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动了共享单车的“绞肉机”?
2017-11-25 16:39

谁发动了共享单车的“绞肉机”?

11月23日,小鸣单车被爆出99%员工被裁,工资拖欠2个月,CEO陈宇莹离职。当日,滴滴派驻ofo高管集体休假的消息传出,疑似二者间裂痕出现;ofo回应称,此事系员工个人原因正常休假。

 

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行业巨变正在发生。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疯狂入局、融资热潮起潮落;今年起口水战、烧钱补贴轮番轰炸;接着倒闭潮突袭、“禁投令”监管落地;如今,死亡魔咒笼罩,退押金难恐慌蔓延……

 

不过两年时间,共享单车行业似乎坐上了过山车。从风起云涌到风声鹤唳,共享单车们将被吹往何方?

 

共享单车清场加速

 

时间回到2016年4月,彼时摩拜单车在上海上线,共享单车之风正式刮起。2016年10月,ofo走出校园,涌向大街小巷。

 

开局者感召之下,共享单车行业入局潮到来。

 

去年9月到今年5月,共享单车入局的高峰期俨然显现。9个月内,共有包括小鸣、小蓝、悟空、酷骑等超过44家共享单车企业入局,平均每月共计成立超过5家。截至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入局者已超过70个。

 

\

 

入局者众,堆出了行业的虚假繁荣。画饼充饥之下,大规模资本随之涌入。

 

去年9月至今年4月间,共享单车正值融资热潮。8个月内,共享单车行业共计融资33次,月均融资超过4次,月均融资金额近20亿元。截至目前,共享单车行业融资共计数百亿元。

 

在这其中,摩拜、ofo显然成为了资本最为青睐的赢家。地歌网统计,两巨头融资金额旗鼓相当,分别吸纳了超百亿资金,总占比超过行业整体融资额的85%。

 

资金加持,摩拜、ofo掀起了新一轮城市争夺战。

 

作为典型的互联网行业,共享单车竞争逻辑已全然清晰:在最短的时间内,铺最多的车,以获取最多的用户。这正是摩拜、ofo奠定行业头部力量的关键策略。

 

截至2016年底,ofo、摩拜共计投放量分别为80万、50万辆;截至7月,ofo、摩拜投放量迅速增加到650万、600万辆,而此时全国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约1600万辆。两巨头占比超过了总投放量的78%。

 

目前,ofo、摩拜投放量已分别超过1000万、800万辆。相比之下,曾经位居第二梯队的小蓝、小鸣单车,投放量分别为70万、40万辆。体量相差之悬殊,成为了共享单车玩家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速度与激情之战下,以北上广深等为代表的一、二线共享单车盘踞城市,单车数量早已超出城市承载范围。

 

地歌网曾在《“城市容量”大考 共享单车生死线露出》一文中提出,共享单车城市容量天花板已现,而这也将成为共享单车企业将面临的第一道门槛。摩拜、ofo也无疑成为了天花板迅速触达的推手。

 

今年8月,交通部等10部门发布共享单车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合理规范共享单车企业投放数量。截至9月15日,全国已有13个城市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

 

仍未在城市中站稳脚跟的共享单车企业,翻身之仗已无胜算。

 

倒闭潮随之降临,共享单车行业冷风骤袭。

 

6月13日,运营仅5个月的悟空单车,因资金匮乏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时隔8天,3Vbike公告因大量单车被盗,宣布自6月21日起停止运营。8月町町单车传来“跑路”的消息,后被证实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止运营。9月29日,酷骑公告,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公司作价10亿元被四川某公司收购,CEO高唯伟职务被罢免。11月15日,小蓝单车团队解散,拖欠供应商货款近2亿元,员工工资未结清,CEO李刚公开致歉。11月23日,小鸣单车被曝出挪用资金支付供应链,拖欠员工工资2个月……

 

倒闭潮袭来,一切原因都指向了资金匮乏。“除选择二三线城市发力的,绝大部分共享单车都难逃死亡宿命”,地歌网CEO余德认为,共享单车领域,百亿资本门槛已形成,速度之战基本结束,行业基本无机会。

 

地歌网在《共享单车上演“死神来了”小蓝之后还有它们⋯⋯》一文中指出,近70家二三线共享单车企业,基本难逃死亡的宿命。

 

这场由两巨头带起的共享单车风口,现今却是颓势难挡、人心惶惶。

 

