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上“垃圾”信息愈发盛行?
2018-11-11 16:12

为什么网络上“垃圾”信息愈发盛行?

文 | 程贤


假想一下,如果现在一个外星智慧生物出现在你面前,饶有兴趣地希望你介绍人类的互联网上都有些什么内容,你该回答些什么?


社交媒体自然是个重头戏。除占据了巨大的经济比重以外,它彻底改变了人们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因此是互联网中让人类最自豪的一部分。


可你打开它——以你最熟悉的微博为例——随便翻翻,才发现所看到的并不那么值得骄傲:


你看到某位明星的粉丝,试图将“打榜”“做数据”这种污染讨论环境的方式带到其他地方,还振振有词不承认错误,由此你才发现,凡是某些明星参与综艺节目、出席活动的微博你已经多久没有打开过,因为评论和转发里完全不见正常的讨论,而是全部被所谓“数据”和“控评”的无意义内容占满;


你看到“当真相还在穿靴子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可能刚刚转发完丁香医生101条辟谣的年轻人,下一条就是十分荒诞的假新闻:“白左”小夫妻为证明人类善良穿越ISIS领地却双双被害加拿大大麻合法后会让中国游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含大麻食品日本的食品辐射检测安全标准比欧美中要大几千倍......哪怕辟谣再详尽、及时、简洁清晰,粉丝们依然会乐呵呵地等着自己关注的营销号投喂来的下一个辛辣假新闻;


你看到曾经的常识以惊人的速度退却,随之而来的是简单、苍白、薄如纸片的思考方式涌进了人们的发言里,比如,“种族平等”这一伴随着你长大的概念不仅得不到人们的热情响应,反而成了过街老鼠一般的存在,“黑人区治安差”作为歧视理由这种本末倒置、匪夷所思的逻辑简直已经成为了新的常识,甚至一个中国女生,在社交网络上晒出自己和黑人男友的合影,就面临着遭受网络暴力的风险……


你着实震惊到了。猛然从熟悉的语境里抽离,试图向一个对此完全陌生的对象解释这作为“日常”的一切,你才意识到这种现状和风气的荒唐。那么,这样一个反智的趋势,是如何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在社交媒体上攻城掠池,并收获颇丰的呢?



来自美国媒体Vox的一档短视频节目,或许能够解答你的疑问。Vox是成立于2014年的网络媒体,初衷是面向大众解读媒体、新闻业和新闻被报道的方式,旨在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这档节目名叫“Strikethrough”解读了在2016年美国大选让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媒体和新闻界所面临的挑战。这看起来和上述问题并没有直接关系,但节目中的思考和分析,却很有助于你对此趋势的成因看得更清晰、透彻。


这档节目已经有三季,但每一期所强调的现象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事实、理性讨论在衰退,而谎言、攻击和阴谋论则愈发盛行。为这种衰退作出重大贡献的,首先就是白宫中的那位网红总统了。和大多数主流媒体一样,《华盛顿邮报》设有一个事实核查(fact-check)专栏,顾名思义,其职责便是查实名人尤其是政客的公开发言中过于夸张的叙述以及完全虚假的信息。那么,特朗普所表述过的不实信息究竟有多少呢?答案是6420次(截止10月30日)


平均每天9次以上撒谎,单看这个数字本身就已经显得足够可怕;如果和其他总统相比,则更加骇人听闻了。对于奥巴马或小布什,媒体通常并没有系统性的纪录,因为他们不加掩饰地歪曲事实的次数可以说屈指可数;《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则写道,特朗普就职十个月内的谎言数已经是奥巴马整个八年总统生涯里的六倍。



如果将这些谎言去与事实进行对比,你也会惊异于它们的大胆:比如,在一个他亲自发出的竞选广告中,描述了一名多次进入美国并杀害了两名警察的非法移民,且直白地写道“是民主党导致了这一切”;然而事实上,这名罪犯曾两度分别在克林顿和小布什执政期间进入美国并被遣返;而分别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执政期间,为减少此类事件的“安全社区计划”发展起来并收获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可以说,这样一起悲剧折射出了一些问题,但把责任干脆地推给民主党显然是非常不符合事实的。


CNN主播Anderson Cooper正在节目中核查这条广告


Vox总结了这些谎言的特别之处不怕与显而易见的事实相悖,甚至不怕出自同一人的前后矛盾。换句话说,撒谎的人并不以“让谎言尽可能地伪装成事实”为中心。这背后的“终极目标”要“险恶”的多:通过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他们构建起一套新的价值观,即“真相”也无外乎是一种观点或立场,按照自己的出发点来凭空“构造”出一些“事实”来并不是错误,是每个人都会去做的,因此无可非议



在这样类似“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攻势下,“人们应该在乎真相”这一常识以极快的速度在许多人心中瓦解了。与此同时,渗入世界每个神经末梢的社交媒体,也好像并没有起到多少积极的作用,相反,却为阴谋论和假新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土壤。


这是为什么呢?


