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杠精:总有弱智想要行使自己的质疑权利
2018-05-06 12:27

论杠精:总有弱智想要行使自己的质疑权利

虎嗅注:是不是被生活中的“杠精”惹得很烦?没关系,你不是一个人。虎嗅的作者和编辑也被评论区搞得很无奈。所以编辑同学已经央求产品经理姐姐开发一个新功能:只要被若干人标记为杠精,那么他的回复会自动加上一句“请注意我要开始抬杠了!”嗯,每天上一炷香,祝新功能早日上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号“对对对你们都是业内”,原标题《总有弱智想要行使自己的质疑权利——论杠精》作者对长。


上个月,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这么个事情,大意是说有个国内大厂的手游,因为疑似《塞尔达传说》,受到了很多吐槽。


当时讲到这里时,我说有无数网友在评论里使用最新学到的梗,并配了一张图:




图里我截到一个名人,就是上面的Mr_Quin,很多人认识这位著名主播,今天他的黑暗剑21更新了,普天同庆。《血源》火的那阵,我也挺喜欢看他的视频的,但这不重要。


然后我把文章搬运到自己的知乎专栏了,遂看到一位热心网友在评论区表示质疑:


“普通网友秦先生,惊了,作者您发截图之前不妨调查一下MR quin在亚文化圈有多火。”



我回复道:


“秦先生我也是知道的,但他有多火跟我这个这里的主题无关,我这里截这个图,只是想表示大家都在吐槽这个事情而已……”


但这句话打到一半我删了,心想,我为什么要跟傻逼杠精讲道理呢。


于是我说:


“脑补出习惯了,我说他是普通网友了?一看到作者没把你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写出来就觉得不如自己懂,这是病得治。”


对方马上回复:


“不友善,举报了。”


过了一天,知乎小管家通知我说,因为我的评论不友善,涉嫌违规,所以评论删除。


这个结果和我预想的一模一样,而且也不能说是坏事,虽然看上去我吃了个哑巴亏。实际上我想写杠精这个主题已经很久了,正好来了这么个插曲,督促我完成了本文。


发现杠精


网络上让人不快的低级言论有很多,那些又低级又讨人厌的发言者,我们通常叫他们喷子或键盘侠,辨识度高,存在感差,没多少人当回事。但杠精不一样,这股冉冉升起的新势力看似温和,时而友善,实际上正在成为一种最大的互联网公害。


为什么说是最大的公害?


因为杠精这种东西,形态很复杂,具有良好的伪装特性和不见血的杀伤力。很多人在被杠精杠上之前,是意识不到杠精的危害的,甚至觉得杠精有一定益处。同时,杠精杀伤的,是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一群人——即创造内容的人。


这里我想有必要解释一下杠精这个词到底是啥意思。由于在不专业的领域,百度百科通常比较有用,就借用一下百度的解释好了:


杠精,网络流行语,指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你说太阳是热的,他都会说太阳也有几天是凉的,再加上“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吗”句式的加持,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


我举几个例子,豆瓣上有个成立不久的小组叫“杠起整个地球”,3月成立的,里面专门练习抬杠,现在已经很火了。


虽然是个专门搞笑的小组,抬杠也没人当真,但我必须说,有些戏服党的杠精还是很惟妙惟肖的,非常适合用来感受杠精的魅力。


这个小组的头像长这样,不知道为啥感觉在哪见过


比如有个萌新发了个报道帖: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你能想出什么可以抬杠的地方吗?反正我想不出,但炉火纯青的杠组成员就能抬起杠来:



再比如有人发了这么个帖子:



下面的一条评论让我拍案叫绝,深得杠精精髓:


这里我需要再强调一下,以免误伤:“杠起整个地球”小组里的杠精言论,理论上都出于心知肚明的娱乐搞笑行为,虽然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大家并不会当真,只当是搞笑段子。


但是在现实的网络上,真的有无数网民在严肃地、(自认为)正义地、一本正经地,进行这些杠精行为。在自身阅读能力严重不足、情智双低的状态下,杠精们努力地质疑别人分享的观点和看法,发表相左的言论,尽管他们最在意的那些槽点往往与原文的主旨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而且,这种杠精行为往往很有效,你很难打败杠精。


杠精之害


这么低智商又低情商的行为,为什么很有效?


