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缺钱的时候ATM机可以自动走过来
2018-10-18 08:06

你缺钱的时候ATM机可以自动走过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作者:吴甘沙。


吴甘沙,驭势科技CEO。


但是无人驾驶可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因为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的老司机,它有一千亿公里的经验,一百万年的驾龄,而且它不自私,不疲劳,不路怒。


本篇信息量巨大,建议直接观看视频。


无人驾驶就是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家好,我是吴甘沙。今天想要跟大家说,无人驾驶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最短路径。我们先说一下我们的生活不美好在什么地方,就拿我的个人体验来说,很多年以前我不小心排到了号,被迫成为了有车一族,从此就习惯了看海的日子,一天3个小时堵在路上看车海。


有一天听到了一首歌《让生命去等候》,不由悲从中来。一天3个小时,意味着你生命的1/8是消磨在路上。另一方面堵车会给司机带来疲劳感,带来路怒,甚至于人性当中自私的一面会被唤醒,这样就会导致很多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不仅仅会进一步地添堵,它还是我们今天全球人类死亡最大的凶手。一年因为交通事故死亡140万人,四倍于叙利亚战争的死亡人数,上万亿的医疗和保险的成本。


交通事故不仅仅是拥堵带来的一种病,它是一种综合的症候群。比如说它会让我们的物流减慢,拥堵又会导致大量的低速、怠速的行驶,这时候废气的排放是最多的,30%多的PM2.5来自于我们的车。



车多也会导致停车变得很困难。今天我们大城市已经有百分之十几的土地分配给停车位了,但是还是不够,因为一辆车需要两个停车位,家里一个,办公室一个。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车位比车贵这么一个现实,但是开着车在中央商务区绕圈去找停车位的那种抓狂,是每个人都受不了的。


从2011年我试图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这样一种科技的手段去解决拥堵问题。比如说绿波带,每一辆车按照这样的速度依次去通行,应该是一路绿灯的。



又比如说,智能交通灯信号控制系统,它能够根据各个不同方向车流的长度去动态地控制红绿灯的长度。



但是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为什么?因为它基于一个假设。智能系统所代表的交通流,是能够完美地去调度人流和车流,但是我们的人不愿意去接受这样一种信息的控制,因为人的因素使得这两个流无法达到和谐地统一。


最好的解决办法其实是把人拿掉,就是无人驾驶加上共享出行。首先说一下共享出行,有一个非常尖锐的观点认为,今天的私家车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资产浪费,因为它只有4%的时间在使用,96%的时间是停着的。通过共享汽车可以使得汽车的使用率得到10倍的提升,那意味着路上面可以少很多很多的车。


另一方面共享汽车跟无人驾驶是天生的拍档。这是丰田的一个想象,大家看这辆车是多功能的。在早上它可以解决通勤的问题,到10点钟的时候帮助老人去医院,到中午的时候可以去送快递,到下午可以变成一个移动的办公室,到傍晚高峰时间它又会变成一个通勤的车辆,这样一种一车多用可以进一步地减少路上的车辆。



这是减少车辆来去解决,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减少交通事故。交通事故93%是跟驾驶员的行为习惯相关的,有的是因为新手上路,有的是因为路怒,因为疲劳驾驶,酒驾等等。


但是无人驾驶可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因为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的老司机,它有一千亿公里的经验,一百万年的驾龄,而且它不自私,不疲劳,不路怒。


另外一方面,拥堵还有一个其他的原因。大家看这些车流呈现一种松紧带状的交通流,一个不速之客的出现会使得发生连续的刹车,我们把它叫作幽灵阻塞。就是在高速公路上你突然车速慢了下来,可能是因为几公里之前一辆车发生了刹车。



有了无人驾驶有序协作以后,这个蝴蝶效应就会消灭于无形,车与车之间可以通过迅速地相互之间的协调,把这样一种车速的变化减少。


我跟大家说一下它的优势,首先这些车变得更加地协调统一,同快同慢,挨得非常之紧,这样幽灵蝴蝶碰到这么一个车队就没有任何作用,没有蝴蝶效应反而会有雁群效应。


大家想象大雁在飞的时候,头雁它承担了巨大的风阻,而其他的雁变得非常地轻松,这个也同样,第一辆车会比较费油费电,而其他的车会变得非常地省力。最重要的是,未来这样的一种迷你出租车是会变成主流。



我们今天做一个统计。马路上车里面平均一辆车是1.4个人,我们用五座的1.5吨的车去运不到100公斤的人,多大的浪费。未来这种小车变得非常地普及,因为车小,车道也可以变得更窄。