Vox这档节目介绍道这和社交媒体希望尽可能让用户在其中花费更多时间的中心诉求有关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的发言太过荒唐、背离常识、偏离大多数人的普遍认知,其他人往往会以不快或劝阻等形式向你反馈,你也会为了沟通持续顺利进行而及时作出调整;即便是争执真的发生,面对面的两人也更容易在坦诚的同时保持相互尊重,且直视着对方目光的“撒泼耍赖”也先对来说不太容易发生,这样的良性沟通就容易促进成果的产生。


社交媒体为了达成“留住你”这一目的,则会尽力减少你所收到的“不愉快反馈”:你可以在自己的信息流中屏蔽看不惯的媒体、观点、个人,定制和自己三观相近的内容,算法也会因此投喂更多你希望看到的那一面,将你牢牢包裹在一个舒适的回音室中;这种“区分敌我”的模式,也改变了你自己的表达方法,更加激烈、更加情绪化的用语才让你的态度和阵营显得旗帜鲜明,从而得到认可。


一整个循环下来,我们看到的和说出的,都变得更加绝对,更加不客观,更加不冷静,更加没有自我反省和改变的欲望和动力。从信息流动的速度和广度来看,社交媒体的确将每个人的世界拓宽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可与此同时却给了每个人更加沉迷于舒适区、固步自封的工具。


但我们不是本身有许多应对谎言的工具吗?


在美国,传统媒体当然是应对谎言的重要环节;上文中所提到的“事实核查”也从一个略微生僻的词变得十分高频和日常。可它们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呢?


符合我们常理的认知,通常是人类会本能地倾向寻找事实。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真实出现偏差时,便会及时调整以修正错误。


但事实上,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那么“本能”或“理所当然”,而是经过了常识的不断训练而促成的,即真相永远会促进进步,因此也值得追求;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理性核算后的选择。发生改变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核算的“公式”。


Vox解释道,随着不实信息全方位地增多,人们逐渐发现,原来时不时罔顾事实并不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直接的影响,并没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污染”自己周遭的环境,是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的;相比之下,“认错”则不是一个多么愉快的过程,克服情绪上的抵触相比之下就成了另一种成本;而社交媒体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抱团”机会,同样“不讲道理”的声音聚在一起,互相“原谅”“理解”就理所当然了,这大大减轻了知错不改给人的羞耻感。


而与此同时,“给圣人的道德标准总高过恶棍”这样一个现象,更是给“事实核查”的一方多套上了一层枷锁。


对于美国媒体来说,一条评价其可信度的重要标准,就是在两党间客观、中立的程度,即在叙述新闻时不带既定立场,在陈述观点、进行分析时两方兼顾。


在以往,这种“中立”的具体表现通常是“各大五十大板”,用均等的时长、精力指出两方的不足之处;但如果其中的一方已经远远偏离了“正常”、开始谎话连篇呢?这个时候,如果再继续用均等的比例来褒贬双方,实际上就并不是公平了。但每当媒体试图改变这个比例,便很容易收到“偏见”“偏袒”的指责,因此它们往往很容易为了保持客观的观感,而丧失了客观的实质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人们的底线和标准被不断地后移。为了“客观”,谎言不断被迁就、被常态化,被用无数个放大镜盯着试图从中找出一点正当性,人们对“正常”的大众认知的标尺范围也就开始笼罩原本显得偏激的一部分;这个趋势本身则更难被传递出来,“只要安德森·库珀(美国知名记者)还坐在镜头前微笑,观众们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事情正在发生”。


回到中文互联网。这里,承担起“事实核查”这个责任的,很多时候是一些个人博主,例如在本文开头,我选取的链接均非谣言本身而是辟谣内容,你可以去试图搜索最初的虚假内容,然后对比下转发量,很多时候,它们之间的差距往往是数量级级别的。


你还可以试着搜索下几位高频辟谣博主的名字,看看他们所受到的骚扰和人身攻击是多么莫名其妙;他们偶然的错误就更不会被放过了,哪怕经过澄清、解释和道歉,在下一次事实核查时依然会被拿来当作可信度不够的证据,而反观假信息的制造者、转发者们,总能飞速被他们的受众一次次接受、原谅、照单全收。


其中一位博主所受到的人身攻击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不幸的是,节目中唯独没有像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危害一样系统性地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更多的则是在边角处“亡羊补牢”式的修修补补,也正因此,尽管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一直十分生动有趣,整个节目的基调色彩依然是有些悲观的。


毕竟,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看上去严肃、一丝不苟,不会凑过来讨好你,永远只呈现出你期待的一面;而阴谋论就相比之下显得“鲜嫩多汁”,可以供人尽情地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塑造,以最轻松、带来最多快感的方式刺激你的感官。这看上去确实是个很“丧”的场面。


我能想到的,也只有从个体的角度上给出一点原则性的建议。


首先,天下的乌鸦并非都是“一般黑”的。“没有对错,只有利益”是一种非常偷懒并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的确,政客、商人、明星、甚至带着职业光环的记者或法律工作者,可能真的很难找到一个一生完全“干净”、完全“无可指摘”的,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加区别地将他们所有人一棍子打死;他们之中,有心怀某些理想、但迫于现实不得不作出妥协的,有从头到尾的犬儒者和投机者,更有这两个端点中间复杂而多样的种种;而直接将这一切归到最黑暗的那个端点,只会让自己和周遭都更加接近最糟糕的那种可能。


然后,就是改变自己那个面对事实和既定认知时的“成本核算公式”。你是周遭环境和世界的一员,而“吃瓜”则是属于观众面对爆米花电影时才可以选择的视角。如果一件事发生在远方,那就去关心它背后传递了怎样的价值;如果一件事让你暂时觉得无能为力,那也至少清晰地把自己的期望整理好放在心中。


当然,勤奋、勤奋、再勤奋地获取信息是应该穿插进生活的每时每刻的。书籍,媒体,良师益友,尽可能多地选取没有什么动机的信息源,且不要吝惜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中所诞生的视角和知识,不要畏惧艰深和生涩,因为这样的输入才能为一个人填充丰富与厚重的认知。


毕竟,你并不仅是看着常识被蚕食而只能为之悲叹的被动观众,也是——或者说更是——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守卫常识的动力源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