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再向往旷野了吗?
2023-12-22 08:43

年轻人,不再向往旷野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某熊,原文标题:《“旷野文学”二创:当我们不再神化旷野,就像不再迷恋轨道》,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年轻人对于旷野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的变化。通过“旷野文学”这个新兴派系的兴起,年轻人寻求一种表达情感和满足自我需求的方式。然而,随着旷野的被商业化利用和符号崇拜的失真,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旷野的意义。他们意识到旷野并不等同于好的生活,选择把旷野和轨道视为编织自我赋予的含义的两种选择。文章呼吁年轻人在追求旷野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责任。

• 🌳 年轻人用“旷野文学”表达内心情感和寻求满足

• 🚀 对于商业化的旷野符号崇拜产生逆反心理

• 🌍 重新思考旷野和轨道的含义,选择编织自己的生活

“妈妈,人生是旷课哦。”“妈妈,人生是旷工哦!”


“妈妈,人生是狂野哦。”“旷妈,人是野生的哦!”


一时间,小红书上出现了一系列“旷野文学”的新创作,萌萌的吉伊卡哇(Chiikawa)或是马尔济斯小狗玩偶天真乖巧地伫立在皑皑白雪、金黄的银杏树林、前往旅途的高铁橱窗等景色中,说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俏皮话。


乍一看,“旷野文学”也有过往发疯文学的影子,无厘头的词语变换、难以捉摸的表达用意、肆意宣泄的标点语气,让人觉得未免有些不明所以。但配上年轻人钟爱的毛绒玩偶,以及或美好、或有趣的照片背景,我们隐隐能感受到,年轻人是想要安放自己无处宣泄的情感,短暂地魂穿这些可爱的玩偶“宝宝”,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


(小红书网友的“旷野文学”二创)


相比于“废话文学”与“发疯文学”丰富的词汇构成和应用场景,“旷野文学”则是简洁、风趣又蕴含哲理的。就这么几个简单的中国字,通过重新的排列组合和微小的改动,却有无限的创新能力。


“旷野文学”发展到今天,经历过多次嬗变。从电影中的台词“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到伯恩山bot发布的“没错妈妈,人生是旷野哦”,再到如今的玩偶站在雪景中诉说不明所以的话语,年轻人披上马甲,得以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如今年轻人创立的是一种崭新的“旷野文学”派系,我们用幽默的方式来消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将“旷野文学”视为代替自己抒发情绪的替代品,也掀起了关于“旷野和轨道”命题选择的新的讨论。


我们对旷野的理解和探索,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潘晓之问”,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初恋。


“旷野文学”之变:从赋予想象到融入现实


提到“旷野”一词,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我们或多或少都听到过与其相关的讨论。迄今为止,旷野有关的文学表达,也已经历了多次嬗变。


最初,这句话诞生自电影《普罗米修斯》中的“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在电影的语境中,“旷野”是地球正面临着的可能被外星人摧毁的、充满未知的命运,并非是有关于美好的想象。


而旷野文学被广为流传开来的契机,是伯恩山犬bot的之前的一条置顶微博。这条微博的图片是一只伯恩山犬站在空旷的原野上,背后是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晕染成橙色的画卷,彰显着生命的无限自由。


图片配上“没错妈妈,人生是旷野哦”的文案,借由狗狗的口吻说出,仿佛是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辽阔又令人感动,有种让人走出狭隘心性的魔力。至此,年轻人将“旷野”视为心中的理想国,使其承载有关自由的向往。


(原“伯恩山bot”置顶微博,现更名)


不知不觉中,“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等诸如此类的内容频繁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的标题页,内容多是以热门旅游视频、人生经验漫谈和心灵鸡汤为代表的视频或文章。在社交媒体将“躺平”“反内卷”“佛系”和“说走就走”作为主流议程的今天,旷野成为我们摆脱现有生活时终将抵达的解脱之地,越是被眼前繁重的现实所困,对旷野的渴望也愈加强烈。


不过,物极必反,当原本一句很有深意的话被滥用,往往也容易失去其原本的真意。就像“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很多网友为普通人发声,认为这其实是对普通人的背刺;“旷野”同理,网红们打着跃出轨道、探索旷野的旗号,搭上航班飞向各地,冰岛是标配,大洋洲是次选项,再不济也得是川西、新疆或西藏,搭配上郭顶的《凄美地》,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日升日落出现在眼前,“旷野文学”成为奢侈旅游视频批量生产的文案模板。


然而,人们不难发现,网红们所谓“旷野”似乎有偷梁换柱的嫌疑,他们能勇敢追寻“旷野”的根本原因,离不开背后坚实的经济基础。此刻,年轻人才回过神来,令人着迷的自由肆意背后,其实是自己难以承担的金钱和成本代价,对此也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于是,新的“旷野文学”应运而生。这样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符号崇拜的抽象,由空中楼阁的想象过渡到真实的一项工作、一门课程、一场电影、一顿美食,从一场遥远的、不知何时能真正触及的梦境转变为轻松的此时此地此刻。


