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车企的冰与火之歌
2018-10-31 12:56

2018,车企的冰与火之歌

文 | 陈兰

编辑 | 王垚

题图 | 视觉中国


“汽车不好卖了。”这句话不知道被多少4S店店主,挂在嘴边多少次了。

 

汽车今年以来最大的转变,是从必需品转向了消费品,人们似乎不再对汽车拥有以往的热情。4S店店主除了降价搞优惠,一时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缓和剂,毕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见过所谓的车市寒冬的模样。

 

车企也有了新动作——抱团取暖寻找突破口及增量。无论是五月份众泰与福特智能出行计划合资在浙江组建一家公司,还是不久前吉利与戴姆勒宣布的将在我国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出行服务,都侧面烘托了车企的一个市场风向转变。

 

而最近的黑公关事件更是让车企的口碑受到影响,吉利与长城间的“暗战”也牵扯到整个自主汽车圈,两天前长城、奇瑞、比亚迪等八家中国车企还发起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势必要扼杀杜绝一切混杂在汽车圈包括黑公关黑媒体在内的“黑暗势力”。

 

只是眼下他们更该关注或预防的,或许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一致敌人——车市寒冬。


1. 昨日重现


不久前,中国汽协发布了一份让车企及市场不寒而栗的销售报告。


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汽车销量为239.41万辆,同比下降11.6%。要知道,无论是哪一年,车市的九月从没有过这样的意外。另外,这已经是国内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并打破了7年来最大月度降幅的记录。


金九银十,原是车市消费者充满购买力的两个月份,但今年对汽车市场来说不再是好意头。


而身处产业下游的汽车经销商日子也难过得紧,今年年初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便高于50%的警戒线。要命的是,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九个月。此刻,经销商们比谁都怀念往年这几个月库存指数下降的时候,谁都不想库存越来越多,谁都知道汽车零件会随着时间锈化影响销售。



位于产业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们自然也没能独善其身,目前在超过百家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14家披露了Q3财报,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就占了10家。


销量扑街,谁敢进零件回来造车?


日本野村证券公司作出一个预测说,四季度汽车销量将下降7.5%导致全年销量下降1.6%。如果预测成真,那么这将是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从1992年到今天,长达26年时间里的第一次整年下滑。显然,这句话给汽车市场涂上了一层黑暗色彩,谁也不想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汽车,会在增长问题上被画上句号。


最近一次遭遇类似的危机还是在八年前。当时以美国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关闭为起点,次贷危机升级成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寒潮侵袭,汽车业受到无可避免的强烈波及,那个美国最大汽产商通用汽车破产的故事至今都还没被淡忘。


彼时国门外车商的产销量大幅度下降,门内也与门外大同小异,到了11月份产量同比下降18.14%,虽然全年汽车的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21%和6.70%,但这是自1998年起增速首次低于10%,甚至比经济增长速度还要低。回过头仔细一算,十年还真是一个阶段性的数字,可当年不及今年,今年会更坏。



也不知是该说这个社会进步了,还是越活越回去了。物质文明上靠着科技的突破与创新是在不断向前走,生活上原本过得好的越来越好,过得不好的在旁人看起来也过得挺好。然而再看实业经济面,今年汽车销量的一个下滑对比,却有了打破十年前汽车危机的历史记录的可能。


纵然今时不同往日不可同日而语,但站在冰冷的数据身体上,你也不得不承认今年汽车面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尤其是对车企。


上汽通用五菱宏光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如果说汽车界与娱乐圈一样有特别的例外的话,那么五菱宏光便是车界的王宝强或黄渤——质感(长得)是差(丑)了点,但依旧是圈内有名的存在。《福布斯》曾点评它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汽车,近年来其销量确实也是不断在突破上限,刷新秋名山神车的神话。


可即使这样一个销量畅销的神车也无法拯救其所属企业——在9月全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上汽通用五菱是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下滑最快的企业,跌幅24.4%,而8月份才同比下降5.8%。

 