再看另外一个堵车的原因,十字路。如果说我们现代的一个都市有很多街区的话,大家都有可能堵在十字路口。



未来我们有了车跟车、车跟路的通讯以后,车与车之间的协调就会变得更好。它们碰到十字路口根本不需要停下来,按照特定的速度,特定的秩序通行,不用担心撞上其他的车,就有点像三体人,它们之间的思维是透明的,能够更好进行协作。



大家想象一下,未来车是可以通过无线通讯去了解彼此,不用靠眼睛去看地上的标线,不用眼睛去看三维空间里面的标盘,所以城市会变得非常地干净,所有这些花花绿绿的标志、标线、标牌都可以消失了。



另一方面车速提升了,废气的排放就会减少,APEC蓝就变成常态了。APEC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解释,叫Air Pollution eventually control。在这么一个干净的空间里面我们作为一个魔术师,就可以开始重构城市的空间。


我们可以从道路空间开始。大家看这是今天典型的一个城市道路,双向四个车道,还有两个停车道,留给人行的道路变得非常窄。



有一个片子,以火星人的视角拍的。火星人来到了地球,观察了一个月,发现这个星球的最高主宰是那些铁皮壳子四个轮子的东西,因为它占用了最多的空间,而在这个铁皮壳子里面进进出出的小人是它的寄生虫。我们城市应该是为人设计的,但是现在现状是它变成了一个车的附属,我们如何对它进行改造呢?


大家看,首先这个中间隔离带就不需要了,因为人工智能的老司机开车绝对不会开到对面的车道去。其次,刚才我们说迷你出租车是非常小的,另外人工智能的老司机非常习惯于车与车之间挨得特别地紧,所以车道可以变得更窄。



我们再看这么一个停车道,停车道我们能不能把它给消灭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你到了目的地以后,根本不用担心停车。


即使是停车,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能够停进去。白天这些车在马路上川流不息,晚上可以默默到郊区去找一个位置停车。



它停下来以后还可以进一步折叠起来,下一辆车停上来可以跟它接在一起,就像超市的购物车串在一起,每一辆车需要的停车空间变得非常小。



大家知道今天一辆车需要12.5平米的停车空间,未来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平米,而且这些车非常擅长在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里面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所以它的这种精湛的技术使得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它需要的空间。



我们把停车空间去掉,它会变成什么呢?首先会变成这么一个小小的叫drop off lane line,就是你下车的空间。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多出一条车道,这条车道可以是我们的慢行系统,比如说自行车。



这样一种城市毫无疑问是更加友好的,因为我们可以随时招手让车来停,我也可以随处下车。这样会形成一个街边商铺的繁荣,因为它会有更多的人流来去消费。


另外一方面今天很多写字楼的大堂是形同虚设的,因为你开车直接开到了地下车库坐电梯,略过了大堂直接到上面的楼上,未来有了这样的drop off lane,一楼的大堂也会变得更加地繁荣。


我们进一步地做手术,双向的四车道可以把它减到双向两个车道。为什么呢?刚才我们看到车与车之间挨得特别密,单条车道的流量已经达到了今天的三到四倍,所以可以减少这些车道。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无人驾驶的出租车,但是我们未来城市里面不仅仅只有出租车,我们还有大量个性化的公交。个性化公交能够进一步增大流量,因为一辆车可以载更多的人。同时通过特定的设计,它也可以提供非常好的体验。


比如说像这么一个六座的公交车,你可以用手机把它直接叫到你的家门口。



上车了以后这个公交车的车厢跟其他的车厢汇流在一起,中间打通了,它就变成了我们的大巴或者是地铁。



然后等到你快要上另外一个方向前30秒,它会通知你走到哪一节车厢,在这节车厢里面你可以坐下来,这节车厢跟其他的车厢脱离,转到另外一个方向。



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容量比前面那个车提升了三到六倍,而同时它还是会给你门到门的个性化出行体验。有了这个,我们可以看一下城市流量的变化。


左面那一幅图是今天的城市,两条黄色的是人行道,中间灰色的都是车流量所载重的人的数目,这样一种设计一个小时能够有接近3万人通过这么一个横截面。但是如果说我们经过刚才的这些魔术手,把它变成右边这么一个城市的话,每小时在这个横截面可以通过七万七千个人,城市的流量可以极大提升,而且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设计。



比如说这个出租车跟公交车之间是可以进行交换人流的。大家想象一下,我可以通过这些出租车把人从家里接上,然后再开到主干道上,再把人流交换到公交车里面去。这时候我们的街道会进行重新的设计。