旷野在这过程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再是想象中的美好乌托邦,而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被阐释。这其实代表着年轻人的新选择,就像不再迷恋轨道那样,对于旷野,我们也不再神化。


“旷野文学”想象之限:从轨道落入另一条轨道


旷野文学从神坛到被娱乐化表达,一直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与年轻人对于旷野和轨道一直持有的想象是密不可分的。


旷野与轨道,仿佛是分岔路口的命题选择。如今,在日渐泛化的使用下,我们习惯性地把考研、考公、考编、上班等循规蹈矩的生活看作是轨道,抑或是习惯性地把旷野定义为以辞职、自由、旅游、不工作为关键词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旷野这个词已经脱离了我们最初想象的生命的辽阔,如同轨道一样,它也被打上了标签。


我们缘何对旷野的想象不仅不宽广辽阔,反而如此局限且贫瘠?


这其实并非我们每个人个体的错误。在社会加速的进程中,作为后现代的个体,我们的行动与自我正在持续异化,在竞争逻辑的牵引下,我们多数时间都在做不得不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比起行动的过程,我们更重视最终的结果,因此对空间、生活的体验被急剧压缩,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对某些事物本真的、珍惜的感觉,感知与想象力也面临退化。


以往的主流观点是,我们渴望撒野的时刻,期待于旷野之上迎风而歌。与其拘泥于既定的轨道,不如勇敢踏出自己的足迹,积极探索这片广袤的土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物》曾经引发“旷野”讨论的专稿)


但现实生活却是,当我们受困于拥挤的上升通道时,就会愈发渴望跳出“轨道”路线中想象主流价值观的生活方式。表面来看,脱离循规蹈矩的生活,就能摆脱朝九晚五,摆脱碌碌无为,摆脱倦怠日常。但这些看似“跃入旷野”的实践,本质也是选择分支的一条,一旦踏入这条河流,却又不可避免地落入另一条轨道的俗套之中。


当旷野作为流行话语成为生活中的高频词汇,仿佛精准概括了我们的人生选择,却让我们冥冥中忘记了言语与符号的遮蔽性与欺骗性。


如果说轨道之痛在于日复一日无休止的窒息,那么旷野之殇其实在于,茫然的寻觅依旧令人痛苦。旷野不仅代表着自由,旷野之中会有荆棘丛生的地带,会有不确定的瞬间。裸辞之后创业失败、旅居生活时突发生病、GAP之后难以回归职场……


(小红书网友关于讨厌“人生是旷野”的观点)


真实的故事往往让理想主义的标题顿失气力,而同样熟悉的叙事早已屡见不鲜。旷野或许并不等同于好的生活,意识到这些的年轻人,也开始发表自己关于“旷野文学”反对的观点。


踏入“旷野”:从文学想象到编织意义


当人们发现所谓的旷野仿佛只是跃入另一条轨道,新的思考和含义又被赋予在旧的符号上。然而,人们并非是放弃追寻想象的旷野,只是认识到符号和话语的欺骗性,尝试主动为其编织自我赋予的含义。


旷工还是旷课并不重要,认识到言语所具备的欺骗性,借由玩偶之口表明心声之后,我们在梗中消解,笑笑,思考,而后回归到自己的生活里。


《文化的解释》中这样写道: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归根结底,旷野和轨道的意义是由我们自己编织的。我们所追求的旷野人生之无序,不以我们将其定义为“旷野”或“轨道”为转移。与其纠结选择旷野还是轨道,不如把自己作为方法,把此时此刻的感受奉为圭臬,用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选择。


豆瓣有一个逆社会时钟小组,聚集了八万多的成员,这里是时间逆行者的集结地。48岁的妈妈参加成人高考读药学、35岁去德国读研究生、36岁还在读本科······他们分享彼此的逆时钟人生,正在或即将展开一场逆社会时钟的旅行。


(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的精华帖)


某种程度上,这种从心所欲的逆时钟旅行,既是为自己编织的有意义的旷野,也是做出选择的轨道。也许,我们把旷野与轨道变成二元对立的单项选择题并不合适,这背后代表着,我们要么忍受一成不变的生活,要么幡然醒悟跳脱原有的禁锢,却遗忘人生本就是旷野与轨道相交织,真正宝贵的,是这段探索答案的旅程,和旅途中遇到的,具体的一切人、事、物。


德国人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生活是具体的。我们不可能总是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世界是真实而具体的。具体地生活,意味着要做具体的事,爱具体的人,承担具体的责任,面对具体的痛苦。


跃入其中之后,相比于旷野文学想象本身的抽象,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此具体。具体的生活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当我们选择踏入旷野抑或是选择轨道的那一刻,我们仍旧需要思考,自己究竟是听从了内心深处的渴望,还是无意识地随波逐流?当我们决定踏出舒适区之后,是否有能够回归或暂留的安全岛?


(日剧《四重奏》的经典台词)


不论旷野还是轨道,代表重建生活勇气的指南针握在手中,我们便不会迷失方向。


鲁迅曾在病逝前的一个月,在《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中留下这样的文字:“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祝我们,都能带着微薄的行囊和丰盛的自己踏上旅程,向无穷的远方和无尽的人们伸出双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某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