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信息流在割裂“读作者”的连接
2018-08-22 20:35

微信订阅号信息流在割裂“读作者”的连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


iOS 版微信订阅号改成信息流的浏览方式有一阵子了,为什么这么改,微信的产品经理当然有自己的思考和数据支撑,我想至少某个维度的数据应该是有明显增长的。但是对于原创作者和读者来说,这种改动可能在慢慢破坏掉之前公众号建立起来的较为牢固的连接关系。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主观看法,你可以不同意,甚至认为我说的是错的。


最近我观察了一系列原创号的文章阅读数,都有不同范围的下降,我自己也是。事实上随着公众号数量的猛增,很多具备一定体量的公众号,订阅用户数都在增加,但阅读数一直是在缓慢下降的。不过之前的这种下降和现在不太一样,现在有点腰斩的感觉,尤其大部分读者是 iOS 用户的公众号(MacTalk 超过 65% 是 iOS 用户)


以前晚上发一篇文章,当晚的阅读数会和第二天的阅读数差不多,甚至第二天更高。现在的信息流严重衰减了第二天的阅读,看数据曲线,基本上没有第二天能拉升起来的,除非在朋友圈刷屏的那种。我之前也写过,二次阅读机会几乎没有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流要改回来吗?》。我观察的其他原创公众号数据也差不多。但微信的阅读总数据量应该是不变,或者更高了(否则微信不会在 iOS 上全面铺开信息流),那这些阅读量去哪了呢?


因为信息流的关系,我想这些流量是流向了更大的媒体号、新闻号、八卦号和热点号,而不是以原创内容为主的个人写作者。比如标题党文章、每天更新数篇的文章、小编去各地采撷而来的文章等等,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浏览量,毕竟这些东西更加吸引眼球。人性的弱点是无法忽视的。


在以前的幸福时光里,订阅号虽然被折叠了,但是每个订阅号,尤其是个人作者的,就像个会客厅,你可以自己装扮一下,弄点花花草草,摆放些书籍,放柔和的音乐,然后吸引相同品位的人来坐坐,还能聊上几句。因为人格化,读者会把这个公众号当做一个人,而不是小编或某个机构。现在这个会客厅被藏起来了,你进来首先看到的是花花绿绿的商品,你得绕过这些,侧身进入深巷,才能找到你喜欢的会客厅。很多人会找进来,大部分就放弃了。


这种方式,其实降低了读者和作者的连接,这一点和菜头在一篇文章里也写到了。微信在弱化个人原创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但我没搞清楚,微信为什么要这么做,也可能是无意中就做了。神仙打架,小鬼受伤,是一个道理。


微信公众平台最大的能量和优势是聚合了全中国最好的写作者在这个平台上创作,并且建立了读者和作者的连接。如果说这是一种对抗头条系的方式,这种方式反而削弱了自己的优势。


很多读者可能会喜欢信息流的阅读方式,因为不用去找了,碰上啥算啥,有空就看几眼,没空就算了,也不用一个号一个号点进去看了……但连接一旦消失,优秀内容的创作者,他们的写作欲望会降低,产出也会变少,就像当年的博客时代,最终,好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少,那时候读者就去读那些投喂的内容吧。那个时候你还会觉得方便么?


现在这种情况,一个好的标题可以带来很大的阅读量,好的内容就不一定。这导致了同样的作者,文章阅读和传播差异性非常大。从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微信希望看到的。但是对作者来说,不是啥好事。


微信公众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读者和作者的连接,有可能坍塌在自己的信息流里,自毁长城。我估计微信产品经理中可能真的没有长期写作并经营自己公众号的人。


前几天在微博上说,能打败微博的,可能是微博广告,打败微信的只能是微信自己。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因为微信微博都正值壮年,势头凶猛,目前看起来扯不上打败这两个字眼。不过作为一个用户去观察这些具体的做法和产品演进,并且把这些思考用到自己的产品里,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利益相关,我是一个喜欢写作的公众号作者,也是极客时间的出品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