队没任何帮助;后者可能错踩了好人,被人逆反心理反投出局。相比之下,这些策略则高明许多:


1、A狼查杀B狼,B狼故意发言奇差无比,让好人都信了A狼


2、A预言家已知B是狼,怀疑C也是狼,但故意表扬C,让他放松警惕,以为自己可以隐藏下来,为表清白跟着A把B公投出局


这是狼人杀告诉你的,常理可能错,顺着常理做的策略反应,往往不是最优。


对应到产品经理也一样。就在前不久的一次汇报中,我们对老板说xx广告位平台不想给了,我们想了ABC三个理由来跟对方谈,希望能保住,结果就被华丽丽喷了。


“广告位没了,就一定只有要回来这条路吗?为什么没的你不知道吗?平台认为你没运营好,那以后的策略呢?明年框架协议大改变,影响是不是比这个更大?不想这些,你跟我掰扯几个别人大概率不会给的位置,有意义吗?”


他挑战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判断选择策略。按常理,即将被拿走的东西,想想怎么不被拿走,是正常不过的思路。


但更核心的,是站在大局/目标的角度看,局势已经如此,当下最该做什么?重点绝对不是保几个小位置。


所以,产品策略的优选,不该遵循常理,而是遵循业务目标、当前形势判断,比如:


1、某招聘撮合平台,遵循实现最小成本试错,先不做产品,通过微信群运营种子用户,而不是遵循常理:先有产品功能才让运营介入


2、某视频网站,故意增加外行难懂的答题,过关了才能用产品,是在遵循纯净圈子,用户彼此高认同的目标,而不是遵循常理:产品要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3、 关于表达呈现:形式先于内容


在狼人杀游戏里,你怎么说话,比说了什么更重要。一些让人心疼的例子:


“小A声音都颤抖了,铁狼人,我投他到死。”

“小B发言太骚了,不尊重游戏,丢出局吧。”

“小C盘了一堆逻辑,我都听不懂,我不信他。”


你会发现,挺多人就是先看你的表达形式/状态的。不满意的话,不好意思,你说什么已经不关键了。


无奈吗?大可不必,这正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呀,你需要用对方可接受的表达/呈现方式,才可能获取对方对你内容的注意力和支持。


所以作为产品经理,跟团队成员争论问题时,尊重对方专业度的态度,就比你说出100个好论据更能收获支持;跟老板汇报时,先讲结论后讲推导过程,就可能比结论本身更重要。


这样的理念我们同样看到被应用在某些产品上:高端定制男装,核心卖点都不一定是质量和款式,而是精致上流的包装、手写的穿搭小卡片、个性化的署名等等。


信息的传递方式,比信息本身重要——因为前者不行,后者再好都白搭。


4、写在最后


实际上,狼人杀能带给你的感悟远远不止上面这些,且也不仅仅对产品经理有用。比如练心态,其实也不错:当狼被查杀淡定反扑,好人被冤枉不急不躁。


千百年前的苏轼早就总结过了: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