我们看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不仅仅要去看它的博物馆,不仅仅要去看它的地标,我们要看它的街道。未来的街道会是团花簇景,绿树成荫,有人,有自行车,有出租车,还有无人驾驶的公交,大家各行其道又相互融合。



在城市里面除了街道,还有很多其他的建筑,比如说加油站。未来有了无线充电技术,加油站可能就会消失了。大家看左边那张图,这个车它开着开着发现自己没电了,拐到一个绿色的无线充电车道上,边开边充电。



另外一方面我们从地面空间再看到地下空间,今天我们的地铁设计和实施成本是非常之高的。这是美国旧金山的一座地铁,叫中央地铁,也就是两公里的路,花了十几亿美金去建造,在地表的建筑下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地铁站的建造。



其实我们认为这个东西不符合未来的潮流,未来我们会从地下铁变成地下车,我给大家看一下The boring company的一个想象。大家看这个公交车,坐着电梯下到了地下的管道,地下的管道不用很高,也不用很宽,它的建造成本非常之低,但是它的运行速度可以非常高。


我们的车辆可以通过很多地面的停车位,坐电梯下降到地下的管道当中去。相比起前面的地铁来说,这样的一种管道设计成本要低很多很多,同时效率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我们释放了很多空间。



下面我们就要看时间了。美国有一个统计,说长时间的通勤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抑郁,带来了焦虑,带来了高血压。那我们中国呢?不会更好。中国一天有11亿次的出行,大家可以算一下需要花多少时间在路上,每天几十亿个小时在路上是巨大的生产力的浪费。


我们回到五六千年以前,古埃及人建造一座大金字塔花了10亿个小时,今天我们一天要浪费多少个金字塔在路上,更不用说我们今天的生产力比五六千年以前已经提升了何止万倍。


这样的一种生产力的浪费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来解决,比如说你可以把开会的时间放在路上,原来我要八点出门九点开会,我现在九点出门在路上开会就行了。



未来的货车司机也可以变成爱学习的司机,因为他在开车的时候可以去看自己的东西。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新的内容会被发明出来,比如在路上看的视频,它既不要像电影那么长,也不会像抖音那么短,要有新的内容的形式出来。


这是沃尔沃一个非常有趣的设计,大家看这位女士是躺在车上的,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本质上把每一辆车变成了我们的头等舱。



有了这些以后大家马上就会想了,我们还需要飞机吗?我们还需要钟点房吗?还需要汽车旅馆吗?这些产业下一步会怎么发展?更不要说驾校、二手车、后市场,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那有些人就会反对了。比如说像《连线》杂志的这篇文章,它说无人驾驶车起来了以后,城市的财政是不是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因为没有停车费了,也没有违章驾驶的罚款了,车也变少了,也不用拍牌了,那城市的钱从哪里来?


我们可以在路上消费,因为在路上移动的都是一些商业的地产。大家看这么一个想象,未来的车它长得不像车了,它其实就是一个空间,一个移动的商业地产。这是真正的第三空间,在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


我简单在这里面摆了两个座椅和一个桌子,它就激发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它可以是一个移动的办公室,可以是一个移动咖啡馆,可以是一个移动的茶馆,甚至于你可以把这个桌子换成麻将桌,可以使你的路变得非常丰富。



而这个车开到某一个地方,你可以“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个车就停在那边了,而且下面这个底盘就开走了,你安营扎寨就是一个移动的帐篷。



这时候很多新零售、新消费就会在车里面发生。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办公室里面的无人货架,超市外边的迷你KTV,电影院外面的智能按摩椅,都可以把它放在车里。



而且它创造了一种新的非常好的场景。比如说今天你坐出租车的时候前面有一司机,你肯定不敢放声歌唱,他会以为你是疯子,但是未来在一个私密的空间里面,你爱怎么唱就怎么唱。它也可以是一个移动的健身房,车在路上跑,你在车上跑步机上跑。它也可以是一个私人影院,根据此情此景给你推荐一部你最想看的电影。


证券分析师告诉我,一旦无人驾驶普及了以后,大家注意,要去买茅台的股票了,酒类的销量会增加30%,因为你不用担心酒驾了。所以当我看到五粮液买了一家车厂,一开始我是很诧异的,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它们之间是有业务协同的。