这就要回到前面讲的道理了:杠精往往呈现出一种无害甚至有益的面孔。比如我在最开头提到的那位杠精,他坏吗?看上去不坏。他的行为,似乎是平和地(注意这个平和)指出了我文章的一些细节问题。那么我似乎就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问题是,这位杠精提出的所谓质疑,和我表达的意思,有个蛋的关系?


类似这种和主题完全无关的质疑抑或挑刺,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恶心作者本人。至于吃瓜群众,一般不会对杠精的言论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这也是杠精有别于喷子的最大特征——伪装性好。


不仅伪装性好,很多吃瓜群众往往还对杠精心怀善意,因为他们觉得……“你有问题还不让说了?”“人家心平气和指出问题,你就生气了多没素质啊”。


我上个月发了篇关于网易的文章《网易游戏离不开投机取巧》,有个杠精过来留言,说你写这么多,看的没意思,我们玩家又不关心这些。


一个最近账号活跃日期是在3个月前的路人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且发完之后再无动静),我不当成水军就不错了,回复得自然毫不客气,且引用到了另一篇文章里。



后来文章被转载到“即刻”的客户端。热评里群众纷纷表示,这个作者居然骂人?人家读者也没提出什么过分的观点,你就怼他?素质太差了。




所以你看,看客很难感受到杠精对作者的骚扰。光看杠精自身的言论,一般都毫无问题,语气温和,貌似正义,不讲脏话,只有作者感到吸了屎一样恶心,而这种恶心又很难以名状不好表达。对比来说,在自己帖子/微博/文章下面看到10个无脑喷和键盘侠,都抵不上一个杠精的杀伤力。


而且就我观察,社区越“高端”,杠精比例就越大。


很多人觉得微博是杠精的大本营。微博杠精最多。这个倒没错,但主要也是由于微博用户量太大,信息流又都是显性的,所以杠精无处遁形,经常发生争端。


但实际上,如果按比例来说,知乎的杠精浓度目测是微博的5倍。因为这个平台天生就是对杠精友好的平台,杠精在这里简直无往不利。


知乎对杠精友好,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知乎作为所谓的“知识社区”,从整体氛围上,很鼓励用户质疑和思考。但弱智分不清楚自己的无脑质疑和正常质疑有什么区别。


  2. 知乎作为学生党比重很大的“高素质社区”,正义卫士特别多,尤其喜欢追求字面意义上的正义和道德。这种追求在其它高素质社区里也很常见。


  3. 杠精可以在评论里恶心作者,但作者没法像微博那样,把杠精的对话挂出来反击。而在评论区,再大的大V,都没法利用自身话语权来形成压制,等于穿鞋的遇到光脚的,特别无力。


  4. 知乎有个很重要的设定叫“友善度”,这个太哈哈哈了,杠精最爱。


这么一套下来,杠精如鱼得水。


比如第1点和第2点。网络上历来有偏袒质疑方的传统,群众热衷于看到"打脸"和"反转",所以总会对质疑者投以更多关注。但没有一家平台对质疑方的偏袒有知乎这么大,也没有一家平台的用户这么喜欢无脑质疑。


我的文章都是在公众号上首发的,还授权过几家媒体转载,后来我注册了知乎专栏,往那边搬运了几篇文章。开始的时候,我一在知乎专栏发文,就有很多正义卫士在评论区发出强烈质疑:


“这文我之前看过了,你居然原封不动地抄过来了!能要点脸吗?”


哪怕作者名是一样的,哪怕我在文章里已经注明是从自己公众号搬运过来的,一上来不看文就质疑抄袭的弱智依然此起彼伏。而且最他妈神奇的是,每当这种质疑评论一出现,立马有人迅雷不及掩耳地给评论点赞,我猜知乎上有相当比例的人患有“看到正义卫士伸张正义不管真假都会下意识点赞综合症”


遇到这种大义凌然的正义卫士,心情好的时候,我解释两句。心情一般时,我就删评论。心情不好,就直接回骂一句,然后大概率收到不友善违规通知。


是的,知乎的友善度是对杠精绝大的保护。因为杠精大多数只是恶心你,不会骂你,所以不会被判定为“不友善”。而你……去恶心杠精也没什么意义,争辩更是徒劳,最终只能删掉评论,或者回骂一句——这时候杠精的机会就来了。上面提到的正义卫士充其量只能算最低级的杠精,成熟的杠精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规则,你删评论了,他说你害怕心虚了,你动怒骂一句,就举报你。


所以杠精在知乎活得很舒适。如果到了微博,运气不好的话,很容易被人骂被人挂被拉黑,碰一鼻子灰。


如何应对杠精?