这样的车企不止一家。在销量前十的车企中,九个都在同比下跌,比如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及上汽通用等,无一幸免,北京现代更是跌出了排名前十的榜单。那个爱玩车的富家子弟魏建军的长城汽车,也没能躲得过去,销量近期下滑不说,连股市也表现欠佳,如今六块多点的股价,跟半年前比起来说是腰斩也不为过。


不知该说魏建军是幸运还是不幸,他并不孤单,因为本月甚至是今年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股价下跌,即使是五菱神车,即使是吉利比亚迪等这样的头部代表,也是一片绿。


所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军,才会在今年的汽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中说:今年的车市,遭遇了近三十年来汽车产业最大的寒冬。


2. 梦想与焦虑并存


寒冬底下,是冰与火之歌。


那些下降的销量里,几乎不包括新能源汽车,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九月份传统燃油车同比下降14%,新能源同比增长70%。

 


“汽车不就是4个轮子加2个沙发吗?”如果再往前推四五年,汽车疯子李书福依旧会对他说过的这句话深信不疑,但今非昔比了。


十一年前,TVB与CCTV联手打造了以吉利发展历史为原型的电视剧《岁月风云》,一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二是把汽车工业发展史算比较完整地传达给了群众。然而,历史是用来铭记的,群众可能更偏爱创造与潮流,就像今年那场两年一届的北京车展上,几乎每个品牌都拿出了新能源车型。


在九月份那张销量前十的榜单里,唯一一家还在增长的,是吉利,而支撑起这份增长的可以说是它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这些新生力量。其他车企不是没做,只是要么是起步晚,要么就是没有实质突破或做的还不够好。


李书福近两年就将新能源安排上了日程,这一点人们从网约车领域的曹操专车能直接感受到——新能源汽车出行是他家的。船夫哥王传福的比亚迪在那份榜单里虽然没有名次,但在新能源市场却拔得头筹——连续九月蝉联京销新能源冠军,九月份比亚迪4.79万的销量里有一大半归于新能源车型。



他们的焦点与交点,都叫新能源。格局已然明了,一个市场被时代划分成两半,一半是寒冷,一半是炽热,一半是传统,一半是创新。


比亚迪也许是最早涉及新能源的企业,但严格说起来,新能源这个概念,是被互联网造车引燃并普及的。2014年马斯克把特斯拉带到了国内,于刚、曹国伟、梁建章以及李想等有互联网基因的人成为首批特斯拉用户,后来曹国伟投了一个无人驾驶公司,李想创办了车和家。


2014年被称为新造车元年,除了李想成立车和家,李斌也带着蔚来走了进来,何小鹏则搞了个小鹏汽车,原360副总裁沈海寅创立了奇点,贾跃亭也发了条微博宣布了他的造车梦想,FF诞生于这一年。直到今年都还有新人想要加入,比如董明珠,比如中兴侯为贵。


自然,并不是人人都有贾跃亭那样深刻的新型造车觉悟,毕竟对新事物的探索和追求是需要时间的。在迎来汽车之前,人类经历过一段辉煌又漫长的马车时代,汽车刚问世时还受过马车鄙夷。当时有的人还开马车和汽车比赛,认为马车比汽车更灵活更快,结果现在马路上跑的全是汽车。



新能源未被炒热之前,也极少有人看好,结果在互联网造车的声势下,今天的传统汽车与曾经的马车,和谐地交叠在一起,传统车企不得不向新势力妥协。不管时间先后,他们都在布局,“到2020年90%以上的吉利汽车都将是新能源汽车。”这句话李书福两年来在公开场合说了两次。


对于他们以及互联网造车的那群人来说,都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当然,也有同一个焦虑——烧钱。早在互联网势力涌入汽车跑道那年,王传福接受采访时就说:“我们七八年前开始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进行技术储备,当时很多人认为我们在烧钱。”顿了一下,他说:我们确实在烧钱,而且烧了很多钱。


互联网势力也不例外,他们烧钱的底气来源于资本的投票,“融资是互联网造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何小鹏曾这样说道。他阿里系的小鹏汽车,腾讯百度系的蔚来不就是在一边烧钱一边融资?