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可以呼之即来,挥手即去。比如说你想喝咖啡的时候,可以叫一截星巴克的车过来。我们上班族来不及去买煎饼果子了,可以叫一个煎饼果子的车厢过来。学生时代特别怀念门口的臭豆腐,你想吃的时候也可以叫一截臭豆腐的车厢过来。



还有,大家知道我们电商是不能处理非标的商品,比如说买鞋,鞋是非标的。未来鞋店可以开到你家门口来,你在车上试鞋,下车自动买单了,这变得非常方便。


甚至于超市可以开到你家门口来。大家知道今天的生鲜物流、冷链物流是非常难的,而超市开过来让一切变得非常简单。这让我想起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农民推着新鲜的蔬菜直接到你小区门口来卖。



你缺钱的时候ATM机可以自动走过来。



当你内急的时候一个移动的厕所风驰电掣般出现在你面前,你会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



你在奥森跑步的时候口渴,一台冷饮机可以跟着你一起跑。



你手里面有垃圾没地方扔,垃圾筒自己跑过来了。



所有这些都是未来的场景,这些场景大家可以看到把人和物的关系重新定义了。


事实上物流也会因为无人驾驶得到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社会的物流的成本达到了GDP的16%,也就是说一年十几万亿的钱花在搬运物品上,你并没有创造新的商品,这个成本非常之高,我们相信无人驾驶可以使物流的效率提升好几倍。


未来集装箱卡车长成这个样子,也许会让我们有一些失落,因为我们童年记忆当中,汽车人擎天柱的这么一个车头不见了。



大家可以看到各种无人驾驶的货车,它们的共同点是不需要驾驶室。





在末端也会有很多像这样做快递的小车,它可以把货物送到家家户户。



甚至于它可以直接把货物送到你车上,在你还没到家的时候,在你在路上开的时候,这么一个快递的小车直接在熙熙攘攘的车流当中找到了你,把货物送到了你的车上。



未来还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快递小车的母舰,甚至于未来物流车上面有几个无人机,无人机也可以家家户户去送,它同样变革了物流。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因为无人驾驶,使得城市里面多出了很多实体空间可以为我们所用,变成了绿地,变成了我们共享的空间。



因为人物和空间都变成可移动的了,相互之间的距离极大地缩短,而时间被重新定义了,在路上的时间你可以被重新定义。为什么?大家知道爱因斯坦对于相对论有一个描述,当你夏天坐在一个火炉边上,一分钟就感觉像一小时,当你跟一个美女在交谈,一小时就像一分钟,这就是时间的相对论。


未来在路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路上的时间也被重构了,而这样一种重构会完整地改变城市的格局。因为今天大家都要地段,医院在哪里,学校在哪里,写字楼、住宅区、商业区等等,它因为地段被人为地割裂了,而未来这样一种时间的重新定义会重构城市的格局。


当然最终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出行的自由。今天你有驾照你出行是最自由的,但是未来老人、小孩、残疾人,甚至宠物都有出行的自由。比如说我,我把家搬到了北京的郊区,因为它离我孩子的学校更近,但是未来如果说我可以放心地把孩子送上一个无人驾驶的出租车,那我为什么还需要搬家呢?


所以这时候整个城市的房地产就会发生变化。今天房地产我们要看地段,交通越便利生活越方便它的价钱是越贵的。我们已经看到因为共享单车的出现,紧挨着地铁站的房价是走平甚至是往下走,离地铁站两公里之内的其他的房子房价是上升的,未来有了无人驾驶其实一样会发生房地产价值的转移。


大家看这个数据,这是在美国做的一个调研。13个城市因为无人驾驶带来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的重构,会产生一万亿美金的房地产价值的转移,就是从贵的地方跑到了便宜的地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无人驾驶带来了一种涟漪效应。



甚至于未来城市还可以被移动,还可以变形。我们再看一下丰田的这么一个创意,未来这个城市是可以按需建构的,你只需要一块大空地,然后各种功能的车开过来围成几个同心圆,你可以在这里面消费、打牌、唱歌,同时你可以去欣赏拳击赛。



我所在的公司叫驭势科技,我们有一个2031使命,到2031年我们创造2个0、3个1/3。2个0,零事故死亡,零拥堵。3个1/3,出行和物流的成本降到今天的1/3,城市里面道路和停车空间减少1/3,还有1/3的路上的时间变成生产力的时间。