对付杠精只能删掉或直接开骂吗?


是的。


因为理论上杠精是不会输的,或者说,你无法让杠精觉得自己输了。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网上和人理论,来回几个回合,突然发现,哦,原来是个杠精啊,然后只能自认倒霉。



为什么不和杠精讲道理呢?这里我总结了一下杠精的三定律,看完这个你大概能体会到与杠精辩论多没意义:


杠精提出的质疑,往往是与你主题无关但解释起来又特别费事的东西;


杠精永远在道德高地上,比你站得更高;


你无法用正常手段打败杠精,只要杠精能从你的话里挑出刺,他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输了;


所以讲道理没有用,本质上杠精就不是来讲道理的,是抬杠的。道理能讲通,那不就失去本心了吗?


这样的杠精,是互联网危害最大的群体。


被杠精影响的群体,有很大比例是在互联网上“创造有价值内容”的人。因为经常发表内容,这类群体很容易被杠精挑刺,时不时被弱智的质疑恶心到,却又没功夫解释和争输赢。长此以往,就不陪你们玩了呗。


就拿知乎来说,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逐渐淡出了这个平台,反正讲干货还被弱智杠,“友善度”又总在保护弱智,图啥呢?不如抖个机灵娱乐一下好了。


杠精多了后,连平时讲个话都得小心,这也太耗神了,但不得不防,尤其是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一个杠精带节奏能让你精疲力竭。下面就是微博上的一个防火防盗防杠精的故事。



杠精的成因


杠精泛滥的一个原因是互联网公共和私人的边界不明显。


仔细想想,杠精的行为模式,如果放在现实里,基本上属于低情商、没教养的群体。


但这些杠精,在现实中未必会抬杠。因为到了现实里,互联网上的金句——"你有问题还不让人说了?"——就不成立了。我走在大街上,衣服脏了一块还没来得及洗,突然冒出来个陌生人说这样是不对的,那还不抽他丫的?


现代社会的进化标志之一,就是有公共和私人的边界。私人的问题,只要没影响到别人,有教养的人都会懂得闭嘴,而不去试图"质疑"或"指正"什么,这就是私人边界在发挥作用,已经几乎成为了一项基本社会观念。


但到了网络上,由于网络社区发展很快,相对应的"网络道德"还没有像社会道德一样深入人心,自然会产生一些没什么道德的网络行为。这些行为和生物很类似,会繁殖蔓延,趋利避害,完成进化。




像是喷子和键盘侠,在网络上属于低等生物,只能混在在互联网的最底层,稍微有些辨识力的网民就能把他们辨别出来,所以喷子一旦脱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就容易被群起而攻之,很难有效发力。


相对的,杠精就要高级很多,属于趋利避害的产物——喷子太明显,那我语气温和一点,找个确切的槽点,爬上正义的高地,别人就会觉得我是在指正错误,提出意见或者是在抒发不同观点,这样就能理直气壮很多。


现实中也有杠精,但杀伤力远小于网络杠精。其中一个原因是网络的黑箱特性。很多杠精可能只是心智不成熟的学生。如果你知道和你抬杠的是个12岁的初中生,估计也懒得生气了。问题是很多时候你不知道,你只知道对方是个人,然后被“卧槽世界上还有这么傻逼的人”的震撼击倒。


另外我的画师朋友小罗认为,杠精是弹幕吐槽文化的一种变体,一定程度上都属于不管内容主题,硬要找所谓槽点,以秀自己吐槽力为荣。这么一想还挺合理的,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一个推论。


好消息是,最近我注意到,互联网上对杠精的反感越来越多,杠精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最近还连着看到了几篇关于杠精的檄文,豆瓣的杠精组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里建立起来的。这其实说明网络世界处在升级的过程中,渐渐变得不适合杠精居住。人们越来越能在三言两语中判断出杠精本质,一旦缺乏足够抬杠的空间,杠精就容易失去养分而死,我很高兴看到这一趋势。


当然,弱智的无脑质疑不能要,合理的质疑还是要有的,那么谁来判断一种质疑到底是弱智无脑的还是聪慧合理的?我没权力判断,谁也没权力,只能求大家在迫不及待地发出质疑前,尽量多过过脑子,做点基本的调查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