不可否认的是,摩拜、ofo合力绞杀之下,共享单车清场正在加速进行。

 

 “绞肉机”启动

 

风云变幻,两巨头似乎置身事外。正如我们所见,国内格局已定,摩拜、ofo正在忙着拓展业务范围。

 

二者首先选择了出海淘金。

 

截至目前,摩拜已进入包括美日韩德意等在内的共计12个国家,ofo则进入新马泰英美等在内的17个国家。

 

海外之争似乎不分伯仲。其次,向出行领域的业务拓展,二者也争得不分高下。

 

今年4月ofo正式接入滴滴出行,并全面打通业务线。摩拜则专门成立出行服务部门,负责网约车业务,并与首汽约车、嘀嗒拼车对接出行服务,同时与新特电动汽车的合作也已达成,定制版摩拜共享汽车或将上线。

 

共享单车行业此时风声鹤唳,颓势尽显。摩拜、ofo却越发生机蓬勃,好似胜利者站在行业制高点,俯视着人间浮沉。

 

搜索ofo或摩拜任何一家的消息,都会出现彼此的身影。一路走来,双方都在各不相让地摇旗呐喊,声称自己是“行业第一”。资本加持之下,朱啸虎、马化腾、熊猫资本等资方各自为摩拜、ofo站台。一时之间,数据战、口水战、公关战……漫天的火药味成为了二者的日常。

 

如今,嘴上功夫告一段落,摩拜ofo似乎安静了下来。但事实上,真正最具有杀伤力的价格战,正在沉默中爆发威力。

 

今年2月起,摩拜、ofo分别推出全国免费骑行的策略。3月优惠力度升级,摩拜充值100元送210元,而ofo则充100送200元。

 

就此,“骑车赚钱”的补贴之战正式打响。

 

3月末,摩拜上线“红包车”,免费骑行并发放补贴。4月,ofo也推出了“红包车”功能,骑行红包最高达5000元。5月,摩拜发布“彩蛋车”、“宝箱车”,骑行免费,并提供各种骑行奖励。8月,ofo回敬“1元摸金买月卡”,全国40城发布56万辆……

 

如今,打开APP,ofo 1元月卡、摩拜2元月卡的包月优惠持续进行,“红包车”“僵尸车”等活动也间歇上演。

 

这场旷日持久的补贴战,并没有伤得对方毫末,却成为了把二三梯队玩家逼上末路的“绞肉机”。

 

毋庸置疑,共享单车对于资本极度依赖,这也成为了行业的最高壁垒。一旦资金断裂,企业将陷入运营危机,直至走向死亡。

 

公开资料显示,自今年4月后,共享单车行业融资频率放缓。除了摩拜、ofo分别在6月、7月拿到6亿、7亿美元融资外,共享单车企业融资愈发艰难。

 

截至目前,除两巨头均已达到E轮融资、吸纳百亿元资金外,仅有哈罗单车、小鸣单车融资轮次达到B轮,14家企业停留在A轮或天使轮,仍有近60家企业未有融资消息传来。

 

\

 

资本输血无疑是共享单车企业的首要资金来源。资本冷静之下,骑行收入则是共享单车行业最重要的造血器官。

 

摩拜、ofo骑行补贴战掀起,共享单车行业犹如死神降临。

 

一方面,如若长尾玩家跟进骑行补贴策略,企业“缺钱慌”不出意外地显现。以企业50万辆投放量计算,保守预计每辆车每天骑行仅1次,企业每日至少可得到50万元骑行收入。一旦跟进价格战,企业将失去最重要的资本回流。融资不足,盈利消失,运维难以为继,倒闭近在咫尺。

 

另一方面,若选择拒绝入局骑行补贴,用户将被摩拜、ofo以最直接的价格优势“一网打尽”。失去用户领地这个互联网核心所在,共享单车企业仍是死路一条。

 

跟,或是不跟,共享单车长尾玩家都将备受煎熬。躲不过的“十五”,终将到来。

 

但毋庸置疑,烧钱的竞争终会结束。不论头部势力,是否会上演互联网中常见的“三进二”、“二进一”戏码,在此之前,亦如同“百团大战”“网约车大战”的前车之鉴,摩拜、ofo正在合力清场。而价格战,成为了玩家绞杀行动中,最有力的武器。

 

近70家二三线玩家,命不久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