刚才说了非常美好的东西,但是很多人其实还是有疑虑的,技术上很好,社会是不是愿意接受它呢?很多人都有伦理上面的顾虑。


我们先看一个数据,这是麦肯锡做的一个调研,咱们中国人有49%是非常非常愿意拥抱无人驾驶的,而在德国和美国,这样的数字是16%,在它们国家有30%左右的人认为我们不需要无人驾驶,在中国只有2%,也就是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无人驾驶也许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就在于有些人还是会喜欢开车,未来我就是想开车怎么办呢?其实就像这个马术俱乐部一样,今天你想去骑马去俱乐部骑马就是了,未来你想开车,去一个专门的封闭的赛车场开车就行了。


第二个疑虑,未来的无人驾驶人会不会超车?如果说车里面的这么一个乘客突然得了心脏病,它要不要超车呢?这里面会不会有伦理的问题呢?我觉得也不是一个问题,你只要把这个车临时变成一个120,它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路权。


第三个伦理的顾虑,说它会不会逃费?大家去国外的话,可以看见路边有很多这样的收费表,你在这个地方停30分钟是免费的,然后开始收钱,如果无人驾驶车在每个表那边停29分钟再挪一个地方,它不是可以逃费了吗?其实也不用担心,未来这个摄像头可以根据它的车号号牌去收钱。


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未来在路上会不会出现算法大战?这是在前年,谷歌的一辆车跟德尔福的一辆车差点撞在了一起,这两辆都是无人驾驶车,未来道路上的交通流大量地变成了无人驾驶了以后,会不会出现不同公司之间的算法大战呢?这可能确实是一个顾虑。



还有一个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电车难题。大家都知道电车难题,这么一个电车它的刹车失灵了,在轨道的末端有五个孩子在玩,你不做干预,这五个孩子生命危在旦夕,你作为一个扳道工你可以把它扳到另外一个道上,那边只有一个孩子在玩,你到底扳不扳?



社会上有两个学派,一个叫功利主义学派,它认为该搬,因为从死五个人到一个人,社会总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另外一帮人叫自由主义者,它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尊严的,你不能随便去选择一个人的生命去牺牲。


即使是功利主义者认为该扳的,我把这个场景换一下。如果你把这个胖子推下去能够阻止这辆车,你推不推?可能这时候,功利主义者也不敢做这么一个判断。



到无人驾驶的场景当中,也会出现左边有五个人,右边有四个人,你出情况的时候到底选择哪堆人去撞?左边是一个老人,右边是一个小孩,去撞谁呢?


如果左边是一个戴头盔的骑车者,右边不戴头盔,你撞谁呢?你去撞那个戴头盔的,是因为他可能生还的概率更高。但是另外一帮人会说,他遵守了交通法规为什么会成为受害者?这个伦理的难题其实一直困扰着大家。


还有比如说这辆车刹车失灵了,如果径直往前开,它会撞死那么多行人,但是如果掰一下方向盘的话,撞到这么一个墙上,车里面的人生命会受到威胁。


这些伦理的难题其实都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不担心。首先无人驾驶车是佛系的,它没有分别心,不会判断哪个障碍物是胖瘦美丑、老幼贵贱,它不会做这样的判断。


其次我们一定要聚焦于做对的事情,哪怕是最终这件事情没做对。这里有点拗口,做对的事情就是do the right thing,这里面的right thing就是任何的人我都不选择去撞,但是我这么一个策略出来了以后,我是不是do the thing is right,那可能受到一些技术的制约,但是这个技术是不断地可以提升的。至少在初心这一块我不会选择一些人去牺牲,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


另外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我们老百姓能够用得到无人驾驶,我们是不是用得起无人驾驶。这个无人驾驶其实既近也远,我们首先看一下谷歌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它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于去运营无人驾驶的共享出行,但是大家注意的一点,在那个地方人很少,很守规矩,车也很少。


我们再看一下在中国跑无人驾驶的状况。当时这个车是在一个十字路口左拐,变成绿灯以后它拐上了这一条连接路,你的第一印象就会发现车变得非常之多。接着它进入了一个环岛,这时候车流变得非常乱,甚至于出现骑车的人了,变成人车混行。



然后它从环岛的这个出口出去进入了城镇,那时候国外训练的人工智能司机就会傻眼了,因为你的路权是没办法得到保障的,从各个角落都会拥来各种各样的车和人,包括这个快递小哥,对面的车辆会占用你的车道。



所以我们相信在中国去实现无人驾驶,即使我们已经跑得非常好,要达到最终的可靠还需要时间。


最终我想强调一下,今天我所描述的这么一个愿景包含了很多很多思想者的创意,其实在前面每一页PPT当中我都有一个标注,这个思想、这个创意的来源是谁,也以此向他们致敬。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作者:吴甘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