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带得动国产科幻片?
2019-02-06 14:40

《流浪地球》带得动国产科幻片?

本文带有少量剧透。


可以预见的是,各位的主页里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流浪地球》的内容。


虽然我看的是初一首映当天的场次,但同事长江公寓老师已经提前看完了试映。回来之后我试探性地问了两句影片细节,长老师大致用了两句话来指导观影:


1.好看 2.跟小说故事关系不大。


就在我觉得这电影应该还不错的时候,忽然各路媒体或自媒体们纷纷举起“中国科幻元年”的大旗,如同田野间飘扬的“亩产万斤”标语,让我对电影的实际质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会儿去豆瓣看一眼,会发现10个差评有5个是因为吴京。回头问我妈对吴京是什么印象,她脱口而出:“爱国。”



事实上伴随着吴京的加盟,的确有一股微妙的主旋律气息围绕着这部电影。第一部预告片刚刚公布的时候,吴京将搭扣狠狠摁在了“Made in China”的固定环上,声音铿锵,微博网友纷纷大呼“太空战狼”。


感觉怎么说都会被骂,所以还是不说吴京了。


科幻灾难片


如长老师所说,这个故事本身确实非常简单: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对地球做出了近乎破坏性的改造,使用一万两千个推进器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邻星(也就是《三体》中三体星所在的星系)。在经过木星轨道时,地球被其巨大的引力捕获,整颗地球将被木星撕裂,在这样的灾难背景下,人类展开自救的故事。



像这样“用上万个引擎推着地球走”的设定,非常有刘慈欣的风格:带有一股雄性荷尔蒙的中二和浪漫,直男而又实用,实用到浪费,我喜欢。


不过严格来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并没有非常科幻。


从“地球撞木星”到“人类命悬一线”,他的结构更符合一部灾难类型片的特征;而作为一部灾难片来讲,它又缺乏那种露骨的死亡特写:人类被大自然以各种方式杀死、困于自己的造物之中挣扎求生——听说本来有类似镜头,最后删掉了。



导演似乎在想尽办法,去照顾大部分观众的感受。


答案并不难找,在2014年的一次论坛上,面对影评人电子骑士对科幻电影的提问,《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这样回答:


“美国科幻语境已经建立,中国很难,观众也不信在中国发生科幻故事。我们没法一上来就是视觉大片。所以要循序渐进,先让大家接受世界观,先从本土观念出发,一个本土的普通人如何成长为一个与科幻有关的人。”


跟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的是,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宣扬“集体主义”,通常还不忘补充一句什么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所以对很多国人、尤其是有一定阅历的国人来说,对“集体荣誉感”认同是根深蒂固的。


郭帆投其所好,在这部电影中,宏观的叙事大幅取代个人叙事,角色纯粹成为了推进剧情的工具。这很符合刘慈欣作品中非常喜欢描写的,那种对“史诗级的集体主义”的刻画,给读者带来的极其强烈的情感带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刻不再是一句空话。


在这个背景下,“灾难”其实是最好的载体。


科幻的边界


电影散场的时候,很多观众在吐槽剧中的细节设定,觉得太过扯淡。


  • 比如设定中的“喷射引擎”:地球的地质结构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样坚固,如果这样推动地球,那它将变成一个以亚非大陆板块为底的锥体。


  • 利用木星的氢气点火这一情节,混合气体爆炸所能对地球提供的推力微乎其微,就像脱了衣服以后上秤一样,对减轻体重无济于事。


  • 地球的交通水平还停留在四个轱辘的阶段,枪械开火依然蹦弹壳,你很难明确地感知到,电影中的科技水平与现实生活有多大的差距。


——类似的吐槽你在影院门口到处都可以捡到。


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流浪地球》有没有背离一部科幻作品的实质?科幻的界限应该在哪?



一切的历史即是当代史,一切的科幻作品也都是当代史与想象力的产物。


想象力是科幻作品的信仰,而人类的大多数信仰,一大特征就是“追求形式更甚于本质”。


所以如果我们将科幻作品稍作排列,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幻的本质越来越脱离客观现实,变得不再依赖于于科学细节的描写,也不计较逻辑是否严谨,甚至不再讨论社会问题。通常随手抽离出一条科学定律,并以此进行哲学探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北京折叠》中郝景芳描绘的“三层空间”,其中所探讨的社会阶级问题远大于科幻逻辑。



我的意思是,也许我们需要的正是《流浪地球》这样的作品。


它既不属于黄金科幻时代那种“相信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盲目乐观,也不是赛博朋克那种“科技发展必将消解人性”的过度悲观。而是在科技发展背后的,一种对文明和人类本性的审视。


生命从海潮的滩涂中挣扎出来,从一种形状挣扎成另一种形状,从一种力量挣扎成另一种力量,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最后形成了生物意义上的人类。


他们在诞生的五万年之内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信任、欺骗、伤害、战争、屠杀,然后再次信任的故事。在这期间他们的青春、热情、慷慨、真诚毫无保留地抛洒在这颗星球上。面对灾难时他们卑微如同蝼蚁,却也因此而凝聚起来,越是渺小,越是伟大。


当天空裂开缝隙的时候,黄土捏成的人们再一次义无反顾地扑上去。不知为何地前进着,不顾一切地生存下去。


你看那透过裂隙照进来的光,叫做“文明”。


科幻之所以富有魅力,正是因为它的本质是一场“基于文明的思想实验”,是一场自由的头脑旅行,纵然这旅行的结局是歌颂、是孤独、亦或是毁灭。


高台下的观众


如果说《流浪地球》能给中国科幻电影带来点什么的话,就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大部分媒体在介绍郭帆的时候,都会提到他的上一部电影《同桌的你》,忽视了他的导演处女作《李献计历险记》。



这部电影改编自李阳(不是打老婆的那个)的同名动画。郭帆将原作20分钟的动画加上真人演出扩充到了90分钟。他对媒体介绍说,这个片子算是软科幻,他个人很喜欢科幻题材的片子,而科幻片在中国电影界还处于一个“相对空白的阶段”。


遗憾的是动画珠玉在前,电影在网上的评价非常一般。很多人直截了当地表示“如果把70分钟的真人片段删掉,只留20分钟的原作动画,那这还算能看。”来否定超出动画部分的一切创作。


《李献计历险记》的争议并没有浇灭郭帆的热情,他也从来都没掩饰过自己对科幻题材的热爱,或许正是这份执着使他对“科幻”产生了新的思考。



如今“《流浪地球》剧组拍摄资金短缺”、“吴京没拿片酬”这些足够猎奇的特点被网友津津乐道。如同“中国科幻元年”这种非常有迷惑性的说法,会让人产生,中国的市场已经做好了迎接大制作科幻作品的错觉。


但其实市场根本没有准备好,如同《流浪地球》的设定一样,郭帆并不是开着飞船带着观众去了解科幻,而是背负着“地球”,将科幻变成了观众会接受的样子。


所以如果真的有人想跟风拍科幻的话,还是先从高台上下来,像郭帆一样好好瞅瞅自己的观众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