李斌自己也说了,这件事情没有200亿以上的融资,根本没办法彻底展开。那个拖垮了乐视的贾跃亭,也是因为资金,才与许家印陷入了罗生门——钱烧得太快了。


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车还是受资本青睐,是车市的新星,传统汽车则是被冷落的那个。


3. 惊变背后


车市惊变,透露出的除了市场格局变化,还有产业及社会问题。


在岁月这条漫长的河流里,有两次工业革命是重要拐点。第一次是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技术诞生,让煤和蒸汽机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二次是19世纪70年代石油和内燃机代替煤与蒸汽机,让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汽车工业自然受到这两次革命的照拂,也一跃成为第二大产业体系。


今天新能源汽车慢慢呈现替代传统汽车的趋势,如果将其看成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那么电力与动力电池将成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


随着新能源这两年的火热以及汽车市场的喷发,整个汽车产业的上下游已经出现重构的预告,经销商库存指数久居红色指数不下以及动力电池业内的宁德时代营收大涨便是最好的说明。



从社会购买力来说,消费者可能已经没有能同时承担房子与车子的消费能力。房市这些年的猛涨,给消费者增加了不少负担,虽然万科现在打出“活下去”的横幅,但真正需要活下去的是房奴。


可以看见的是,三年前汽车购置税被削减后,汽车销量一直在走上坡路,去年我国还成为第一汽车销量大国,然而自元旦起取消这条政策并恢复10%购置税标准后,销量便下坡。另外,道路拥堵加上油费的上涨也成为销量下滑的催命符。


消费者的购买力明显是不足的。


再从今年崛起的拼多多来说,拼单模式依靠微信有了一个社交裂变,成为阿里京东无法忽视的对象,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对消费能力的侧面书写——底层人民依然占据不小体量。而拼多多崛起后,开始有人相继去挖掘黄峥口中所谓的五环外三线城市外的流量,针对这些人的购买力去满足他们的购买欲望。很商人,也很伤人,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都想挣钱。



中产呢?购买力已经被掏空了。除开房市,那篇《爆雷之后,中产惊惶》文章已经把今年的P2P爆雷对理财投资人造成的伤害详细刻画出来了,再加上股市的命运多舛,中产的腰包在迅速干瘪。


有钱的不用说,马太效应很明显。即使是在车市寒冬,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植田浩在接受采访时也很自信:目前,中国豪华车市场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整体汽车市场增速低于去年,仅看豪华车市场,我们认为今年的增长仍然有望超过10%。而奔驰今年前九个月的销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奥迪也榜上有名。


消费者看重品牌也是车市惊变后的一个原因。


一直以来被频繁提起的消费升级消费分级或者新消费主义,其实某种程度来说是对消费品牌认知的一个增强。餐饮界的沙县小吃华莱士等,服装界的优衣库热风等,在提升自身品质同时也在注重对外打造自身的品牌化,同样的价位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去一家有品牌效应的餐厅或商店消费。


那么车市呢?汽车市场是否已饱和我们不知道,但它无疑是走在饱和这条路上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在进行创新寻找新的增量,微信也在做努力来挽回流失在抖音等短视频的人流量,豪车品牌对市场的下探同样是一种新方式,而这刚好对上消费者品牌消费的口味。


就像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等豪车品牌这个寒冬下的增长,有一部分是由于他们这些年对市场的不断下探,一些入门级的车型价格持续下降。比如奔驰A级汽车十五万左右就能买到,今年宝马1系的118i时尚型裸车价还低于十五万。


一个简单的问题,同样价位的车相差不大的性能,普通品牌与奔驰宝马间你选谁?答案仿佛要呼之欲出。


风口固然重要,但品牌化消费也不容小觑。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说过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然不会远。


然而,对于汽车行业以及于许多车企来说,2018年它们只剩下冬天了,而冬天的风,可能再温柔都是刺骨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