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门票炒到6000英镑,英国戏剧永不眠
2018-03-06 20:40

一张门票炒到6000英镑,英国戏剧永不眠

你以为中国的黄牛党无人能及,其实不然。

 

2017年12月,卫报发了一篇名为“Hamilton hysteria starts war with touts as tickets for West End musical hit £6,000”(《<汉密尔顿>在伦敦西区掀起了黄牛党之战,一张票已经买到了6000英磅》)的文章,说:“《汉密尔顿》(Hamilton)在伦敦西区的演出票已经卖到6000英磅(约合人民币5万元)一张。”

 

2017年底,百老汇大热音乐剧《汉密尔顿》在维多利亚宫剧院(伦敦西区的剧院之一)展开巡演,官方定的最高票价为200英镑。但是开售不久后,门票就出现在了二级售票网站,而且一路飙高。为了防止黄牛党炒票价,售票方引入了最新的电子票系统,然而,这不能阻止哄抢的发生。


从200镑到6000镑,《汉密尔顿》的爆红也足以说明戏剧在英国的火热程度。

 

一份最新的数据表明,2017年,伦敦演出业收入和观众人数都创历史新高,伦敦西区的票房总收入达到7亿英镑(£700 million),观剧人数1500多万人次。其中,《汉密尔顿》和《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最受欢迎。 


过去十几年的票房数据显示,伦敦西区的生意越来越好。据伦敦剧院协会的统计,伦敦西区在2004年的收入达到了80年代以来的最高。2013年,票房收入是6.18亿英镑,甚至超过了当年的电影票房。


戏剧产业为伦敦及英国经济产生了稳定的影响,而如今的伦敦西区已然成为商业和创意产业中心。


戏剧产业带动了餐饮、电影院线以及购物商场的消费。根据《应小敏:伦敦西区剧院的繁盛对中国戏剧产业的启示》一文的数字,伦敦西区1英镑的票房收入能带动2英镑的附加消费,能贡献4英镑的经济价值。伦敦西区剧院能给伦敦相关产业带来23.4亿英镑的收入。


而且,戏剧产业也为旅游业增加了收入,外地游客会把来看戏作为游览伦敦的重要项目。


《汉密尔顿》


英国戏剧市场为何如此繁荣?还从伦敦西区(London's West End)的历史说起。


大部分位于伦敦西区的剧院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们大约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在17世纪,伦敦西区经历了黄金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并流传至今。一战后,西区迎来了最后一次大发展时期,此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格局。


良好的基础加上稳定的发展,伦敦西区在发展中树立了地位,这也让它成为世界最大的剧院聚集地,同时也是两大戏剧中心之一(另一个是纽约百老汇)


是什么造就了伦敦西区繁盛的市场氛围?或许可以从以下几点归纳总结。


1. 发挥集聚与扩散效应的产业布局


伦敦西区的产业布局十分值得研究。目前,伦敦共有约100家剧院,而伦敦西区特指由伦敦剧院协会(The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的会员管理、拥有或使用的剧院,共有49个。这其中,大多数聚集在沙夫茨伯里大街(Shaftesbury Ave)和黑马克特街(Haymarket)两个街区,它们在伦敦市中心形成了一个剧院区。


这些剧院分为两类,一种是国家级的非商业性剧院,如皇家歌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等,它们历史悠久,并受到政府资金扶持;另一种是商业性的剧院,主要通过自身的商业化的运作,没有政府资助。


这些剧院并不是随意地散落在伦敦。伦敦西区与百老汇类似,采用层级梯度结构(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布局,也就是“中心—边缘”的梯度结构。

 

伦敦西区外围也有大量剧院。这些剧院有装备完善的小剧场、酒吧等演出场所。还有一些地方剧院分布在市郊(如新温布尔登剧院、丘吉尔剧院等)


《伦敦西区:49家剧院的生命张力》一文指出:它们构成了整个伦敦戏剧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和辐射源,以发挥“集聚与扩散”效应。高梯度区对低梯度区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低梯度区也通过不断竞争向高梯度区贴近。


“两级梯度结构使伦敦戏剧产业形成了西区剧院的极化效应,从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成为高梯度区;而根据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西区剧院集聚中心越远的地区其收益也相对递减,成为低梯度区。”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在皇宫剧院上演时的火爆场景


2. 内容多元,形式多样


在内容上,戏剧的主要特点是英美文化结合。


长期以来,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互相借鉴合作。西区上演的许多剧目都来自美国,《汉密尔顿》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如《沙漠妖姬》《西游记》等英美以外国家的戏剧也被伦敦西区引进。


伦敦西区的另一大特色是复排经典剧目,如《悲惨世界》《剧院魅影》,黄金时代的音乐剧《音乐之声》等。在复排老剧的同时推出新剧,以保证多元化与丰富性,比如上演根据电影改编的音乐剧,以及具有实验性的现代剧等。


形式上的细化也让英国戏剧更加精致。《伦敦西区音乐剧产业结构分析》写道:音乐剧有巨型、大型、小型之分;音乐剧有商业、实验之别,以及欧洲流水式、美国整合式等多种风格;音乐剧有营利性制作和非营利性制作之别;一些音乐剧演出团还有本土驻演团、异地驻演团、异地巡演团等不同等级的演出力量。


3. 运营&营销机制


伦敦西区的剧院数量较多,尤其在市中心聚集。于是,它们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方式以降低剧院密集的风险。


伦敦西区的五家国家级非商业剧院,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上演传统剧目,进行“实验性”演出,如果市场反馈好,这些剧目就会转入商业性剧院。比如,《悲惨世界》先由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和国家剧院进行试演,随后转入商业剧场,王宫剧院和盖里克剧院演出。此举既保证了传统戏剧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也可以实现成本转移和风险规避。


除此之外,伦敦西区会根据票房成绩来决定剧目的上演周期。由此也诞生了上演了几十年的剧目,

如恐怖剧《捕鼠器》,自1952年首演以来已经演出了2万多场(是英国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猫》与《歌剧魅影》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演出历史,演出次数达到9000多场。


在售票方面,伦敦西区也采用了灵活的方式。比如,伦敦剧院协会通过举办家庭戏剧周、免费家庭戏剧演出等活动,以及优惠打折的票价来培育新的观众人群。


《悲惨世界》 在伦敦皇后剧院上演


4. “一臂之距”模式逐渐成熟


通过上述策略不难发现,伦敦西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保证了戏剧的长久不衰。


伦敦剧院协会、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伦敦发展机构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为西区提供了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其中,伦敦剧院协会的历史最为悠久,于1908年成立。作为第三方公益性机构,代表着各类制作人、以及剧场所有者与剧目的经理人的利益,帮助戏剧宣传、策划组织活动,拓展观众群。在英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中,伦敦剧院协会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力量。


在管理上,“一臂之距”(Arms’Length Principle)模式逐渐成熟。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但是在管理上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建立非官方组织进行监管。这保证了政府对艺术产业的监管,也有助于保证戏剧产业的自主性及延续性。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英国戏剧不但没有没落,反而将传统和创新结合得更加娴熟,以成熟的机制和创新的理念迎接着市场的考验。


6000磅一张门票的背后,是戏剧文化的积淀,也是深层文化价值观的体现。英国戏剧史为世界上演了一场审美培养的经典“大戏”。对于中国戏剧产业来说,简单的复制或者收购并不能带来长久不衰,学习与借鉴才能传承更长久的文化精华。


(本文综合了《伦敦西区音乐剧产业结构分析》《伦敦西区:49家剧院的生命张力》《伦敦戏剧业的“生意经”》的报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